茶产业

搜索文档
田埂上的“高材生”——杭州“新农人”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杭州日报· 2025-06-27 02:42
现代农业转型 - 杭州乡村正经历从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由高学历人才组成的"新农人"队伍成为推动变革的核心力量 成员包括海归硕士 IT工程师 金融从业者等跨界人才[3] - 新农人通过整村运营模式激活乡村经济 如鲁松在萧山区欢潭村策划特色文旅活动 并引入自媒体网红产业 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3][4] - 杭州已累计培育4.8万名新农人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显著增长[9] 乡村产业创新案例 - 鲁松通过整合10镇14村资源推出"萧山本味"旅游护照 串联30余个乡村业态 创造超200万元消费增量 探索"区级统筹+国企开发+市场运作"的全域运营机制[4] - 苏鸿将土木工程专业背景应用于茶机企业 研发扁形茶智能生产线 实现茶叶加工连续化 并提出覆盖六大茶类的系统解决方案[5] - 陈雨霞开发玫瑰衍生产品链 包括纯露 护手霜等 创立线上会员店 并与高校合作提取抗衰成分 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6][7] 人才培育体系 - 杭州实施"5050"学历提升计划 每年支持50名新农人免费就读涉农专业 并设立专项资金推进"春雨计划"等政策扶持[9] - 浙江农林大学作为省级培育基地 2022-2024年培养700名产业带头人 计划扩大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招生规模[10] - 建议成立省级农业技能人才评价中心和乡村运营协会 强化技能认证与行业协同 形成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经验[10] 技术赋能农业 - 智能插秧机等设备实现水稻种植精准化 茶产业通过机械化设备提升加工效率与品质 推动茶农收益增长[2][5] - 陈雨霞结合茶叶种植经验 为玫瑰定制低碳生态种植标准 苏鸿研发茶园管理智能化设备 目标实现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6][5]
中茶协王庆: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茶产业应加强协同发展
贝壳财经· 2025-06-26 09:14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行业认可与监管加强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关注度提升[1] - 茶叶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左右,食品安全稳中向好[1][7] - 2024年9月6日起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31608—2023),为强制性国标,规范市场并促进行业发展[1] 食品安全管理进展 - 行业食品安全意识快速提升,全链条监管强化,从茶园到消费环节实现系统治理[6] - 茶企主体责任增强,严控原料安全、生产条件、添加剂使用、标签标识、出厂检验及追溯体系[8] -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参与法规制定、抽检计划、标准修订,组织培训并发布自律倡议引导行业[9] 产业发展挑战 - 消费增长趋缓,产大于销局面未根本改变,供给侧与需求侧问题待解[11] - 产品结构处于新旧转换期,需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11][12] 未来发展方向 - **新质生产力应用**:深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提升生产效率[13] - **优质供给创新**:强化产业链适配性,优化消费体验,推动企业向现代化食品转型[13] - **品牌与文化赋能**: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产业价值与文化内涵双提升[10][13] - **协同发展策略**:立足农业根基,强化制造业支撑,推动技术创新与数智化转型[12][13]
第十七届 “西湖・日月潭”两湖论坛6月25日启幕
每日商报· 2025-06-26 02:47
论坛概况 - 第十七届"西湖・日月潭"两湖论坛于6月25日在杭州举办 主题为"文牵两岸 同心共融" [1] - 论坛设置开幕式暨主论坛 文化 教育 农业和观光四个分论坛 以及南投茶文化推广活动 两岸亲子文创展等配套活动 [1] 茶产业合作 - 杭州与南投因茶闻名 论坛聚集两岸茶商共话茶产业发展新机遇 [1] - 古茗茶饮多款饮品选用台湾茶产品作为原料 通过此次论坛与多家南投茶企业深入交流对接 并与南投县政府建立联系 计划未来开展更深度的开发合作 [1] - 龙井白茶品牌"白茗朴"计划引入台湾先进制茶工艺技术 融合两地特色打造优质茶产品 同时将更多杭州特色茶产品带到台湾展示推广 [1] 青年交流 - 今年论坛有更多南投青年创客参与 他们对杭州科技创新 文化艺术 产业发展充满兴趣 期待参观六小龙展厅和美院的黑神话悟空展 [2] - 这些年轻力量将为推动两岸合作与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 合作领域拓展 - 论坛在深化既有成果基础上 不断创新形式 拓展深度 [2] - 南投副县长表示希望通过论坛促进观光旅游 文化产业 教育体育及农业电商等领域的合作 厚植两地人民情感纽带 [2]
“十四五”以来我国加快茶产业种业创新
新华社· 2025-06-25 08:35
茶产业种业创新 - "十四五"以来茶产业加快种业创新,培育167个茶树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1]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围绕机采适配、优特异、抗性等产业需求开展新品种选育 [1] - 创新构建市场导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支撑的合作模式推广新品种 [1] - 截至2024年示范种植17个新品种,全国推广555.54万亩 [1] 新茶饮市场需求驱动 - 新茶饮市场蓬勃发展推动上游原料产业变革,需面向多场景风味、供应链稳定、功能化等需求开发专用品种 [2] - 专家建议针对工业茶饮料等新业态调整育种方向 [2] 果茶种业协同发展 - 梨产业技术体系呼吁加强种质资源收集,通过科企合作完善梨树育种创新体系 [2] - 会议聚集茶叶、梨、苹果等产业专家探讨种苗繁育关键技术 [2] 产业技术体系架构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由农业农村部主导,覆盖遗传改良、栽培、加工等6大功能研究室 [3] - 依托全国产茶省份科研单位及企业设立综合试验站 [3]
茶香润共富 四季AI诵茶诗
杭州日报· 2025-06-25 02:38
杭州西湖日主题活动 - 中国茶叶博物馆围绕"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美美与共"理念举办四季AI茶诗大会首场茶会"诵春·龙井" [3] - 茶会设置六大板块展示西湖龙井茶的人文历史、非遗技艺、冲泡美学等内容 [3] - 活动邀请双语主播、朗诵家及国际志愿者与AI数字员工"羽芽儿"共同参与 [3][4] - 百名小学生用三种语言朗诵专为活动创作的茶歌《茶都羽伢儿》 [4] - 四季AI茶诗大会以"诵春、良夏、野秋、暖冬"为主题,通过AI技术演绎茶文化内涵 [4] 清凉峰高山共富茶项目 - 清凉峰镇900米高海拔区域出产的"共富茶"入选中国茶叶博物馆2024年度"中国好茶"馆藏茶 [4] - 举办"茶香润共富·红韵漫清凉"主题分享会探讨茶产业蜕变经验 [4] - 推出联名"共富清凉峰高山红茶礼盒",00001号茶品被博物馆永久收藏 [4] - 计划开发"茶香寻踪"主题茶文旅路线包含茶园观光、非遗体验等环节 [5] - 博物馆专家团队将为文旅路线注入"茶文化研学"元素 [5] 茶文化帮扶计划 - 启动"百县千村"茶文化帮扶计划推广文化赋能茶产业模式 [5] - 帮扶措施包括输出文化资源、培训非遗技艺、搭建线上平台等 [5] - 目标助力山区茶农实现"文化增收" [5]
湖南“四销四有”模式全国推广 金融闭环激活千亿消费帮扶平台
搜狐财经· 2025-06-23 11:42
核心观点 - 湖南省通过金融赋能消费帮扶的"四销四有"模式 累计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超200亿元 形成"组委会机制+数据共享池"三大贯通机制[1][3] - 平台汇聚122个县区773家企业近4000款产品 总价值约1450亿元 实现银企闭环和供应链金融创新[3] - 湖南经验入选金融帮扶案例集 金融机构计划赴湘考察 各方就产业数据共享与风险共担生态闭环达成共识[4] 金融帮扶模式创新 - 独创"组委会机制+数据共享池" 实现工会福利政策与银行信贷协同 平台交易数据直通金融机构 物流信息纳入保险定价模型三大贯通[3] - 银企闭环模式在15个重点县形成"白名单→数据贷→订单质押→冷链建设"体系 "冷链贷"通过财政贴息和银行授信使冷库贷款审批效率提升40%[3] - 供应链金融+特色产业模式以"农小湘"品牌为链主 在湘西黄金茶产业创新"订单质押+价格指数保险"模式 茶农融资成本降低2个百分点 融资满足率提高35%[3] 平台运营成果 - 湖南省消费帮扶活动服务平台汇聚122个县区773家企业近4000款产品 总价值约1450亿元[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湖南"四销四有"模式 累计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超200亿元[3] - 湖南经验入选《金融帮扶特色产业案例集》 多家金融机构表示将赴湘考察[4] 生态合作机制 - 论坛与会各方就构建"产业数据共享-金融产品创新-风险多方共担"生态闭环达成共识[4] - 平台沉淀的产供销全链条数据成为金融协同的导航图[3]
八马茶业携手美团公益 103座乡村儿童操场点亮童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1 09:36
公司公益行动 - 八马茶业联合美团、壹基金捐建武夷山首座乡村儿童操场,面积达405.8平方米,使用4368块蓝色悬浮地板拼接而成[1] - 公司通过美团平台每笔团购订单捐赠善款用于操场建设,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建成103座乡村儿童操场,覆盖云南、福建、四川等核心茶产区[2] - 八马茶业成为美团乡村儿童操场计划中首个深度合作的原叶茶品牌[2] 公益项目成效 - 新建操场解决了原有草皮地雨天积水问题,获得幼儿园师生高度评价[7] - 美团乡村儿童操场计划已累计建成3426座,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85个乡镇,46.8万名乡村儿童受益[22] - 美团自主研发善款追踪系统,实现捐赠地板铺设位置可查询,提升公益透明度[22]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连续5年保持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原产地纳税双第一,以诚信经营反哺乡土[11] - 连续6年在核心茶产区举办茶王赛事,累计投入超3600万元激励茶农制好茶[19] - 构建"茶产业协作体"助力广西西林红茶等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获"粤桂扶贫协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19]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在云南推行"二采三留"保护性开采策略,降低古树资源耗损,维护生态平衡[21] - 打造"碳汇茶园"取得减碳成效,入选工信部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21] - 公益版图涵盖非遗传承、环境保护、助老助学、抗震救灾等多领域[16] 品牌合作与理念 - 八马"利他"价值观与美团公益理念深度契合,形成"以茶助跑"公益合力[13] - 公司表示将持续通过全国连锁店作为公益触点,推动乡村振兴[21] - 美团乐生活业务部负责人评价该合作是"对爱与未来的长期投资"[13]
陕西商南县:以“四个聚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奏响“四大名城”建设强音
环球网· 2025-06-20 05:55
生态茶城建设 - 商南县将茶旅融合作为首位产业 茶园总面积达29万亩 标准化茶园突破10万亩 [1] - 建成3个万亩茶旅融合产业园和2个市县茶博馆 带动2万余户群众增收 [1] - 25款茶产品入选全国五星级茶叶名录 商南茶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 并连续两年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域称号[1] 产业新城发展 - 引进浙江众成 海越能源 山东玉龙等上市公司 建成重点产业项目209个 总投资14003亿元 [2] - 梅花鹿养殖规模西北第一 三文鱼冷泉养殖规模陕西省第一 茶叶和高山有机蔬菜进入沪粤港澳市场 [2] - 钒氮合金等新材料和香菇菌棒远销 县域工业集中区晋升陕西省省级经开区 [2] - 形成新农业 新材料 大旅游 大健康四大产业链群 特色产业包括"一片叶 一条鱼 一棵树 一桌膳 一域游" [2] 旅游名城打造 - 金丝峡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秦岭茶乡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 金丝峡5A景区焕新 西街3A景区和莲花湖风景区开放 [2] - 打造"一峡一湖一峰一道"精品旅游线路 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2] - 金丝峡入选5A景区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获评国家气候标志"避暑旅游目的地" 商南县获评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 [2] 康养慢城推进 - 建成31个康养乡村和5个精品民宿集群 丹滨国际酒店和运通逸云酒店投入运营 [3] - 承办陕西省消防指战员康养活动 举办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分区赛和首届秦岭药膳产业发展大会 [3] - 金丝峡栗园山居 竹心沙获评商洛市级精品民宿 莫敖民宿获评特色民宿 [3] - 商南县入选秦岭美食地标城市 药膳品牌获全国"食养杯奖" 并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 [3]
共赴海博之约 续写茶香新篇——北京演播室与三家茶企开启战略合作
中国经济网· 2025-06-18 08:08
战略合作启动仪式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北京演播室与日春、郑福馨、春伦三家茶企举行"共赴海博之约续写茶香新篇"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以媒体赋能茶企为核心,推动福建茶文化全球传播[1] - 合作通过整合传播资源与茶企匠心品质,助力闽茶品牌拓展市场[1] - 北京演播室将以"海博Tv"为载体,依托媒体资源为茶企开辟销路,搭建茶企与消费者沟通桥梁[1] 合作茶企特色 - 日春茶业传承三百年铁观音制作技艺,以"茶人匠心"理念精耕每道工序,现场展示"从采摘到杯盏"全流程匠心[1][2] - 郑福馨为百年品牌,历经四代传承,展示非遗制茶技艺,通过历史影像与技艺表演呈现传统茶文化当代传承[1][2] - 春伦集团以茉莉花茶窨制工艺闻名,演绎"窨得茉莉无上味"的闽地茶文化风情,现场表演"堂前冲泡—玉蝴蝶"[1][2] 活动内容与行业评价 - 三家茶企通过宣传片与茶艺展示阐述品牌特色,分别表演西施茶礼、岩茶品鉴、茉莉花茶冲泡[1][2] - 北京演播室推介海博Tv平台优势,邀请各界人士感受闽茶韵味[2] - 行业代表盛赞福建茶"以匠心品质与文化底蕴具备走向全国实力",媒体赋能将加速这一进程[1] 未来规划 - 签约是闽茶"走出去"的关键起点,未来将联合更多茶企构建"茶文化传播+产业赋能"生态体系[2] - 合作旨在让福建茶不仅是饮品,更成为文化IP[2]
碧生源赵一弘:更健康更年轻,传统茶产业加速进入健康新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0 02:41
行业里程碑与转型趋势 - 中国保健协会茶产业与健康分会正式成立,碧生源董事长赵一弘当选首任会长,标志着茶产业与健康领域深度融合[1] - 茶产业从"饮品"向"健康解决方案"转型,从"传统文化符号"向"国潮消费新宠"蜕变,形成"更健康更年轻"的行业共识[1] - 分会在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上获"优秀参展企业"称号,为传统茶产业注入发展动力[1] 茶产业的健康价值基础 - 茶叶天然成分(茶多酚、蛋白质、生物碱)构成健康属性核心,茶多酚抗氧化能力显著,儿茶素对器官肿瘤有预防抑制作用[2] - 黑木耳多糖与茶多酚协同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推动茶从传统饮品升级为功能性健康产品[2] - 中药与茶结合开创"茶剂型"保健路径,如川芎茶调散治疗头痛,碧生源常润茶专为肺癌康复患者设计[3] - 中国已发掘110多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支撑"中药材+茶叶"创新模式发展[3] 茶文化的精神与商业价值 - 泡茶仪式感、品茶专注度及茶香愉悦感构成精神疗愈价值,契合年轻人追求的"情绪价值"[3] - 茶文化赋予产业文化厚度与情感温度,超越物质属性成为精神寄托[3] 企业战略升级与产品创新 - 碧生源品牌定位从"功能茶专家"升级为"体重管理、肠道管理等综合健康管理专家",构建"产品+服务"生态[4] - 打造覆盖"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药品"的全品类矩阵,纵向深耕功能(如常菁茶、纤纤茶),横向拓展场景(如红糖姜茶、OTC药品)[5] - 通过私域社群和专业咨询服务实现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的跨越[4] 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 - 线下覆盖29万家药店,线上快速入驻阿里、京东并跻身医药保健品前列,同步深耕抖音、快手直播电商[6] - 启动集团合伙人改制,构建"职业经理人+合伙人"共生模式激活营销系统[6] 行业发展驱动力 - 消费端对"健康"与"国潮"的双重需求创造市场空间,政策端大健康产业扶持推动规范化,技术端茶叶活性成分研究释放功能性价值[7] - 碧生源通过品牌升级、产品创新、营销变革探索"健康+年轻"的产业破圈路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