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马斯克叫停芯片自研项目
财联社· 2025-08-08 00:34
公司战略调整 -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 团队负责人彼得·班农将离职[2][3] - 公司未来将更加依赖外部技术伙伴 包括英伟达 AMD提供计算能力及三星电子提供芯片制造[3] - 公司与三星签署一项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协议[3] 项目背景与影响 - Dojo系统为特斯拉自主设计的超级计算机 主要用于训练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软件背后的机器学习模型 并支持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研发[3] - 该系统处理车辆采集数据以快速改进算法 投行摩根士丹利曾于2023年表示Dojo或可为特斯拉增加多达5000亿美元估值[3] - 马斯克上月财报电话会暗示战略转向 提到内部芯片开发可能与合作伙伴技术实现融合[3] 人才流动情况 - 最近Dojo团队中约20名员工跳槽至新创立的DensityAI 剩余员工将被重新分配到其他数据中心和计算相关项目[4] - DensityAI由Dojo前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及特斯拉前员工Bill Chang和Ben Floering创立 正在洽谈融资数亿美元[5] - 公司今年以来遭遇关键人才大量流失 包括擎天柱项目工程主管Milan Kovac 软件工程副总裁David Lau及马斯克亲信Omead Afshar离职[7] 行业竞争态势 - DensityAI正在研发芯片 硬件和软件 用于驱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覆盖机器人 人工智能代理 汽车应用等多个领域[5] - 特斯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销售下滑及消费者反感等多重压力[7]
突发,特斯拉解散Dojo团队
是说芯语· 2025-08-08 00:02
特斯拉Dojo项目终止 - 特斯拉将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剩余约20名员工转投新公司DensityAI,其他成员调往内部数据中心项目[1] - 公司计划转向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包括Nvidia、AMD的计算芯片和三星的芯片制造[2] - 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此前已暗示战略转型,称Dojo可能不会长期推进,未来技术将融合合作伙伴方案[3][4] 战略转型与外部合作 - 公司与三星达成165亿美元协议,确保至2033年的AI半导体供应,计划利用德州工厂生产下一代AI6芯片以多元化供应链[3] - 2024年预计采购Nvidia硬件价值30-40亿美元,占AI总投入的三分之二,同时内部AI推理计算机和传感器研发占另一半预算[24] - 新建超级计算机集群Cortex由约5万块Nvidia H100 GPU组成,加速FSD V13开发,累计AI相关资本支出达50亿美元[31][32] Dojo项目历史回顾 - 2019年首次披露Dojo为训练FSD神经网络的超级计算机,承诺车辆硬件支持未来软件升级[8][9] - 2021年发布D1芯片和3000块芯片组成的AI集群,计划2023年完成7个Exapod集群建设[13][16] - 2023年投入超10亿美元扩大Dojo规模,但马斯克称其为"不太可能的赌注",同时依赖Nvidia补充算力[17][20][21] 技术迭代与算力发展 - 下一代D2训练模块采用单晶片设计,取代多芯片连接方案[22] - 2024年预测算力达100 exaflops,实际部署Cortex集群后训练能力从4万提升至9万H100 GPU等效[19][27] - 当前车辆硬件或无法支持下一代AI模型参数5倍增长,需升级推理计算机[25] 市场竞争与人才流动 - 2025年面临核心人才流失,包括Optimus工程主管、软件副总裁等高管离职[3] - 新创公司DensityAI由前Dojo负责人及特斯拉员工组建,专注AI数据中心芯片研发[2] - 电动汽车销量下滑背景下,投资者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以维持竞争力[3][7]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访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赫尔米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38
赫尔米表示,中国各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认为,民营企业在推 动科技进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发展将进一步提振 经济、增加就业、激发潜力和增强信心。 "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机遇。"赫尔米说,在全 球面临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保持稳健前行态势,为世界经济发展 提供了稳定支撑。赫尔米相信,未来埃中双边贸易将实现更大突破,两国将从制造业、农业、贸易、旅 游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中获益,这也将对埃中双边关系以及阿中、非中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为促进中国与埃及两国企业家之间的商业和贸易往来,迪亚·赫尔米2012年创立了非营利性的埃及埃中 商会。他经常在埃及媒体上撰文介绍中国发展经验和中国经济成就。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赫尔米表 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尤其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领域发展步伐较快,"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充满信心"。 "多年来,我一直满怀热情地关注着中国的发展。"赫尔米高度评价中国科技创新实力,"中国高技术制 造业持续增长,处处展现出 ...
特斯拉据称解散Dojo超算团队,自研AI芯片计划遇挫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22:35
新近消息显示,特斯拉要解散其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标志着这家电动汽车巨头在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技 术芯片方面遭遇重大挫折。 美东时间8月7日周四,媒体援引知情者的消息称,特斯拉CEO马斯克已下令关闭Dojo项目,团队负责人 Peter Bannon即将离职。 媒体称,马斯克的上述决定将迫使特斯拉更加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特斯拉计划加强与英伟达和 AMD在计算方面的合作,并与三星电子在芯片制造方面展开更深入合作。 分析师此前认为Dojo系统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关键竞争优势,摩根士丹利曾在2023年估计该系统可为特斯 拉增加5000亿美元的价值。 Dojo项目的终止凸显了特斯拉在人工智能竞赛中战略重心的转移。约20名Dojo团队成员最近已跳槽至新 成立的DensityAI公司,剩余员工正被重新分配至特斯拉内部其他数据中心和计算项目。 Dojo团队被解散的消息传出后,盘后转跌的特斯拉股价跌幅扩大,一度跌近1%。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订阅服务涨价,小牛得了特斯拉的病?
钛媒体APP· 2025-08-07 12:32
订阅服务定价策略 - 订阅服务费用持续上涨 从早期38元/年升至2021年59元/年 目前达到69元/年 三年套餐从129元涨至159元 [4][5] - 90天未续费将永久丧失部分功能 包括定位 远程控制 投屏导航 电池监控等核心智能化功能 [4] - 中控升级需用户自费 2G退网导致用户需支付299元升级4G中控 升级期间仍需支付服务费 [7] 智能化竞争格局 - 行业智能化功能趋同 小牛 九号 雅迪 台铃等品牌均提供类似智能服务 年费分别为69元 66元 59元 42元 [11] - 技术门槛降低 毫米波雷达 ABS 多传感器融合等汽车级技术已成为行业标配 [14][15] - 九号公司凭借性价比快速崛起 2022年与小牛销量相近 2023年销量达小牛2倍多 [17]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高端化定位面临挑战 平均单车售价从2019年4928元降至2024年3203元 [17] - 2024年中国市场整车销量75.9万辆 同比增长26.3% 但未能扭转亏损局面 [17] -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销量20.3万辆 同比增长57.4% 营收6.82亿元 同比增长35% [21] 研发投入对比 - 2024年研发投入1.3亿元 主要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和智能互联功能升级 [18] - 六年累计研发投入7.64亿元 远低于九号公司单年8.26亿元的研发投入 [18] - 九号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13% [18] 战略发展方向 - 加速海外市场扩张 与雅迪 爱玛 九号等品牌在亚马逊 eBay等国际平台竞争 [19] - 布局电摩市场 面临雅迪(一季度29.03万辆) 绿源(12.63万辆) 宗申(10.96万辆)等传统厂商竞争 [19] - 依托国补政策实现短期增长 NXT系列单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 销量超1万台 [21]
汽车,最终还是走了手机的老路?
虎嗅APP· 2025-08-07 10:13
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电动汽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油电同价趋势已从A、B级轿车扩展至家庭SUV领域 [2] - 理想i8、乐道L90和问界M8纯电版等车型的上市成为7月车圈最重磅消息 [2] - 行业竞争焦点已从产品定义转向体系化能力比拼,需要高强度研发投入和充足营销资源支撑 [2] 三代定律在行业中的应用 - 智能汽车产品迭代规律向消费电子行业靠拢,遵循"三代出精品"的发展路径 [5] - 华为P系列手机通过三代产品迭代实现高端化突破,双摄设计成为行业标杆 [5] - 特斯拉通过Roadster、Model S/X到Model 3的三代产品演进确立行业领导地位 [6] - 华为汽车业务经历SF5、问界M5/M7到问界M9的三代发展,验证该定律有效性 [6] 智界品牌发展现状 - 智界品牌面临中大型SUV和轿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近期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8] - 华为与奇瑞明确分工,将共同打造面向年轻消费者的汽车品牌 [10] - 智界在上海和深圳建立双设计中心,融合时尚与科技元素 [12] - 芜湖研发中心未来3年将扩至5000人团队,投入超百亿元 [12] 智界生产制造能力 - 超级工厂实现冲压、焊接、涂装工序100%自动化 [14] - 总装过程质量参数100%数字化可追溯,引入AI检测技术 [14] - 生产效率达1分钟/台车,质量表现超过行业水平 [16] - 工厂采用华为技术和品质标准,华为深度介入运营管理 [14] 智界团队与渠道建设 - 部分问界项目人员加盟智界团队,带来成功经验 [16] - 奇瑞抽调星纪元MPV项目成员增援智界产品团队 [16] - 成立独立新能源公司,华为主导一体化运营管理 [16] - 鸿蒙智行主导销售渠道建设,提供"鸿蒙大饭店"服务体验 [16] 智界技术优势 - 智界是华为汽车新技术首发平台,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17] - 首搭华为800V高压电池平台和碳化硅动力平台 [20] - 首发iDVP智能数字平台,协调控制器件数量提高3倍 [20] - 途灵智能底盘平台首次搭载于智界S7 [20] 新产品规划 - 智界R7和S7新款将于8月8日开启小订,月底上市 [24] - 新车将配备极光绿车色和罗兰紫内饰,辅助驾驶看齐问界M8 [24] - 规划大型SUV R9和首款MPV车型,后者基于E0X-L平台开发 [24] - MPV代号EHV,将成为鸿蒙智行唯一覆盖三大主流品类的品牌 [24]
小米手机欧洲份额超苹果,全球出货受印度拖累
观察者网· 2025-08-07 09:38
欧洲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份额达23% 年度增长率11% [1][2] - 三星以31%份额位居第一 但年度增长率为-10% 苹果以21%份额排名第三 年度增长率为-4% [2] - 公司高端化战略成为欧洲市场下一步核心发展方向 [1] 全球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幅下降至2.889亿部 [3] - 公司全球出货量保持稳定达4240万台 市场份额15% 年增长率0% [3] - 三星以5750万台出货量和20%份额领先 年增长率7% 苹果出货量4480万台 份额16% 年增长率-2% [3] 印度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5% 市场份额13% [4][5] - vivo以810万台出货量和21%份额位居第一 年增长率31% 三星620万台出货量 份额16% 年增长率2% [5] - OPPO出货量500万台 份额13% 年增长率24% realme出货量360万台 份额9% 年增长率-17% [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预计1126亿元人民币 略低于市场预期 [5] - 调整后净利润102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 [5] - 全球市场份额达15%历史新高 但以毛利率下降为代价 [5] 电动汽车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电动车交付量达8.2万台 平均售价升至24.2万元人民币 [6] - 毛利率改善至25% 业务亏损进一步收窄 [6] - SU7 Ultra交付推动业务增长 YU7已于7月启动交付 二期工厂预计9月底投产 [6] 股价表现 - 8月7日股价盘中跌超5% 创近两个月新低 [3] - 收盘跌近4% 市值1.35万亿港元 [3] 分析师预测调整 - 大和证券下调2025年下半年IoT收入预测 反映国家补贴政策调整 [5] - 因智能手机毛利率预测修订 下调2025至2027年每股盈测2%至7% [7] - 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7]
小米手机欧洲份额超苹果,股价却创近两月新低
观察者网· 2025-08-07 09:13
欧洲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在欧洲市场份额达23% 排名第二[1][2] - 欧洲市场年度增长率达11% 显著高于三星的-10%和苹果的-4%[2] - 公司明确将高端化作为欧洲市场下一步核心战略[1] 全球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889亿部 市场小幅下降[3] - 小米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 市场份额15%创历史新高 年增长率0%[3] - 三星以5750万台出货量和20%市场份额领先 年增长7%[3] - 苹果出货量4480万台 市场份额16% 年增长-2%[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预计1126亿元人民币 略低于市场预期[3] - 调整后净利润102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3] - 全球市场份额增长以毛利率下降为代价[3] - 8月7日股价跌近4% 市值1.35万亿港元[3] 智能手机业务 - 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25% 拖累整体表现[3] - 大和证券下调2025-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2%-7%[4] - 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4] 电动汽车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电动车交付量达8.2万台[4] - 平均售价升至24.2万元人民币[4] - 毛利率改善至25% 亏损进一步收窄[4] - YU7已于7月启动交付[4] - 二期工厂预计9月底投产[4]
小米大跌!创近两个月新低
深圳商报· 2025-08-07 08:04
股价表现 - 小米集团-W盘中一度跌超5% 股价创近两个月新低 截至发稿跌4.17%报51.75港元/股 [1]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略低于先前预测 主要受印度市场同比下降25%拖累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 为连续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 [1] - 小米以15%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三 创历史新高 [1] -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下降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26亿元人民币略低于预期 调整后净利润102亿元人民币符合预期 [1] - 研究机构下调2025年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2%至7% [2] IoT业务 - 研究机构下调2025年下半年IoT收入预测 反映国家补贴政策调整 [1] 电动汽车业务 - 受益于SU7 Ultra交付 2025年第二季度电动车交付量达8.2万台 [1] - 电动车平均售价升至24.2万元人民币 毛利率改善至25% 亏损进一步收窄 [1] - YU7已于7月启动交付 二期工厂预计9月底投产 [1] - 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3万台 得益于产能提升 [2] - 北京工厂二期即将投产 新产能正在规划中 [2] - 预计2025年销量40万至50万辆 2026年有望突破80万辆 [2] 机构评级 - 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2] - 野村上调目标价79%至61港元 但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2]
“预售6分37秒,小订突破10000台”,全新小鹏P7正式亮相,何小鹏:它不是部分“鹏友”期待的“便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7:45
产品升级 - 全新小鹏P7基于与大众合作开发的平台打造,搭载三轴灵动屏、87英寸AR-HUD等配置 [2] - 新车分为820km超长续航版、750km高性能版、702km长续航版,全系标配800V架构、5C电池,零百加速3.7s [2] - 车身尺寸较第一代P7更大,轴距增加10毫米以改善后排空间和造型比例 [5] 设计理念 - 公司未来车型设计将兼顾精致感与科技感,融入显性化未来设计元素以提供情绪价值 [7] - 全新P7采用原创时尚美学设计语言,定位为"极致科技理想主义者的Dream Car" [8][10] - 董事长何小鹏强调产品需平衡科技、艺术、品质和情绪价值,突破大众化设计思维 [8][10] 市场表现与定位 - 第一代P7曾是小鹏主力车型,2021年销量超6万辆(月均5000+辆),但当前销量下滑至数百辆 [7][8] - 新车预售6分37秒小订突破10000台,券商预测起售价22万元,或成中高端差异化轿车竞品 [8][10][11] - 该车型有望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被券商视为"盈利能力加速器",或助力四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11] 争议与挑战 - 部分消费者认为激进设计可能限制销量转化,前员工指出类似方案曾因过于激进被否决 [10] - 市场观点分歧:部分声音建议推出平衡型走量产品,但公司坚持新P7代表未来科技探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