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

搜索文档
浙江探路“蓝色低碳”:重塑海洋经济新循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9:15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度超6400公里 海岛数量全国最多 具备发展海洋渔业 港口物流 临港工业 海洋旅游等产业的良好条件[1] - 浙江海洋经济存在产业发展能级不强 海洋科创能级不足等问题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仍待加速 滨海旅游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在沿海省份中比较严重[1] 国家政策与省级规划 - 中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将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研究制定支持海洋强省建设政策 探索央企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的路径[2] - 浙江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 目标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高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 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2] 港口绿色智能化转型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是全球唯一单体超千万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实现人工集卡与智能集卡协同作业[3] - 港区源端清洁化通过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引入太阳能 风能等清洁能源 终端电气化覆盖率达100% 集卡电动化率53% 计划年内提升至80% 配套2座换电站和38个充电桩[3] - 2021年起实施节能减排战略 2024年清洁能源消耗量占总能源消耗量约77%[3] 海洋清洁能源开发 - 舟山秀山岛南部海域建成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LHD 采用平台式+模块化技术 实现兆瓦级大功率稳定并网发电[5] - 第四代1.6兆瓦机组已稳定运行3年多 设计使用寿命20年 度电成本从第一代106元/千瓦时降至1.1元/千瓦时 预计未来低于0.3元/千瓦时将低于火电价格[5] - 国家推动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 支持将潮流能发电作为沿海地区及海岛绿色能源补充解决方案[5] 海洋产业科技创新 - 浙江推进海洋产业体系化建设 聚焦海洋精准感知 海洋新能源 海洋生物资源等7大领域 集中攻关45个关键技术群[6] 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开发 - 台州大陈岛升级黄鱼养殖技术至4.0版本 采用单点系泊型深远海养殖平台 建设无柴油 无噪声污染的低碳养殖基地 用能成本降低20%以上[7] - 大陈海洋生态渔仓项目投资1亿元 用海面积2107.5亩 预计养殖营收达10亿元[7] 蓝碳经济与价值转化 - 象山西沪港完成全国首单蓝碳拍卖 浒苔 紫菜 海带等藻类植物具有强二氧化碳吸附能力 成为海洋固碳重点资源[8] - 台州大陈岛开展全省首笔海洋蓝碳(贝类)交易 建设椒蓝碳资产交易平台 发放椒蓝贷绿色碳汇贷款 温州苍南完成全省首例海洋碳汇和渔业碳汇交易[9] 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 - 台州首创海洋云仓治理船舶污染物 运用区块链技术形成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 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10] - 5个海洋废弃塑料瓶可生产一条丝巾 台州市有5家企业从事海洋塑料再生利用 正在打造首个智能蓝色工厂实现全自动化闭环处理[10] 美丽海湾建设与旅游开发 - 浙江计划2027年前建成18个以上美丽海湾 覆盖沿海5市 目前已建成5个国家级美丽海湾和9个省级美丽海湾[11] - 台州大陈岛海水优良水质比例提升至65.6% 打造红色教育+绿色生态+蓝色经济模式 游客量从年不足10万人跃升至单月最高8.24万人 2023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超11亿元[11] - 苍南168黄金海岸全线80%路段可见大海 分布超百处自然景观 邀请顶级设计师打造文旅场景 去年暑假2个月吸引游客100万人次 直接拉动当地村民收入2500万元 间接拉动文旅消费约1亿元[12] - 海湾文旅开发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从事渔业捕捞的村民转做休闲渔业后收入显著增加[13]
迈向深蓝再提速,茂名千年渔文化激发海洋经济新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8-14 07:31
迈向深蓝再提 速,茂名千年渔 文化激发海洋经 济新动能_南方 +_南方plus 海风猎猎,渔船 桅杆上的红旗飘 动,在茂名博贺 港内,渔民们已 做好出海前的最 后准备。8月16 日,南海将迎来 又一个捕季,开 渔令发、千帆竞 逐,悠久的渔业 文化再度迸发出 新的活力。 一年一度的开渔 盛典,既是一场 隆重的文化活 动,更推动着渔 业经济蓬勃发 展。博贺港、莲 头岭、童子 湾……在茂名近 180公里海岸线 上,正涌动着建 设海洋的激情。 随着渔船汽笛声 响起,百舸争 流,乘风破浪, 为激活蓝色经济 新动能、加快区 域经济发质量发 展蓄满能量。 博贺镇海洋资源丰富,镇内的博贺渔港历史悠久,拥有享有"千年渔港,天下鱼舱"的美誉。 千年渔港向海而 兴 打造黄金海岸生 态渔港小镇 在博贺渔港内, 一排排渔船整齐 现代渔业"功能 定位,茂名滨海 新区国家级沿海 渔港经济区形 成"一带双轴三 区"的陆海联动 功能结构体系。 项目共建设5大 类渔港工程三个 项目,分别为茂 名博贺渔港经济 区一期工程,含 平安渔港、智慧 渔港和绿色渔 港;水母渔村- 茂名市滨海新区 海洋渔业产业 园,含产业渔 港;浪漫海岸海 湾乐园,含人文 ...
山东荣成:海洋牧场也能玩
人民网· 2025-08-13 02:10
山东荣成:海洋牧场也能玩【3】 山东荣成:海洋牧场也能玩【4】 山东荣成:海洋牧场也能玩 山东荣成:海洋牧场也能玩【2】 山东荣成:海洋牧场也能玩【5】 ...
海韵干年 渔启新篇 2025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即将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14:00
南海潮涌,千帆 待发。8月15-17 日,广东最大渔 港--茂名博贺港 海韵干年 渔启 新篇 2025茂名 博贺开渔嘉年华 即将启幕_南方 +_南方plus 载着当地渔民世 代相传的海洋敬 畏与生存智慧, 是博贺渔港千年 渔业文明的鲜活 见证。祭海大典 是博贺疍家赶海 习俗的重要组 成,该习俗于 2023年5月入选 第七批市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项目名录。 追溯过往,祭海 仪式由出巡、祭 海、回巡三个环 节组成,各种形 式的方阵如锣鼓 队,狮子队,渔民 代表队等伴着欢 快的锣鼓声前 进,出巡从妈祖 庙出发到渔港码 头全程约1.3公 里,每经过一个 停留点,队伍就 会驻足表演舞 狮、舞龙等,祭 海大典是博贺镇 渔民开渔前夕举 行的重要仪式, 由德高望重之人 主持祭海仪式, 仪式庄重而肃 将举办开渔嘉年 华活动。这场 以"海韵千年·渔 启新篇"为主题 的盛会,首次 以"三天两晚沉 浸式体验"模式, 串联祭海仪式、 头鲜拍卖、万人 渔市等十大活 动,打造从文化 传承到产业升级 的海洋经济新样 本。 千年渔脉 活化 传承与现代共舞 千百年来,这片 海域总在开渔前 夕被一场古老的 仪式——"祭海 大典"唤醒,它承 ...
海口:“文体旅商展”联动释放消费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12 05:58
核心观点 - 海口市通过文体旅商展联动策略释放消费新活力 打造时尚消费目的地[1][2][3] 演艺旅游业态 - 2023年以来举办湖南卫视跨年晚会 周杰伦 张韶涵等大型演唱会及国际音乐会[2] - 周杰伦演唱会四天吸引超15万人次游客 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2] - 2025年规划举办刀郎巡回演唱会 百老汇原版音乐剧《芝加哥》等高端演艺活动[1] - 推行演艺门票与商圈消费联动机制 凭票享受免税店/夜市/景区折扣优惠[2] 体育旅游布局 - 依托170公里海岸线资源 成为中国首批帆船城市及赛事聚集地[3] - 重点发展帆船帆板 沙滩运动 足球等特色体育项目[3] - 计划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展现"活力之城"魅力[3] 会展产业建设 - 2024年举办规模以上展会450场 会展业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3] - 通过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提升办展能力[3] - 推动会展与消费深度融合 打造会展旅游目的地[3] 免税政策创新 - 实施离岛免税即购即提 担保即提新方式[3] - 允许游客在免税店购买后直接提货 优化消费体验[3]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多地加码布局——十万亿海洋经济驶向高质量发展“蓝海”
新华网· 2025-08-12 05:44
中央政策导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及合作共赢 [1] - 政策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经济发展 [1] - 提出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38亿元 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2] - 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2]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 [2]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1] - 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 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 [1] -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海域综合治理并探索海洋碳汇核算 [1] 区域发展规划 - 上海规划2030年形成"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包括三大主导产业及五大新兴产业 [3] - 浙江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 目标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 2025年海洋领域投资超2200亿元 [4] - 广东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及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优化海洋服务业 [4] - 山东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推进海洋科技攻关及四链融合 [4][5] 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 -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及科研合作 [1] - 山东加快建设以崂山实验室引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攻关深水及绿色安全技术 [5] - 政策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5]
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经济日报· 2025-08-06 01:59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1] 产业结构优化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47.2%和57.6% 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2] - 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 同比增长8% 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和邮轮艘次同比分别增长40.1%和33.7%[2]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居世界第一 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64.6%、43.3%和62.6%[3] -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取得突破 15万吨级养殖工船交付运营 自航式养殖工船下水[3] - 海水淡化领域科技创新加快 研发新型水凝胶实现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3] 资源保障能力 - 南海发现惠州19-6油田 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4] - 海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3%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6.9%[4] - 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2% 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199.4%[4] - 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4] - 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5] - 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投产 自主研发TFN海水淡化膜正式应用[5] 科技创新成果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正式启动 满足深远海仪器设备试验需求[7] - 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实现协同作业 深海装备应用场景拓展[7] -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投产 采用创新开发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7] - 发布水下生产系统装备品牌擎海Techigh 奠定深水油气装备产业链基础[7] 对外贸易与港口建设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 船舶出口同比增长20%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同比增长13.7%[8] - 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 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5G无人驾驶集卡实现规模化应用[8] - 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过60%[8] - 多个港口新增直航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国际航线[8] 企业预期与投入 - 87.6%企业对下半年经济环境持乐观或中性态度 73.8%企业预计营业利润持平或增长[9] - 89.4%企业预计用工人数保持稳定或增长 57.5%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 58.4%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9]
城市24小时 | 发力下半年 湖北再提这条“黄金水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5:54
湖北省交通运输投资与汉湘桂通道建设 - 上半年湖北省完成交通投资1041.6亿元,占年度目标51.9%,同比增长1.8%,投资总量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1] - 汉湘桂大通道湖北段进展顺利,关键工程"三船闸一航道"已有三个项目获批,湖北段占通道总长近一半 [1][3] - 下半年目标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交通投资,重点推进汉湘桂通道建设,新增港口通过能力2000万吨,高等级航道突破2300公里 [1][3] - 汉湘桂通道全长3200公里,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将打通南北水运大通道,降低中西部物流成本 [1][2] 水运与物流发展 - 湖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中部六省最低,水运是价格最低的运输方式 [2] - 中部五省(除山西)均将运河建设和河道复航纳入发展规划,湖北实施枢纽提能战略加速区位优势转化 [2] - 湖北计划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集装箱通过能力达600万标箱 [3] 区域经济发展 - 深圳南山区连续9年蝉联赛迪百强区榜首,2024年GDP达9500.97亿元,逼近万亿大关 [12][13] - 深圳福田区经济密度最高,拥有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金融保险企业 [13] - 广东17区入围百强区,前10名占8席,显示强劲区域经济实力 [12] 新兴产业与政策 - 浙江启动AI产业加速器计划,围绕技术研发、降低成本等四方面赋能中小企业 [5] - 七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目标2027年形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10] - 广东计划2027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超800亿元,建设40个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6][8] 海洋经济 - 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11] - 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工程装备交付额同比增长39.3%,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增长199.4% [11] - 海洋传统产业稳健,旅游业增加值7718亿元(+8%),交通运输业货运量增长5.2% [11]
突破5万亿!9组数据看上半年海洋经济“成绩单”
人民网· 2025-08-05 03:12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洋经济在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下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 海洋资源要素供给 -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同比增长4.2% [3][5] - 海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3% [6] - 海洋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6% [6]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199.49% [7] -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 [10] 海洋传统产业表现 - 海船新承接订单量 完工量及手持订单量全球比重达显著水平 [12][15]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16] - 海洋货运量同比增长5.2% [19] - 海洋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6.9% [19]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量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9.3%和9.7% [22][24] - 青岛发布可用于海洋药物研发的"海星大旗型兆瓦级发电机组"并连续并网运行超3个月 [25]
机构: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 深海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3:23
海南省海洋产业政策规划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推进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1]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1]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地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核心 海洋经济被提升至战略高度 [1][2] - 沿海省市密集出台规划支持海洋装备、能源、养殖等领域发展 [1] - 海洋经济内涵进一步丰富 与新质生产力深度结合 [2] 海上发电产业前景 - 海上风光发电向深远海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漂浮式风电和光伏技术大有可为 [1] 海洋养殖产业链机遇 - 深远海养殖存在长足发展空间 上游饲料企业市场将随产业扩容而扩大 [1] - 头部饲料企业可通过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种苗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1] 海洋旅游产业机遇 - 政策支持与需求回暖双重驱动 海洋旅游特色企业有望受益 [1] 海洋通信基础设施 - 海洋通信是海洋经济基础设施 构成6G"海陆空天一体化"网络重要环节 [2] - 主要包括海上无线通信、海洋卫星通信和岸基移动通信三种方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