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搜索文档
服贸会掀起“新国潮”消费浪潮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1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成为人气最旺展区之一 通过文创产品与体验场景推动文化消费创新和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 [5][6][7][8][9] 热门文创产品 - "北京礼物"推出九三阅兵同款"观礼包"及酸梅汤产品 "观礼包"采用定制尼龙与环保复合工艺结合3D立体裁切 [5] - 北京动物园推出"北动AI智能陪伴毛绒玩具" 以大熊猫为原型具备智能交互功能 [5] - 颐和园推出"有燕来颐"文创冰箱贴 融合服贸会吉祥物福燕与佛香阁、十七孔桥等经典元素 [6] - 北海公园推出白塔、九龙壁等标志景观的集章特色毡布包与贴纸本 [6] - 中国电影博物馆围绕"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推出限量款冰箱贴、明信片 [6] - 北京市文物局展售区提供孝端皇后凤冠AR冰箱贴和故宫脊兽系列等网红产品 [5][6] 文创跨界融合 - 泡泡玛特推出非遗文化珍藏系列 融合绒花、咏春、"扒花"工艺等非遗元素 [7] - 唐人坊基于国家级非遗"北京绢人"技艺 融入人工智能与3D打印技术打造可定制3D手办 [7] - "我是楮先生"工作室用传统手工纸制作年画、版画、书签、灯、笔记本等文创产品 [7] - 52TOYS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品牌合作推出"超活化'文物走两步'系列" 将东汉击鼓说唱俑和仰韶文化陶鹰鼎制成发条玩具 [7] 消费场景创新 - 朝阳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国潮文创店"汇聚潘家园及十余家知名品牌的百余款特色文创产品 [9] - 大运河主题IP"河喜"由韩美林大师设计 以镇水神兽为原型 [9] - 大运河主题IP"水运儿"由泡泡玛特设计 通州区围绕该IP开发盲盒、动态贴纸等产品 [3][9] - "京剧文化之旅""北京礼物"等文创市集结合"文化+科技"、"文化+体育"等融合体验空间 [9]
中关村综保区发布“电子围网新范式”
北京商报· 2025-09-13 06:50
活动概况 - 2025年服贸会"海淀之夜"在颐和园举办 主题为"海光凝夜淀时成金" 通过投资推介 政策发布 企业分享等环节展现区域创新活力 [2] 文化科技融合成果 - 文化科技融合展区呈现非遗技艺与四足机器狗 高精度机械手等尖端产品同台展示 [2] - 全球首个"颐和园+海淀有礼"联名银河太空舱实现24小时全自主运营 成为文旅消费新IP [2] - 科技互动区人气火爆 [2] 政策与制度创新 - 现场发布8项惠企政策 涵盖人才安居 出入境便利等领域 [2] - 每年提供超35亿元科技保险风险保障 [2] - 中关村综保区发布"电子围网新范式" 通过"双哨兵"联动升级智慧监管 [2] 经济表现与国际合作 - 2025年上半年海淀区生产总值达6636.8亿元 [2] - 实际利用外资额连续七年居北京市第一 [2] - 26家机构获授"海淀区全球服务合作伙伴"称号 [2] 行业前沿动态 - AI领军企业代表分享前沿技术洞见 [2]
深圳:广泛运用国潮、动漫、短剧、游戏等讲好农业产业、农业品牌、农业人故事
新浪财经· 2025-09-12 23:50
近日,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深圳 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在丰富乡村消费业态方面, 《工作措施》提出,支持媒体联合专业设计人员深入挖掘深圳古镇、古村落及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 特色文化资源,设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广泛运用国潮、动漫、短剧、游戏等讲好农业产业、农业品 牌、农业人故事;建设一批产业强村,组织与报业、广电电商平台以及小红书、抖音、拼多多等渠道平 台对接,合作打造"渠道+终端"数字营销示范村;依托海域、海岛,发展集食宿游赏、科普观光、海上 垂钓、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海洋文化载体;开发多元城乡旅游主题线路,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 ...
夜经济升腾烟火气
新华网· 2025-09-11 23:47
夜经济发展成效 - 文创社区日均客流量达300人次 夜间基本客满[1] - 酒店外摆摊位客流量200人次 客单价50元[2] - 夜间餐吧带动大堂吧销售额同比增长100%[2] 商业创新模式 - 城市书屋打造16处夜间文化消费场景[1] - 酒店外摆摊位餐品从30种增至70种[2] - 露营风格烧烤摊结合川菜特色吸引年轻客群[2] 消费数据表现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82亿元 同比增长9.3%[3] - 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4% 较1-6月增速提升0.4个百分点[3] - 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3] 政策支持导向 - 政府部门支持商业体拓展外摆等新销售渠道[2] - 通过新模式挖掘消费潜能 构建新消费载体[2] - 夜间经济成为促进就业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3]
顶流文创破圈、非遗IP新生,服贸会掀起“新国潮”消费浪潮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28
展会人气与关注度 - 文旅服务专题成为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人气最旺展区之一 [1] - 文创产品与体验场景搭建连接古今中外的桥梁并推动文化持续破圈 [1] 首发产品与市场反响 - "北京礼物"推出纪念大会同款"观礼包"及酸梅汤产品成为关注焦点 [3] - 观礼包以"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为主题 采用定制尼龙与环保复合工艺结合3D立体裁切 [3] - 北京动物园推出"北动AI智能陪伴毛绒玩具" 以大熊猫为原型具备智能交互功能 [5] - 颐和园推出"有燕来颐"文创冰箱贴 融合福燕吉祥物与佛香阁等经典元素 [5] - 北海公园推出白塔 九龙壁等景观的集章毡布包与贴纸本 [5] - 中国电影博物馆推出"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限量款冰箱贴和明信片 [5] 销售渠道与消费趋势 - 北京市文物局设立专属展售区联合户外文创市集打造室内外双场景打卡体验 [7] - 孝端皇后凤冠AR冰箱贴和故宫脊兽系列等网红产品实现一站式购买 [7] - 展馆内抢购热潮体现文化消费在创新驱动下的澎湃动能 [7] 跨界融合创新模式 - "文创+"成为文旅专题核心关键词 通过跨界融合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8] - 泡泡玛特推出非遗文化珍藏系列 融合绒花 咏春 "扒花"工艺等非遗元素 [10] - 唐人坊基于"北京绢人"非遗技艺 融入人工智能与3D打印技术打造可定制3D手办 [10] - "我是楮先生"工作室运用传统造纸技艺制作年画 版画 书签 灯 笔记本等文创产品 [10] - 52TOYS与国家博物馆合作推出"超活化'文物走两步'系列" 将文物以发条玩具形式呈现 [12] 资源整合与消费生态 - 朝阳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国潮文创店"汇聚潘家园及十余家知名品牌百余款产品 [15] - 三体宇宙展出《三体》IP全产业链开发的书籍和模型等文创产品 [15] - 凯声推出"鸡飞飞"等原创AI故事玩偶和系列故事学习机 点读机产品 [15] - 大运河主题IP"河喜"由韩美林大师设计 以镇水神兽为原型 [17] - "水运儿"由泡泡玛特设计 以萌趣国风形象传播运河文化 开发盲盒和动态贴纸等产品 [17] 消费场景拓展 - "京剧文化之旅"和"北京礼物"等文创市集结合文化+科技 文化+体育等融合体验空间 [19] - 创新整合文化资源并融入服务贸易与智力支持 推动文化产业向高质量体验型发展 [19]
AI赋能科影会旅 怀柔展区携IP“栗宝”参展服贸会
新京报· 2025-09-11 08:56
展会主题与布局 - 怀柔区展区设立科创未来、生态国际、文化影都、乐活消费四大主题 全方位展示服务贸易领域创新成果 [1] - 通过AI科创展区、卡通IP互动、特色市集等多维度形式呈现区域发展特色 [1][2] 人工智能技术展示 - AI科创展区推出机甲mini擂台每日定时开赛 展示战术对抗与激烈交锋场景 [1] - 展区设置mini机器人体验区 观众可亲手操控小型竞技机器人以理解智能感知技术 [1] - 展示多元AI场景包括AI玄黄诊疗系统、AI下棋机器、AI移动智能体机器人等智慧生活应用 [1] 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 - 推出卡通IP"栗宝"化身为背包客、科学家、电影人等形象 实现场景化互动 [2] - 掌舵奇迹之境互动区展示怀柔科学城"1+3"融合发展面貌及雁栖湖国际会都、中国影都特色 [2] - 展区上方陈列《捕风追影》《唐探1900》《流浪地球》等怀柔出品电影海报构成光影矩阵 [2] 区域经济与商业合作 - 11家怀柔企业集中展示特色产品和文创产品 提供可品、可赏、可购的沉浸式市集体验 [2] - 怀柔区借助服贸会平台加强全球交流合作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2]
激活“红城”的 文旅盛宴 农行百色分行以金融之力为暑期文旅消费“输血赋能”
金融时报· 2025-09-11 06:03
暑期文旅消费增长 - 百色暑期文旅消费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红色研学团络绎不绝 徒步爱好者畅享清凉之旅[1] - 农行百色分行通过金融支持助力文旅消费 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人气聚为财气[1] 金融场景赋能 - 农行右江支行在热门文旅景点布设聚合支付二维码 支持云闪付和掌银扫码等多种支付方式[2] - 联合商圈开展暑期文旅消费满减活动 信用卡支付最高立减500元[2] - 截至6月末累计投入信用卡满减优惠资金超20万元 带动信用卡交易额3.59亿元[2] - 聚合码交易达155万笔 金额2.03亿元[2] 文旅企业信贷支持 - 农行靖西市支行为通灵大峡谷景区发放1000万元贷款 用于优化资源整合与基础设施升级[3] - 定制智慧景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实现线上售票和智慧管理等功能[3] - 农行德保县支行为德保县矮马实业有限公司提供200万元信贷资金 支持扩大文创产品生产规模[4][5]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 德保矮马王国成为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 矮马主题文创产品包括玩偶 挂件和文具等[4] - 信贷资金助力公司加速推出设计新颖的矮马主题文创新品 包括毛绒玩偶和特色背包等[5]
AI面诊、“苏超”恐龙妹……170余家苏企亮相服贸会
江南时报· 2025-09-11 02:32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主题为"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 [1] - 江苏交易团组织170余家企业及机构 近600人参展 [1] - 江苏展区设置四大板块 包括文创IP服务消费 人工智能+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 数字贸易集聚区 展区面积100平方米 [1] 文创IP展示 - 常州中华恐龙园推出"常州恐龙妹妹"IP玩偶 通过开盲盒等互动方式吸引观众 [2] - 展区设置打卡点位 通过萌趣文创IP和治愈系文旅产品提供交互体验 [2] 人工智能应用 - 苏州华棱旭天公司展示中医药AI面诊系统 3秒生成数字体质报告 [2] - 江苏云幕智造公司展示全状态仿生皮肤机器人"孔子" 具备面部表情模拟 RGB双目摄像头 多语言对话功能 [2] 技术融合展示 - 闪耀现实公司展出AR眼镜 融合原生3DoF能力与556英寸巨幕显示 近4年出货量全球第一 [3] - 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展示天然植物提取物 体现研发服务到产品输出的全链条价值 [3] 数字贸易建设 - 阳澄数谷展示跨境数据流动和互认成果 构建国际数据跨境流通枢纽 [3] - 无锡国家高新区展示"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实践 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 [3] 行业数据表现 - 江苏服务进出口279.4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 增速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 [4] - 离岸服务外包连续16年全国第一 涵盖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研发 工业设计等领域 [4] - 建成17个国家级服务贸易载体 包括全国首个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试点 [4] - 每年支持企业参加超40个境内外服务贸易展会 [4]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杭州上城 在科技中感知千年文脉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2:09
上城区产业转型 - 上城区正从中央商务区向中央创新区转型 重点培育AIGC 数字孪生 Web3 云服务及元宇宙文娱五大赛道[2] - 杭港科技大厦采用"1+5+N"产业定位 将五大技术深入工业 文化 旅游等N个应用场景 打造沉浸式元宇宙主题园区[2] 传统文化数字化 - 纹藏中国项目建立包含3万组纹样数据的数据库 涵盖中国56个民族从夏代至近现代的纹样遗产[2] - 团队已出版《中国经典纹样图鉴》《故宫纹样》《三星堆》等12本纹样类专业图书[2] - 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方式吸引海外友人并受年轻一代青睐[3] 科技创新应用 - 气味王国开发可穿戴气味设备 实现视觉 听觉与嗅觉融合的全感官体验 已应用于影院 展览 音乐会等场景[6] - 设备通过调配含龙脑 茯苓 甘草等成分的复方气味帮助缓解焦虑 挖掘中草药的嗅觉疗愈功能[6] - 融合AI技术的象棋机器人能更好带动海外朋友学习中国象棋的兴趣 成为全新文化传播方式[8]
浙江龙泉“畲小妹”: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0:59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成为全球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1] - 雷慧仙将畲族文化元素(如凤凰图腾)与现代青瓷融合 作品《凤舞九天》获中国少数民族工艺品设计制作大赛金奖[1] - 通过直播推广畲族特色青瓷作品 并创办企业带动周边39名村民就业[1] 文旅产业发展 - "畲小妹"风情演绎团完整还原畲族婚嫁全过程 包括对歌、饮3碗拦门酒等特色仪式 成为当地文旅产业金名片[2] - 竹垟畲族乡打造"畲小妹"文创品牌 推出IP吉祥物"小畲哥""小畲妹" 研发系列农产品包装和文创产品[2] - 2024年该乡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 旅游收入达1000余万元 文创产品累计增收100余万元[2] 乡村振兴推动 - "畲小妹"群体通过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实现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目标[3] - 民族文化与青瓷产业深度融合 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文化动能[1][3] - 畲族婚俗表演兼具观赏性、互动性与文化体验性 有效促进各民族交流共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