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四川首笔新能源“贷+保”融合气候贷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8-06 04:04
产品创新 - 四川推出首笔面向新能源行业的"贷+保"融合气候贷产品 采用"银行+气象+保险"服务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 - 产品由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四川省气候中心 太平洋保险四川分公司 浙商财险四川分公司联合创设 [1] 项目详情 -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10.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获得3000万元贷款及基于光能发电量指数的承保合同 [1] - 运用指数保险特性 以太阳辐射总量为动态赔付指标 依托气象部门实时观测数据 [1] - 当实际太阳辐射量低于合同约定值时自动触发赔付 补偿企业发电量缺口损失 [1] 风险管控 - 产品设计旨在分散和转移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企业运营风险 [1]
发挥“气象×金融”乘数效应 首笔新能源“贷+保”融合气候贷落地
四川日报· 2025-08-06 03:29
新能源金融创新模式 -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10 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获得3000万元贷款及基于光能发电量指数的承保合同 这是四川首笔"贷+保"融合气候贷产品 [1] - "贷+保"气候贷采用"银行+气象+保险"服务模式 由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四川省气候中心 太平洋保险及浙商财险联合创设 通过太阳辐射总量动态赔付指标实现自动理赔 [1] - 该产品运用指数保险特性 当实际太阳辐射量低于约定值时自动触发赔付 补偿企业发电量缺口 分散气候变化相关运营风险 [1] 气象数据赋能金融决策 - 四川省气候中心整合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结果 风光气候资源背景及监测数据 为银行保险提供评估依据 提升信贷评估科学性 [2] - 贷款利率与企业气候评估结果动态挂钩 综合评分提高可申请调减利率 增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 - 气象数据融入融资流程后 传统信贷评估精准度显著提升 形成风险定价闭环机制 [2] 跨领域战略合作 - 四川省气候中心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浙商财险签署战略协议 共建"气象+金融"服务模式 [2] - 合作将扩展至水电 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领域 以及农业 文旅等气候敏感行业 开发更多创新产品 [2] - 通过"气象×金融"乘数效应 推动气候数据在实体经济的深度应用 [2]
国开行:金融活水润泽绿水青山 为美丽中国添彩
人民网· 2025-08-06 01:13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电流仅用7毫秒跨越2290公里,配套电源点新能源装机达1020万千瓦,占比超70% [1] - 国开行新疆分行为电源点项目提供高效金融服务,项目并网后缓解重庆供电压力 [1] - 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获国开行青海分行42亿元信贷支持,每年节约标准煤46万吨 [5] 绿色交通体系发展 - 国开行河北分行发放8805万元贷款支持唐山重型卡车换电项目,计划新建90座换电站,支撑2万辆车辆换电需求 [2] - 电动重卡运营成本显著降低,每公里电费1.8元(燃油车2.8元),年收入增加数万元 [2] - 燃油重卡占汽车保有量3%但贡献道路交通43%碳排放,换电模式通过"电池银行"降低融资成本 [3] 生态治理与产业协同 - 西安沣河流域污水治理项目获国开行陕西分行2.7亿元贷款,新建6座污水处理站及246公里管网,日处理能力2500立方米 [9] - 浙江洞头区EOD项目通过生态修复带动紫菜机械化养殖、大黄鱼声波围养,促进传统养殖升级 [11][12] - 共和光伏产业园区"牧光互补"模式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风速降低50%,牧民年增收超3.6万元 [6] 清洁能源技术创新 - 国开行重点支持"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龙羊峡项目实现水光互补联动,光伏板下植被覆盖率提升 [4][5] - 塔拉滩光伏园区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冷凝水与清洗废水利用率提升,草场恢复面积扩大 [6] - 红原安曲光伏项目每年碳减排40万吨,同步带动牦牛养殖增收,形成生态民生双赢 [6]
协合新能源: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达到630.46GWh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0:49
发电量数据 - 公司2025年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630.46GWh,同比增长1.81% [2] - 风电权益发电量493.51GWh,占总量78.3% [2] - 太阳能权益发电量136.95GWh,同比大幅增长53.05% [2] 业务结构 - 风电仍是公司主力发电来源,占比接近八成 [2] - 太阳能业务呈现高速扩张态势,增速超50% [2]
漳州发展加速转型新能源收入占28% 拟定增募资10.5亿控股股东认购20%
长江商报· 2025-08-06 00:04
定增募资方案调整 - 公司披露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5亿元投向生态综合整治等项目控股股东漳龙集团认购比例从10%提升至20% [2] - 按发行上限测算发行完成后漳龙集团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将从37 76%降至33 66% [2][4] - 此次定增规模较2025年4月方案中的11 95亿元调减至10 5亿元但控股股东认购比例翻倍 [4] 业务转型战略 - 公司构建"3+1"业务体系核心主业为数智科技新能源水资源开发利用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9 23亿元同比增长10 05%占比27 95% [2][5] - 水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收入15 17亿元占比45 95%新能源车销售网络覆盖漳州厦门福州等城市涉及比亚迪AITO问界等品牌 [5][6] - 募投项目包括4 2亿元生态整治1 8亿元自来水厂扩建2 5亿元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旨在巩固水务主业并扩大新能源份额 [6] 历史融资进程 - 2023年5月公司曾推出18亿元定增计划投向光伏项目后因市场环境变化于2024年1月终止 [3] - 2023年10月将募资规模下调至16 65亿元11月取消部分光伏项目显示融资策略动态调整 [3] - 2025年4月重启定增后8月方案中募资额较前次11 95亿元进一步优化至10 5亿元 [4]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3 02亿元同比下降9 51%扣非净利润2125 1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68 96% [5] - 燃油车销售业务收入7 52亿元占比22 78%同比下降1 79%反映传统业务收缩趋势 [5] - 渔光互补光伏项目装机规模达100MW(128 6MWp)将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地位 [6][7]
协合新能源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630.46GWh 同比增长1.81%
智通财经· 2025-08-05 23:26
核心运营数据 - 2025年7月权益发电量630.46GWh 同比增长1.81% [1] - 2025年1-7月累计权益发电量5389.33GWh 同比增长0.6% [1] 发电结构分析 - 风电权益发电量493.51GWh 占7月总发电量78.3% [1] - 太阳能权益发电量136.95GWh 同比增长53.05% [1] - 太阳能发电量增速显著高于风电及总体增速 [1] 业务发展趋势 - 太阳能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增速超50% [1] - 传统风电业务保持稳定发电贡献 [1] - 公司新能源发电结构持续优化 [1]
协合新能源(00182)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630.46GWh 同比增长1.81%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23:25
公司运营表现 - 2025年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630.46GWh 同比增长1.81% [1] - 风电权益发电量493.51GWh 太阳能权益发电量136.95GWh [1] - 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53.05% 风电数据未提供同比变化 [1] - 2025年1-7月累计权益发电量5389.33GWh 同比微增0.6% [1] 业务结构分析 - 风电业务占7月总发电量78.3% (493.51/630.46GWh) [1] - 太阳能业务占7月总发电量21.7% (136.95/630.46GWh) [1] - 太阳能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风电业务占比仍居主导地位 [1]
协合新能源(00182.HK):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达到630.46GWh
格隆汇· 2025-08-05 22:59
发电量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630.46GWh 同比增长1.81% [1] 风电发电量表现 - 风电权益发电量达493.51GWh [1] 太阳能发电量表现 - 太阳能权益发电量136.95GWh 同比大幅增长53.05% [1]
立新能源:2025年中报显示业绩下滑,需关注现金流与债务风险
证券之星· 2025-08-05 22:17
经营业绩概览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96亿元,同比下降6.02% [1] - 归母净利润895.17万元,同比下降90.17% [1] - 扣非净利润421.47万元,同比下降95.4%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2.79亿元,同比下降13.2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31.58万元,同比下降76.21% [1]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1371.06万元,同比下降82.35% [1]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盈利能力 - 毛利率49.07%,同比下降10.98% [6] - 净利率1.75%,同比下降89.84% [6] - 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下降90.0% [6]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19亿元,三费占营收比23.91%,同比增加16.35% [2]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6元,同比增加25.58% [6] - 货币资金4.55亿元,同比增加37.94% [6] - 货币资金/总资产仅为2.71%,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15.26% [7]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8.69% [7] 业务构成分析 业绩下滑原因 - 新能源发电项目补贴核查进度影响:应收新能源发电补贴回款滞后,应收账款规模及账龄增加,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4841.04万元 [4] - 天中直流外送项目检修影响:电网检修停电13天、主变检修限负荷运行,项目限电率增幅较大,发电收入同比下降4297万元,毛利率下降6.32% [4] 业务收入构成 - 风力发电主营收入2.63亿元,占总收入53.05%,毛利率53.38% [6] - 光伏发电主营收入2.04亿元,占总收入41.01%,毛利率39.97% [6] - 购售电服务及其他主营收入2945.48万元,占总收入5.94%,毛利率73.38% [6] 偿债能力与债务状况 - 流动比率仅为0.7,短期偿债压力上升 [3] - 有息负债116.34亿元,同比增加59.76% [6] - 有息资产负债率57.97%,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17.45% [7] - 应收账款21.89亿元,同比增加11.58%,应收账款/利润已达4363.02% [6][7]
首笔新能源“贷+保”融合气候贷落地
四川日报· 2025-08-05 21:39
核心观点 -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10 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获得四川首笔"贷+保"融合气候贷 包括3000万元贷款和基于光能发电量指数的承保合同 [1] - "贷+保"气候贷采用"银行+气象+保险"创新服务模式 由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四川省气候中心 太平洋保险和浙商财险联合创设 [1] - 产品运用指数保险特性 以太阳辐射总量为动态赔付指标 当实际辐射量低于约定值时自动触发赔付 补偿企业发电量缺口 [1] 产品模式创新 - 引入四川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结果 风光气候资源背景 气象监测数据等气象信息 提升信贷评估科学性 [2] - 贷款利率与企业评估结果动态挂钩 综合评分提高后可申请调减利率 增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 - 气象数据融入融资全流程 实现传统信贷评估的精准化改造 [2] 战略合作拓展 - 四川省气候中心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浙商财险签署"气象+金融"全面战略协议 [2] - 合作领域将扩展至水 风 光等新能源及农业 文旅等气候敏感行业 [2] - 通过"气象×金融"乘数效应 计划推出更多创新金融产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