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20:18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 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1] - 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1]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全国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1] - 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 -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下降[2]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 北方地区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1] - "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1] - 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1] 绿色金融支持 - "十四五"以来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 获得授信金额2164亿元 发放贷款764亿元[2] - 2024年建立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项目推介机制 首批项目贷款合同达143亿元[2]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涵盖要素齐全布局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3] - 地表水监测通过无人机自动采样耗时节约70%以上[3] - 分析测试环节"黑灯实验室"效率相对人工提升8倍以上[3] - 监测站点运行维护频次由每周1次减少到每月1次 人工参与度降低70%以上[3]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43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开展智能化改造[3] - 运用声纹智能识别技术快速识别噪声来源类型[3]
“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新华社· 2025-09-19 14:12
同时,我国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国家温室 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定期发布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壁垒,推动 碳足迹规则标准实现国际衔接互认。 我国深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实施,明确我国中长期适应 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推动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韧性,加强青藏高原 等关键脆弱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李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 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 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记者 高敬、魏弘毅)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 高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二 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李高介绍,在推动构建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方面,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能 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
毕马威中国发布《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 助力能源行业把握零碳转型新机遇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0:15
本报讯(记者毛艺融)9月18日至21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举行。展会期间,毕马威中国举办"驾 驭AI浪潮—引领零碳智慧能源新变革"分论坛并发布了《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以下简称《年 鉴》)。 《年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占比高达87%。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天然气增幅最大,达2.5%,煤炭和石油 分别增长1%和0.6%。石油仍是最大的能源来源,满足了全球34%的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 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增速高达9%。 从能源类型来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中国依然 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其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 乎翻番。 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赋能能源转型过程中,带来 了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这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复杂的挑战。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 智能化升级,能源新业态及能源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有着许多优势。 ...
三峡能源(600905.SH):公司今年1-8月累计回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格隆汇APP· 2025-09-19 08:36
公司经营与应收账款管理 - 公司积极配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核查工作并持续加大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力度 [1] - 公司密切关注财政资金拨付情况并推动应收账款回收 [1] - 公司今年1-8月累计回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行业政策与资金拨付 -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核查工作涉及行业主管部门协调 [1] - 财政资金拨付情况直接影响可再生能源企业现金流 [1]
中国公司掘金海外,这个国家机遇无限
凤凰网财经· 2025-09-19 08:07
来源: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9月16日至19日,2025年度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第42届世界大会在北京举办,海外新兴国家市场合作伙伴,以及具有出海合作意向的知名高校、科研 机构、创新型企业等代表出席。 近年来,凭借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开放的政策,中东正成为我国制造业、数字经济、本地生活等领域出海的新蓝海。普华永道最新调查显示,90%的中国企业 计划在中东扩大业务,其中44%已制定正式计划。 沙迦工商会愿意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多服务。"这些项目包括企业设立支持、专项商务会议组织、培训开发、原产地证书签发、参展便利化等,我们致力于 满足中国投资者了解本地商业环境、精准匹配需求的投资诉求。" Jamal表示,目前沙迦欢迎在当地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核心产业,例如文化、旅游、教育、运输物流、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人力资本与创新科技,以及 先进制造业、农业与食品技术等。 以农业与食品技术为例,中东一些公司正寻找在温室技术、水培等方面更先进的合作企业。 农业公司WAHATALFAW公司CEO Ahmed Salim Saeed Alshaiba Almheiri告诉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中东当地气候较为复杂,农业需 ...
2025年油海新貌:沙特阿拉伯能源转型与中沙能源合作新图景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19 05:50
沙特阿拉伯能源转型背景与资源禀赋 - 沙特阿拉伯为中东最大经济体 2024年实际GDP达9370.6亿美元 其中石油活动占比27.9% 非石油活动占比51.4% [1][10] - 油气资源储量全球领先 2020年已探明石油储量2976亿桶(占全球17.2%) 天然气储量6.0万亿立方米(占全球3.2%) [1][11] - 能源结构高度依赖石油 石油和其他液体占能源生产总量超80% 占能源消费总量约60% 可再生能源贡献极低 [18] 能源转型核心动因 - 经济对油价波动高度敏感 布伦特原油价格与名义GDP呈现同向变动趋势 [27][29] - 需突破石油依赖困境缓解财政压力 2014-2015年油价暴跌导致财政收入锐减 [28][30] - 全球能源需求向低碳转型 2024年石油占全球能源消费比重降至29.8% 可再生能源贡献最大增长达38% [33] - 区域竞争压力加剧 需维护全球能源领导地位 [34][36] 能源转型战略举措 - 稳固石油生产优势 2024年主要油田开发项目新增产能1550千桶/天 包括祖卢夫油田800千桶/天 [37][39] - 延伸炼化产业链 实施炼油能力倍增计划 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投资石化企业 [38] - 大力发展天然气 计划2030年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 开发贾富拉页岩气田目标日产22亿立方英尺 [38][40] - 规模化发展清洁能源 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目标2030年装机58.7GW 已启动22个项目总装机11.4GW [41] - 主权财富基金驱动产业生态培育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与中国企业成立光伏合资公司 [42] 转型阶段性成效 -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石油部门GDP占比从2016年36.0%降至2024年28.2% 私人部门占比升至48.2% [46][52] - 油气产业本地化水平显著提升 从2016年37%升至2023年65.5% 增幅28.5% [54] - 可再生能源取得突破 2024年太阳能和风能电价创全球最低纪录 投运4座新太阳能电站装机3.6GW [45][48] - 非石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016-2024年复合增速13.4% 2024年达5024.7亿沙特里亚尔 [50][60] 中沙能源合作重点领域 - 石油领域合作深化 2024年中国自沙特进口原油占中国原油进口额14.7% 合资扩建石化项目 [3] - 天然气全产业链协同 中国企业参与天然气管网扩建与气田开发 [3] - 清洁能源合作领先 中沙光伏合作总装机12.8GW 占沙特光伏装机总量76% 宁德时代参与红海新城储能项目 [3] - 能源数字化创新合作 涉及人民币原油结算和智能电网建设 国家电网参与柔性直流换流站项目 [3] 转型前景与挑战 - 关键目标待实现 非石油财政收入距2030年1万亿沙特里亚尔目标仍有差距 需保持年均增速15.8% [50][60] - 技术瓶颈需突破 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对储能规模提出严苛要求 跨境能源输送网络存在技术壁垒 [64] - 外部市场变化构成挑战 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降低石油依赖度 对沙特石油出口形成潜在冲击 [64]
生态环境部: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央视网· 2025-09-19 03:50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 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 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1] - 发布甲烷和工业氧化亚氮控排方案 将氢氟碳化物纳入配额管理 煤矿瓦斯排放限值从30%加严到8% [1] 全国碳市场建设 - 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 [2] - 新纳入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 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2] - 制定30余项制度规范 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2] 产品碳足迹管理 - 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3] - 定期发布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国际衔接互认 [3] - 联合国环境署生命周期倡议负责人表示中国是推动碳足迹工作最快的国家 [3]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 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明确中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 [3] - 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加强青藏高原等关键脆弱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3] - 发布早期预警促进适应行动方案 打造气候适应伙伴关系 [3]
生态环境部:推动构建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
新浪财经· 2025-09-19 03:21
9月19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构建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 系。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 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 标,"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我们还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发布 甲烷和工业氧化亚氮控排方案,将氢氟碳化物纳入配额管理,将煤矿瓦斯排放的限值从30%加严到 8%,强化对甲烷的排放控制。 ...
日本可再生氨2030年进口或不足200万吨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27
根据日本《氢能社会促进法案》规划,日本已通过差价合约机制类支持框架划拨3万亿日元,用于弥补 可再生氢及其衍生物与传统燃料之间的价格差。然而,村木指出:"由于建设成本上升、日元贬值及施 工周期延长,2030年清洁氨需求量预计将低于200万吨/年。"尽管对需求前景进行了修正,村木强调清 洁燃料应用势头仍在加速,预计电力、工业与海运部门将成为需求增长主力。他表示:"我们预计2030 年后发电、工业与航运领域的清洁氨需求将稳步增长。" 中化新网讯 近日,日本清洁燃料氨协会顾问村木茂表示,受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放缓影响,到2030年日 本低碳或"清洁"氨的年进口量预计低于200万吨。 ...
天风证券每日晨报精选:低估值破净焦煤龙头,煤电化投产有望增厚业绩
中国能源网· 2025-09-19 02:05
美联储议息会议 -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25基点 符合预期 是今年以来的首次降息 [1] - 会议声明更强调就业下行风险 删除"劳动力市场维持稳健" 新增"就业增长放缓"和"就业下行风险有所上升" [1] - 点阵图中值显示年内还有2次降息 鲍威尔称本次是"风险管理降息" 没必要大幅降息 未来降息路径不保证 [1] - CME数据显示市场对今年再降息2次的信心增强 但对2026年降息节奏预期有所推迟 [1] 淮北矿业 - 公司拥有生产矿井17对 均位于安徽省 核定产能为3585万吨/年 [1] - 煤化工业务经营主体为临涣焦化(持股67.65%)和碳鑫科技(持股100%) 主要产品为焦炭 甲醇和乙醇 [2] - 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18/26.5/38亿元 EPS分别为0.67/0.98/1.41元 [2] 绿电公司可再生能源补贴 - 截至2024年末 三峡能源和华电新能应收补贴金额均超过400亿元 华润新能源和上海电力超200亿元 [2] - 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排名前三的是太阳能(65%) 金开新能(56%) 浙江新能(51%) [2] - 2025年1-8月太阳能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23.19亿元 同比增加232.23% 占2024年全年收到补贴资金的169.77% [3] 硅宝科技 - 25H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49亿元 建筑类用胶/工业类用胶/热熔胶分别实现营收6.51/4.42/5.12亿元 分别同比-0.47/+1.01/+5.12亿元 [3] - 2024年收购江苏嘉好 增加热熔胶领域业务布局 上半年江苏嘉好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全部并表 [3] - 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 1000吨中试线和3000吨生产线稳定运行 产品以直销为主 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