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总资产达34.4万亿元!“十四五”文化产业成绩单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29 07:55
近年来,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精品持续涌现,优秀 的文创作品产品爆款不断。2024年,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5.9万亿元,占整 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比2020年增长88%,平均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7%左右,对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 的带动作用。 孙业礼介绍,"十四五"期间,持续开展了系列消费促进和惠民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 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凸显,演艺经 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 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9月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表示,"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 ...
北京朝阳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朝阳涌新“潮”
人民日报· 2025-09-28 00:29
核心观点 - 北京朝阳区通过科技赋能和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 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2][3]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 - 朝阳区设立每年1.5亿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支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2] - 培育形成5家百亿元园区 50余家文化科技园区 36家市级园区 [2] - 应用AI配音译制系统等数字技术加速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新 [2] 新型文化消费业态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通过IP魅力和沉浸式体验成为消费新地标 [1] - 4.2万平方米电竞主题综合场馆"微博IN"预计年举办数百场赛事活动 已吸引近10万粉丝打卡 [2] - 潮玩产业形成完整生态链 从产品设计到市场推广要素齐全 [3] 文商旅体融合成效 - 2025年上半年举办41场大型演唱会 吸引170万人次观众 带动超75亿元综合消费 [4] - 通过演唱会经济、赛事经济、潮玩经济等新业态持续注入市场活力 [3][4] -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和朝阳公园野唱会形成特色消费场景 提升区域吸引力 [3]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坚持"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战略方向 [1] - 推动"文旅+百业"深度融合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 [1][3]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票根联动机制有效拉动商圈客流和销售额增长 [4]
北京朝阳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朝阳涌新“潮”
人民日报· 2025-09-27 22:04
核心观点 - 北京朝阳区通过科技赋能和文化创新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 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2][3][4]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 朝阳区设立每年1.5亿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 加大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支持力度 [2] -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培育形成5家百亿元园区 50余家文化科技园区 36家市级园区 [2] - 坚持"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战略 推动"文旅+百业"深度融合 [1] 科技赋能新业态 - 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开发电影AI配音译制系统 通过声音克隆技术实现拟人化配音 [2] - 人工智能 区块链 虚拟现实 5G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 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步伐 [2] - 微博IN电竞主题综合场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预计每年举办数百场大型赛事及IP活动 [2] 文化消费新场景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通过IP沉浸式体验吸引大量游客 成为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 -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形成日夜连续消费场景 朝阳公园野唱会打造开放式音乐互动空间 [3] - 2025年上半年举办41场大型演唱会 吸引170万人次观众 带动综合消费超75亿元 [4] 特色产业生态 - 潮玩产业形成完整生态链 从产品设计到市场推广具备齐全要素支撑 [3] - 微博IN电竞场馆整合二次元 潮玩 生活方式业态 已吸引近10万粉丝打卡 [2] - 国际电影节期间数百商户参与票根联动机制 有效拉动商圈客流及销售额增长 [4] 新型消费模式 - 培育演唱会经济 赛事经济 潮玩经济 票根经济等新业态 持续为市场注入活力 [3] - 通过系列特色活动打造多元融合文商旅体消费场景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 [3]
服贸会东城展区全景呈现中轴万象
新京报· 2025-09-10 10:39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服贸会期间,首钢园9号馆举办文旅服务专题展。东城展区以"古都新韵 中轴万 象"为主题,以"仰首见星河·俯身入烟火"为叙事脉络,以北京中轴线为设计灵魂,串联前门、隆福寺、 王府井(600859)三大顶流商圈场景,全景呈现东城区践行"崇文争先"理念,推动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 载区建设,以及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和最新成果。 ...
姚高员专题调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8-28 02:19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 坚持文化+改革创新理念 发展文化贸易 培育文化品牌 推动文化新三样出海[1] - 依托新型传播平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 推动多元融合业态发展[2] - 健全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文化产业各类企业梯度培育[3] 企业业务布局 - 杭州容量互娱文化传媒专注优质微短剧挖掘制作 研发设立面向海外的微短剧应用程序 覆盖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多个海外市场[1] - 咪咕数字传媒构建网文+短剧融合阅读平台 与国内外20多家平台机构达成内容出海合作 出口优秀作品超3000部[1] - 杭州玩心不止网络科技打造游戏创意策划开发制作发行运营产业投资品牌出海一站式孵化载体 出海游戏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 市场拓展成果 - 网文网剧网游文化新三样出海带动文化及相关产业快速增长 实现从创意策划到制作播出全链路发展[2] - 企业通过内容平台渠道发行等环节协同发力 面向海外市场推出现象级文化精品力作[3] 产品开发方向 - 将中华文化瑰宝与全球视野相结合 以更丰富题材更优美叙事更精良制作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2] - 在内容制作中植入更多杭州元素 以文化产品传播力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2] - 创造出既有中国味又有国际范的优秀作品[2]
西湖财政护航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杭州日报· 2025-08-08 02:51
公司表现 - 咪咕数媒原创古装剧《宫墙厌》在东方卫视播出平均收视率达2.166%位列同时段节目第一 [1] - 公司累计签约全版权网文作品超2万部及剧本超1000部 [1] - 签约作者麦苏作品《陶三圆的春夏秋冬》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1] 行业政策支持 - 西湖区构建多层次扶持体系包括修订文化产业政策及出台影视、数字文化等领域专项措施 [1] - 设立文艺精品获奖奖励、影视作品播出奖励及文化出口奖励等多元化激励条款 [1] - 2023年统筹安排2550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7月已兑现1775万元惠及81家企业 [2] 资金奖励案例 - 对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万里归途》《陶三圆的春夏秋冬》分别给予100万元奖励 [2] - 向5家企业发放IP改编奖励共计63万元 [2]
吉林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核心政策方向 - 吉林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联合印发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旨在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并为经济社会注入动力活力 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1] - 实施意见明确九大重点任务 包括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等 [1] 文旅融合发展措施 - 实施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 促进农文旅 工文旅 商文旅 体文旅 林文旅 交文旅深度融合 [2] - 加强智慧文旅建设 推进具备条件的4A级以上景区市场化运营 建设冰雪旅游强省与避暑休闲名省 [2] - 出台大长白山区域及大松花江流域旅游发展规划 持续做大长白天下雪和清爽吉林22℃夏天双品牌 [2] - 高质量举办长春冰雪节与吉林雾凇冰雪节等活动 推出百条研学旅游线路和百个研学旅游精品课程 [2] - 打造研学吉林感知精彩研学旅游品牌 培育发展礼遇吉林及长白山礼物等文创商品 [2] - 培育旅居度假和非遗体验等新兴业态与复合型产品 [2] 产业生态与升级行动 - 构建文化加冰雪产业生态圈 实施文化产业赋能升级行动 [1] - 实施文化产业园区提升行动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计划 实施文旅消费升级行动 [1]
上半年通州认定七家演艺新空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3 09:47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 - 通州区上半年新认定7家演艺新空间 其中6家落地园区 全区现有区级文化产业园区23个 市级文化产业园区6个 数量居全市第五 [1][2] - 张家湾设计小镇智汇园已吸引110家企业注册 注册资本金达36 8亿元 其中国家高新 中关村高新 专精特新企业38家 上市公司 瞪羚企业11家 园区办公人数超2500人 [2] - 通州区联动5家园区通过文创大赛提供超千平方米孵化空间 上半年新招引文化类企业超50家 [2] 产业生态与跨界合作 - 相关部门对接开心麻花等头部演艺机构 借助"运河有戏"品牌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孵育文商旅体新业态 [2] - 张家湾设计小镇智汇园吸引央美城市公共艺术院 万勋科技 京东方艺云 玉尊源等知名文化企业入驻 形成产业发展生态圈 [2] - 12家企业及园区代表围绕科技与文化企业跨界合作模式 园区共享交流平台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 [3] 政策支持与活动成效 - 研讨会解读《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 涵盖资金支持 园区建设 审批服务 房租补贴等维度 [3] - 活动搭建政企对话机制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跨界合作 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创新要素集聚 产业生态完善的发展格局 [1][2]
吉林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旅融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04:06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 吉林省计划到"十五五"期末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 - 以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重点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1] - 强化政府统筹 市场主导 科技支撑 创新驱动 特色引领 协调开放 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1] 产业集群与重点项目布局 - 培育3个百亿级规模主导产业 以影视 动漫 出版等业态为主 [2] - 推动长春市建设汽车文化名城 世界电影之都 创意设计中心 [2] - 建立省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 包括电影《731》《生还》 电视剧《磐石》《归队》等精品创作 [2] - 重点发展工业旅游 培育影视拍摄 文化创意等新业态 以中国一汽 长影等为核心 [2] 文化资源开发与特色IP打造 - 深挖长白山 冰雪 东北抗联 民俗 人参等文化资源 打造"一县一品"特色文旅IP [2] - 围绕松花石雕刻 满族刺绣等培育非遗工坊集群 [2] - 加强高句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推进渤海国城址与墓葬群申遗 [3] - 建设航空博物馆 一汽博物馆 黄金博物馆 长白山神庙遗址公园等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制定科技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构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服务平台 [3] - 推进文化大数据中心建设 实施五项数字化转型行动(文化科技 出版发行 影视制作等) [3] - 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创领域应用 支持文化领域大模型建设 开发文旅元宇宙场景 [3] - 培育数字出版 互联网信息服务 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新业态 [3] 文旅融合与冰雪经济 - 实施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 促进农文旅 工文旅 商文旅等多领域融合 [4] - 建设冰雪旅游强省 避暑休闲名省 推进4A级以上景区市场化运营 [4] - 完善冰雪全产业链 打造碳纤维冰雪装备器材"吉林制造"品牌 [5] - 创建"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 建设博物馆 深化与俄罗斯 日本 韩国等国际合作 [5] - 推出"长白天下雪"市场营销计划 开发"吉林粉雪"主题衍生品 [5] 区域协同与品牌活动 - 加强东北地区协同联动 办好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等活动 [2] - 实施大长白山区域 大松花江流域 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规划 [4] - 举办长春冰雪节 吉林雾凇冰雪节 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 [4] - 推出百条研学旅游线路 百个精品课程 打造"研学吉林·感知精彩"品牌 [4]
扬起政策之帆 奋楫文化之舟
广州日报· 2025-05-24 01:48
政策支持 - 广东省出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支持广州""鼓励广州""发挥广州作用"成为高频词 [2] - 政策涵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 [4] - 六大政策包括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国际演艺之都、动漫影视"双核"高地、"电竞双核"、网络游戏出海服务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 [2] 文化产业规模 - 2024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760家,营业收入6040.80亿元,同比增长4.0% [3] - 16个文化新业态营收2780.88亿元,同比增长6.9% [3] - 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6.5% [3] - 打造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3] 影视产业 - 广州影视相关企业近万家,活跃电影企业近100家,电影院255家,屏幕1862块 [6] - 2024年89部电影备案,票房13.02亿元全国第4,观影人次2950万 [7] - 举办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商220家,签约150项,交易额超60亿元 [7] 演艺市场 - 2024年审批营业性演出4974宗、140135场,2024年1-4月同比增长11% [9] - 演艺装备产业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9] - 2024年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59场 [10] 动漫影视产业 - 广州动漫企业约400家,原创漫画发行占全国30%,总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国1/5 [11] - 形成完整动漫产业链,拥有"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平台 [11] 网络游戏与电竞产业 - 广州游戏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43%,占全市文化产业1/5 [14] - 2024年游戏市场规模1406.67亿元,同比增长10.5% [14] - 集聚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 [14] 网络视听产业 - 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30亿元 [17] - 以"4K/8K+智慧广电"为特色方向,引进超高清、文化科技及金融服务领域知名企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