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

搜索文档
垃圾真不够烧了?藏在25家公司财报里的产业真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03:33
行业现状 - 中国垃圾焚烧产业面临局部地区"垃圾不够烧"的挑战,企业通过跨区域布局和收购扩大业务 [1]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光大环境以15.99万吨/日处理能力位居第一 [5][6] - 全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从2005年67座增至2024年1010家,处理能力从3.3万吨/日增至86.18万吨/日 [4] 市场格局 - 行业TOP5上市公司为光大环境、瀚蓝环境、三峰环境、节能环境、绿色动力 [5] - 光大环境2024年营收302.6亿港元,瀚蓝环境合并粤丰环保后处理能力达8.58万吨/日 [6] - 瀚蓝环境产能利用率119%,绿色动力84.86%,伟明环保达97% [7] 产能利用 - 近两年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约60%,16%项目利用率低于50% [5] - 陕西渭南光大环保能源厂设计能力21.9万吨/年,实际处理仅5.373万吨,利用率24% [8] - 局部地区产能过剩主因规划规模偏大或村镇垃圾收集不足 [7][8] 企业动态 - 中科环保3.5亿元收购广西两家垃圾焚烧公司 [1] - 深圳能源投资3.67亿元在肇庆建设垃圾焚烧项目 [1] - 企业拓展多源垃圾处理如开挖存量填埋场,但成本较高 [1] 技术转型 - 垃圾焚烧处理比例从2005年9.8%升至2023年82.5%,填埋比例从85.2%降至7.5% [3] - 2020年后焚烧成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主流处理方式 [4] - 行业经历2008年和2017-2020年两波建设高峰 [4] 市场拓展 - 企业下沉县城市场面临挑战,海外市场如东南亚成为新发力点 [1] - 并购整合趋势显现,但大并购潮或难出现 [1]
出海拓展垃圾焚烧产能,助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信达证券· 2025-07-05 09: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伴随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趋于饱和,东南亚等地成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出海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海外项目在垃圾处理费定价及电价方面均高于国内,垃圾焚烧企业出海拓展产能可助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3] - “十四五”国家对环境质量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多要求,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在化债背景下,优质运营类资产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市场表现 - 截至7月4日收盘,本周环保板块上涨0.81%,表现劣于大盘,上证综指上涨1.40%到3472.32,涨跌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钢铁(5.1%)、建筑材料(4.0%)、银行(3.8%),涨跌幅后三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1.3%)、非银金融(-0.7%)、美容护理(-0.6%) [9] - 水治理板块上涨2.12%,水务板块上涨0.81%,大气治理板块下跌1.16%,固废中环卫板块下跌2.82%,垃圾焚烧板块上涨0.21%,资源化板块上涨1.63%,固废其他板块上涨3.10%,环保设备板块上涨3.14%,检测/监测/仪表板块上涨2.49%,环境修复板块上涨1.36% [3][10] - 当周环保板块涨幅前十的分别为雪迪龙、华光环能等;跌幅前十分别为创元科技、聚光科技等 [13] 专题研究 - 海外垃圾焚烧项目收益率优于国内项目,拓展海外产能可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中国企业技术成熟度高、成本控制能力强以及产业链完善,在海外市场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16] - 中国天楹在越南、印尼、新加坡等地拓展垃圾焚烧项目,垃圾处理费约在150 - 300元/吨,其中河内项目电价约为0.72元/度,显著优于国内水平 [3] - 中国天楹在新加坡大士项目垃圾处理费约合人民币309元/吨,上网电价约合人民币0.51元/度;越南河内项目垃圾处理单价约合人民币150.44元/吨,电价约0.72元人民币/kWh;雅加达项目处理费约合人民币214元/吨 [16][17][18] - 旺能环境越南太平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规模为600吨/日,垃圾处理单价暂定为约合人民币147.74元/吨 [19] - 中国企业加快出海拓展,中国天楹、康恒环境在海外投资规模较大,中国天楹越南河内项目成为绿色一带一路示范性项目,康恒环境截至2024年6月在全球投资建设垃圾发电项目84个,日处理生活垃圾11万吨 [20] 行业动态 - 6月30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的公告》 [3][22] - 7月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规程和建设指标相关文件等4项生态环境标准 [3][23] - 6月30日,江苏自然资源环境厅提到发展海洋蓝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将协同推动江苏省蓝碳司法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4] - 6月30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起草了《山东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25] 公司公告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绿动转债”累计转股127,000元,转股数为13,043股,尚未转股金额为2,359,873,000元 [26] - 中科环保以公开摘牌方式收购广西贵港北控水务环保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广西平南县北控水务环保有限公司100%股权 [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伟22转债”累计转股180,000元,转股数为5,626股;“伟24转债”累计转股251,000元,转股数为13,917股 [27] - 截至2025年7月3日,中国天楹实际控制人严圣军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未来半年和一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均为12,600.00万股 [28] 投资建议 - “十四五”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有望维持高景气度,优质运营类资产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3] - 重点推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洪城环境;建议关注旺能环境、军信股份、武汉控股等 [3]
中国焚烧厂,高价抢垃圾
虎嗅· 2025-07-02 07:21
行业现状 - 中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11万吨/日 超"十四五"目标38.75% 成为全球处理能力最高国家 [2][3] - 2024年底中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16.6万吨/日 被WRCA认证为全球最高 [4] - 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炉83467天次 部分焚烧炉超过半年未开机 [5] - 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60% 40%产能闲置 [5] 产能过剩原因 - 垃圾焚烧占比从2014年32.51%升至2023年82.49% 处理总量增长超50% [15] - 2017-2023年建设提速 2021年新建投产222座 [18] - 13年间焚烧厂数量增长近9倍 处理能力增长16倍 [20] - 东部地区产能集中 浙江76座焚烧厂中18座年均停炉超50天 [23] 企业应对措施 - 开展"垃圾争夺战" 包括支付每吨50元回扣给物业公司 [7] - 开挖陈年填埋垃圾 如广州兴丰应急填埋场挖出350万立方米 [7] - 拓展海外市场 如光大环境、中国天楹、康恒环境等在越南等地布局项目 [7] - 采用"垃圾掺烧"技术 掺烧比例达12%-35% 南阳市项目日需求1050吨 [8] 商业模式 - 2003年转向特许经营 采用BOT模式 [25] - 收入来源包括垃圾处置费、上网电费和政府补贴 [26][27] - 稳定运营企业毛利率通常维持在30%-50% [31] - 特许经营期25-30年 前期投入通过长期摊销 [31]
中科环保摘牌两公司股权 增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规模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5:05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以公开摘牌方式收购北控水务(广西)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贵港环保100%股权及平南环保100%股权,转让价格分别为3.03亿元和5175万元 [2] - 交易完成后,贵港环保和平南环保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 - 公司已与广西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成交确认书》,确认成为两公司股权转让的受让方 [3] 标的公司业务详情 - 贵港环保主要运营贵港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BOO模式,总投资额约9.18亿元,总规模1500吨/日(一期600吨/日、二期300吨/日、三期600吨/日),已全部投运 [2] - 平南环保主要运营平南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期至2052年3月31日,采用BOO模式,总投资额约5.31亿元,总规模1200吨/日(一期600吨/日已投运) [2]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贵港环保账面净资产2.6亿元,评估值3.35亿元,增值率28.74% [2] - 平南环保账面净资产5726.14万元,评估值5750万元,增值率0.42%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协同 - 公司系国内较早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化的企业,具有丰富的BOT、BOO项目经验 [3] - 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战略规划,有助于增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规模,拓展广西固废处理市场布局及绿色热能高效利用模式的推广 [4] - 预计交易将提升公司未来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强核心竞争力 [4] 公司并购历史与成效 - 近年来公司积极并购具有供热潜能的标的,并通过运营标准化提升业绩,例如2023年底收购的石家庄项目首季度扭亏为盈,2024年单体项目净利润增长5000万元,合并报表净利润贡献约10% [4] - 境外业务方面,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1500吨/日)和扬吉尤利市(800吨/日)政府签订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作备忘录 [4]
“垃圾不够烧”背后的产业变局
科技日报· 2025-06-30 23:51
行业现状与供需矛盾 - 垃圾焚烧厂面临"垃圾不够烧"困境,设计处理能力每天3000吨,实际进厂垃圾仅2000吨左右,产能利用率仅60% [1][4] -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26236.62万吨,无害化处理能力115.55万吨/日,40%产能闲置 [4] - 部分地区出现恶性竞争,处理费从80元/吨压至50元/吨,低于成本价 [4] - 供需矛盾主因包括规划与常住人口脱节(差额达30%)、地方保护主义、垃圾收集率低及填埋处理惯性 [4]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国产炉排炉技术热效率较10年前提升40%,二噁英排放浓度仅为欧盟标准1/10 [1] - 智能化燃烧系统实现热效率稳定85%以上,年增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节省标煤1220吨 [2] -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监测2000多个数据点,温度波动控制在2摄氏度内 [2] - 污泥协同处置技术突破行业认知,掺烧比例达40% [6] 国际化与标准输出 - 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垃圾焚烧项目达79个,覆盖六大洲 [3] - 近半数国内项目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世界领先水平,形成"清洁、高效、兼容、和谐"体系 [3] - 正联合深圳能源等企业向全球推广中国标准与技术方案 [3] 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转型 - 能源绿岛项目利用焚烧蒸汽供热,年替代标煤7.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6万吨 [6] - 残渣资源化利用提取贵金属,骨料制作环保砖等建材 [6] - 探索电热气联供模式,与用电大户形成闭环处理 [7] - 部分厂转型为循环经济园区(医疗/餐厨垃圾处置)或环保教育基地(年接待10万人次) [7] 产业未来方向 - 从规模竞争转向服务价值竞争,定位从"环境负担终结者"升级为"城市服务提供商" [7] - 通过能源网络嵌入城市生命线,拓展碳交易、数据监测等增值服务 [7] - 垃圾减量化仍是大势所趋,盲目增加垃圾量将抬高经济成本与污染总量 [5]
瀚蓝环境保持高质量良性增长,重大重组落地促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新浪证券· 2025-06-27 05:14
公司业务结构 - 固废处理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50%,是核心业务 [1] - 2024年营业收入118.86亿元,同比-5.22%,归母净利润16.64亿元,同比+16.39% [3] - 资本性支出17.08亿元,同比减少约5.9亿元,自由现金流13.58亿元,同比增长723.81% [3] 行业发展趋势 - 垃圾焚烧行业进入存量整合阶段,整体增速放缓 [2] - 工程类收入大幅下降,但资本性支出降低,现金流大幅改善 [2] - 行业呈现运营精细化和加快整合特征 [2] 运营效率提升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吨垃圾发电电量达376.38度,吨垃圾上网电量325.66度,同比分别增长2.48%和3.53% [3] - 对外供热量增长33.53%,供热收入约2.12亿元,同比增长31% [9] - 2022至2024年对外供热82.06万吨、111.01万吨和148.23万吨 [9] 股东回报与分红 - 2024年分红6.52亿元,同比提升68%,股息率4.01% [3] - 未来两年每股派发现金股利同比增长不低于10% [3] 重大资产重组 - 完成私有化粤丰环保,持有92.78%股权 [5] - 垃圾处理总规模(含参股项目)达97,590吨/日,国内前三、A股第一 [6] - 并表后营收规模将达131亿元,总资产突破640亿元 [6] 并购协同效应 - 业务布局有9个省份重合,有利于"瀚蓝模式"推广复制 [9] - 粤丰环保2024年供热规模约31.30万吨,增加供热业务潜力 [9] - 通过贷款置换降低财务费用,优化粤丰环保融资成本 [11] 技术创新与数智化 - 打造"工业大脑"提升垃圾焚烧发电效益 [10] - 通过AI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 [10] - 未来近10万吨/日垃圾处理规模有望实现更高效运营 [10] 现金流管理 - 2024年存量应收账款回款超24亿元 [11] - 2025年预计收回存量应收账款不少于20亿元 [11] - 未来资本性支出保持下降趋势,自由现金流持续提升 [11]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6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11:14
供排水项目 - 运营及在建供水项目规模约 430 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规模逾 480 万吨/日,在建项目大多在 2025 - 2026 年内投运 [2] 应收账款 - 随业务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增加,公司重视管理并积极催收 [2]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 推进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规模 5100 吨/日,污泥协同处理规模 800 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 800 吨/日,预计 2026 年投运 [3] - 积极关注政策动态,未来研究探索绿电直供相关模式 [3] 供水业务调价机制 - 满足调价原则可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经成本监审、听证会等程序通过后执行,遇上游资源水价等调整实行同步同幅联动调整 [3] 资本开支及分红 - 近年来因项目建设资本开支大,未来 1 - 2 年项目建成投运后开支将下降 [3] - 重视股东回报,近年来提升现金分红比例,未来项目投运释放产能后更有条件提高回报水平 [3]
绿色动力: 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3 16:54
本期债券基本情况 - 核准发行规模为23.6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国证监会于2022年1月24日核准[3] - 实际发行规模为2,36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23.60亿元,净募集资金约23.45亿元[4] - 债券期限为6年,自2022年2月25日至2028年2月24日[4] -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20%,第六年2.00%[5] - 初始转股价格为9.82元/股,最新调整后转股价格为9.35元/股[19]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登封项目、恩施项目、朔州项目、武汉二期项目、葫芦岛发电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11]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2.31亿元,剩余13.78亿元[17] - 登封项目已投入1.5亿元,实现效益1,116.70万元;武汉二期项目投入5.68亿元,实现效益5,528.15万元[17] - 募集资金专户存放于招商银行、邮储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银行[15]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企业之一,运营37个项目,垃圾处理能力达4.03万吨/日[14] - 2024年营业收入33.99亿元,同比下降14.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9亿元[14]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219.89亿元,资产负债率61.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每股净资产5.78元[14] 债券条款与调整 - 转股期自2022年9月5日至2028年2月24日[7] - 赎回条款:期满后按面值109%赎回;转股期内若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日不低于转股价130%可触发赎回[7] - 回售条款:最后两个计息年度若股价连续30日低于转股价70%可回售[8] - 转股价格因派息多次调整,从初始9.82元/股降至9.35元/股[19] 评级与付息情况 - 主体及债项信用等级均为AA+,评级展望稳定[12][18] - 2023年付息0.20元/张,2024年付息0.40元/张,2025年付息0.60元/张[18]
绿色动力: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7 08:1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85亿元 同比降低7.02%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85亿元 [8] - 总资产为人民币219.8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80.53亿元 [8] 运营指标 - 2024年全年处理生活垃圾1,438.24万吨 同比增长6.96% [9] - 实现上网电量426,090.73万度 同比增长9.42% [9] - 总垃圾处理能力突破4万吨/日 [9]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垃圾焚烧烟气一体化超低排放研发项目在乳山公司试验成功 各项排放指标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10] - 与阿里云合作在通州项目推广应用垃圾焚烧人工智能技术 获得2024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0项 其中发明专利19项 [10] 绿色能源业务 - 常州公司斩获垃圾发电行业首个中国绿色电力证书 并成为行业首家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上架交易的企业 [9] - 截至2024年底共申领绿证49.53万余张 销售绿证25.33万张 [9] - 开展对外供热供汽业务项目达到10个 [9] 股东回报与激励机制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0元 合计派发现金约2.79亿元 占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7.64% [14] - 首次实施中期现金分红 并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4-2026)》 [11] - 拟实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深度绑定核心骨干与公司长期利益 [11] 财务预算 - 2025年管理费用控制在人民币30,663万元以内 [16] - 2025年财务费用控制在人民币7.8亿元以内 [16] 审计机构聘任 - 继续聘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2025年度审计机构 聘期1年 [15] 董事监事薪酬 - 2024年执行董事薪酬最高为乔德卫2,080,218.45元 其中工资及津贴888,500.00元 奖金1,083,700.00元 [17] - 境内独立董事津贴为人民币8万元/年 常住香港的独立董事津贴为12万港币/年 [16] - 2025年董事监事薪酬计划与2024年保持一致 [19]
市政环保类红利资产梳理:现金流改善+分红率提升建议关注港股固废水务公司-20250616
华源证券· 2025-06-16 12: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垃圾焚烧发电、水务公司遵循准许收益率模型,盈利稳定性远超其他行业,且行业步入存量运营期,资本开支大幅收缩,企业自由现金流陆续转正,若应收账款回款加速,将进一步改善现金流 [5] - 香港利率大幅下降,港股红利资产有望迎来重估,建议关注公用事业资产(电力、市政环保) [5] - 建议以现金流改善预期、分红表现、股息率作为筛选原则,推荐光大环境,建议关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绿色动力环保、中国水务、北控水务集团、粤海投资、海螺创业,同时推荐 A 股固废标杆企业永兴股份 [5] 各公司情况总结 光大环境 - 全国最大垃圾焚烧发电企业,24 年分红率 42%,未来分红有望提高,预计 25 年股息率 5.9% [5] 绿色动力环保 - 纯垃圾焚烧发电企业,24 年分红率 71.4%,预计 25 年 H 股股息率 8.4%,A 股股息率 4.9% [5] 北控水务集团 - 污水处理 + 供水企业,当前分红总额保持稳定,预计 25 年股息率 6.8% [5] 粤海投资 - 纯供水企业,核心资产为东深供水,承诺分红率 65%,预计 25 年股息率 6.4% [5]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 - 天津市国资委旗下供水 + 污水处理企业,当前分红率 33%,未来分红有望提高,危废减值有望下降,预计 25 年 H 股股息率 5.6%,A 股创业环保股息率 3.3% [5] 海螺创业 -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当前分红率 32%,未来分红有望提高,预计 25 年股息率 4.8% [5] 永兴股份 - 广州市唯一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陈腐垃圾复挖 + IDC 供电推进,预计 25 年股息率 4.2% [5] 中国水务 - 供水企业,当前分红率 30%,未来分红有望提高,预计 25 年股息率 4.3% [5] 各公司估值及股息率情况 - 报告列出主要电力、环保、燃气公司 2024 - 2026E 的市值、归母净利润、PE、PB、分红率、股息率等数据,如北控水务集团 2025E 股息率 6.8%,粤海投资 2025E 股息率 6.4%等 [6][7] 利率及应收账款情况 - 5 月以来香港利率持续下降,同业拆息隔夜 HIBOR 降至 0.02%,1 个月 HIBOR 降至 0.54%,12 个月 HIBOR 降至 3.01% [5] - 统计当前应收账款占市值比例较高的包括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武汉控股、光大环境、首创环保、北控水务集团、长青集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