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漫
icon
搜索文档
一票难求,火爆!“情绪消费场”撬动经济新支点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35
行业活动规模与影响力 - 上海国际动漫月于2025年7月4日至8月10日举办 吸引数十万海内外观众 展览面积超过13.5万平方米 [1][3][4] - 汇集37个国家和地区800家企业参展 包括美国 加拿大 德国 日本等国家 [4] - 漫展期间场地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加475% 商圈快闪店和特色市集等消费场景密集出现 [3] 消费市场表现 - 上海某商场2025年上半年举办55场动漫主题快闪活动 累计销售额达8200万元 [19] - 该商场54家"谷子店"收入推动动漫周边总营业额达1.4亿元 同比增长85% [19] - 杭州某商场动漫品牌店占比超50% 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同比增长151.7% 销售额同比增长161.2% [21] 用户规模与市场空间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7年2.1亿激增至2025年5.26亿 [23] - 2025年中国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预计达6521亿元 [23] 产业融合与商业模式 - 动漫元素深度融入豫园等城市地标 高铁站 公交车 游船等场景均出现跨界联动 [9] - 二次元经济通过IP价值转化实现与传统产业多维度融合 形成文化认同-社交传播-产业协同的生态闭环 [25] - 照相馆 商场化妆间等配套服务兴起 满足角色扮演妆造需求 [14][17]
穿行“街头博物馆”,里份、剧场、硅巷相融共生——老汉口“长出”新感觉
长江日报· 2025-08-04 02:58
长江北岸,位于江岸区的汉口历史风貌区内,清水红砖与玻幕大厦错落相伴。街边,朵朵太阳伞点缀街区;院内,间间小剧场、工作 室不断推陈出新。 3.35平方公里,从江汉路到黄浦大街,从京汉大道到沿江大道,177处文物、153处优秀历史建筑、62处特色里份在传承中迸发新动 能。 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老汉口,随时都有不期而遇的惊喜。" 从文化遗产的修旧如旧,到业态的文商旅流变,再到创新的要素聚拢,江岸演绎着新的进化: 坚持"留改拆建控"并举,统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城市更新、产业导入和文商旅融合发展等,在保护中发展、传承中利用,以文化 赋能经济、以经济"活化"文化。 75米长小巷塑出新场景 城市更新从宏观进入"毛细血管";咸安坊、延庆里、黎黄陂路等不断焕新登场;漫步族穿行21条街巷 延庆里,汉口胜利街和三阳路交界处,主巷全长75米,溜达一圈只需约10分钟。 钱晨在"City Walk(城市漫步)"的路上,偶然发现这片小小的历史建筑群。拱券门窗透着老汉口韵味,米白石砖路还留存着修缮的痕 迹。 她逗留了近一个小时,仿佛发现了新的宝藏—— 家居店里,手握木质的家居摆件,爱不释手;"A4X艺术中心"里,跟随艺术 ...
成都动漫产业逆袭的“三重奏”
证券日报· 2025-08-03 16:12
成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 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实现"价值共生",动画制作、特效合成等企业在百米内形成闭环,高效协作成为常态 [1] - 政府政策培育出完整产业链条,企业形成"抱团前行"的集体突围模式 [1] - 可可豆动画与上下游企业"走路5分钟可达"的地理优势助力《哪吒2》提升中国动画工业水准 [1] 文化赋能IP创作 - 成都依托武侯祠、都江堰、三星堆等文化遗产为动漫创作提供文化土壤 [2] - 《哪吒2》融入川渝文化元素,如太乙真人的"椒盐普通话"和三星堆符号的结界兽,增强作品地域特色 [2] - 本土文化融合使作品兼具"烟火气"与"文化根",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 技术创新驱动升级 - 墨境天合成都公司申请25项软件著作权,AI技术小组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视觉特效领域 [3] - 技术创新使《哪吒2》高难度特效镜头制作周期缩短至11个月,提升效率与精度 [3] - AI等前沿技术应用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4] 产业前景展望 - 成都模式为中国动漫从"现象级爆款"向"产业集群崛起"提供可复制范本 [4] - 文化+技术双轮驱动有望助力更多"中国故事"实现全球化输出 [4]
Switch配件卖4w件,二次元撑起罗小黑IP
36氪· 2025-08-01 10:01
电影表现与口碑 - 《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8.7分,成为2025年院线电影最高分[1] - 电影延续系列风格,以高质量内容吸引核心受众[1] - 相比2019年第一部,第二部在全民认知度上有明显提升[17] - 电影在广西地区表现突出,成为该省票房日冠[22] 受众特征 - 核心受众为20-24岁群体,占比33.1%,25-29岁占比19.5%[14] - 女性观众占比66%,男性34%[17] - 受众从第一部以二线城市为主(41.3%)扩展到第二部三四线城市占比提升(36.1%)[17] - 00后成为主要新增受众群体[14] IP商业化与联名策略 - 已开展15个品牌联名,其中11个为潮玩周边类[3] - 联名产品价格集中在100元以下,符合目标受众消费能力[26] - 智能电玩配件品牌极想的联名产品销量最佳,达40000+[26][27] - 盲盒类产品表现突出,玩乐主义盲盒销量7000+,泡泡玛特旗下产品销量2000+[31] - 角色鹿野的周边产品因人气高涨率先售罄[32] IP发展路径 - 采取深耕垂直圈层策略而非追求全民破圈[36] - 通过持续IP联名维持品牌热度,如与《剑网3》《和平精英》游戏联动[39] - 原创IP属性导致认知成本较高,但形成独特竞争优势[37] - 内容独特气质与情感连接是维系核心用户的关键[40] 行业对比 - 与《哪吒》系列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后者追求全民爆款[1] - 原创IP相比传统神话改编IP面临更高认知门槛[37] - 垂直圈层策略证明在狂热追逐破圈时代同样可行[3]
从圈层走向大众,IP方借势“全域生态”改写国漫格局
36氪· 2025-08-01 02:51
行业现状与规模 - 2025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8亿 核心用户超1.2亿 [4] - 国漫产业处于量变到质变关键节点 面临题材同质化与周边开发低效等挑战 [2] - 平台生态差异显著导致用户触达成本高企 制约IP破圈效应 [2] 平台竞争格局分析 - B站Z世代用户占比68% 35岁以下用户超86% 二次元内容渗透率高但存在破圈难题 [4] - 《灵笼》第二季播放量2.4亿 但90%用户为二次元重度爱好者 [4] - 腾讯视频主导男频IP市场 《斗罗大陆》《完美世界》等长期霸榜播放量TOP3 [6] - 抖音作为流量发动机 《苍兰诀》动画切片播放量超8亿 但存在流量碎片化缺陷 [6] - 微博凭借UGC社区和KOL矩阵优势 在话题传播与粉丝互动方面具独特性 [12] 破圈策略与协同运营 - 平台间开展差异化竞合 腾讯视频与微博合作推出动漫影响力榜单 针对性触达女性用户 [12] - B站跨平台投放《牧神记》《凡人修仙传》等IP切片 借助外部平台推动垂直IP大众化 [14] - 《仙逆2》通过微博搜索热词数据绘制用户兴趣画像 针对性强化角色情感线提升完播率 [16] - 《哪吒之魔童闹海》实施全平台差异化预热:抖音用职场梗触达30+人群 B站深耕传统文化 微博放大舆论声量 [19] - 《罗小黑战记2》整合微博大V数据 匹配B站UP主制作情怀视频 抖音KOL推出混剪内容吸引新粉丝 [25][26] 数据驱动运营案例 - 《斗罗大陆2》基于微博榜单数据发现角色霍雨浩热度前三 发起"魂力注入"活动单日触达用户超300万 官博涨粉12% [27][32] - 腾讯视频通过跨平台数据联动 形成"抖音引流-微博发酵-B站沉淀"全链路传播模式 [32] - 待播IP《谷围南亭》通过微博预约榜实现数据打通 主创提前营业激活用户期待值 [32]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需构建"创作-反馈-迭代"良性循环 通过社群运营突破圈层限制 [15][16] - 依赖多维度用户行为数据替代单一播放量指标 实现精准化社群运营与跨圈层传播 [34] - 借助社交开放平台与整合式数据视窗 为IP开辟新增长曲线 [35]
这届年轻人,正在为归属感疯狂买单
犀牛财经· 2025-07-30 08:11
Z世代消费群体特征 - Z世代指1995-2009年出生人群 贡献全球消费力预计达12万亿美元(2030年)[2] - 追求个性与价值驱动购买 形成汉服/电竞/盲盒等数百个细分圈层[2] - 消费行为呈现矛盾性:愿为演唱会支付月薪3倍 同时为省3元使用5个比价APP[2] 社交行为模式 - 线上社交活跃于微信/微博/B站/豆瓣/小红书 各平台承担不同功能(工作/生活/娱乐/兴趣)[4] - 线下社恐与线上热情并存 通过话题圈子寻找归属感[5][7][10] - 微博超话成为核心社交阵地 实现"大众有热度 小众有归属"的圈层生态[10][11] 消费范式转变 - 消费从功能满足转向价值共鸣 注重情感体验/社会价值/自我表达[4] - 情绪消费成为主流 包含社交型/悦己型/疗愈型消费三类[14] - 典型案例:泡泡玛特限量款溢价交易体现收藏价值与身份认同[4] 限量运动鞋转售价值高于穿着价值[4] 二次元经济生态 -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人(2025年) 市场规模近6000亿元[8] - 谷子经济(IP周边)规模超5900亿元(2024年) 同比增长40.63%[14] - 手办类产品受56%消费者喜欢 21%表示很喜欢(艾媒咨询2025年数据)[15] 社交平台商业价值 - 微博超话成为二次元群体精神自留地 通过低门槛强互动建立情感联结[18] - 圈层KOC影响力超越传统广告 Z世代购买决策中闺蜜推荐权重是明星代言2.3倍[19] - WAW微博游戏动漫展吸引7万二次元爱好者 实现线上线下联动[19] 身份认同与情感寄托 - 消费行为成为身份认同标志 如谷子商品承载情绪共鸣与文化归属功能[17][18] - 二次元角色成为重要精神寄托 线下展会推动"纸片人"角色现实化[19] - 社交平台作为线上线下链接器 赋能品牌强化IP优势[19]
让城市魅力打破“次元壁”(文旅棱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0 01:30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2] - 动漫周边产品在动漫产业中的贡献度持续走高 [2] - 单日最高客流达9万人次 如上海百联ZX创趣场 [2] 消费场景与商业模式 - 漫展串联多重消费场景 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订单火爆 [1] - IP衍生+文旅消费成为动漫+旅游新增长动力 [2] - 超60个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打造二次元消费地标 [3] 用户行为与社交需求 - 超七成漫展观众以线下社交为主要目的 [1] - 年轻消费者通过cosplay、购买周边彰显个性获得认同 [1] - 二次元主题空间成为外地游客打卡地 如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 [2] 内容生态与IP开发 - 国产IP迅速崛起 如哪吒、《黑神话:悟空》 [2] - 商圈引入IP授权门店、地区首店及快闪活动 [3] - 文旅融合案例涌现 如广州《刺客伍六七》主题街区 [2]
LISA代言PS、猎魔女团“闯美”,K-POP跨界ACG上瘾了
36氪· 2025-07-29 10:53
电影表现与市场反响 - 动画电影《K-POP猎魔女团》上线网飞四天登顶全球电影榜 在41个国家和地区位列第一 [3] - 影片在IMDb和豆瓣分别获得7.8和6.7分 音乐原声带空降美国公告牌、Spotify、Apple Music等多个榜单前列 [10] - 影片单日流媒体播放量达126.9万次(《Your Idol》)和121.6万次(《Golden HUNTR/X》) [11] K-POP行业经济数据 - K-POP贡献全球音乐行业7%的收入 2024年全球最畅销20张专辑中17张来自K-POP艺人 前10名占8席 [11] - 2024年韩国音乐市场下跌5.7% 为近十年首次下跌 本土专辑销量下降且全球出口增速放缓 [12][13] - 全球主要音乐市场中中国增长9.6% 法国增长7.5% 巴西增长21.7% 墨西哥增长15.6% 而日本微跌0.2% [13] 文化融合与跨界联动 - K-POP与ACG联动形式多样化 包括游戏装备外观、虚拟演唱会、合作单曲(如《PUBG》与BLACKPINK/aespa联动) [18] - 索尼宣布BLACKPINK成员LISA担任PlayStation全球品牌代言人 [20] - 虚拟女团K/DA由现实女团成员配音 并在2018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登台表演 [16] - 跨界合作延伸至衍生品领域 万代/多美与aespa/BTS/TWICE合作推出扭蛋、玩偶等周边产品 [23] 产业战略转型 - K-POP行业通过提供创新产品、投注线下演出、借助ACG内容出海应对粉丝经济疲软问题 [13] - 合作模式从单方面主导转向资源互换 实现影响力扩大与用户转化(如KPOP棉花娃娃成为二次元热门周边) [25]
新华视点|多元文旅绘就暑期画卷 夏日经济点燃消费热潮
新华社· 2025-07-29 07:09
暑期文旅消费升温 - 暑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各地通过多元举措激活市场活力,"文旅+"融合模式不断拓展 [2][25] 设施升级与业态联动 - 日照市岚山区多岛海风景区新增水滑道项目加快施工 [4] - 淄博市实施"景区焕新"工程,引导景区与现代旅游元素结合,探索文化消费新场景、新体验 [6] - 滨州市无棣县组建文旅"票根联盟",涵盖景区、食宿、特色采摘等商家,为游客提供专属折扣优惠 [7] 夜市潮玩与文博研学 - 杭州市余杭区芯潮夜市打造集文化、潮流与科技于一体的城市夏夜盛事,提振消费 [9] - 杭州市临安区吴越文化博物馆推出全新展览和丰富课程活动,为暑期增添文化色彩 [11] 避暑休闲旅游 -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凭借宜人气候和如画美景吸引大量游客,高峰期日游客量达5万人次 [13][15] 动漫盛会与多元互动 - 第十四届深圳动漫节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呈现高水准、有特色、强互动的文化盛宴 [17] - 本届动漫节首次设立"独立游戏专区",助力优秀作品成长与孵化 [19] 民族风情与文旅联欢 - 云南丽江首届"和和美美"特色文化季在丽江古城举行,吸引各地游客与市民参与 [21] - 活动期间举办经典精品民族秀、民族服饰文化秀、民俗市集体验秀等系列活动 [23]
潮涌文澜丨之江潮涌 文脉绵长
央视网· 2025-07-28 03:26
文化建设战略引领 - 2005年习近平亲自部署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其中包含文化产业促进工程 [4] - 战略实施20年来推动浙江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全域化创新样本 [1][6] -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民营影视产业实验区,吸引超2000家影视企业入驻 [5][6] 动漫产业发展 - 2003年浙江动漫产业几乎为零,2005年杭州获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权 [3] - 习近平考察中南卡通时强调动漫产业是21世纪朝阳产业,应提供健康精神食粮 [4] - 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浙江成为国内重要动漫产业中心 [5] 影视文化产业崛起 - 横店通过专项基金和配套服务构建全球最大影视实景拍摄基地 [5] -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形成完整影视产业链 [6] -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现象级文化产品 [6] 文化经济融合实践 - 浙江将文化基因注入经济,形成服装、皮鞋、眼镜等特色产业集群 [3] - 202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9万亿元 [12] -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159亿元票房纪录 [12] 新兴文化业态发展 -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从城中村转型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8][10] - "文博热"和"非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12] - 国潮产品消费吸引力持续提升,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