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麦肯锡重磅报告:2030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关键预测
机器人圈· 2025-07-09 09:15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1083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 [2][16] - 中国自动化行业未来五年将实现跨越式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连续流制造业、离散制造业和工业物联网软件及云服务 [2][16] - 流程工业自动化支出最高,2025年全球相关支出预计达7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8%;离散制造业增速更快但基数较低 [16][17] - 工业物联网软件和云服务细分市场增速最快,年增长率达18% [33] 技术发展方向 平台化趋势 - 构建软件定义的智能制造基础软件平台体系架构,实现生产要素数字化孪生和动态组合 [4][42] - 采用模型化数据底座统一数据体系,支持工业应用的模型化开发和部署 [4][43] - 分布式智能调度通过服务中间件实现应用灵活接入和快速集成 [5][44] - 内生型安全管控在开发全环节强化系统和数据安全 [5][45] 敏捷化趋势 - 全生命周期应用工具链覆盖开发到运维全流程,提升工程效率 [6][45] - 虚拟化PLC实现控制功能灵活部署,推动IT/OT融合 [6][46] - 低代码/无代码开发降低编程门槛,生成式AI进一步简化软件开发 [6][47] 智能化趋势 -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解决制造业数据复杂性问题,实现生产全流程优化 [7][48] - 工业AI智能体结合大模型技术,提供确定性工业场景解决方案 [7][52] - 生产全过程仿真与智能优化构建闭环系统,快速响应复杂生产需求 [7][51] 政策与竞争环境 - 中国出台《"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目标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13] - 国产化替代加速,DCS国产化率超60%,小型PLC国产化率超20%,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从2023年15%提升至2025年25% [38] - 劳动力结构变化推动自动化需求,全球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已降至0.7%,预计2030年8亿工作岗位可能被机器取代 [34][35] 企业转型建议 - 构建"数据中台+业务前台"架构,统一数据模型和标准,实现敏捷开发 [54][55] - 分段投资优先解决高成本场景,如预测性维护和能耗优化,ROI周期控制在12-18个月 [55][56] - 全面拥抱AI技术,从工具级向系统级升级,构建数据-算法-应用闭环 [58] - 培养复合型人才团队,设置数据资产管理员、AI算法工程师等新岗位 [58]
活力广东:突破不止 创新不歇
金融时报· 2025-07-09 07:12
智能制造行业现状 - 联合飞机集团的无人机生产基地中,"90后""00后"技师通过精密操作和精益求精的实操本领为智能制造注入青春力量 [1]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算法工程师通过千万次参数校准和科研执着为智能制造注入"数字灵魂" [1] - 广东智能制造领域呈现出机械臂嗡鸣、无人机螺旋桨旋转、数控机床精密切削等多元化技术应用场景 [1] 企业智能制造实践案例 - 利元亨智能仓储立库实现从收货到配送的全套自动化智能操作,双向穿梭车精准运送物料 [2] - 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中六轴工业机器人能伴随音乐完成舞狮等复杂动作,实现传统文化与智能制造的融合 [2] - 潮州三环公司生产芝麻大小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在纳米尺度上体现电子元件领域的精耕细作 [2] 区域智能制造发展 - 广东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 - 广东通过创新实践案例展示产业变革潜力,成为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动缩影 [3] - 广东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澎湃活力,未来将继续引领"粤制造"发展 [3]
【IPO追踪】四年半来首次!今日港股IPO市场五箭齐发
搜狐财经· 2025-07-09 06:21
港股IPO市场盛况 - 2025年7月9日港股市场迎来5家企业同日上市,分别为蓝思科技、极智嘉-W、大众口腔、FORTIOR及讯众通信,创下自2021年1月15日以来首次"五股齐发"场景 [2][3] - 港股历史上单日上市企业数量纪录为2018年7月12日的8家(主板6家+创业板2家)[4] - 此次集中上市反映港交所改革红利释放、硬科技企业扎堆上市及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信心回归 [4] 上市首日表现 - 大众口腔涨幅达15.75%,FORTIOR涨7.63%,蓝思科技涨3.41% [3][4] - 极智嘉-W微跌0.71%,讯众通信微跌0.37%,整体表现优于近期其他新股(如安井食品跌1.5%、拔康视云-B跌3.32%)[3][4] - 2025年港股IPO市场首日破发率降至多年低点,打新赚钱效应显著提升 [4] 重点企业分析 蓝思科技 - 全球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龙头,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及新兴科技领域 [5] - 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全球发售净筹资46.94亿港元 [5] - 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包括小米集团、世运电路等 [6] 极智嘉 - 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商,市占率9%且连续六年保持领先 [6] - 收入从2022年14.52亿元增长至2024年24.09亿元(人民币)[6] - IPO募资27.12亿港元,获133.62倍认购,战略投资者包括蚂蚁集团、英特尔、摩根士丹利等 [6] 大众口腔 - 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龙头,香港公开发售获108.25倍认购 [6] - 2024年业绩明显承压 [6] 行业趋势 - 2025年港股IPO市场行业结构优化,吸引宁德时代、地平线机器人等硬科技企业及蜜雪集团等新消费企业上市 [4] - 五家新上市公司业务覆盖智能制造(蓝思科技)、机器人(极智嘉)、医疗(大众口腔)等前沿领域 [5][6]
杭州临空:在“新围垦”的沃土上翱翔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7-09 02:12
萧山文化赋能经济发展 - 萧山持续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融合发展 通过文化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6] - 围垦展示馆建设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体现"围垦精神"对现代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深远影响 [7][9] 临空经济示范区战略定位 -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定位为"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 国际航空服务枢纽港 全国临空高科技产业高地" 目标打造世界级滨江水岸和产业新高地 [10][12] - 示范区采用"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六位一体协同机制 推动核心启动区征迁清零和产业空间重构 [10] 重大产业项目进展 - 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50亿元 聚焦大飞机关键部件维修与研发 填补浙江高端航空维修产业空白 [15] - 杭州生物科技谷三大园区集中开园 致力于构建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强化临空高附加值产业生态 [16] 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 - 阳城滨江片区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规划融合"古今双堤"设计 形成国际风范滨江天际线与古韵文化带 [11][12] - 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征迁启动 大会展中心二期项目同步推进 通过"机与会"双引擎驱动临空经济跃升 [13] 围垦精神与现代实践 - "百日攻坚"征迁效率体现现代版"人定胜天"气魄 "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延续围垦开拓精神 [9][10] - 红山农场从边缘农场转型为临空经济"C位" 印证"艰苦创业 勇于竞争"的红山精神与围垦基因 [9]
华大智造: 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5年第二次专门会议的审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8 16:12
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调整暨增加预计额度的审查意见 - 公司调整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额度是基于关联方体系范围调整及业务量变化的需要 [1] - 交易事项在关联各方平等协商基础上按照市场价格定价 遵循一般商业原则 [1] - 交易定价公允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1] - 独立董事一致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关联董事需回避表决 [1] 独立董事名单 - 参与审查的独立董事包括李正、许怀斌、杨祥良、孙健 [2]
华工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2.43%-52.03%
快讯· 2025-07-08 11:22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 9亿元-9 5亿元,同比增长42 43%-52 03% [1] - 扣非净利润预计为7 03亿元-7 63亿元,同比增长38 54%-50 36%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 89元/股-0 95元/股,上年同期为0 62元/股 [1] 业务表现 - 联接业务、感知业务和智能制造业务均有良好表现 [1] - 公司所聚焦赛道的市场主体业务大幅增长 [1]
台商台企现身兰洽会 看好大陆“商机无限”
新华网· 2025-07-08 04:18
陇台经贸合作现状 - 台湾桃园和寿堂工艺社通过兰洽会实现古法丝织品现场零售收入达十几万元人民币,并计划寻找当地代理商拓展大陆市场 [1] - 誉唐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大陆地区销售额约600万元人民币,其箱包产品采用台湾原材料与浙江嘉兴设计生产的合作模式 [2] - 甘肃省现有台资企业151家,累计投资额8.55亿美元,年产值约40亿元人民币 [2] - 2023年1-4月陇台贸易额达4.2亿元人民币 [2] 产业互补优势 - 甘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与台企在智能制造、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形成互补 [1] - 台商商业运作经验与甘肃后发优势结合被认为具有巨大潜力 [1] - 和寿堂工艺社的丝绸服饰融合台湾古法设计与江苏批量生产的两岸元素 [1] 展会平台效应 - 第31届兰洽会吸引海内外2000余家企业参展,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的核心平台 [2] - 兰洽会自199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31届,是甘肃省规格最高的国际性经贸盛会 [2] - 甘肃政府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落实惠台政策以促进台企发展 [2]
工业富联800G交换机营收“爆表” 2025上半年最高预盈121.58亿超预期
长江商报· 2025-07-08 00:22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9.58亿元到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到39.12%,创历史新高 [2][8]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7.27亿元到69.27亿元,同比增长47.72%到52.11%,扣非净利润66.94亿元到68.94亿元,同比增长57.10%到61.80% [5]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2.31亿元,同比增长24.99%,扣非净利润49.03亿元,同比增长14.76% [6]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018年以来同期最快 [9] 业务增长 - 二季度云计算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倍 [2][12] - AI服务器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0% [12] - 二季度800G交换机营业收入达2024年全年的3倍 [2][12] - 一季度营业收入1604.15亿元,同比增长35.16% [10] 市场地位 - AI服务器全球市占率达40% [3] - 是英伟达AI服务器(如H100、GB200系列)主要代工商,提供从GPU模组、基板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服务 [5] - 主要客户包括苹果等全球科技巨头 [5] - 在大客户的核心产品份额保持领先优势 [12] 研发投入 - 2021年至2024年年度研发投入均超过100亿元 [13]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达3.37万人 [13] - 全球有效储备专利7224件,覆盖17个国家及地区 [13] - 2024年核心技术布局聚焦精益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及应用,合计占比超80% [13] 行业趋势 - AI大模型训练规模持续扩大,数据中心业务快速扩容 [13] - 市场对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带宽与传输速率需求快速提升 [13] - 交换器市场从100G/200G过渡到400G/800G产品,并逐步迈向1.6T [13] - 公司是AI算力基建的核心受益者 [13]
盘古智能: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关于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7 16:06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调整 - 盘古智能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批准实施激励计划并授权董事会办理授予、归属等工作 [4] - 首次授予于2023年12月18日完成,向72名激励对象以16.90元/股价格授予550.00万股限制性股票 [5] - 预留授予于2024年12月6日完成,向8名激励对象以16.70元/股价格授予50.00万股限制性股票 [5] 授予价格调整机制 - 激励计划规定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息等情况下需调整授予价格,具体公式包括派息调整P=P0-V(P0为原价,V为每股派息额) [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总派发30,089,561.00元,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6日 [8] - 基于派息调整公式,授予价格从16.565元/股调整为16.365元/股 [9] 调整程序合规性 - 2025年4月2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价格调整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监事会认为调整合法合规 [9] - 调整事项已获得必要批准和授权,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0]
向“新”发力,滨州青年擎起民营经济发展大旗
齐鲁晚报网· 2025-07-07 14:36
科技攻坚 - 山东开泰集团智能抛喷丸清理成套设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1.02%、国际市场占有率23.07%,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4] - 公司本土培育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42人、技师150人,其中"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达百人 [6] - 李福庆工匠创新工作室近两年斩获9项创新成果、6项发明专利,研发的智能喷砂机器人创效超1300万元 [6] - 山东昊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遥测水位计,突破3D-MEMS硅电容技术壁垒,填补国内空白 [8] 绿色革命 - 山东友泰科技青年突击队通过工艺革新实现每小时节水4立方,全年节水高达32000立方 [11] - 公司三泥资源化清洁生产项目将危险废物"三泥"引入生产装置替代部分蒸汽,降低处置成本 [11] - 滨州中裕食品"小麦麸皮高值化综合利用"项目将麸皮价值提升十倍至每吨2万元 [13] - 公司打造全国最长最完整小麦产业链,年销售收入达119.88亿元 [13] 农业产业化 - 滨州中裕食品育种研发中心主任李恒钊选育出裕田麦126等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推动滨州优质麦种植面积从零跃升至近百万亩 [15] - 公司首创"三产融合、绿色循环"模式,包含高端育种、生态养殖等十大板块的小麦全产业链 [13] 青年人才发展 - 团滨州市委扩容"招商青年大使"规模,举办青年企业家专场活动30余场 [16] - 围绕重点项目成立100支青年突击队,新建青年友好新阵地并组织活动100余场 [16] - 开展寒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征集岗位33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