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冠军科技集团(00092)发盈警 预期年度股东应占亏损增至约4200万-46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4:36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全年股东应占净亏损约港币4200万元至4600万元 对比2024年同期港币1200万元亏损扩大250%-283% [1] 亏损原因分析 - 智慧城市业务受地缘政治导致关键部件短缺 行业发展严重滞后 业务收入及营运业绩显著减少 [1] - 可再生能源业务因香港政府上网电价资助计划可能于2033年终止 投资者积极性降低 业务收入及营运业绩显著减少 [1] - 2024年同期包含出售东莞酒店获得港币3210万元一次性收益 本年度无此类非经常性收益 [1] 财务影响 - 客户回款滞后导致应收账款预期信贷损失显著增加 [1]
第十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ICPRE 2025)在杭州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54
2025年9月19日至22日,第十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Renewable Energy,ICPRE 2025)在浙江杭州隆重 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IEEE及IEEE IAS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 学、安徽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协办。 大会吸引了来自 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卡塔尔、西班牙、俄罗斯、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青年研究 者参会,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共同探讨电力生成、传输、存储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前沿议题,聚焦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王志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李虹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她指出,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电 力与可再生能源领域正经历从技术创新到系统重构的深刻变革。接下来,浙江大学盛况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发表欢迎致辞,他提到,作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 台,ICPRE 今年迎来第十届举办,标志着大会在汇聚全球智慧、 ...
首届中国—东盟绿色能源转型与零碳园区能力建设培训出炉!
中国能源报· 2025-09-22 10:24
「READING」 近日,《2025年亚太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趋势报告》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能源周"上发布。报 告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7(SDG7)落实情况,从电力可及性、用于烹饪的清洁燃料和技术、可再生能源 占比、能源利用效率等维度,系统分析了地区能源转型进展、挑战及路径,提出针对性转型建议。 Transforming energy systems for a low carbon futur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al trends report on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5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作是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区域,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占比仍高达 85%,该区域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到了60%),碳排放强度(carbon intensity)高于其他区域, 也正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报告原文 ESCAP 2025 Transforming energy systems low carbon future AP 在10月即将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绿色能源转型与零碳园区能力建设培训 ...
内蒙古出台新规激发用能企业绿电消费潜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9-22 08:08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知》以创新绿电消费机制为引领,引导高载能产业与绿电消 费深度融合,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由'高载能、高排放、低水平'向'高能效、高绿电、低排放'转 变,为全国绿电消费机制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于水报道 为扎实推进内蒙古绿色转型任务,加快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机制,近 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强 制与自愿消费相结合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包含总体要求、夯实绿电消费核算基础制度、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机制、健全可再生 能源电力自愿消费机制、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夯实绿电消费核算基础制度包括明确绿电 消费核算范围、避免绿电消费重复计算、提升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三个方面;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 费机制包含严格新上项目绿电消费要求、提升存量企业绿电强制消费比例、推动新能源与产业融合发展 三个方面;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自愿消费机制包含拓展绿电自愿消费实践通道、培育绿电自愿消费应用 场景、开展自治区绿电消费认证三个方面;保障措施包含加强动态监督管理、加强绿电消费 ...
毕马威《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5:51
毕马威中国日前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以下简称《年鉴》)显示,2024年,化石燃料在全球 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7%。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天然气增 幅最大,达2.5%,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1%和0.6%。石油仍是最大的能源来源,满足了全球34%的能源 需求。 "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增长约1%,均创下历史新高。"从《年鉴》 可以看出,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全球能源系统的脱碳进程仍未能抵消经济活动带来的排放压力。 去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4%,继续领先于总能源需求增速,表明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 变。《年鉴》提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但仅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 的8%,凸显出可再生能源在终端用能中的渗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各国有望借助可再生能源打造独 立、清洁的能源系统,蕴含巨大的机遇。 从具体能源类型来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中国 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其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 内几乎翻番。 毕马 ...
生态环境部: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9-22 02:07
国新办9月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 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介绍,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 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频发广发,带来日益严重的生命财 产损失和生态破坏,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李高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 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健全产品碳足迹核 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二是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今年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 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还启动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低碳 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先后制定30余项制度规 范,初步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 ...
毕马威:可再生能源成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中国是主要推动力
环球网· 2025-09-22 01:3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毕马威中国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占比高达87%。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增速高达9%。中国依然是可 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其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乎翻 番。 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认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赋能能源转型过程中,带 来了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这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复杂的挑战,从中长期角度看,对推动全球 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则提到:"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 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其中煤炭需求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但同时也在可再生能源装机、电动汽车销 售和电池储能部署方面领先全球。" 国盛证券此前发布研报也认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 知》的发布,将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新能源发电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收加 快,有望极大程度上缓解绿电运营商现金流压力,利好运营商纾困反转,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
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主论坛在深圳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21 10:08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日前,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主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五号馆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数智化转型如何赋能能源 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全球能源领域顶尖专家、行业领袖和国际组织代表,共同探讨数字能源的未来 趋势与挑战。 深圳先行示范,数智引擎驱动能源产业新变革 匈牙利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查巴·诺瓦克介绍,匈牙利在太阳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平衡 太阳能发电、发展灵活性存储和智慧管理系统的挑战。"能源的未来必须是智能的,欢迎中国企业到匈 牙利投资,促进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中外论道,共探全球能源转型数字机遇与挑战 圆桌对话环节围绕"全球能源转型中数字能源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度探讨,中外专家一致认为,数智技 术是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的核心动力,需加强标准协同、数据共享与金融创新,共建全球能源数字未 来。 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尽管我国风光装机容量已超煤电,但弃 风弃光率平均达5%,部分区域超30%,根源在于新能源出力的不可控性。破解这一难题需依靠长时储 能技术,其需满足安全、经济、资源可及三大核心要求。他重点介绍了液流电池技术,尤其是全钒液流 电池,是 ...
ESG热点周聚焦(9月第3期):《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正式印发
国信证券· 2025-09-21 07:27
核心观点总结 海外ESG热点事件 - 监管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披露挑战,美国EPA拟废除《温室气体报告计划》,法院命令SEC重新评估气候披露规则,反映特朗普政府放松监管倾向[3][6][10] - 政策仍在部分领域推进标准化与国际化,联盟敦促GHG Protocol认可沼气和可再生天然气,新加坡签署200万吨碳信用采购协议[3][6][8] - 技术突破加速产业化应用,Prometheus将DAC碳捕集成本降至50美元/吨,Mars启动全球最大PPA,新加坡推出分子级塑料护照系统[3][6][17] - 治理与社会责任向供应链延伸,贝恩调查显示50%企业买家计划淘汰不可持续供应商,德克萨斯州调查Glass Lewis和ISS[3][6][8] - 绿色金融创新驱动资本转向,荷兰PFZW养老基金委托Robeco 180亿美元实施主动ESG投资,推动气候科技融资模式多样化[3][6][8] 国内ESG热点事件 - 政策标准化持续赋能,财政部会同九部委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提供价值链范围及财务影响披露操作框架[3][18][19] - 碳中和路径聚焦技术突破,内蒙古150万千瓦风储基地投运,年减碳498万吨,东方汽轮机发布全球首台F级纯氢燃机G15H实现零碳燃烧[3][18][19] - 治理强化合规与跨境协作,陕西规范售电市场运营禁止阴阳合同,南方电网深化东盟能源合作,提升区域绿色电力贸易[3][18][19] - 市场化改革推进,宁夏与黑龙江设定新能源上网电价竞价机制,宁夏下限0.18元/千瓦时,平衡收益与用户承受能力[3][18][19]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60%碳排放量,配额累计成交额489.6亿元[19][34] 学术前沿研究 - 气候风险显著推动企业绿色并购行为,通过强化环保意识、影响生产经营和增加媒体监督压力等机制实现[3][37][39] - ESG披露对企业长期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避税行为是关键中介渠道,提升财务透明度及内部治理[3][42][44] - 异质性效应明显,小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从ESG披露中获得的长期价值提升效应更强[3][42][44] ESG重要事件梳理 海外事件 - 麦当劳投资2亿美元推动再生农业,覆盖8个州、400万英亩牛肉供应链,优化放牧管理及水资源保护[8] - S&P Global与Novata合作推出可持续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强化碳计算与合规能力,覆盖范围1、2和3排放[8] - 绿色数据中心开发商Soluna获Generate Capital 1亿美元融资,支持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高性能计算[8] - 澳大利亚设定2035年温室气体减排62%-70%目标,配套53亿美元投资推动工业脱碳[8] - 美国航空与阿拉斯加航空牵头成立1.5亿美元可持续航空燃料基金,突破能源风投管理[8] 国内事件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强调以投资者和债权人为基本信息使用者,推动ESG信息决策有用性[19][25] - 福建发布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设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节能环保产业达3000亿元规模[19][26][28] - 全国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减碳163万吨,实现9小时稳定电量10.8亿千瓦时[19] - 青海绿电交易量突破39亿千瓦时,西北首笔挂牌交易机制创新助推能源转型[19] - 生态环境部汇报"十四五"成就,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60.9%,风电光伏装机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34] ESG学术前沿 气候风险与企业绿色并购 - 研究样本为200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气候风险通过环保意识、生产经营活动和媒体监督压力促进绿色并购[37][39] - 企业规模、融资能力、ESG表现及研发支出规模等因素在气候风险促进绿色并购中发挥积极作用[37][39] - 行业竞争程度和ESG投资者持股也影响气候风险对企业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37][39] ESG披露与企业长期价值 - 研究以2015-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为对象,ESG披露系数1.143,对企业长期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42][44] - 避税行为中介效应显著,系数-0.046,ESG披露通过降低避税提升企业长期价值[42][44] - 异质性分析显示小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效应更强,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及现金流等[42][44]
报告称中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6:02
全球能源需求与碳排放 - 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 碳排放量增长约1% 均创历史新高 [1] - 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87% 石油 天然气和煤炭消费量均增长 其中天然气增幅最大达2.5% 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1%和0.6% [1] - 石油仍是最大能源来源 满足全球34%的能源需求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 增速高达9% 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约为全球总能源需求年平均增长率的五倍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 但仅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8% [2] -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 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 [2] 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中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 [2] - 中国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乎翻番 [2] - 中国在煤炭需求超过世界其他地区总和的同时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 电动汽车销售和电池储能部署方面领先全球 [3] 全球电力需求与电气化趋势 -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4% 继续领先于总能源需求增速 表明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2] -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能源转型 带来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 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更复杂挑战 [2] - 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新能源及能源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方面具有优势 [2] 区域能源转型差异 - 越来越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视作提升能源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手段 [2] - 全球能源转型呈现明显区域特征 欧美放缓而亚太继续领跑 [2] - 人工智能与能源行业结合共生 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能源转型速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