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晚报 | 8月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05 14:17
商业航天 - 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验证了双工位连续发射能力[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短期内完成长征八号甲和长征十二号两次发射,高频次发射能力得到验证[1] - GW星座已完成七组卫星在轨部署,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逐步成型[1] 液冷技术 - 预计2025-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48%,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1] - 2025-2027年中国液冷市场规模将从149.8亿元增长至34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3%[2] - 冷板式液冷在液冷数据中心应用占比超90%,三大运营商计划2025年后实现50%以上液冷规模应用[2] 脑机接口 - 苹果公司与脑机接口公司合作开发"使用大脑信号操纵苹果设备"技术标准,渐冻症患者已实现意念控制iPad[2] - 2025年3月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被国家医保局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侵入式/非侵入式收费标准分别为6552元/次和966元/次[3] - 预计2030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70亿美元,2025-2030年CAGR为16.4%[3] 优化生育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执行减免[3] -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望降低家庭育儿支出,提振生育意愿,带动低幼教育用品需求增长[4] 新能源汽车 - 蔚来乐道L90上市三天交付1976台,单周销量达理想L8/L9总和的1.6倍,跻身大型SUV周销量TOP3[5] - 花旗研究评价乐道L90为7座纯电SUV市场"性价比最佳产品",多家投行认为蔚来估值显著低于预期[5] 量子液晶 - 美国罗格斯大学发现"量子液晶"新物态,可应用于超高灵敏度量子磁传感器设计[6] - 量子液晶电子行为受量子力学主导,其波动特性可推动非传统超导机制研究[6]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7] 新能源电力市场 - 上海市要求2025年底前集中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形成电价[8] 央企人工智能 -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首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9] 低空5G-A网络 - 杭州湾区域首个低空5G-A网络在沪正式启用[9] 光伏行业 - 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15] 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召开[14] 军工领域 - 陆军首次披露无人化作战模式,9月3日将举行阅兵仪式[14] 东数西算/算力 - 七部门要求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15] 雅江电站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15]
重磅!七部门印发,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2:00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1][12] - 目标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实现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联动衔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融资水平 [13] 重点支持行业及措施 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 - 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提供中长期融资 [5][14]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5][14] - 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及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14]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6][20] - 运用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拓宽资金来源 [6][20] 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7][18] - 推动长线资金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方向布局未来产业 [7][18]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 [8][16] - 支持矿企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提高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 [8][16] 绿色低碳转型 - 加快建设高碳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的金融标准体系,强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应用 [19] - 支持环保、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推动绿色工厂转型升级 [19] 金融工具与政策支持 - 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9][26] - 鼓励创业投资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校院所等合作,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10][15] - 推进贸易结算跨境便利化,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10][23] 金融机构配套机制 - 银行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完善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 [24] - 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探索"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服务 [15][25] - 鼓励金融机构派驻金融专员至重点产业链企业及产业集群 [25] 区域与跨境布局 - 支持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转移,加强转出地与承接地金融服务衔接 [22] -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优化QFLP试点业务 [23]
重磅!七部门印发,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1:43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3][12] - 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金融支持体系,制造业企业信贷需求充分满足,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13]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 - 引导银行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8大领域提供中长期融资[4][14]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4][14] 数字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 - 加强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建设中长期贷款支持,运用REITs、资产证券化拓宽资金来源[5][20]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0大新兴产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6][18] 产业链与资源保障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7][16] - 推动矿企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提高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7][16] 金融工具创新与配套措施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实施科技创新再贷款及贴息政策,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定向工具[8][28] 长期资金引导机制 - 推动政府基金、国企基金、保险资金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健康等6大未来产业方向[6][18] - 鼓励创投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校院所等8类机构合作赋能科技成果转化[9][15] 区域与跨境服务 - 支持中西部产业转移,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加强转出地与承接地金融服务衔接[22] -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24] 金融机构能力建设 - 银行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构建差异化授信模型,完善尽职免责机制[25] - 推动金融机构与产业链数据对接,开发基于"数据信用"的供应链"脱核"融资模式[21] 政策协同机制 - 建立重大产业项目"一对一"辅导机制,政府性担保机构为制造业小微企业增信[29] - 强化产业与金融风险联合研判,防范资金挪用和"内卷式"竞争[28][29]
阅兵行情预热?“龙一”4天3板,国防军工ETF盘中新突破!融资客加速扫货
搜狐财经· 2025-08-05 09:59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收复3600点并创阶段新高[1] - 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最高涨幅达1.59% 场内最高价创2022年8月11日以来新高[1] - 国防军工ETF连续3日成交额突破1亿元[1] 板块及个股表现 - 国防军工ETF成份股80只中45只上涨 5只平盘 30只下跌[2] - 商业航天概念领涨 航天智装一度20%涨停 航天科技涨停封板[2] - 地面兵装延续强势 长城军工4天内3次涨停并创历史新高[2] - 权重股航发动力和中航沈飞收跌拖累指数表现[2] - 成交额前十成份股中建设工业涨4% 长城军工涨9.99% 中国船舶涨2.85%[3] 行业驱动因素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5天内完成两次成功发射 7月30日长征十二号和8月4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发射[4] - 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发射场高密度发射能力[4] - 历史数据显示过去15年国防军工板块8月上涨概率显著高于上证指数[4] - 融资余额急速攀升 8月4日国防军工ETF融资余额达2855万元创历史新高[4] 产品特征 - 国防军工ETF(512810)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及可控核聚变等多领域[7] - 该ETF为融资融券标的和互联互通标的[7] - 6月实施份额拆分后投资门槛降低 当前一手价格不足70元[7]
双工位连发、智慧工厂实现量产 ……中国商业航天“飞出”新高度
央视网· 2025-08-05 09:19
发射任务与能力验证 - 北京时间8月4日18时21分,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7次飞行 [1] - 发射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进行,而7月30日一号工位刚完成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短期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了发射场的高密度发射能力 [2][3] - 发射场工作人员在7月30日任务后迅速切换状态,于7月31日完成长征十二号火箭的转运工作,为后续发射做准备 [5] 发射场建设与规划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建成的两个发射工位分别于2024年11月30日和2025年3月12日完成首发任务 [8] - 发射场从设计之初即瞄准高密度目标,在供气管路选择、控制系统方案上考虑了快速状态切换,可实现一号工位发射后2至3天内将状态切换至二号工位 [6] - 发射场正在建设两个新工位,建成后将形成“两期四工位”格局,以更好满足“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需求 [10] 卫星制造技术与产能 - 此次发射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由银河航天研制,是我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批量研制该类卫星并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 [11] - 卫星生产线采用面向批产的模块化设计,应用智能装配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系统,支持多模块并行总装、集成和测试,实现批量化并行测试和智慧运转 [13] - 银河航天的卫星智慧工厂将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线可实现年产百颗1000公斤级卫星,并正将AI技术融入制造以构建敏捷高效的生产体系 [13][15]
海南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建设,开工建设卫星部组件制造中心等项目;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33%——《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9:02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 点评:固态电池是新一代革命技术,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寿命方面显著优于液态电池。目前半固态电 池已经步入产业化期,处于进一步商业化关键节点。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有望逐步实现量产。 随着一系列国家支持政策和行业规范的出台,固态电池有望快速发展。根据国内外汽车厂商与电池厂商 的技术进展和规划,固态电池2027年有望实现量产,2030年全球市场空间超3000亿元,2025至2030年年 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8%。概念股包括国轩高科、道氏技术、亿纬锂能等。 (一)重要市场新闻 1、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34%,纳指涨1.95%,标普500指数涨1.47%。热门科技股普涨,英 伟达、谷歌、Meta、博通涨超3%,特斯拉、微软涨超2%。贵金属、焦炭、加密货币涨幅居前,金田涨 超10%,美国黄金公司、美洲白银公司涨超8%,Robinhood、Strategy、科尔黛伦矿业涨超6%,泛美白 银涨超4%。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33%,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小鹏汽车、名创优品涨超4%, 哔哩哔哩、京东涨超2%,蔚来跌超8%。 2、COMEX黄金期货收涨0.85%,报3428.6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银河航天持续助力太空新基建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08:40
据了解,银河航天作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首家独角兽和领军企业,已累计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包括我国 首次批量生产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我国首颗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可堆叠卫星、国际上首个分布式多 星编队SAR卫星等三十余颗卫星,正在成为助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据银河航天卫星型号总师胡照介绍,该组卫星核心单机产品均实现自主研制,本组发射的卫星通过设计 创新与垂直一体化整合,卫星的研制采用面向批产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多模块并行总装、集成和测试, 结合机器人合舱工艺,可实现批量化并行测试。 本报讯(记者李春莲)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 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的一组卫星,均由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航天")承担研制,这是民营商 业航天公司首次批量研制此类卫星。 胡照表示,银河航天作为商业航天领军企业将充分发挥产业、市场融合联动特色,持续提升自主创新研 发能力。 本组卫星均由银河航天卫星智慧工厂出厂,工厂内的卫星生产线大量应用了智能装配机器人等装备,以 及数字化制造系统、自动综合测 ...
七部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格隆汇· 2025-08-05 08:27
格隆汇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到,支持新 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 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商业航天行业事件点评:海南发射场“双工位”接力,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射
民生证券· 2025-08-05 06:59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 [5][10] 核心观点 - 卫星互联网进入高密度发射时代,GW星座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2030年前完成10%发射量,2030年后年均发射1800颗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双工位"接力"发射,验证高频次发射能力,二期项目将新增三号、四号工位,年度发射能力各达16发 [2] - 千帆星座完成五次发射,在轨卫星达90颗,采用"一箭18星"技术,平板式卫星堆迭技术成熟 [3] - 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制造端技术革新推动规模化生产,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和可复用火箭技术降低发射成本,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开辟新需求空间 [4] 行业进展 GW星座部署 - 2025年已发射6组卫星,7月底至8月初9天内完成3组发射,密集发射态势凸显 [1] - GW-A59子星座6080颗(500-600km轨道),GW-A2子星座6912颗(1145km轨道) [1] 海南发射场建设 - 2024年12月二号工位首飞,2025年3月一号工位首飞,7-8月双工位连续完成两次发射 [2] - 二期项目2025年1月启动,新增三号、四号工位,单工位年度发射能力16发 [2] 千帆星座技术突破 - 2025年3月第五批组网星以"一箭18星"方式发射,首次实现商业星座与商业发射场协同 [3] - 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设计,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平板式堆迭技术成熟 [3] 投资建议 卫星端标的 - 陕西华达、新雷能、智明达、上海瀚讯、航天环宇、国博电子、中国卫星、铖昌科技、中航光电(富士达) [4] 火箭端标的 - 中天火箭、斯瑞新材、广联航空、铂力特、国科军工、派克新材 [4] 地面及运维标的 - 盟升电子、中国卫通 [4]
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卫星 商业航天企业批量研制卫星并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
央视网· 2025-08-05 06:22
发射任务与卫星技术 - 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87次飞行 [1] - 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由银河航天研制 这是商业航天企业首次批量研制该类卫星并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 [1] 卫星制造能力与生产效率 - 卫星生产线采用面向批产的模块化设计 应用智能装配机器人等装备及数字化制造系统 支持多模块并行总装 集成和测试 实现批量化并行测试和智慧运转 [1] - 卫星智慧工厂的智慧大脑与柔顺灵巧手臂增强产线柔性生产和数字化制造能力 将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产品质量全流程保障 [3] - 卫星生产线实现像批产汽车一样批产卫星 年产100颗1000公斤级卫星 目前正在将AI技术融入卫星制造 [3] 智能化生产体系 - 公司部署AI生产管理系统 推进生产进度和资源调度的快速精准协同 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 [3] - 通过数字化装配 自动化测试 智能化物流等多维优化手段相互融合 构建敏捷高效的生产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