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

搜索文档
肇庆广宁入选全国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百强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12:41
9月21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 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其中,肇庆市广宁县首次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分别 位列第93位、97位。 南方财经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陈丽虹 2024年广宁竹产业集群产值达45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超16%,2025年上半年竹产业综合产值34.4亿 元,增长40%,预计年底突破60亿元,2027年冲刺百亿目标。全县竹企370多家,近4万名从业者借竹兴 业,"小竹子"撑起富民强县"大民生"。 同时,广宁深入挖掘竹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竹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 个、3A级旅游景区3个、精品线路12条。三年来接待游客近1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60亿元。 在能源方面,广宁县抢抓绿色能源发展战略机遇,累计引进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255.6亿元,构建 起"水风光储气氢"多能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其中,总投资86.7亿元的国家能源重点项目肇庆浪江抽水 蓄能电站完成投资超29亿元,2026年首台机组将投产,项目建成投运后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年均产 值超9.5亿元。 广宁县的创新不仅体现 ...
江西首笔EOD模式贷款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20 04:03
项目融资与模式创新 - 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向赣州市崇义县小江流域EOD模式项目授信7.1亿元并发放全省首笔EOD模式贷款用于支付项目前期费用 [1] - EOD模式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融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是国家倡导的生态价值转化创新路径 [1] - 融资支持通过竹代木材料销售收入 绿色食品销售收入及阳明湖旅游开发收入等项目自营性收入质押方式实现精准高效融资 [2] 资金用途与产业协同 - 授信资金专项用于小江流域水环境整治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竹产业链延伸和阳明山生态旅游开发 [2] - 项目在支持生态环境修复的同时协同带动当地竹产业 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2] - 推动构建"环境修复+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路径 助力崇义县加快形成"竹-文-旅"产业格局 [2] 政策支持与机制建设 - 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联合省生态环境厅建立江西省EOD项目库 制定项目申报指南和管理规程 [1] - 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探索绿色金融新产品和新模式 为金融资源配置打好提前量 [1] - 以首笔EOD贷款落地为契机 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金融支持 [2] 项目地位与推广价值 - 该项目入选首批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项目签约清单 [2] - 是江西省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领域的成功探索 [1] - 推动更多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在江西落地 为美丽江西建设和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2]
海南首个EOD项目落地建设
海南日报· 2025-09-18 02:22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9月15日,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全力指导与支持下,澄迈老城 内湾外海生态环境治理与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成功获得农发行海南省分行融资5亿元,标志 海南省首个实现融资并进入落地建设阶段的EOD项目(即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正式启动,为全省探索 EOD模式提供"澄迈经验"。 该项目是澄迈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老城内湾外海区域生态本底优 良、发展潜力突出,项目立足优质海洋资源,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空间更 新,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转化的有效路径,致力打造海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 标杆。 澄迈老城内湾外海EOD项目获农发行海南省分行融资5亿元 海南首个EOD项目落地建设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盈滨内湾生态保护修复,针对入湾河道、内湾生境以及红树林区域进行生态 环境治理;打造东坡休闲农业产业园,用以带动项目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建设湿地科普体验园等,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该项目严格遵循EOD理念,建立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通过环境改善带 来的经济增值反馈于生态投入,构建 ...
中行EOD贷款落地沂蒙:活水润生态 产兴促城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2:18
项目背景与挑战 - 沂河新区面临生态治理需投入和产业升级缺资金的双重挑战 河道综合治理 湿地修复及综合保税区仓储物流设施完善因公益性强 投资规模大 回收周期长 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满足需求[2] - EOD模式通过将生态新城片区水体生态修复与保税仓储物流 高端智能制造等收益性产业打包整合 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奔赴[2] 金融创新与实施 - 中国银行临沂分行联合银团创新打破先评审后融资流程 在项目可行性评审阶段提前介入 深度参与项目策划与融资方案设计[2] - 项目2024年6月入选全省首批3个省级环保金融项目库 仅4天后便与银团达成20亿元融资意向 较常规流程缩短30天评审周期 实现30%提速[3] - 银行建立专项资金监管机制 确保1000万元首笔贷款优先用于河道清淤 管网修复施工 后续资金根据生态修复进度与产业建设节点分阶段投放[4] - 通过银团贷款模式整合多家金融机构资源 国开行侧重长期政策支持 中国银行发挥跨境金融 产业服务优势 为保税仓储物流的跨境电商 期货交割等业务铺垫金融服务[4] 项目进展与成效 - 清淤疏浚工程使黑臭水体重现清澈 鹭栖湖公园景观轮廓初现 综合保税区内1 2 3号仓储及办公楼回填完毕 4号仓储填土施工进入尾声 预计元旦前竣工验收 目前已签约客户占仓储数量的50%[5] - 数字交易中心地基浇筑完成 智能制造厂房钢结构正在吊装[5] 投资规模与预期收益 - 项目总投资26.06亿元 其中7.85亿元用于生态治理 18.21亿元投入产业发展[7] - 随着保税仓储物流交易中心运营及生态文旅欢乐世界 生态研学基地等项目建成 预计带动上千人就业 每年为区域增加数亿元产值 产业收益将持续反哺水体生态维护[7] 行业意义与推广价值 - 该贷款为山东省商业银行首笔绿色银团EOD贷款 为省内商业银行参与EOD项目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的经验[6][1] - 契合绿色金融发展要求 为临沂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金融动能[6]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金融点墨,描绘绿色金融新画卷
齐鲁晚报· 2025-08-28 02:3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通过加大信贷投放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支持清洁能源 生态环境等绿色产业发展 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转型 [1][3][4][5][7][10][11] 绿色信贷投放 - 截至2025年7月末 绿色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 较年初新增486亿元 [1] 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以企业碳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贷款质押物 [3] - 为威海某海上风力发电企业提供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首笔CCER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仅用8个工作日完成批复 [3] - 落地山东省内商业银行首笔EOD模式银团贷款 为临沂沂河新区项目提供20亿元融资意向 审批周期缩短30天实现30%提速 [4][5] - 完成2.2亿元贷款审批批复 并投放首笔1000万元贷款 [5] 项目融资案例 - 为滨州市沾化区3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一期项目批复4亿元固定资产贷款 并在3天内完成3.07亿元放款 [7][8] - 为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提供31亿元授信批复 目前已累计投放资金超10亿元 项目授信份额从2023年初的17.73%提升至30.06% [10] 生态环境与产业融合 - 采用EOD模式 将水体生态修复与保税仓储物流 高端智能制造等收益性产业打包整合 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双向奔赴 [4] - 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上千人就业 每年为区域增加数亿元产值 产业收益持续反哺生态维护 [5] 清洁能源效益 -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年均可提供清洁电力18亿千瓦时 减少原煤消耗6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30万吨 [10] 金融服务拓展 - 金融服务从单一授信向全链条多领域拓展 包括对公开户结算 农民工工资代发 个人手机银行及养老金等产品 [10] 体制机制建设 - 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 制定绿色金融工作方案 建立目标化清单化推进机制 在资源配置 政策倾斜 产品创新上给予重点支持 [11]
威海真抓实干争当美丽山东建设排头兵
中国环境报· 2025-08-07 01:49
核心观点 - 威海市实施环境质量和环保工作"双领先"战略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绝对值和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 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率全省第一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5年100% [1][12] - 威海市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4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 是全省唯一入选地市 [1][12] 环境空气质量成果 - 环境空气质量绝对值和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 PM2.5平均浓度、PM10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 [1][11] - 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和污染天气应对"四个关键" 严格落实专项督查等"六项机制" [2][13] - 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智慧监管系统 覆盖755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 6497个监控点位 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2][13] 水环境治理成果 - 全市13条重点河流、1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水环境质量指数全省第四 同比改善率全省第一 [1][16] - 建立非现场监管问题线索闭环处置机制 搭建水环境监控预警平台 实现实时预报预警 [2][16] - 米山水库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河湖典型案例 市生态环境局获评2024年碧水保卫战表现突出集体 [2][16] 海洋生态保护措施 - 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湾长组织体系 实施"口、河、湾"三维联动治理 [3][17] - 开展8条省控及以上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总氮治理 强化执法监测在线监控联动 [3][17] - 入选国家全域美丽海湾建设试点 积极探索碧海银滩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3][17] 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 成功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建立"威海5+3模式"治理体系 [6][18] - 实施五大气候韧性提升行动 包括城市空间、人居环境、水安全、海岸带和交通安全 [6][18] - 完善城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提升极端天气预测水平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9] 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 探索EOD模式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结合 项目总投资64亿元 最高授信额度53亿元 [7][20] - 4个EOD项目入选省环保金融项目库 通过产业收益弥补生态项目资金缺口 [7][20] -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同步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协同发展 [7][20] 区域协同治理案例 - 乳山市采用人防技防结合实现秸秆焚烧连续多年"零火点" 发送防火短信30余万条 发放明白纸20余万份 [8] - 荣成市创新河湖湾一体化管理机制 实施海洋生态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9] - 文登区建立海洋负排放院士工作站 五垒岛湾浮游植物超300种 脊椎动物302种 鸟类179种占全省50% [10]
国开行:金融活水润泽绿水青山 为美丽中国添彩
人民网· 2025-08-06 01:13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电流仅用7毫秒跨越2290公里,配套电源点新能源装机达1020万千瓦,占比超70% [1] - 国开行新疆分行为电源点项目提供高效金融服务,项目并网后缓解重庆供电压力 [1] - 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获国开行青海分行42亿元信贷支持,每年节约标准煤46万吨 [5] 绿色交通体系发展 - 国开行河北分行发放8805万元贷款支持唐山重型卡车换电项目,计划新建90座换电站,支撑2万辆车辆换电需求 [2] - 电动重卡运营成本显著降低,每公里电费1.8元(燃油车2.8元),年收入增加数万元 [2] - 燃油重卡占汽车保有量3%但贡献道路交通43%碳排放,换电模式通过"电池银行"降低融资成本 [3] 生态治理与产业协同 - 西安沣河流域污水治理项目获国开行陕西分行2.7亿元贷款,新建6座污水处理站及246公里管网,日处理能力2500立方米 [9] - 浙江洞头区EOD项目通过生态修复带动紫菜机械化养殖、大黄鱼声波围养,促进传统养殖升级 [11][12] - 共和光伏产业园区"牧光互补"模式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风速降低50%,牧民年增收超3.6万元 [6] 清洁能源技术创新 - 国开行重点支持"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龙羊峡项目实现水光互补联动,光伏板下植被覆盖率提升 [4][5] - 塔拉滩光伏园区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冷凝水与清洗废水利用率提升,草场恢复面积扩大 [6] - 红原安曲光伏项目每年碳减排40万吨,同步带动牦牛养殖增收,形成生态民生双赢 [6]
从“试验田”到“样板间” 解开湖州绿色金融的实践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7-16 07:18
生态修复与金融创新 - 安吉农商银行通过1000万元"生态修复贷"支持废弃矿坑改造为网红咖啡馆集群,吸引近百名"95后"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周边就业超千人[1] - 采用EOD模式将矿坑修复与文旅运营捆绑,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40%,村集体年增收100万元[2] - 创新金融模式解决矿山修复"政府干不经济,企业干不持续"困局,通过特色产业运营实现生态价值转化[3] 青年创业金融支持 - 安吉农商银行推出信用贷款额度提升的创业贷款新模式,形成巾帼创业贷、大学生村官创业贷等特色产品矩阵[4] - 联动政府多部门推动政策向青年倾斜,提供多元帮扶和发展资金支持[4] 绿色金融技术应用 - 湖州银行开发"绿色小微快贷"智能系统,5秒完成企业ESG评估,向云伟服饰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利率优惠节省2万元成本[7][8] - "绿色信贷管理系统"通过AI自动识别绿色项目,结合人工复核实现精准放贷,杜绝"漂绿"行为[9] 区域绿色金融成果 - 湖州绿色贷款年均增长41%,余额占比达3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12]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2476亿元增至2024年4213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超10%[12] - 累计形成70余项首创试点成果,包括全球首个政府层面转型金融支持目录[13] 产业转型金融案例 - 富钢特板获湖州银行2亿元贷款支持节能改造,ESG评级从48.7分升至52.82分,叠加政策工具后利率低至3.8%[14] - 全国首创地方性绿色银行监管评价体系,对完成转型目标企业给予50个基点贴息,累计发放1.46亿元财政补贴[14]
专家支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中国环境报· 2025-06-30 23:14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 -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需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提升河湖生态系统整体健康水平 [1]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治理任务较重、资金需求量较大,需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同时,吸引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 [1][5] 财政资金支持 -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通知,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地级市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中央财政从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给予支持,重点支持控源截污、流域保护治理、水生态系统修复等 [2]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可申请的其他中央财政资金渠道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和超长期国债 [2][3] - 地方政府可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以及专项债券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如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 [4] 创新投融资机制 - 通过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筹集资金,采用EOD模式,推动公益性水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性强的绿色产业项目一体实施,产业运营收益反哺水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 [6] - 探索推行区域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金融支持模式,以河流或湖泊流域范围作为项目实施范围,将重点工程项目打捆实施,争取金融机构的区域性项目整体授信,或采用RCP模式,将水生态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开发、砂石资源利用等进行组合 [7] - 通过水基金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地方政府可推动成立政府引导性基金或市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以股权投资、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8] 资金协同作用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需要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发挥协同作用,形成资金拼盘,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相关投资专项、超长期国债等可引导带动地方资金投入 [9] - 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是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实施所需资金的重要筹措渠道,如何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是关键问题 [9]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19:25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3日通过价值在线平台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独立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共同出席[1][2] - 说明会前公司已通过上交所网站和指定媒体披露预告公告,并通过邮件征集投资者问题[1] 业务战略与结构调整 - 公司将以生态修复项目为核心,完善设计、建设、养护全产业链业务格局,重点布局长三角、成渝经济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区域[3] - 计划优化业务结构,增加生态修复、水利建设等高毛利业务比重,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核心技术研发能力[3] - 积极探索EOD模式(生态导向开发),目前处于政策研究、案例分析和合作模式探索阶段[4] 研发与技术成果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59项,其中生态修复领域84项、园林绿化46项、市政工程20项、碳中和9项[4] - 与中国林科院、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水环境、生态修复等领域研究,部分成果已应用于项目[4] - 未来将加大水质改善、湿地生态平衡、荒漠化防治等领域研发投入,提升技术竞争优势[5] 国际化与碳汇业务布局 - 计划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业务[6] - 林业碳汇和CCER业务迎来政策机遇,公司已与铁岭市、玛纳斯县等地签订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同,并与多地政府达成碳汇战略合作[6] - 国内碳市场成交量与价格呈稳定上升趋势,公司将加强方法学研究并扩大碳汇项目开发规模[6] 财务状况与行业表现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9600万元,实现由负转正,反映回款能力提升[6] - 生态环保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近三年营收增速、利润率普遍下降,回款周期延长,资金链压力突出[8] - 行业长期前景向好,国家十四五规划、二十大政策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治理发展[9] 其他战略规划 - 乡村振兴业务中考虑结合文旅产业开发复合型项目[9] - 研发投入占比计划提升,重点方向包括水生态治理、土壤修复、林业碳汇等领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