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薪酬折射行业发展动向 财税金融政策优先发力稳就业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政策举措 - 人社部要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势以扩大市场化就业服务供给,特别强调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财税、金融等政策围绕就业优先实施以支持企业稳岗扩岗[2] - 四川省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大学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 - 广东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举办招聘活动530场并提供岗位29.3万个[2] - 上海市要求动员国有企业扩大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规模,并鼓励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3] - 截至6月19日,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已有45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1219万人次[3] 行业薪酬水平 - 上市公司招聘月薪为11584元,位居首位且环比上升3.8%[5] - 金融业和IT互联网业是薪酬领先的行业[5][6] - 2021年非银金融和银行业人均年薪分别为51.14万元和42.42万元[6] - 2021年金融业城镇非私营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1%和15.1%[6] - 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资本市场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长21.2%[7] 企业招聘动态 - 金融机构启动扩招,一家头部券商对2022届毕业生的合计招聘人数比上一年翻倍还多[7] - 国泰君安计划定向招聘100名上海高校2022届毕业生[7] 毕业生就业流向 - 一线城市及杭州、西安等13个新一线城市是毕业生工作首选,均呈净流入态势[8] - 上述13个城市囊括A股2246家上市公司,约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46%[8] - 上市公司数量与当地经济基础、营商环境高度相关,多聚集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9] 高增长行业趋势 - 高技术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等产业薪酬上涨快,人才需求增长明显[9] - 高技术制造业等相关产业产出保持高增长,占GDP比重稳步提升[9]
时隔十年,融资余额再突破2万亿元!大幅加仓这些股票
A股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 A股融资余额于8月11日达到20122亿元 创2015年7月2日以来新高 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关口 [1][2] - 今年以来融资余额累计增加1580.55亿元 其中2月、3月、5月、6月、7月及8月均实现正增长 [1][2] 两融交易活跃度分析 -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在8月4日至7日连续4个交易日超10% 8月11日再度突破10% [5]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连续5个交易日维持在2.30% 远低于2015年峰值4.73% [5][6] - 当前两融余额较历史高点22666.35亿元存在约12%差距 但杠杆水平仍处历史中枢 [5][6] 行业融资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最高达2327.87亿元 非银金融(1633.77亿元)和计算机(1540.81亿元)分列二三位 [7] - 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行业融资余额均超1000亿元 [7] - 医药生物行业年内获融资净买入246.99亿元 居所有行业首位 [9][10] 个股融资动向 - 东方财富(235.74亿元)、中国平安(221.71亿元)、贵州茅台(166.13亿元)为融资余额前三个股 [9] - 比亚迪获年内最大融资净买入58.93亿元 胜宏科技(47.70亿元)和新易盛(44.21亿元)紧随其后 [11] - 东方财富遭最大融资净卖出45.03亿元 中信证券(26.81亿元)和牧原股份(17.40亿元)位列卖出前列 [12] 历史比较与市场解读 - 融资余额在2015年6月18日触及历史峰值22666.35亿元 2019年2月1日曾跌至7109.21亿元低点 [2] - 当前融资余额与股市自由流通市值比值处于相对低位 政策力度加大可能进一步改善市场情绪 [1]
两万亿元,A股时隔十年再突破
证券时报· 2025-08-12 03:11
A股向上,热钱持续入市。 截至8月11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实现重要突破,时隔十年再次突破两万亿元大关。 时隔十年再破两万亿元 近期,A股稳步向上,作为市场的杠杆资金,融资买入余额对应上涨。 最新数据显示,A股融资余额合计约20122亿元,单日增加168.4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A股时隔十年融资余额再度突破两万亿元,上一次还需要追溯 到2015年7月1日。 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6月3日以来,融资余额超过千亿元的有7个行业,分别是电子(2327.87亿元)、非银金融(1633.77亿元)、计算机(1540.81亿 元)、医药生物(1513.55亿元)、电力设备(1458.78亿元)、机械设备(1087.54亿元)、汽车(1043.85亿元)。 从期间融资净买入额来看,8个行业获净流入超百亿元,分别是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汽车和国防军工。 个股方面,截至8月11日,融资余额最高的是东方财富,达235.74亿元;中国平安融资余额也超过两百亿元紧随其后,贵州茅台排在第三。 | 序号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J 融资余额(万元) | | --- | --- | --- | ...
东方财富获融资资金买入超20亿元丨资金流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3:04
证券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日内上涨0.34%收于3647.55点 最高3656.85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上涨1.46%收于11291.43点 最高11311.88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1.96%收于2379.82点 最高2384.86点 [1] 融资融券动态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20196.87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5.78亿元 [2] - 融资余额20056.9亿元 融券余额139.97亿元 [2] - 沪市两融余额10315.4亿元(增加88.81亿元) 深市两融余额9881.47亿元(增加76.97亿元) [2] - 东方财富获融资买入20.89亿元居首 新易盛(13.94亿元)和中际旭创(13.92亿元)分列二三位 [2] - 融资买入前十个股集中在非银金融(1家)、通信(2家)、电子(2家)、有色金属(2家)、计算机(1家)、电力设备(2家)行业 [2] 基金发行概况 - 单日新发行38只基金 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及FOF等多种类型 [3][4] - 博时基金发行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联接系列(A/C/E类) [5] - 兴银基金推出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发起式基金(A/C类) [5] - 科创板相关产品密集发行 包括建信科创板200ETF、上银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国投瑞银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等 [4][5] - 行业主题基金聚焦家用电器(南方基金)、港股通创新药(嘉实基金、鹏华基金)、创业板指数量化增强(天弘基金)等领域 [3][4][5] 龙虎榜交易特征 - 大族激光获营业部净买入4.52亿元居首 涨停且换手率9.93% [6] -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活跃 天齐锂业(净买入3.81亿元)和赣锋锂业(净买入3.06亿元)均涨停 [6] - 赛诺医疗以20.01%涨幅获2.17亿元净买入 换手率达21.91% [6] - 电力设备板块中欧陆通(净买入1.93亿元)和万润新能(净买入1.15亿元)涨幅均超15% [6] - 高换手率个股集中在通信(北纬科技35.7%)、计算机(华胜天成37.8%)和电子(威尔高34.88%)行业 [6]
两万亿元!A股,时隔十年再突破!
证券时报· 2025-08-12 02:53
A股融资余额突破两万亿元 - 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20122亿元,单日增加16841亿元,为2015年7月1日后首次[2][3][4] - 自6月3日至8月11日,融资余额累计增长219512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229%[6] - 分市场看,沪市融资余额1021792亿元,深市983897亿元,北交所651亿元[7] 融资资金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最高达232787亿元,非银金融(163377亿元)、计算机(154081亿元)、医药生物(151355亿元)紧随其后[9] - 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8个行业融资净买入超百亿元,显示资金集中流入成长板块[10] 个股融资活跃度 - 东方财富以23574亿元融资余额居首,中国平安(22171亿元)、贵州茅台(16613亿元)分列二三位[11][12] - 江淮汽车、新易盛、北方稀土融资净买入额超30亿元,分别为33879亿元、32231亿元、30110亿元[13] 当前杠杆水平特征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229%,显著低于2015年456%的历史峰值,显示杠杆使用更趋理性[15][16] - 融券余额13998亿元环比减少308亿元,反映市场做空动能减弱[17] 市场环境对比分析 - 融资融券投资者超750万户,较十年前400万户大幅扩容,交易标的覆盖主板/科创板/北交所等多板块[17]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企业盈利周期临近底部,政策宽松与流动性充裕支撑风险偏好提升[18]
“申”挖数据 | 资金血氧仪
主力资金动态 - 近两周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348.16亿元,仅银行和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净流入,计算机、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额居前三 [5][14] - 主力资金净流入图表显示整体呈现显著流出趋势,绿色柱状图占比超90% [7][8] 融资融券数据 - 当前两融余额19474.29亿元(融资19338.41亿元/融券135.88亿元),较上期微升0.28% [5][9][10] - 两融日均交易额1815.92亿元(环比+7.72%),其中融资净买入1810.12亿元(+7.70%),融券净卖出5.79亿元(+12.96%) [5][15] - 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获融资净买入前三,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国防军工遭融券净卖出前三 [5][16] 市场涨跌表现 - 全市场上涨家数多于下跌家数,国防军工、机械设备、通信行业涨幅居前,商贸零售、石油石化、非银金融行业下跌 [5][22][27] - 行业涨跌比数据显示电子、综合、传媒等行业上涨家数占比超60% [25][28] 市场强弱指标 - 全A股强弱得分5.38(中性),细分指数中科创板得分最高(6.15),创业板最低(4.24) [5][30] - 技术面与资金面综合评分显示沪深300(6.03)强于创业板(4.24) [30][31] 市场趋势诊断 - 当前市场处于"正常"状态,3600点附近存在分歧,但军工和港股被列为后续重点关注方向 [6] - 强弱分析指标显示市场未形成明确主线,但未达悲观程度 [23][24]
港股开盘 | 恒指低开0.33% 医药股活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1:39
华泰证券发布港股策略研报称,近期港股回调主因内外预期修正,但中期流动性宽松逻辑不改。配置上 建议寻找景气改善+低估值板块,尤其强调对科技板块的配置;短期交易围绕中报业绩展开,建议关 注:1)估值有性价比且景气改善的游戏和互联网电商龙头;2)前向12个月估值分位数略高但盈利兑现度 高,如港股创新药及非银金融。 浙商证券认为,建议坚持当前中线仓位。行业配置方面,继续采取"1+1+X"均衡配置,但需要注意积极 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做好板块内"高低切"操作。 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展望下半年,港股有望继续延续牛市走势,增量资金继续流入和资产结构性 优势是两大驱动因素。流动性影响因素上,资金流出项与流入项都需要关注。从港股资金流出项看,综 合IPO和再融资视角,年内后续融资规模或近3000亿港元;减持方面,港股二季度解禁高峰已过,整体 减持压力趋缓,但高估值且解禁集中的新消费或存解禁压力。资金流入方面,该行指出,港股全年南向 增量供给望超1.2万亿,外资有望边际改善,为港股资金蓄水池提供源源活水。 恒生指数低开0.33%,恒生科技指数跌0.59%。盘面上,医药股活跃,复星医药涨超7%;锂矿股延续强 势,天齐锂业涨超 ...
“反内卷”与“大基建”并行,红利有望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36
南向资金流向与偏好 - 南向资金持续24个月流入港股市场 资金面活跃度高[1] - 南向资金长期偏好红利类资产 银行业近一年获净流入超2100万元 位居全行业首位[1][17] - 非银金融 公用事业 煤炭等行业同样获南向资金青睐[1][17] 港股红利资产表现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近六个月涨幅28.1%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20.22%)和恒生科技指数(6.94%)[3] - 近三年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累计指数)表现优于同期港股主要指数 区间涨跌幅86.88% 年化收益率23.59%[12][13] - 该指数年化波动率19.69% 最大回撤-19.10% 均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13] 港股分红情况 - 2024年港股分红现金总额达到1.38万亿港元 同比增速超10%[16] - 已有925家公司宣告分红 当前迎来分红高潮[16] -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保持月月分红节奏 8月每10份分红0.04元 分红比例0.33%[8] 估值与费率优势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市盈率7.3 市净率0.63 股息率5.81% 均优于红利低波100指数和恒生指数[12] -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费率为0.2% 全市场同类产品中费率最低[8] 政策利好与需求推动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 有助于缓解上游供给过剩压力[6][24]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有望带动建材 建筑 机械 交运等领域需求[6][24] - 具备顺周期属性的红利资产有望受益于供需两端政策发力[6][24] 市场规模与资金流入 - 港股红利类ETF目前规模超480亿元[3] - 港股红利类ETF总规模超400亿元 2025年年内流入107亿元 增长40%[19] 交易拥挤度状况 - 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代理港股红利资产 当前交易拥挤度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没有出现交易过热现象[3][13]
沪指、深成指齐创年内新高 机构认为A股牛市主升浪将来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5:0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 沪指报3647.55点涨0.34% 深成指报11291.43点涨1.46% 创业板报2379.82点涨1.96%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8270亿元 较上周五放量1167亿元 [1] - 全市场近4200只股票上涨 近120只个股涨停或涨幅超10% [1] - 电力设备行业涨2.04%领跑 通信计算机电子分别涨1.95%/1.94%/1.76% 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10行业涨幅超1% [1] - 银行石油石化煤炭等6行业收跌 仅银行指数跌幅超1% [1] 碳酸锂板块异动 - 宁德时代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 引发A股港股锂矿股集体爆发 [2] - 天齐锂业江特电机盛新锂能等多股涨停 赣锋锂业H股一度暴涨超20% [2] - 江西多个锂矿或因矿证审批面临停产 每月影响7000-8000吨碳酸锂当量供应 [2] - 瓷土矿转锂土矿税率提高大幅增加成本 叠加9-11月传统旺季供需趋紧推高价格 [2] - 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开盘全线大涨 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影响月度供应约0.8万吨(占国内供应8%) [2] - 下游正极材料厂排产计划提升 市场交易"供给刚性+需求回暖"逻辑 [2] 资金流向 - 两融余额报20095.16亿元 融资余额报19953.59亿元 上周融资余额增加290.85亿元 [4] - 8月4日融资余额增加113.3亿元 8月5日增加87.06亿元 8月6日增加90.23亿元 8月7日增加35.85亿元 仅8月8日减少35.59亿元 [4] - 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62万亿元 在资产荒环境下入市意愿增强 [3] - 公募基金A股仓位降至近十年低位 具备提升空间 [3] - 全球货币体系重构或推动外资增配人民币资产 [3]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认为市场结构性特征类似2013年 但在更积极政策和宽松流动性支撑下表现有望明显优于2013年 [3] - 华西证券指出M1-M2同比增速负剪刀差持续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增强 居民消费和投资意愿出现边际回暖 [4] - 信达证券认为居民资金流入本质是存款较多且其他资产收益率不高 股市涨幅相比2014-2015年牛市还小很多 [5] - 国投证券表示流动性步入牛市基础条件已具备 大盘指数维持超预期强势 向上空间需实现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化牛的转变 [5][6] 行业配置 - 短期推荐关注产业趋势催化及半年报业绩高增的非银化学制药电力设备机械国防军工计算机等行业 [6] - 中期待PPI回升趋势明确后 重点关注基础化工钢铁有色社会服务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顺周期和消费领域 [6]
主力资金 | 大幅出手,主力爆买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1:14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72.86亿元 创业板净流入16.23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入111.81亿元 [2] - 申万一级行业中18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31.69亿元居首 电力设备净流入29.08亿元 非银金融和通信行业净流入均超14亿元 [2] - 1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机械设备、传媒和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均超13亿元 社会服务等行业净流出均超1亿元 [2] 行业涨跌表现 - 24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涨幅达2.4%居首 通信、计算机、电子、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等行业涨幅均超1% [2] - 7个行业下跌 银行行业跌幅1.01%居首 石油石化、煤炭、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微跌 [2] 个股资金流向 - 逾10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其中20股净流入超3亿元 [3]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入8.98亿元居首 成交额110.44亿元排在A股首位 [4] - 中际旭创、国盛金控净流入金额均超8亿元 [4] - 56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其中16股净流出超2亿元 [6] - 宁波韵升净流出5.16亿元居首 山河智能、光线传媒净流出均超4亿元 [6] 尾盘资金动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96亿元 创业板尾盘净流出7.05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入11.76亿元 [8] - 28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 其中8股尾盘净流入超6000万元 [8] - 阳光电源、超声电子、科大讯飞3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8] - 24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 其中7股尾盘净流出超5000万元 [9] - 恒宝股份、同花顺、宁波韵升、山河智能4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 [10] ETF资金情况 - 食品饮料ETF最新份额60.1亿份 增加1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065.6万元 近五日涨幅1.94% [12] - 游戏ETF最新份额53.7亿份 减少2.4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181.1万元 近五日涨幅6.24% [12] - 科创半导体ETF最新份额4.0亿份 增加6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12.4万元 近五日跌幅0.28% [12] - 云计算50ETF最新份额4.1亿份 增加19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70.1万元 近五日跌幅0.31% [13] 市场事件与数据 - A股市场7月新开户数达196万户 同比增长71% 环比增长19% [4] - 截至2025年7月 A股累计新开户1456万户 同比增长超三成 [4] - 山河智能子公司获保险理赔款2296.51万美元 对净利润影响金额1.26亿元 占上一年度归母净利润172.9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