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

搜索文档
江苏境内101座船闸取消收费 “水运江苏”开启“零门槛”通航
新华日报· 2025-05-06 09:29
政策实施概况 - 5月1日起江苏境内101座船闸取消收费 占原有154座收费船闸的65.6% [1] - 首艘免费通行船舶"江苏拖3088"船队节省费用2796元 总吨位4599吨 [1] - 预计全省每年减少船闸收费2亿元 2024年已减免交通船闸过闸费3.73亿元(同比+2.2%) [3] 行业影响分析 - 江苏内河航道货运量达7.4亿吨(2024年) 三级及以上航道2616公里 覆盖87%县市区 [2] - 水运单位碳排放强度比公路低66.6% 比铁路低84.8% 2020年大运河江苏段减少污染成本240亿元 [5] - 吕四渔港2024年进出闸船只41100艘 原过闸费收入1386.83万元 [3] 企业成本效益 - 徐州兴航航运预计全年节省140万元(原6000元/趟×234趟次) [2] - 中天钢铁集团水运成本从陆运100元/吨降至20元/吨 年省上亿元 [4][5] - "公转水"联运使芜湖至常州线路每吨成本降低5-10元(原公路80元/吨) [4] 区域经济效应 - 将改变大宗物资物流通道格局 对安徽北部/山东/河南产生"磁吸"效应 [5] - 淮安/宿迁/徐州等内河城市获发展机遇 促进多式联运和区域协同 [5] - 刺激老旧船舶淘汰 企业计划投资清洁能源船舶并开辟新航线 [6] 配套保障措施 - 2025-2026年减少收入由省财政统筹 2027年起纳入分级预算安排 [9] - 推进"船运通"小程序实现手机报备 建设全省智能调度平台 [9][10] - 保留船闸核心防洪/排涝功能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10]
1800万、215万、208万……出行旺盛!“流动的中国”活力澎湃
央视网· 2025-05-03 09:04
铁路运输 - 4月30日至5月2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3天同比增长超10% [1] - 5月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00万人次 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563列 [1] - 国铁北京局5月3日预计发送旅客142万人次 计划增开旅客列车52对 [1] - 国铁广州局预计发送旅客250.5万人次 同比增长达12.3% [1] - 青藏铁路迎来进藏旅游高峰 车厢氧气含量保证达到平原的80%以上 [3] - 大理每日到发旅客人数比平时增加60% 铁路部门每日增加开行列车30多列 [3] 公路运输 - 5月3日中短途车流交织 热门旅游城市周边高速路段易出现拥堵 [4] - 杭州、西安、长沙等热门旅游城市周边高速路段承担较大车流 [6] - 新能源汽车流量占日均总流量近20% 比2024年同期明显提高 [8] - 日兰高速巨野服务区日均充电车辆超1100台次 排队时长由75分钟缩至10分钟 [8] - 沪昆高速衢州后坞服务区调配120千瓦应急充电车 可同时为2台电动汽车充电 [10] 水运 - 5月3日全国水运发送旅客预计超过215万人次 较5月2日有明显增长 [12] - 长江干线水上旅游持续火爆 桂林漓江等景区迎来客流高峰 [12] 民航 - 5月3日全国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08万人次 [14] - 假期前3天民航预计发送旅客657万人次 日均219万人次 比2024年同期增长12.3% [14] - 假期前3天热门航线包括上海—北京、北京—成都、深圳—上海等 [15]
无人机“喊话”、增开列车……“五一”假期交通部门全力保障出行
央视新闻· 2025-05-02 05:56
铁路运输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1 9万人次创单日历史新高[1] - 国铁广州局预计发送旅客268万人次同比增长9 9%[1] - 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18万人次连续两天超400万人次[1] - 杭台高铁客流较平日增长60%以上绍兴北站增开25趟列车其中14趟途经杭台高铁[1] 公路运输 - 全国高速小客车日均流量预计超5500万辆以省内短途和周边游为主[1] - 德上高速山东武城服务区组织16人团队核查充电桩使用状况[1] - 杭绍台高速天台服务区配备20个快速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0台车充电[1] - 大广高速衡水服务区增加移动充电设施并使用无人机引导分流[1] 水路运输 - 全国水运发送旅客预计超200万人次[2] - 海事部门实施节假日"三十条"硬措施并开展随船监管和动态监控[2]
今起江苏境内101座船闸取消收费 ——“水运江苏”开启“零门槛”通航
新华日报· 2025-04-30 23:34
政策实施 - 江苏自5月1日起取消101座船闸收费,占原有154座收费船闸的65.6% [1] - 新政预计每年减少船闸收费2亿元,为"水运江苏"建设注入动能 [1][3] - 2024年江苏交通船闸已减免过闸费3.73亿元,同比增长2.2% [3] 行业影响 - 江苏内河航道货运量达7.4亿吨,三级及以上航道2616公里覆盖87%县市区 [2] - 水运单位碳排放强度比公路低66.6%,比铁路低84.8%,2020年大运河江苏段减少污染成本240亿元 [5] - 政策将改变大宗物资物流格局,吸引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形成水运联动 [5] 企业效益 - 徐州兴航航运预计全年节省过闸费超140万元,21个船队原每趟次费用6000元 [2] - 中天钢铁集团通过水运每年节省上亿元,30%产品选择水路出口 [4][5] - 芜湖至常州"公转水"联运每吨成本降低5-10元,公路运输成本约80元/吨 [4] 运营数据 - 蔺家坝船闸日均通行120-150艘,旺季超400艘,承担北煤南运和南水北调任务 [2] - 吕四渔港2024年进出闸船只41100艘,原过闸费收入1386.83万元 [3] - "江苏拖3088"船队作为首艘免费通行船舶节省费用2796元,总吨位4599吨 [1] 配套措施 - 省财政将统筹安排2025-2026年减少的过闸费收入,2027年起纳入预算分级安排 [9] - 推进省域船闸一体化智能调度,优化"船运通"小程序实现提前报备 [9][10] - 对集装箱货运船舶实行免收过闸费和优先过闸政策 [3]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吴永宏走进“在线访谈”节目大道通衢向未来,江苏勾画立体交通新图景
新华日报· 2025-04-30 23:34
水运江苏建设 - 江苏水运发展全国领先,截至2024年底干线航道里程2664公里、港口综合通过能力29.8亿吨、万吨级以上泊位598个、港口货物吞吐量36.1亿吨、亿吨大港10个均居全国第一 [2] - 苏南运河2024年底全线建成二级航道,实现2000吨级船舶京杭运河江苏段全天候畅行,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100公里有望全国首位 [2] - 创新建设通港达园专支线航道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已建成6条、在建5条,水运成本仅为铁路1/3、公路1/7 [3] -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原油码头和40万吨矿石码头建成运营,国际集装箱航线82条(远洋13条、近洋69条) [3] - 目标2030年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700公里,基本建成"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主骨架 [3] 铁路网络发展 - 江苏在建高铁里程1085.5公里全国第一,高铁网主骨架基本建成,12个设区市通高铁、13个全通动车 [4] - 铁路年发送旅客量从"十三五"初1.78亿人次增至2024年3.1亿人次,推广"铁路e卡通"实现"一票走遍全省" [4] - 2024年铁路货运量9014万吨(同比+7.6%),占长三角地区约40%,8个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全覆盖 [4][5] - 2027年前将建成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等,铁路总里程突破5700公里,推进中欧班列通道布局 [5] 智慧交通创新 - 宁沪高速试点智慧扩容技术,通行效率提高19%、拥堵时间下降48.7% [6] - 2024年春节高速流量创新高但严重拥堵里程同比下降53.7%,通过无人机监测和移动充电设备提升服务 [6] - "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改革实现材料零提交、数据零填报、办理时间从40工作日缩至当场可取,上线后日均新增运输企业128家 [7] - 推出"1000工作机制"2.0版覆盖19项政务服务,惠及33.45万家企业、74.4万车辆及120万从业人员 [7] - 大件运输审批上线"智能选线"系统后办结用时缩短一半,正推进网约车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 [8]
上海水运五一假期预计发送旅客93万人次
快讯· 2025-04-30 12:02
上海水运五一假期客运情况 - 五一假期上海水运预计发送旅客93万人次 与去年基本持平 [1] - 上海辖区现有38条客运航线 日均开航1500余班次 [1] - 洋山省际客运运行550班次 发送旅客10.5万人次 [1] - 崇明三岛客运发送旅客12万人次 [1] - 黄浦江游览运行572班次 发送旅客12.4万人次 [1] - 浦江轮渡运行8000班次 发送旅客65万人次 [1]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新型物流基建篇①——我们为什么要投资建设运河?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23 09:50
物流成本与运输结构 - 我国物流成本高企的核心矛盾在于公路运输占比过高(70%货运量)而水运效率不足,公路单位成本和碳排放强度分别比水运高2-3倍和11.3倍 [2][11] - 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达14.4%,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工业品物流占总额88.4%反映制造业对物流的高度依赖 [7][11] - 多式联运短板突出:铁水联运仅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6%,远低于欧美20-40%水平,托盘标准化缺失导致年损耗数百亿元 [14] 运河基建的经济价值 - 高标准航道建设未来十年需新增1万公里,投资缺口约1万亿元,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目前仅占内河航道12% [32][41] - 江淮运河案例显示工程投资950亿元与年过闸费0.83亿元存在百倍级落差,但2024年为腹地企业节省物流成本60亿元 [54][64] - 西江航道网使西南至大湾区货运时效压缩至36小时,推动能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新能源富集区转移 [3][29] 智慧港口与多式联运 - 全国2878个万吨级泊位中80%需智能化改造,按专业化泊位6.3亿/个、普通泊位2.4亿/个测算,存量改造市场规模达1.3万亿 [32][49] - 自动化码头单机效率提升50%(日照港),人力成本降低75%(唐山港),福州港自动化岸桥故障率下降60% [48] - 2024年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5%至1063万标箱,但需补足港口专用线(年运量150万吨以上园区接入铁路)和智慧物流枢纽建设 [44][46] 国际经验与收费机制 - 巴拿马运河通过船舶分级(LNG船单次300万美元)和附加费实现30%运营资金市场化,苏伊士运河按碳排放设5-15%差异定价 [53][59] - 德国莱茵河采用吨位×距离阶梯费率+15-20%高污染附加费,比利时对氮氧化物超标船舶加收10-15%环境费 [57][58] - 江淮运河对清洁能源船舶实施20%过闸费减免,但财政补贴仍占投资75%以上,需探索物流降本反哺定价机制 [60][63]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新型物流基建篇①——我们为什么要投资建设运河?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23 09:50
物流成本与运输结构 - 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达14.4%,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主要因公路运输占比高达70%且单位成本为水运2-3倍[8][11] - 公路运输碳排放强度达97.60 g/(t·km),比水运8.65 g/(t·km)高11.3倍,与低碳目标冲突[11] - 铁水联运占比仅2.6%,远低于欧美20-40%水平,标准化缺失导致每年额外损耗数百亿元[13] 运河建设战略价值 - 提升水运比重可系统性降低物流成本,如江淮运河2024年为腹地企业节省60亿元社会物流成本[61] - 西江航道网使西南至大湾区货运时效压缩至36小时,促进东西部生产要素跨区域联动[7][31] - 京杭大运河调水工程使华北地下水水位年均回升1.33米,农业节水成本下降40%[18][21] 高标准航道投资 - 2035年需新增1万公里高标准航道,对应1万亿元投资缺口,单位建设成本达0.5-1亿元/公里[34][41] - 高标准航道水深≥4米、宽度≥80米,支持2000吨级船舶,运输成本比公路低60%[36][41] - 当前三级以上航道仅1.54万公里,占内河航道12%,需加速建设"四纵四横两网"体系[35][41] 多式联运发展 - 2024年铁水联运量达1063万标箱(同比+15%),但需补足港口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49][52] - 智慧港口改造可提升单机效率50%,如天津港无人集卡降低人力成本65%[54][55] - 全国2878个万吨级泊位中80%需智能化改造,存量市场规模约1.3万亿元[34][59] 国际经验对比 - 巴拿马运河市场化收入占比30%,苏伊士运河实施碳排放阶梯费率,而江淮运河过闸费收入仅0.83亿元/年[61][64] - 国际运河普遍采用船型分级收费+环境附加费模式,如德国对高污染船舶加收15-20%[64][65] - 中国运河收益模式创新需探索"物流降本反哺定价"机制,平衡950亿元投资与60亿元年节省成本[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