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再度抛售!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06:37
就在上周,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官宣,已经抛售了 11 只以色列股票,并终止与以色列所有 外部资产管理机构的合同。 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最新宣布,将出售更多以色列公司的股份。两度官宣出售,挪威央行 投资管理公司持仓的以色列公司减少 23 家,至 38 家。 NBIM 两度抛售以色列股票 【导读】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两度出售以色列公司股票,仍将继续出售 见习记者 储是 据此前媒体报道,由于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挪威国民民意对本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 以色列公司有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 NBIM 基金是指数型投资,主要以指数为驱动,基准指数由财政部根据富时 集团和彭博巴克莱指数的指数制定的基准指数来衡量。其中股票部分基于富时全球全市值指 数,固定收益部分则基于彭博巴克莱指数。 当地时间 8 月 18 日,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 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 ,简称 NBIM )在官网发布了其发给挪威财政部的信函称,截至 8 月 14 日,该基金投资 190 亿克朗于 38 家在以色列上市的公司;与 6 月 30 日相比,减少了 40 亿克朗和 23 家 公司。 对此,北约前秘书 ...
瑞士百达谭思德:全球经济结构性剧震,四大因素塑造未来十年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5:18
长期投资理念 - 瑞士百达作为拥有220年历史的私有合伙制金融机构 始终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将长期投资期限定义为10年 并每年进行未来10年经济格局展望 [1] - 公司从商贸起家逐步发展为专注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 通过有机增长成为瑞士第二大国际金融机构和欧洲领先独立财富管理机构 [1] 全球经济结构性变化 - 全球经济正经历"结构性巨震" 二战后美国提供的经济稳定性、安全保障和安全资产三大支撑体系正在受到质疑 [5][6] - 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美国财政赤字达7% 其中一半来自债务利息支出 尽管经济正增长且就业市场接近充分就业 [8] - 去全球化、脱碳、人口结构和财政政策主导四大因素将塑造未来10年经济格局 通胀将维持更高水平 [10] 美国市场挑战 - 美国长期国债期限溢价目前仅50-70基点 不足以补偿长期持有风险 对长端收益率曲线持负面看法 [8] - 关税政策相当于向消费者征税 原预计节省2万亿美元的政府效率部门实际仅节省1800亿美元 [3] - 移民占部分行业劳动力比例高达40% 在紧张劳动力市场环境下成为企业现实问题 [3] 欧洲市场机遇 - 德国废除债务刹车机制 议会批准1万亿欧元军事和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债务占GDP比例原本较低 拥有充足财政空间 [9] - 欧洲推进联合防务基金 实际工资上涨财政压力缓解 防务支出增加 预计未来10年经济增长率1.5% 与美国1.8%的差距缩小至30基点 [9][10] - 欧洲资产和货币相比以往更具吸引力 因美国金融市场对外国投资者吸引力下降 [9] 区域经济增长预测 - 中国未来10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为3.5% 印度为增长最快经济体但通胀率最高 [10] - 金融领域放松监管 银行被允许以更低资本比率运营 将激励增加放贷头寸和更积极参与金融市场 [3]
新城控股等在天津成立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5:17
公司动态 - 天津新融苏杉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6亿元 [1] - 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自有资金投资活动、资产管理服务及信息咨询服务 [1] - 公司由新城控股旗下企业管理公司及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江苏省分公司等共同持股 [1] 行业动向 - 企业通过合资形式拓展资金管理及投资业务 [1] - 合作方涉及房地产及金融资产管理领域 [1]
中国信达(01359)上涨3.66%,报1.7元/股
金融界· 2025-08-19 03:26
股价表现 - 8月19日盘中上涨3.66%至1.7元/股 成交金额达3.0亿元[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30.4亿元 净利润30.36亿元[2] - 2023年末总资产达15943.6亿元 股东权益1928.29亿元[1] - 员工总数约1.4万人[1] 业务结构 - 核心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 同步开展金融服务业务[1] - 全国分支机构覆盖33家分公司[1] 信息披露 - 2025财年中报预定于8月27日披露[2]
美国滞胀幽灵笼罩市场 黄金重启跌势震荡向下
金投网· 2025-08-19 03:12
市场环境与投资者预期 - 美国滞胀风险正笼罩全球金融市场 迫使投资者紧急调整资产配置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高企的双重威胁[1] - 约70%的全球投资者预计未来12个月将出现滞胀 即经济增长低于趋势水平而通胀高于趋势水平[2] - 当前全球股市仍接近历史高点 标普500指数8月中旬触及5600点 债券市场保持平稳 显示市场尚未充分消化滞胀威胁[2] 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7月非农就业新增仅11.4万 远低于预期的17.5万 失业率升至4.3% 创2021年以来新高[2] - 美国7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 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2] - 生产者价格指数7月同比意外飙升2.8%[2]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暂企3330美元关口上方 呈现窄幅波动[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黄金ETF流入230吨 创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3] - 在滞胀环境下 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更具吸引力[3] 技术走势分析 - 黄金日线陷入高位横向整理 K线实体整体不大 布林道收口宽幅震荡 有进一步向下轨回落趋势[4] - 4小时图小台阶震荡下跌 高点下移形成下行趋势 次高点在3360 趋势线阻力下移至3350[4] - 现货黄金上一交易日冲高回落 震荡式倒垂收跌 空头仍占据优势 下方关注3320美元或3311美元附近支撑 上方关注3338美元或3345美元附近阻力[4]
贝德斯金融上涨3.82%,报2.99美元/股,总市值4589.65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13:57
股价表现 - 8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3.82%至2.9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4396美元 总市值4589.65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974.8万港元 同比下降55.57% [1] - 归母净利润-552.3万港元 同比增长8.16%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通过离岸基金结构和全权委托账户定制投资策略 [1] - 重点发展房地产基金、高收益定息基金、综合策略基金和私募直接投资基金 [1]
BCG波士顿咨询:2025年全球资产管理报告解读(26页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41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128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创历史新高 主要受益于全球主要股指显著上扬 [1][8][19] - 行业营业收入增长580亿美元 其中70%来自市场表现贡献 仅30%源于资金净流入 但收入增长的一半因低价产品占比提升及费率下行被抵消 [1][9][26] - 投资者持续从主动管理型基金转向被动型产品 2024年主动型基金净流出1000亿美元 被动型基金净流入1.6万亿美元 ETF需求显著增长 [1][10][28] 产品及分销模式变革 - ETF管理费低且能增强客户长期关系 主动型ETF市场处于早期阶段 规模仅占ETF总规模的7% 但过去十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9% [1][6][45] - 私募基金零售化满足零售投资者对高风险收益产品的配置需求 但需克服流动性及监管障碍 零售客户掌控全球48%资产份额 [2][6][49] - 资管机构需构建定制化产品团队、营销能力及供应商管理体系 或与ETF加速器平台合作以降低前期成本 [47] 行业整合策略 - 资管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五大目标:拓展另类投资产品、扩大全球业务布局、构建技术与数据能力、获取长期资本、拉近客户距离 [3][6][12] - 交易成功核心在于落地执行 需弥合文化基因、薪酬架构和价值创造逻辑等深层差异 [3][23] - 行业规模效应显著 管理资产规模超5000亿美元的头部机构可通过技术协同和运营优化实现成本优势 [55] 成本结构优化 - 资管机构采用三种战略模式重塑成本:重点投入投资管理与交易执行(占比30%-40%)、聚焦销售营销及运营(占比39%)、集中资源发展IT(占比22%) [4][11][21] - 零基成本管理法通过外包非核心职能、利用生成式AI实现流程自动化 避免双重运营成本 [5][7][23] - 2024年行业利润上升约22% 但因新增资金平均费率较存量低40个基点 仍需通过创新与扩张应对收入压力 [31][35] 未来发展趋势 - 主动型ETF与主动型共同基金收益表现相近(平均总收益率分别为0.64%和1.08%)但费率更低 2024年新发行ETF中44%为主动管理型 [6][44][45] - 私募资产零售化可通过配置于主动型ETF或模型投资组合实现 半流动性基金规模四年增长超五倍 2024年净资产值突破3000亿美元 [6][49][51] - 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技术可通过代币化、增强透明度及催生可编程产品推动行业创新 [52]
服务实体经济新实践,浦银理财“日鑫悦益”产品体系焕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3:08
行业发展趋势 - 资管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契机 [1] - 低利率成为市场常态 投资者需求向多元化专业化加速演进 [2] - 中国资管行业2025年加速迈入精耕细作时代 科技金融等新兴领域机遇持续凸显 [2] 公司战略布局 - 浦发银行以"一个中心 四化发展"全面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 浦银理财通过产品体系升级践行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架起财富管理与实体经济桥梁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科技企业的首选伙伴银行 提供全周期综合化一体化服务 [7] 产品体系升级 - "日鑫悦益"产品体系从1.0升级至2.0版本 形成"4+3"架构体系 [2][3] - 四大主系列包括日系列(活钱管理) 鑫系列(稳健配置) 悦系列(价值深耕) 益系列(权益+多元资产配置) [3] - 三大特色维度包括+主题(紧扣国家战略) +客群(精准化服务) +区域(深耕属地特色) [4][5] 业务规模数据 - 浦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突破1.45万亿元 [2] - 管理产品数量超过2000只 [2] - 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300万 [2] - 鑫系列产品当前存续规模约9000亿元 [3] 产品创新特点 - 日系列2.0版实现消费场景无缝嵌入 提升快赎功能效率 支持理财夜市功能 [3] - 鑫系列2.0版升级"债券+"策略 把握债市投资主线 [3] - 悦系列2.0版强调信用资产价值挖掘 精选优质非标资产 [3] - 益系列2.0版引入科技成长 周期轮动 Reits优选等多种策略 [3] 科技金融布局 - 推出科技金融五力模型主题产品 以母行自研评价体系为核心维度精选资产 [7] - 采用"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 提供"股 债 贷 保 租 孵 撮 联"全方位服务 [7] - 依托集团"大科创"体系 推动资本聚焦科创领域 [7]
服务实体经济新实践,浦银理财“日鑫悦益”产品体系焕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2:58
资管行业发展趋势 - 资管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契机 [1] - 中国资管行业加速迈入"精耕细作"时代,科技金融等新兴领域机遇持续凸显 [5] - 低利率成为常态,投资者需求向多元化、专业化加速演进,对产品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提出更细分要求 [5] 浦银理财产品体系升级 - 公司推出"日鑫悦益"产品体系2.0版,以"4+3"架构为核心,四大主系列筑牢根基,三大特色维度拓宽服务边界 [8][10] - 产品管理规模突破1.45万亿元,管理产品超2000只,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300万 [7] - 产品体系从1.0到2.0的迭代,1.0版于2023年11月首发,初步搭建"日、鑫、悦、益"四大系列基础框架 [4][5] 四大主系列升级细节 - "日"系列定位活钱管理,2.0版实现消费场景无缝嵌入、提升快赎功能效率、支持理财夜市功能 [9] - "鑫"系列为稳健配置核心,存续规模约9000亿元,2.0版升级"债券+"策略,强化收益护城河 [9] - "悦"系列聚焦价值深耕,2.0版强调信用资产的价值挖掘,精选优质非标资产捕捉特定行业结构性机会 [9] - "益"系列主打"权益+"多元资产配置,2.0版引入科技成长、周期轮动、Reits优选等多种策略 [9] 三大特色维度 - "+主题"紧扣新质生产力、金融"五篇大文章"、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国家战略 [10] - "+客群"从"全覆盖"升级为"精准化",为机构、私行、银发群体等定制差异化产品 [10] - "+区域"深耕属地特色,联合分行打造不同地域专属产品 [10] 科技金融主题产品 - 推出多元配置策略科技金融主题产品,以"科技五力模型"评价体系为核心维度精选资产 [13] - 整合浦发银行科技金融生态资源,提供"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综合化服务 [13] - 推动资本聚焦科创领域,践行国家"科技金融"战略部署 [13]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全面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局,以"一个中心、四化发展"为战略 [1] - 持续深化"百姓身边的理财"理念,服务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助力国家战略 [13] - 通过精准资产配置架起财富管理与实体经济桥梁,践行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3]
30亿拿下地方AMC牌照,京东强势入局个贷不良资产市场
36氪· 2025-08-18 11:43
交易概述 - 京东集团以30.14亿元交易对价成功受让中信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66.67%股权 [1][2] - 该交易通过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完成 转让底价为301385万元 [1][2] - 交易完成后京东成为控股股东 中信集团彻底退出 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保留33.33%股权 [4] 标的公司背景 - 中信青岛资管成立于2015年9月 前身为青岛市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3] - 2016年2月获得批量收购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资质 成为全国首家市级AMC公司 [3] - 经营范围包含收购、受托经营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投资和处置 [3] 牌照稀缺性 - 全国持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仅有59家 后续扩容审批严格 [4] - AMC牌照具有极高稀缺性 京东30亿出价物有所值 [4] - 符合《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一参一控"要求 [4] 战略布局 - 京东计划重点布局个人信贷不良资产市场 该市场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且呈逐年上涨态势 [1][6] - 通过控股AMC直接参与资产运营与处置 采用"牌照+自营生态"策略 [8][10] - 可将科技实力与AMC牌照功能深度融合 主攻个贷不良市场 [6] 科技赋能优势 - 京东用人工智能控制贷款风险 线上消费金融坏账率仅1%左右 [6] - 2020年参与发行两单底层为消费金融不良资产的ABS 开始向资产服务商转型 [6] -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区块链等技术加持下 有望重塑个贷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6] 金融生态完善 - 继今年4月收购捷信消金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后 再添AMC牌照 [1][5] - 2019年已持有北京资产管理公司15%股权 [4][5] - 支付、消金、供应链金融及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布局更趋完善 [1][4] 行业竞争格局 - 阿里采取"平台+参股"模式 依托淘宝拍卖构建全国性资产处置平台 [8] - 京东采取差异化"重资产"模式 通过控股AMC直接参与资产运营与处置 [8][10] - 此次收购显著缩小京东与阿里在不良资产领域的实力差距 [9] 市场影响 - 战略动向可能重塑全国59家地方AMC的市场格局 [1] - 或加速引进民营资本进场 腾讯等巨头可能跟进布局AMC领域 [7] - 标志互联网巨头从"平台服务"向"资产运营"的深度转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