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全产业链

搜索文档
日照|日照打造“深海三文鱼之都”
大众日报· 2025-06-18 01:21
深海三文鱼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首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连续3年实现规模化收获三文鱼1800吨,"深蓝2号"网箱于2023年6月投入使用[1] - 日照市已建成全国首艘养殖工船和全球首座全潜式智能养殖网箱,开创了世界范围内中低纬地区养殖三文鱼的先河[2] - 全市现有三文鱼育养企业7家,布局桁架式养殖网箱11座、重力式深水网箱1000余口,养殖水体达25万立方米[3] 日照市的产业优势 - 日照拥有黄海中部冷水团这一稀缺生态资源,成功打破传统三文鱼仅限高纬度养殖的局限[2] -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保障了三文鱼产品的新鲜度,为全产业链构建提供物流支撑[2] - 已具备年产三文鱼苗种300万尾的能力,建设了苗种产业基地、孵化基地和良种基地等陆基工厂化繁育车间[3] 产业链布局与规划 - 2023年编制《三文鱼全产业链专项规划》和《三文鱼产业链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明确"1+3+N"全产业链总体布局[2] - 省港口集团投资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具备10万立方米水体大型网箱设计建造能力,承担"财金""深蓝"系列网箱建设任务[3] - 日照深海三文鱼产业协会成立,由7家公司共同发起,推动产业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作战"[3] 未来发展目标 - 力争2024年全市三文鱼产量突破6000吨,到2030年年产能达到10万吨[4] - 积极引进深远海养殖网箱和智能化养殖平台,加快三文鱼产业标准体系建设[4] - 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紧密结合,打造全国首个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4] 行业专家观点 - 三文鱼产业有望成为日照支柱产业[1] - 建议日照三文鱼产业在全国打响名号,并通过塑造高端品牌形象迈向世界舞台[1] - "山海接力""陆海统筹"养殖模式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3]
从“深海”到“餐桌”,日照打造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新样板
齐鲁晚报网· 2025-06-14 13:37
产业活动与战略定位 - 首届日照深海三文鱼美食节暨产业链发展会议以"海韵三文鲜动日照中国深海三文鱼之都"为主题 吸引业内专家、企业代表及美食爱好者关注 [1] - 活动由日照深海三文鱼产业协会联合山东万泽丰海洋开发集团、日照银行及日照市财金控股集团共同举办 旨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品牌建设 [3] - 日照市政府将三文鱼产业链建设列为市领导牵头攻坚事项 全力打造城市"蓝色名片" [3] 资源基础与产业成就 - 日照拥有226公里海岸线和近6000平方公里管辖海域 为三文鱼产业提供天然优势 [3] - 2014年起建成全国首艘养殖工船和全球首座全潜式智能养殖网箱 开创中低纬地区三文鱼养殖世界先例 [3] - 已建成陆基工厂化苗种繁育车间 具备年产300万尾鱼苗能力 推行"山海接力""陆海统筹"养殖模式 [5] - 现有7家育养企业、11座桁架式养殖网箱和1000余口重力式深水网箱 养殖水体达25万立方米 [5] 产业链建设与政策支持 - 初步构建从种苗培育、养殖生产到加工流通、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体系 [5] - 《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专项规划》《支持海洋新兴产业意见》等政策出台 实施全链条精准扶持 [8] - 成立日照深海三文鱼产业协会 推动产业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作战" [8] - 日照银行推出三文鱼产业金融服务方案 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8] 技术发展与未来规划 - 专家建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推进养殖智能化和绿色化 [6] - 计划引进深远海养殖网箱与智能化养殖平台 加快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5] - 目标打造全国首个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5][6] 产学研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专家参与产业研讨 [5] - 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拓宽国内外销售网络 [6] - 通过大规模养殖与产业链建设带动海洋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