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制造

搜索文档
盘前必读丨《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施行;特朗普: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
第一财经· 2025-06-23 23:37
市场动态 - 机构认为市场做多热情不足,大盘或维持小区间震荡 [1] - 美股全线上扬,道指涨0 89%至42581 78点,纳指涨0 94%至19630 97点,标普500涨0 96%至6025 17点 [3][4]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 85% [4] -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WTI原油跌7 22%至68 5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7 18%至71 48美元/桶 [4] 行业政策 - 国务院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规范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 [5] - 九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黄金资源量增长5%~10%,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黄金矿石处理量500吨/日以上矿山产量占比超70% [5] - 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6月27日发布创业板电池、医疗、算力基础设施等5条特色指数 [6]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呼吁汽车厂家优化返利政策,缩短兑现账期 [6] 公司动态 - 特斯拉股价大涨8 2%,因推出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4] - 超微计算机股价重挫9 8%,因宣布发行2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 [4] - 北方信托涨8 0%,因纽约梅隆银行提出潜在合并提议 [4] - 抖音官方辟谣商业化副总裁浦燕子离职传闻 [8][9] - 寒武纪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297 77元/股上调至818 87元/股 [10] - 广州港拟投资145亿元建设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并对子公司增资28 09亿元 [11] - 浪潮信息计划以2-3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75 59元/股 [12] - 药明康德完成10亿元股份回购并计划注销 [13] 地缘政治 - 特朗普称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全面停火,停火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4日零时开始 [6] - 伊朗已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 [6] - 美国驻叙利亚军事基地遭到袭击 [7] 财经事件 - 夏季达沃斯论坛、亚投行年会、全球新能源汽车论坛等多项重要活动将于6月24-26日举行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众议院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证词 [2]
鸿海英伟达联手破局:人形机器人首登AI服务器产线,德州工厂明年量产
经济日报· 2025-06-20 22:57
鸿海与英伟达合作部署人形机器人 - 鸿海与英伟达正在洽谈在鸿海德州休士顿新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用于生产英伟达AI服务器 [1] - 合作创下多个纪录:首次由人形机器人协助制造英伟达AI产品、鸿海首个在产线使用人形机器人的AI服务器工厂 [1] - 目标明年第1季在新工厂上线生产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 [1] - 休士顿工厂比现有AI服务器制造基地空间更大,已训练机器人完成多项生产任务 [2] 鸿海机器人产业布局 - 机器人是鸿海三大未来产业之一,业务涵盖工业用、商用、医疗、家用等领域 [1] - 将提供整机制造一站式服务,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软件 [1] - 5月与Robust AI建立策略性制造伙伴关系,扩大Carter协作型机器人生产规模 [2] - Carter机器人已部署在DHL美国仓储中心,提升60%生产力 [2] - 与台中荣总合作研发AI护理协作机器人"Nurabot",采用英伟达医疗机器人平台 [2] 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应用 - 英伟达为人形机器制造商提供机器人开发平台 [2] - 医疗机器人采用英伟达Isaac for Healthcare平台和Jetson AGX Orin系统模组 [2] - 运用英伟达Omniverse进行模拟训练,实现自主导航和环境建模功能 [2]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正式成立 嘉实基金启动ETF名称优化工程
搜狐财经· 2025-06-20 08:01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基金发行 -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024433,C类024434)于6月20日成立,总净认购金额9.27亿元,其中A类份额6.85亿元,C类份额2.42亿元,有效认购户数5564户 [1][2][3] - 该基金采用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的双向浮动管理费机制:持有期1年以内1.2%,超过1年且年化超额收益率≤-3%时0.6%,年化超额收益率>6%且收益为正时1.5% [3] - 基金锚定中证800成长指数(70%)、恒生指数(10%)和中债综合财富指数(20%)的复合基准,覆盖科技、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3] 基金经理及投资组合 - 拟任基金经理李涛拥有10年以上科技成长投资经验,现任基金总规模43.52亿元 [4][5] - 李涛管理的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前两大重仓股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长期占比近20%,两家公司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形成全产业链闭环,预计合并后市值超4000亿元 [4] - 李涛在管产品业绩分化显著: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自2022年12月成立以来收益率35.76%,而嘉实清洁能源股票发起式A同期亏损33.42%,首尾业绩差距近70个百分点 [5] ETF产品命名优化 - 嘉实基金对旗下22只指数产品实施场内简称优化,涉及21只ETF和1只LOF,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标准化命名规则,如"稀土ETF基金"变更为"稀土ETF嘉实" [1][6][7] - 更名涉及规模较大的产品包括全市场最大稀土主题ETF(规模超200亿元)和首批中证A500ETF,产品代码、费率结构、投资策略及持有人权益保持不变 [6] - 截至2025年6月,我国ETF市场规模达4.17万亿元,产品数量1186只,投资者超2100万,行业已掀起命名标准化浪潮,易方达、天弘、华夏等公司均已跟进更名 [6][7]
海光与曙光4000亿棋局,完成了AI与互联网权力交接
芯世相· 2025-06-10 05:19
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通过换股合并,成为A股市场及中国芯片产业焦点事件,市值分别为3164亿元和905亿元 [5] - 合并涉及复杂的利益链条,包括股权关系、业务依赖及财务交叉,双方互为重要利润来源 [8][12][24] - 合并旨在优化产业链布局,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应 [32][38][44] - 事件标志着中国半导体技术权力从传统CPU向AI并行计算时代的交接 [46][48] 利益链条分析 股权与财务关联 - 中科曙光持有海光信息27.96%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海光信息2024年贡献中科曙光5.4亿元投资收益,占其税前利润23.6% [8][11][12] - 中科曙光2024年税前利润22.91亿元中,政府补助5.37亿元(占比23.4%)与海光信息投资收益合计贡献近一半利润 [9][10][12] - 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62亿元,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40.26%,且该客户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关系,推测为中科曙光 [15][17][19][23] 业务与人员交叉 - 海光信息向关联方(推测为中科曙光)销售36.8亿元商品,同时采购6000余万元技术服务及产品 [27][28] - 双方高管重叠:海光总经理沙超群曾任中科曙光技术副总裁,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兼任海光董事 [27] - 海光信息账面应收款16.4亿元及合同负债8.9亿元来自关联客户A(推测为曙光) [29] 合并动因与行业意义 协同效应 - 合并可精简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近三年期间费用率分别增长7.62pct和7.55pct,存在优化空间 [38][39] - 消除税后分红环节,减少重复税金支出,提升财务效率 [41] 产业逻辑 - 类比英伟达通过收购Mellanox等布局全栈服务,海光与曙光合并符合AI时代端到端算力解决方案趋势 [43][44] -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强化从芯片到系统的产业链整合,提升产品竞争力 [32][37] 技术权力更迭 - 合并象征中国半导体从串行计算(CPU/英特尔模式)向并行计算(GPU/英伟达模式)的技术范式转移 [46][48] - 反映市场需求从互联网时代向AI加速时代的演变,技术主导权由传统企业向新兴芯片设计公司过渡 [46] 其他信息 - 文章作者为芯片行业资深人士,提供德国电子产业考察活动信息,涉及IFA消费电子展与IAA车展 [5][49][56]
5月核心CPI涨幅扩大 居民消费需求正逐步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6-09 17:53
5月CPI数据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能源价格是拖累主因 同比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至6.1% 影响CPI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1]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 影响CPI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贡献总降幅近70% [1] - 核心CPI(扣除食品能源)同比上涨0.6% 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大涨4.6% 创十年同期新高 旅游价格环比涨0.8% [1] 5月PPI数据 - PPI环比下降0.4% 同比下降3.3% 但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负转平 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同比转正上涨0.2% [1][2] - 耐用消费品价格改善明显 家用洗衣机 电视机制造 汽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6 1.4和0.6个百分点 [2] - 高技术制造业价格持续上涨 集成电路封装和飞机制造价格均涨3.6% 可穿戴设备涨3.0% 微波通信设备涨2.1% 服务器涨0.8% [2] 行业趋势 - 终端消费需求边际改善 提振消费政策显效 计算机 家电 汽车等行业价格压力缓解 [2] - 产业高端化转型加速 半导体 航空 智能硬件等高端制造领域价格保持上涨动能 [2] - 服务消费持续复苏 住宿旅游价格超季节性增长 反映线下消费场景修复 [1]
新华全媒+|物价总体稳定 供需有所改善——5月份物价数据透视
搜狐财经· 2025-06-09 09:31
物价总体态势 - 5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呈现"食品、能源弱,核心稳"格局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2]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环比降幅达0.13个百分点(占总降幅近70%) [1] 食品价格变动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影响CPI环比降幅0.04个百分点 [2] - 鲜菜价格因应季供应增加下降5.9%,猪肉/禽肉价格降幅0.3%-1% [2] - 鲜果、淡水鱼价格因天气和休渔期分别上涨3.3%和3.1% [2] 服务与消费品价格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交通工具租赁/机票/旅游价格转涨 [2] - 工业消费品(除能源)同比上涨0.6%,金饰品价格同比大涨40.1% [2]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降转平,衣着/日用品/耐用消费品均微涨0.1%-0.2% [3] 工业与新兴产业价格 - PPI环比降0.4%,同比降3.3%,但部分领域边际改善 [3] - 集成电路封装/飞机制造价格同比均涨3.6%,可穿戴设备涨3.0% [4] - 光伏设备/锂电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12.1%和5%(较上月收窄0.4/0.3个百分点) [5] 需求驱动因素 - 五一假期带动出行服务价格上涨,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大涨4.6% [3] - 服装价格因换季环比上涨0.6%,超季节性水平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推动半导体设备/服务器价格同比上涨0.7%-0.8% [4][5]
能源价格拖累,5月份CPI环比下降0.2%
第一财经· 2025-06-09 03:11
CPI走势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 影响CPI下降约0.47个百分点[4]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反映国内需求拉动作用增强[2][4] 食品价格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 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4] - 猪肉价格上涨3.1% 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同比下降8.3% 降幅扩大3.3个百分点[4] - 鸡蛋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抵消水果价格上涨影响[4] PPI走势 - 5月PPI环比下降0.4% 同比下降3.3% 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2][7]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石油开采业价格下降5.6% 精炼石油产品价格下降3.5%[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0% 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1%[7] 行业价格分化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降转平 衣着/日用品/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0.2%/0.1%/0.1%[8] - 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集成电路封装/飞机制造上涨3.6% 可穿戴设备上涨3.0%[8] - 新能源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光伏设备价格下降12.1% 锂离子电池下降5.0% 降幅分别收窄0.4/0.3个百分点[8]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加力实施 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 价格呈向好态势[7] - 新一轮增量政策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 推动价格合理回升[5][9] - 二三季度CPI或继续负增长 PPI全年为负概率较大[9]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6-09 01:44
CPI变动分析 - 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3.8% [2]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鲜菜价格下降5.9%,鲜果、淡水鱼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3.3%、3.1%和1.5% [2] - 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4.6%和0.8%,服装价格上涨0.6% [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影响CPI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3] - 核心CPI中,金饰品、家用纺织品和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40.1%、1.9%和1.8% [3] - 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3.6%、1.2%和0.9% [3] PPI变动分析 - 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1]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6%,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3.5% [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0%,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1% [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均下降1.0% [4]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持平,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0.2%、0.1%和0.1% [5]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8%,制鞋业价格上涨0.8% [5]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飞机制造价格均上涨3.6%,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0% [5]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1%和5.0%,降幅收窄0.4和0.3个百分点 [5]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消费需求回暖带动宾馆住宿价格涨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2] - 提振消费政策显效,部分消费品需求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回升 [5] - 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产品需求扩大,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5] - 新能源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光伏和锂电价格降幅收窄 [5]
并购新规后第一单!国产AI算力巨头“强强联合”?
搜狐财经· 2025-06-05 01:28
行业整合与战略重组 - 国内两大AI算力巨头宣布战略重组,反映国产AI板块投资价值通过产业链深度整合、政策红利释放和国产替代加速三重驱动力实现跃升 [1] - 重组双方分别为芯片设计领域龙头和服务器制造龙头,标志着国产AI产业进入"全链条协同"新阶段 [1] - 芯片设计方在金融、通信等领域突破关键性能瓶颈,服务器制造商覆盖全国70%省级政务云平台算力网络并主导超算中心建设 [2] 协同效应与技术升级 - 整合后形成从芯片设计、整机制造到算力服务的完整闭环,预计技术研发周期缩短30%,产品迭代速度提升40% [2] - 技术互补:芯片设计企业的先进制程能力与服务器厂商的大规模制造经验结合,加速高性能芯片规模化应用 [4] - 生态共建:共享5000余家上下游合作伙伴资源,加速构建国产算力生态 [4] 国产替代与成本优化 - 在政务、能源等关键领域,国产算力系统综合成本有望降低25%,进口依赖度从35%降至15%以下 [4] - 并购重组新规后首单案例具有示范效应,强化国产科技股估值重塑动能 [5] 并购重组新规政策红利 - 审批效率提升:科技类并购审核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30天,允许"先并购后备案"机制,48小时内锁定海外技术团队 [5] - 估值包容性提升:对未盈利初创企业及跨境技术并购给予更高容忍度,支持"首付+技术对赌"模式降低资金压力 [5] - 支付工具创新:支持"股权+现金+可转债"组合支付,降低资金成本 [5] 科创板并购活跃度 - 2024年"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发布并购交易102单,合计金额超260亿元 [7] - 2025年新增披露40单并购交易,其中14单为发行股份或可转债购买资产,5单为现金支付类重大资产重组 [7] - 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30只龙头股,前五大成份股合计权重47%,国产算力权重达85%,数字芯片设计成份股权重51% [7]
再加码!实体清单“50%规则”子公司穿透
是说芯语· 2025-05-31 00:12
美国政府拟扩大出口管制范围 - 美国计划将商务部实体清单的"50%规则"扩展至三类清单(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特别指定国民清单),持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将受到同等出口管制 [1][2] - 新规旨在堵住通过子公司规避管制的漏洞,最早可能于6月公布,并可能随即对中国几家大型公司实施新制裁 [2] - 该规则借鉴财政部OFAC对SDN清单的现有标准,即母公司持股≥50%的子公司自动被视为SDN实体,包括交叉持股等复杂结构 [1][4] 政策背景与历史沿革 - 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Landon Heid在4月听证会上透露将研究落实"50%规则",以解决子公司绕开管制的漏洞 [2][4] - 2023年12月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报告批评BIS对华出口管制执行不力,建议实体清单列名应覆盖整个企业网络并采用"50%规则" [5][6] - 国防部CMC清单已采用类似规则,不仅覆盖子公司还包括控股50%以上的母公司,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进一步扩大CMC企业认定范围 [8][9] 现行实体清单的局限性 - BIS目前仅限制清单内企业的特定关联公司,未覆盖子公司网络,例如商汤科技、浪潮集团、华大基因等案例显示业务影响有限 [7] - 前BIS官员指出零敲碎打的列名方式忽视了中国企业体系规避美国法律的系统性行为 [7] 中美经贸摩擦的潜在关联 - 美国近期密集出台科技限制措施,可能与中方未完全履行日内瓦协议中取消非关税反制措施的条款有关 [10][11] - 美国贸易代表指责中国放缓取消对关键矿产流通的限制,而美方已履行关税调整义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