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炼化
icon
搜索文档
恒力石化(600346):反内卷下炼化景气度触底反弹在即
长江证券· 2025-08-28 09: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炼化行业景气度触底反弹在即,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出清,芳烃链景气度持续向好 [1][6][11] - 恒力石化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8.87亿元(同比下降7.69%),归母净利润30.50亿元(同比下降24.08%),第二季度业绩承压明显 [2][6] - 公司是业内独具"油、煤、化"深度融合优势的大化工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布局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11] -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项目逐步投产,包括PBT工程塑料、BOPET薄膜、锂电池隔膜等产能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9亿元、89.5亿元、118.3亿元,对应PE为18.6X、13.5X、10.2X [11] 财务表现 - 2025Q2营业收入468.63亿元(同比下降13.45%,环比下降17.82%),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下降46.81%,环比下降51.28%) [2][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10%,净利率约2.8% [11][17]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457.47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2% [17] 行业景气度分析 - 2025Q2汽油-原油价差环比微增0.11%至3611元/吨,柴油-原油价差环比增8.71%至2666元/吨 [11] - 芳烃链中PX-石脑油价差环比涨13.16%至1717元/吨,PTA-0.655PX价差环比大涨32.67%至340元/吨 [11] - 烯烃链中乙烯-石脑油价差环比涨4.07%,MEG-0.64乙烯价差环比大涨108.50% [11] 公司竞争优势 - 全球标杆级产业集群布局:2000万吨炼化、500万吨煤化工、150万吨乙烯、1200万吨PTA产能集中于同一园区 [11] - 关键配套设施:自备煤制氢装置(年供25万吨纯氢)、520MW自备电厂、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600万吨原油罐区 [11] - 主要产品包括520万吨PX、180万吨乙二醇、85万吨醋酸等高端化工品 [11] 产能建设进展 - 康辉新材现有66万吨PBT产能(国内最大)、61.1万吨BOPET产能 [11] - 在建产能包括72.7万吨/年功能性聚酯薄膜、19.4亿平方米/年锂电池隔膜 [11] 盈利预测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0.92元,2027年提升至1.68元 [11][17]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5年9.3%升至2027年13.0% [17] - 资产负债率从2025年74.9%降至2027年67.4% [17]
恒力石化(600346):行业竞争格局或持续优化,现金流改善推动股东回报增强
信达证券· 2025-08-28 08:35
投资评级 - 恒力石化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39.44亿元同比下降7.68% 归母净利润30.50亿元同比下降24.08%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96亿元同比下降35.1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68.98亿元同比下降13.45%环比下降17.79% 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下降46.81%环比下降51.28% [2] - 公司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自由现金流明显改善 并推出中期股东回报方案 [4][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0亿元、89.43亿元和103.05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7.8%、17.8%、15.2% [6][7]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布伦特平均油价71美元/桶同比下降15% 化工及化纤板块盈利承压 [4] - 主要子公司恒力炼化、恒力化工、恒力石化(大连)、恒力化纤分别实现净利润16.5亿元、4.7亿元、4.7亿元、0.9亿元 同比变化+8.5亿元、-7.3亿元、+2.2亿元、-5.7亿元 [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95亿元同比增长55% 自由现金流130亿元同比增长约187亿元 [5] - 资本性支出38亿元同比降幅约73% [4][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炼化扩能接近尾声 [4] - 山东地炼厂开工负荷持续下行 当前开工率仅维持在50%左右 [4] - 预计2025-2026年国内炼能增速明显放缓 2027-2028年或出现炼能负增长 [4] - 恒力炼化作为民营炼化一体化产能 在政策支持、工艺技术、产业协同等方面优势突出 [4] 股东回报与现金流 - 公司推出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元(含税) 合计派现5.63亿元(含税) [5] - 资本开支放缓带来自由现金流改善 公司逐步进入发展"红利回收期" [5]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400.24亿元、2473.18亿元、2520.52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5%、3.0%、1.9% [6]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0.4%、10.8%、11.4%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5%、11.1%、11.5% [6]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8元、1.27元、1.46元 对应PE分别为16.01倍、13.59倍、11.79倍 [6][7]
威联化学多措并举:转型、技改、智造锻造企业竞争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05:20
行业转型战略 - 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 加速企业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变 以应对传统燃油市场需求萎缩和化工产品需求持续攀升的趋势 [3] - 投入资金升级原有炼油装置 提升重质原料油加工效率 降低柴汽比 增产石脑油作为芳烃优质原料 [3] - 规划共混聚酯和特种工程塑料等差异化项目 推进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落地 优化产品结构 逐步摆脱对传统燃料市场依赖 [3] 技术升级与降本增效 - 投入5000万元对加裂装置高能耗脱硫设备进行替代升级 每年节省蒸汽8000余吨 [4] - 投资1900万元引进国内先进PTA过滤机 每年降低运行成本约1000万元 [4] - 引入壳牌和奇美等公司最新高效催化剂 降低反应能耗 提升目标产品转化率约2% [4] 智能化建设与运营优化 - 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 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提高生产稳定性 [5] - 通过APC和IPC等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准调控生产参数 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5] - 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整合生产销售采购数据 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高效流通 提升决策科学性和及时性 [5] - 智能化建设将使生产效率在未来两年内提升30% 人力成本降低20% [5]
中金公司(601995.SH):看好炼化整体盈利水平改善 维持荣盛石化跑赢行业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24
行业政策与产能结构 - 国家反内卷政策组合拳密集落地 加速淘汰低效产能和规范市场竞争 [1] - 行业现存4880万吨规模不足200万吨的小产能尚未退出 占现有炼能约5% [1] - 炼能规模在200至300万吨/年的产能达1.45亿吨 占比约15% [1]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 老旧装置淘汰和产能优化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 - 资源向规模、技术与合规优势企业集中 [1] - 增量有限、减量出清的背景促使竞争格局持续优化 [1] 公司发展机遇 - 荣盛石化主导运营全球单体最大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1] - 作为全球领先化工材料生产商 在行业洗牌中持续受益 [1] - 公司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2026年石化产业链盈利修复被看好 [1] 行业盈利前景 - 三季度以来油价相对稳定 炼化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改善 [1] - 反内卷政策推进落实 炼化行业有望迎来新发展局面 [1]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8
开源证券· 2025-08-27 23:31
根据提供的晨会纪要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对报告核心观点和按目录进行的详细总结: 核心观点 - 宏观经济方面,7月工业企业利润呈现温和回升态势,改善主要源于成本上行幅度放缓以及投资收益贡献扩大,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两新”行业表现突出 [5][6][8] - 行业层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的发布标志着AI产业投资大时代的开启,政策覆盖科技、产业、消费等多领域,推动国产AI生态繁荣 [12][13][14] - 多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分化,部分公司如华统股份、金诚信、奥浦迈等盈利显著增长,而部分企业受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业绩承压 [17][31][54] 宏观经济与企业利润 - 2025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7%,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3% [5] - 7月单月利润同比下降1.5%,但降幅较前值收窄2.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边际改善,其中工业增加值贡献+5.5个百分点,PPI拖累-3.6个百分点,利润率拖累收窄至-2.7个百分点 [6] - 投资收益对利润贡献扩大,7月每百元营收中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为0.7元,南华综合指数自6月持续上行预示贡献有望继续扩大 [6] - 利润格局显示中游设备行业利润占比持续提升至39.6%,反内卷行业如黑色冶炼边际改善3806.2个百分点 [7]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8.9%,拉动整体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两新”行业如电子电工机械、计算机整机等增长显著 [8] - 7月名义库存同比降至2.4%,实际库存同比降至6.0%,去库主要源于工业生产下降的供给因素 [9] 人工智能行业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 [12] - 政策涵盖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领域,推动AI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 [13] - 强化模型、数据、算力等基础支撑能力,DeepSeek-V3.1发布支持国产芯片,国产AI生态有望加速繁荣 [14] - 投资建议覆盖AI应用、算力、华为昇腾生态等多领域,推荐金山办公、海光信息、神州数码等标的 [15] 公司业绩亮点 华统股份 - 2025H1营收42.44亿元(同比+1.89%),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163.98%),财务状况改善,资产负债率降至60.42% [17][19] - 生猪出栏127.1万头(同比-4.88%),完全成本降至13.6元/公斤,屠宰量250.25万头(同比+18.44%),头均净利润约15元 [19][20] 中煤能源 - 2025H1营收744.4亿元(同比-19.9%),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21.3%),煤价下跌致业绩承压 [22] - 自产煤吨煤售价470元/吨(同比-19.5%),吨煤成本263元/吨(同比-10.2%),煤化工业务营收93.6亿元(同比-13.6%) [23] - 资产负债率降至45%,中期分红每股0.166元,股息率1.38%,里必煤矿(400万吨/年)预计2026年底试运转 [24][25] 荣盛石化 - 2025H1营收1486.29亿元(同比-7.83%),扣非归母净利润7.55亿元(同比+12.28%),聚酯化纤薄膜营收111.26亿元(同比+31.53%) [27][28] - 韩国石化企业削减NCC产能18%-25%,国内反内卷行动推动行业景气度回暖 [29] 金诚信 - 2025H1营收63.16亿元(同比+47.82%),归母净利润11.11亿元(同比+81.29%),资源板块毛利13.88亿元(同比+276.83%) [31][32] - 铜金属产量3.94万吨(同比+198.52%),远期产量有望达15万吨,矿服业务新签合同71亿元 [32][33] 奥浦迈 - 2025H1营收1.78亿元(同比+23.77%),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55.55%),境外收入0.69亿元(同比+51.64%) [54][55] - 使用公司培养基的研发管线达282个,较2024年末新增35个,商业化管线增至11个 [55] 其他公司摘要 - 新集能源2025H1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21.72%),煤电一体化布局推进 [35] - 康冠科技2025H1创新类显示产品营收8.98亿元(同比+39.2%),分红比率65.76% [39][40] - 华润万象生活2025H1归母核心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15.0%),购物中心毛利率提升至78.7% [44][47] - 滨江集团2025H1营收454.5亿元(同比+87.8%),融资成本降至3.1% [49][52] - 药康生物海外收入6712万元,BD团队近120人 [62] - 贝壳2025Q2营收260亿元(同比+11.3%),新房GTV同比增长8.5% [64] - 恒力石化2025H1归母净利润30.50亿元(同比-24.08%),中期分红5.63亿元 [68][69] - 博雅生物2025H1营收10.08亿元(同比+12.51%),采浆量320.39吨(同比+7.2%) [72][74] - 晶瑞电材2025H1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扭亏),高纯湿化学品营收4.51亿元(同比+22.49%) [77][78] - 金宏气体2025H1营收13.14亿元(同比+6.65%),电子大宗载气新增六个项目 [81][84]
全球最大柴油吸附分离装置在广西钦州一次开车成功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2:52
装置投产与技术突破 - 全球规模最大的200万吨/年柴油吸附分离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标志着中国西南地区炼化产业高端化、一体化发展迈入新阶段[1] - 装置采用昆仑工程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自主研发的"柴油吸附分离"成套技术 实现分子级别精准调控 将柴油分离为优质烯烃原料和芳烃原料[2] - 原料综合利用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15%以上 在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显著提升炼化产业链经济效益与抗风险能力[2] 工艺特性与生产优势 - 工艺集成吸附、抽余液回收、解吸剂提纯、产品精制四大核心单元 在低温低压多介质耦合工况下实现运行连续化、操作智能化和产品优质化[2] - 以加氢精制柴油为原料 产出吸附非芳烃直接作为乙烯裂解装置优质进料 吸附芳烃用于增产石脑油、丙烯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2] - 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柔性生产目标 从源头破解炼化行业"油多化少"结构性矛盾[2] 项目规模与战略意义 -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达305亿元 占地4400多亩 系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和中国石油"十四五"重点工程[5] - 项目2023年7月开工建设 2025年7月14日全面建成 预计10月18日投料开工 投产后将推动广西石化从燃料型炼厂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型企业转型[5] - 项目填补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 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市场需求 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5]
东海证券给予荣盛石化买入评级:2025H1业绩承压,持续加深产业链布局静待周期复苏
搜狐财经· 2025-08-27 04:04
公司评级与业务表现 - 东海证券给予荣盛石化买入评级 [1] - 原料成本下降利好公司炼油和聚酯板块利润 [1] - 芳烃产品价格价差下行拖累化工品板块利润 [1] - 资本开支持续投入且项目建设有条不紊 [1] 行业格局与前景 - "反内卷"背景下炼化行业格局有望优化 [1] - 龙头企业或率先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 [1]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且呈现爆发态势 [1]
太平洋给予恒力石化买入评级:油价震荡及检修影响短期业绩,或受益于行业“反内卷”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42
公司评级与业绩 - 太平洋投资银行给予恒力石化买入评级 [1] - 2025年第二季度盈利承压 主要受油价剧烈震荡及检修影响 [1] 行业趋势与前景 - 炼化板块在行业"反内卷"背景下有望持续修复 [1]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行业上市公司普遍上涨 [1]
海外产能出清,炼化行业前景展望
2025-08-26 15:02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炼化行业 包括炼油和乙烯产业链 涵盖国内及海外市场如欧洲 日韩等地区[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国内一体化大型央企(如中石油 中石化) 民营沿海炼化企业(如恒力 荣盛 新凤鸣 桐昆) 以及海外企业(如韩国SK 现代石油 韩华 欧洲壳牌 艾克森美孚 沙比克 陶氏等)[10][15][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国内政策导向与行业整合** * 国内推行反内卷政策 重点在于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 鼓励"减油增化" 淘汰老旧小型装置 新建项目需进行减量置换[1][3] * 炼油行业将淘汰200万吨以下小型装置 新建项目需达1,000万吨以上规模[8][21] * 乙烯行业面临淘汰或整合小于50万吨的老旧装置压力 新建乙烯项目审批严格 轻质化路线更受青睐[8][9] * 8月30日是地方政府完成企业和装置排查的关键节点 之后工信部将发布淘汰标准 预计20年以上且规模小于200万吨的炼油装置和小于50万吨的乙烯装置可能被列入淘汰清单[1][7] * 国家层面措施包括总量控制 严格项目审批 新项目需做减法 纳入碳排放指标 加速淘汰老旧装置[6] * 三桶油将整合现有分散装置 形成千万吨级炼油配套百万吨级乙烯的大型一体化基地[26] * 民营企业可能采取"减油增化"策略 向深加工领域灵活转型[27] **海外产能清退与全球影响** * 全球石化行业正经历产能清退 尤其在日韩和欧洲 以应对周期性低谷和环保压力[1][5] * 韩国计划削减270-370万吨石化产能(相当于全国1/4总量) 到2026年关闭150万吨乙烯装置 2027年再关闭120万吨 总计损失产能可能达370万吨[1][15][16] * 欧洲预计到2026/2027年清退约300万吨乙烯产能(相当于每月损失10万吨) 已有四套炼油装置正在减产 壳牌评估200多万吨产能 艾克森美孚等已关停部分乙烯产能[13][1] * 海外产能清退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影响 中间原料价格上涨 推高乙烯及下游产品(如丁二烯 苯乙烯 聚乙烯 聚丙烯)生产成本[15][17][13] * 欧洲退出产生的市场空缺主要由美国 中东和中国填补[14] **行业盈利与市场趋势** * 当前炼化行业盈利处于过去十七八年中的最低点[2] * 芳烃市场盈利压力较大 价差状况不佳 其盈利能力受全球市场影响 若海外关停加快可能推高价格[24][25] * 全球产能清退可能导致供需错配 从而推高乙烯价格 中国国内开工率有望提升至82%以上 行业逐步趋于健康[17][18] * 大规模减量置换可能导致整体产量因大型装置更高开工率而上升 但需关注其盈利性[20] * 小型炼化产能清退后 空出的产量空间将被大型企业占据 总产量预计保持稳定[23] **受益方向与产业影响** * 老旧设备淘汰与改造利好一体化大型央企及民营沿海炼化企业[10] * 节能降碳 智能制造相关产业将受益 如反应器 换热器 炉管及数字化工艺等[10] * 中国有望在精细化工和高端聚合物领域增强国际竞争力 出口满足欧洲需求[14] * 以油头为源头的产业(如芳烃 PTA到涤纶长丝)将受益 民营大厂(如新凤鸣 桐昆 恒立荣盛)和央企将获得更多市场机会[19] * 欧洲为绿色转型投资绿电 电冶金 氢燃料等新技术设备 可能为中国相关设备制造商带来机遇[13]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小型且分散运行时间长的炼油和乙烯设备占全国总量5%至7%[11] * 韩国石脑油装置主要集中在三个园区:魏山园区(韩华 SK 现代石油) 丽水园区(YNCC)以及大山西岸园区(韩华 Sol 乐天) 其中丽水园区面临严重亏损及负债问题 其230万吨乙烯产能可能关停[15] * 政府鼓励电池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对传统乙烯行业主要通过鼓励减产和重组来支持[15] * 日本 东南亚及美洲也在进行产能清退 高污染 收益差的行业如PTA PET等下游产业受到较大影响[16][17] * "减油增化"需看市场情况 如果海外市场回暖 中国企业才可能加快动作[24]
信达证券:看好荣盛石化先进产能优势及未来业绩弹性
全景网· 2025-08-26 07:22
行业政策与产能控制 - 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1] - 炼化扩能接近尾声 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1] - 国家发改委加快淘汰炼油行业落后产能 地炼生存压力加大 [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5-2026年国内炼能增速显著放缓 [1] - 增量有限叠加存量出清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1] - "反内卷"政策导向及税改趋严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1] 公司竞争优势 - 荣盛石化作为民营炼化先进产能有望持续受益 [1] - 公司具备规模、成本与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1] - 在存量竞争背景下先进炼能业绩弹性凸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