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搜索文档
我国拟修法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02:55
渔业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主要内容 - 增加渔业安全生产规定,强化行业安全标准 [1] - 新增转产转业渔民就业创业扶持及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条款 [1] - 加强全链条监管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衔接 [1] - 明确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可随船转让,优化资源配置 [1] - 界定娱乐性垂钓和手工采集水产品不属于捕捞作业,同时禁止违规垂钓并设定法律责任 [1] - 强化渔港建设、维护和服务管理要求 [1] - 完善禁渔区及禁渔期制度,细化区域范围、时间及作业类型限制 [1] - 渔具管理从准用目录调整为禁用目录,鼓励使用推荐渔具 [1] - 修订法律责任条款,规范船舶没收情形及罚款幅度 [1] 立法进程背景 - 草案初次审议于2024年12月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 [1] - 二次审议稿根据多方意见形成上述九项核心修改 [1]
初夏时节渔货满仓 特色产业绘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6-22 10:31
千岛湖保水渔业 - 浙江杭州淳安千岛湖进行水上夏收 一网捕获8万斤鲢鳙鱼 [1] - 鲢鳙鱼是保水渔业的生态主力军 通过科学捕捞实现水质净化和渔业增收 [3] - 淳安县创新打造"以鱼护水 以鱼净水 以鱼富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 罗源湾鲍鱼养殖 - 福建罗源湾海域养殖3万吨鲍鱼迎来丰收季 [5] - 采用吊笼垂直养殖方式 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并避免缺氧死亡 [5] - 鲍鱼生长到七八个月时进行分苗 将大小相近的集中养殖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5] 鲍鱼生态特性 - 鲍鱼对海水温度敏感 超过25℃进入夏眠阶段 超过29℃死亡率上升 [6] - 未达上市规格的鲍鱼需"南鲍北养"北上避暑 待10月海温下降后返回 [6][8] - 达到规格的鲍鱼需在海温升高前收获上市 [10] 鲍鱼夜间采收 - 夜间采收因气温较低 鲍鱼活跃度高且肉质更好 [10] - 渔民从晚上七八点工作至凌晨二三点完成采收 [10] - 采收后鲍鱼直接运往海鲜市场或加工厂进行后续处理 [10]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预测——我国农业生产将持续增效
经济日报· 2025-06-21 22:23
农业产业发展 - 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亩产提升5.1公斤 [1] - 2025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426万亿斤 大豆油料扩种持续增效 棉糖果生产稳中向好 [1] - 生猪产能调控成效显现 猪肉进口下降 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 [1] 农产品进口与贸易 - 中国农产品进口规模持续扩大 价差驱动型进口特征突出 玉米、牛肉和大豆受国际价格下行影响显著 [2] - 应对进口冲击需采取差异化策略 玉米坚持进口配额管理 深化与巴西、阿根廷农业合作 [2] - 牛肉产业需降本增效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2] 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 全球气候变化深度影响中国粮食产业链安全 产后环节粮食损失增加 [2] - 需实施全链条增产计划 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粮食治理 推动农业科技"走出去" [2] 农业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 中国单位农业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水平低于美国、西欧、巴西及全球平均水平 [3] - 减缓农业碳排放需生产消费两端协同 生产端推动低碳技术研发 消费端引导低碳膳食结构调整 [3] 农业科技与竞争力 - 需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 提升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3] - 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3]
天马科技: 天马科技关于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模式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09:44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模式 [1] - 自主行权通过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申报,行权股票于T+2交易日上市交易 [1] - 本次可行权人数为123人,其中核心管理级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等115人 [1] - 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386.32万份,占激励计划总量的38.17%,占授予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7690% [1] 行权安排 - 公司明确禁止行权期间包括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公告前十五日内,季度报告、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五日内等敏感期 [2] - 公司需以临时报告形式披露每季度股权激励对象变化、股票期权重要参数调整情况、激励对象自主行权情况及公司股份变化等信息 [2]
农林牧渔行业双周报(2025、6、6-2025、6、19):能繁母猪有望持续去化-20250620
东莞证券· 2025-06-20 09: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农林牧渔行业“超配”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回落,预计今年生猪产能总体回升压制猪价,倒逼能繁母猪存栏量进一步去化,生猪养殖板块估值处历史低位,关注产能去化预期带来的低位布局机会 [5] - 肉鸡养殖价格回落,盈利承压大,但养殖成本压力预计同比下降,关注盈利边际改善机会 [5] - 饲料原料成本压力同比降低,海大集团等龙头巩固国内地位同时推进国际化战略 [5] - 宠物国内市场扩容,国产龙头有望提升市占率,当前宠物龙头估值较高,关注成长性能否兑现高估值问题 [5] - 个股可重点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圣农发展、立华股份、海大集团、中牧股份、依依股份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SW农林牧渔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2025年6月6日 - 6月19日,行业下跌1.11%,跑输约0.22个百分点 [5][12] - 多数细分板块录得负收益,仅养殖业上涨1.51%,种植业、动物保健、农产品加工、渔业和饲料分别下跌2.15%、2.77%、3.51%、4.15%和4.92% [5][13] - 超过七成个股录得负收益,约77%个股负收益,涨幅榜*ST贤丰居首涨36.57%,跌幅榜安德利居首跌28.73% [14][17] - 估值方面,截至2025年6月19日,行业指数整体PB约2.58倍,近两周先回升后回落,处于2006年以来估值中枢约57.3%分位水平,仍处历史低位 [5][18] 行业重要数据 - 生猪养殖:价格上,2025年6月6日 - 6月1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由14.2元/公斤先回落至13.96元/公斤再回升至14.22元/公斤;产能上,截至2025年4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环比回落0.02%,同比回升1.3%,是正常保有量103.5%;成本上,截至6月19日,玉米现货价2415.69元/吨、豆粕现货价3016元/吨,近两周均回升;盈利上,截至6月20日,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19.4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 - 186.79元/头,盈利较上两周回落 [5][19][27] - 禽养殖:鸡苗方面,截至6月20日,主产区肉鸡苗平均价1.86元/羽、蛋鸡苗平均价4元/羽,均价较上周回落;白羽鸡方面,截至6月20日,主产区白羽肉鸡平均价7.12元/公斤,养殖利润 - 1.21元/羽,价格和盈利较上周回落 [5][29][31] - 水产养殖:截至6月19日,鲫鱼全国平均批发价22.21元/公斤、鲤鱼全国平均批发价15.48元/公斤,近两周均价持续回升 [34] 行业重要资讯 - 政策层面出台“组合拳”调控生猪产能,将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此前已有部门出手调控能繁母猪产能 [36] 公司重要资讯 - 牧原股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现有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后的5,368,356,23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5.742689元现金(含税),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5日,除权除息日为6月26日 [37][38] - 圣农发展2025年5月销售收入15.40亿元,较去年同期变动 - 3.24%,较上月环比增长0.44%,家禽饲养加工板块和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有不同变动 [39] - 仙坛股份2025年5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6,872.94万元,销售数量5.24万吨,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4.22%、8.67%,环比变动幅度分别为4.93%、5.31% [40] - 益生股份2025年5月白羽肉鸡苗、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苗销售数量和收入有不同变动,种猪销售数量10,849头,销售收入2,572.29万元,同比变动分别为207.08%、196.81%,环比变动分别为221.17%、170.21% [41] - 新希望2025年5月销售生猪133.39万头,环比变动 - 16.42%,同比变动 - 2.41%,收入19.72亿元,环比变动 - 13.43%,同比变动 - 6.01%,商品猪销售均价14.59元/公斤,环比变动 - 0.75%,同比变动 - 5.38% [42] 行业周观点 - 维持“超配”评级,关注生猪养殖产能去化、肉鸡养殖盈利改善、饲料龙头国际化、宠物龙头成长性等机会,推荐关注牧原股份等个股 [5][43][45]
天马科技:亮相第八届世界闽商大会 金融赋能激活“智慧渔业”新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2:41
公司战略与产业布局 - 天马科技构建覆盖种苗繁育、智慧养殖、加工出口、食品消费等环节的鳗鱼全产业链,产业规模全球领先[2] - 公司推进"食品+饲料+养殖"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横向拓展智慧养殖、种业提升、动物营养领域,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渔牧生态圈[5] - 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布局"渔光互补"、AI水质监测系统等前沿技术,形成智慧渔业发展模式[2]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载体,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会长单位[3] - 副董事长陈加成获"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称号,体现企业在民营经济中的示范效应[5] - 作为闽商代表在金融赋能对接会上发言,获大会重点推介[1][2] 金融与产业协同 - 福建省金融对接会现场签约金额超600亿元,显示金融机构服务产业升级的积极态势[2] - 公司提出渔业工业化转型需配套创新金融工具,呼吁金融机构提供智慧渔业、设施农业等领域的定制化支持[4] - 倡议构建涵盖中长期信贷、风险保障的多元金融赋能体系,解决农业企业从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型的融资痛点[4]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 - 公司响应"双碳"战略,通过绿色工厂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5] - 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形成全球鳗鱼产业链生态圈,实现"一条鳗鱼游天下"的产业愿景[2] - 战略定位为"智慧+绿色+国际化"海洋产业体系,目标参与全球渔业竞争[5]
青岛:本周海产品、鱼类价格较上周小幅下跌
中国发展网· 2025-06-19 09:19
海产品价格监测 - 青岛市选取7家代表性单位作为海产品应急价格监测定点单位 包括3家大型超市 3家农贸市场和1家海产品加工企业 [1] - 监测品种包括带鱼 鲅鱼 虾 虾皮 干海带 牡蛎 鳗鱼 鲳鱼等 监测内容为品种价格和销售量 [1] 价格变动情况 - 本周海产品鱼类价格较上周小幅下跌 其他海产品价格较上周基本持平 [1] - 农贸市场带鱼平均价格13元/500克 较上周下降17.04% 超市价格为18.83元/500克 较上周下降5.38% [2] - 农贸市场鲅鱼平均价格10.67元/500克 较上周下降20.96% 超市价格为18.5元/500克 较上周下降3.5% [2] - 农贸市场牡蛎平均价格6.67元/500克 较上周持平 超市价格为7.9元/500克 较上周上涨8.37% [3] 销售量变动情况 - 农贸市场带鱼总销售量1310斤 较上周上涨6.5% 超市总销量28.5斤 较上周下降28.75% [2] - 农贸市场鲅鱼总销量1296斤 较上周上涨9.27% 超市总销量29.6斤 较上周下降2.2倍 [2] - 农贸市场海明虾总销量1570斤 较上周上涨7.53% 超市总销量319.95斤 较上周上涨2.23倍 [2] - 农贸市场牡蛎总销量14322斤 较上周上涨9.51% 超市总销量110.28斤 较上周上涨1.80倍 [3] 出口情况 - 鳗鱼出口价格159元/kg 出口量11.4吨 较上周上涨14% [1] - 小鲳鱼出口价格8元/kg 本周无出口量 [1] 市场供需状况 - 受部分超市打折促销和替代品影响 集市 超市整体销量较上周略有上涨 [1] - 受客户订单需求增加影响 鳗鱼出口量较上周上涨 [1] - 民生需求的主要海产品资源供给充足 品类丰富 [1]
东方海洋: 202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8 11:19
证券代码:002086 证券简称:东方海洋 公告编号:2025-031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一、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一)会议召开情况 (1)现场会议的召开时间为:2025 年 6 月 18 日(星期三)上午 9:30。 (2)网络投票时间:2025 年 6 月 18 日,其中: 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网络投票的具体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8 日 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联网系统进行网络投票的具体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8 日 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 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会议出席情况 通过现场和网络投票的股东 671 人,代表股份 436,082,491 股,占公司有表决权 股份总数的 22.2611%。 其中:通过现场投票的股东 2 人,代表股份 7,400 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 数的 0.0004%;通过网络投票的股东 669 人,代表股份 436,075,091 股,占公司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
日照|日照打造“深海三文鱼之都”
大众日报· 2025-06-18 01:21
深海三文鱼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首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连续3年实现规模化收获三文鱼1800吨,"深蓝2号"网箱于2023年6月投入使用[1] - 日照市已建成全国首艘养殖工船和全球首座全潜式智能养殖网箱,开创了世界范围内中低纬地区养殖三文鱼的先河[2] - 全市现有三文鱼育养企业7家,布局桁架式养殖网箱11座、重力式深水网箱1000余口,养殖水体达25万立方米[3] 日照市的产业优势 - 日照拥有黄海中部冷水团这一稀缺生态资源,成功打破传统三文鱼仅限高纬度养殖的局限[2] -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保障了三文鱼产品的新鲜度,为全产业链构建提供物流支撑[2] - 已具备年产三文鱼苗种300万尾的能力,建设了苗种产业基地、孵化基地和良种基地等陆基工厂化繁育车间[3] 产业链布局与规划 - 2023年编制《三文鱼全产业链专项规划》和《三文鱼产业链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明确"1+3+N"全产业链总体布局[2] - 省港口集团投资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具备10万立方米水体大型网箱设计建造能力,承担"财金""深蓝"系列网箱建设任务[3] - 日照深海三文鱼产业协会成立,由7家公司共同发起,推动产业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作战"[3] 未来发展目标 - 力争2024年全市三文鱼产量突破6000吨,到2030年年产能达到10万吨[4] - 积极引进深远海养殖网箱和智能化养殖平台,加快三文鱼产业标准体系建设[4] - 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紧密结合,打造全国首个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4] 行业专家观点 - 三文鱼产业有望成为日照支柱产业[1] - 建议日照三文鱼产业在全国打响名号,并通过塑造高端品牌形象迈向世界舞台[1] - "山海接力""陆海统筹"养殖模式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