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搜索文档
重新认知新环境!高云程最新交流:中国资产的这一轮反弹,可能才刚刚开始……
聪明投资者· 2025-03-21 06:3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外部环境带来发展机遇,一批企业将成全球化企业,中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可平视世界,抹平估值差异 [79][81][85] 分组1:MCGF10相关 - “MCGF”即“Make China Greater Future”,寻找“MCGF 10”符合景林投资决策,注重多维度研究找持续创造价值公司 [2] - “MCGF 10”集中分布在三个方向,今年是AI落地、智能驾驶普及、智能机器人开始之年,能创造自由现金流的好公司投资价值更大 [3] 分组2:政策拐点 - 2024年9月24日中央针对房地产、股票市场等打出组合拳,重点是盘活资本市场和让房地产止跌企稳 [7][8] - 2月17日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是重要政策拐点,是民营企业与国家产业发展目标对齐大会,带来政策向上周期和企业家信心增长 [9][11][12] - 政策拐点后民营企业投资和就业显著增长,年初以来就业市场逐步回暖,招聘主要来自民营企业 [13] 分组3:互联网平台公司转变 - DeepSeek出现使中国在工业革命竞争中有门票,是中国资产重估拐点 [17][18] - 政府与民营企业目标一致后,大型科技公司资本开支提升,如阿里未来三年超3800亿投AI [20][22] - 上一轮移动互联网大型平台公司可能成下一轮AI应用“基座型公司”,因有基础大模型和强大“云” [23][24][26] 分组4:中美市场对比 - 中国资产估值刚修复,美国可能处见顶回落早期,中美估值差收敛但仍有40%左右,市值有7倍差异 [27][28][29] - 美国2023 - 2024年牛市因宏观好、企业削减成本利润率扩张、部分企业借AI找到未来,中国类似变化晚两年 [30][31][32] - 中国资产上涨不止于估值修复 [35] 分组5:中国市场情况 - 宏观上房地产交易量回升价格止跌,处于新平衡 [37][38] - 中国企业出现一批国际化企业,海外收入占比可观,与新兴市场国家做生意的企业表现更好 [41][42][43] - 中国和美国是最有活力资本市场,有最好企业出现,AI应用对中国42%市值上市公司有明显正面影响 [45][46] - 中国平台公司熬过困境,年初消费品市场回暖,公司收入增长10% - 15%时利润端增长20% - 25%甚至更多 [47][48] 分组6:好公司回购 - 熊市中有自由现金流的公司大额分红、回购回报投资者,好公司在股价低估时回购增持 [49][51][52] - 腾讯有能力大手笔回购,香港市场部分定价权被中资拿到,交易量改善,从流动性折价到均衡 [53][56][59] - 不同市场估值差异显著,中国市场还在底部区域 [60][61][63] 分组7:世界格局与中国利率 - 世界从单极变多极,对未来10 - 30年有影响 [64][65] - 中国长期利率可能在1.5 - 2%找到锚,不会重复日本故事,因研发投入、新兴领域成果、制造业占比等优势 [67][68][69] - 中国贸易转向全球南方国家,技术封锁难,因专利、人才等优势 [76][77] 分组8:总结 - 中国经济在智能制造找到新增长点,外部环境带来机遇,一批企业将成全球化企业,与美国企业市值和估值差距不合理 [79][81][83] - 民企座谈会后企业家重拾信心,就业市场回暖,中国公司杀估值时代过去,后续或有业绩成长 [84]
罗志恒:如何理解1-2月经济数据“开门红”?丨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19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1-2月实现"开门红",一季度GDP同比或达5.5%,主要动能包括消费政策刺激、设备更新投资加码及中央加杠杆基建发力 [2][4] - 经济面临外部贸易摩擦加剧、房地产持续承压、消费透支风险及物价低迷等挑战 [10][11][12][13][14] - 全年经济走势预计消费与基建为支撑力,出口成拖累,政策需持续加码直至内生动能增强 [15][16][17] 经济数据"开门红"的三大动能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6%,分别较去年全年加快0.1和0.4个百分点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分别较去年全年加快0.5和0.9个百分点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显著: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6.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8%,家具类增长11.7%,家用电器类增长10.9% [6] - 春节假期服务消费强劲: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9%和7.0%,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增长10.8% [6]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2.3% [7] - 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中央主导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9.1%,地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由负转正至2.6% [8] - 财政政策加码:赤字率首次达4%,中央赤字占比85.9%,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8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 [8] 当前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特朗普2.0政策加剧全球贸易摩擦,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或于二季度冲击出口 [11] - 房地产投资同比降9.8%,一二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止跌但三线仍负增长,二手房市场持续以价换量 [12] - 服务消费增长4.9%低于去年全年的6.2%,商品消费政策可能存在透支效应 [13] - CPI同比-0.1%,PPI同比-2.2%连续29个月负增长,反映有效需求不足 [14] 全年经济走势展望及政策建议 - 消费与基建为全年主要支撑,出口可能成为拖累 [16] - 财政政策需动态追加预算,支出向医疗教育养老倾斜,优化化债方案并调整债务风险指标 [18] - 货币政策需降准降息,支持设备更新与消费以旧换新,防范房地产信用风险 [19] - 房地产政策需解除限制性措施,探索中央层面稳定基金,鼓励高品质住宅开发 [19] - 消费政策需通过财政补贴、收入分配改革、户籍制度优化及供给端调整综合发力 [20]
宏观点评:如何看待1-2月经济数据?-2025-03-18
国盛证券· 2025-03-18 00: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 - 2月经济开局平稳、有强有弱、分化明显,最大亮点是地产销售跌幅明显收窄 [1] - 往后经济走势不确定性较大,一是地产销售持续性待察,二是两会政策落地或支撑经济,三是特朗普关税或冲击出口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整体情况 - 1 - 2月经济基本平稳、有强有弱、分化明显,结构延续“供给偏强、需求偏弱” [2][9] - 偏强方面为工业生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位,消费和地产投资环比改善,地产销售跌幅收窄 [2][9] - 偏弱方面为CPI、PPI低位,进口增速走低,信贷结构未改善 [2][9] 消费端 - 消费增速低位小升、低于预期,1 - 2月社零同比4.0%,较前值升0.3个点,低于预期4.5% [3][13] - 商品零售同比3.9%,餐饮收入同比4.3%,分别较前值变动0.0、1.6个点 [3][13] - 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金银珠宝消费增速回升多与以旧换新扩围有关,家电、汽车消费增速回落与补贴效果减退有关 [3][16] - 3月上旬百城拥堵延时指数增速平稳,3月第一周乘用车零售同比14%,增速高位回落 [17] 投资端 地产 - 1 - 2月地产销售、投资跌幅收窄,房价有所企稳,新开工跌幅扩大 [24] - 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回升至 - 5.1%、 - 2.6% [24] - 70城二手房价格同比跌幅收窄至 - 7.7%,环比跌幅 - 0.34% [24] - 房屋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为 - 29.6%、 - 9.1%、 - 15.6% [27] 制造业 - 1 - 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9.0%,较前值微跌0.2个百分点,仍处高位 [4][30] - 企业投资意愿小幅回落,1 - 2月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平均值回落3.8个百分点至54.7% [30] - 汽车、通用设备、运输设备等行业投资增速回升多与“两新”政策带动有关 [4] 基建 - 2025年1 - 2月广义、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分别为10.0%、5.6%,较2024年1 - 12月增速变动0.8、1.2个百分点 [6][36] - 1 - 3月沥青开工率、水泥发运率、挖掘机销量均反弹 [6][36] 供给端 - 1 - 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5.9%,较前值回落0.3个点,高于预期5.1%,平均季调环比0.35%,较前值回落 [6][42] - 1 - 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至5.6% [6][43] - 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生产增速回升多与抢出口带动有关,汽车等生产增速回落与销售放缓等有关 [45] - 3月高炉开工率小幅回落,PTA、汽车半钢胎开工率震荡,工业生产基本平稳 [46] 就业端 - 1 - 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3%,较前值回升0.2个百分点,回升幅度符合季节性 [6][51]
全球宏观资产晴雨气候表:本周股、债、商品交易状态有何判定?
对冲研投· 2025-03-17 11:01
全球宏观市场 - 市场持续炒作"东升西降"主题,美股估值处于高位且受特朗普政策短期不确定性影响,预计2025上半年难创新高 [1] - 中国股市虽基本面未扭转,但政策加码及预期引导推动多头动能酝酿,港股已率先反应 [1] - 外汇市场波动主要反映地缘不确定性,需重点关注国别利差及流动性边际变化 [1] 中国期货市场 - 金融品种呈现"多股指、空国债"的宏观确定性,小盘指数维持相对强势但大盘指数近期出现脉冲式突破,预示风格切换可能 [2] - 商品品种中工业类(能源/化工/黑色)整体弱势明显,需求端持续跟随宏观经济基本面定价,剔除供应链冲击的个别品种后趋势一致 [2] 资产交易状态 - 美股:当前配置状态为上行,事件窗口期表现上涨但后续转为下行偏弱震荡,理论反应仍看上行 [4] - 美债:当前状态为看涨,事件前下行但窗口期下跌后转为上行偏强震荡 [4] - 美元:配置状态上行,事件窗口上涨后转下行偏弱震荡,理论反应看跌 [4] - 黄金:强势状态,事件后趋势明确上行 [4] - 原油:看涨状态但事件后方向不明确 [4] - 比特币:配置状态上行,事件窗口下跌后转为震荡,理论反应仍看上行 [4]
华尔街最准分析师:美国距离经济衰退,只差一个糟糕的就业数据
华尔街见闻· 2025-03-09 12:39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 - 美国经济正站在悬崖边缘 一份糟糕的就业报告可能将其推入衰退深渊[1] - 美国现在离衰退仅一步之遥 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跌破4%[15]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近期一度跌破200日均线 为2023年10月以来首次[2] - 标普500指数与美国国债比率逼近关键的200日均线支撑位 该趋势线自2020年12月以来一直坚守[3] - 消费必需品相对非必需品的强势对标普500指数通常是不祥之兆[16] 就业数据影响 - 2月非农就业数据落在15.1万的尴尬区间 导致股市随后出现震荡走势[4] - 强劲非农数据(超过20万)支撑美股 疲软数据(低于12.5万)则利好债券、利空股市[4] 科技股表现变化 - "辉煌七巨头"市值蒸发3万亿美元[9] - 中国"BATX"(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市值在过去两个月内翻番 达到1.6万亿美元[9] 资金流向趋势 - 过去一周531亿美元资金涌入现金 120亿美元流入债券 229亿美元流入股票 10亿美元流入黄金[10] - 加密货币继续遭遇大规模赎回[10] - COMEX黄金库存量创历史新高 金价随之飙升[11] 债券市场展望 - 2025年将是债券之年 建议买入30年期美国国债[12] - 美国财政刺激结束加上可能的财政紧缩将导致就业疲软[12] - 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 因对"财政救助"信心减弱[13] 欧洲军费开支影响 - 欧洲决心自行承担国防开支 将导致巨额财政压力[5] - 欧盟和英国重整军备计划将导致"惊人的财政超支"[7] - 德国国防开支仅占美国国防开支的7% 英国为8%[18] 国债收益率预测 - 预计到年底德国国债收益率可能超过美国国债收益率[8] - 德国国债收益率可能超过3%(15年来高点) 英国国债收益率可能超过5.5%(27年来高点)[18]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17年来高位2.5%[19] 日本金融市场 - 日本央行政策利率0.5%严重落后于曲线[19] - 日本工资增长率5-6% 需要通过提高国债收益率或日元来收紧金融环境[19] - 日经指数在日本央行积极收紧政策前将表现不佳[19] 国际化投资机会 - 2025年将是"国际化"投资之年 看好国际股票相对美国股票表现[21] - 中国港股今年迄今上涨23% 德国DAX指数上涨18% Euro Stoxx指数上涨13% 而标普500指数下跌[22] - 投资者结构性地低配欧洲 高配美国科技股[23]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撤离美股 转投"BIG"组合(债券、国际股票和黄金)[1] - 下一个交易机会是逢低买入超跌的美国半导体股票 买入滞涨的印度小盘股(自2024年9月高点下跌20%) 以及受益于弱美元的美股[9] - 建议卖出英国和欧盟债券[17]
中铝国际(601068) -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1-27 16:00
新签合同 - 2024年新签合同总额308.26亿元,较上年减22.57%[1] - 2024年新签工业合同282.76亿元,占比91.73%,较上年增42.66%[1] - 2024年新签非工业合同较上年减174.41亿元,同比减87.24%[1] - 2024年新签海外合同60.95亿元,较上年增65.09%[2] 未完工合同 - 截至2024年底未完工合同总额490.24亿元,较上年减15.74%[2] - 2024年未完工工业合同金额322.47亿元,较上年增7.36%[2] - 2024年未完工非工业合同金额167.77亿元,较上年减40.40%[2] 业务新签合同 - 2024年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22.39亿元,较上年增1.36%[1] - 2024年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业务新签合同257.94亿元,较上年减23.96%[1] - 2024年装备制造业务新签合同27.93亿元,较上年减2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