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邦勤达睿基金启动暨2025医疗器械核心技术论坛圆满召开
投中网· 2025-09-28 09:16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穗城开坛,DDK到DDP的破局之道。 来源丨 投中网 9月26日,由邦勤资本与国药励展联合主办的 "从 DDK 到 DDP,医疗器械中国智造 2025" 核心技术主 题论坛在广州广交会堂圆满落幕。产业界领军者、学术界权威、医疗机构代表、金融投资专家及政企人士 齐聚一堂,围绕生物医药科技战略、器械集采优化、全球化布局、药械融合创新等关键议题深度研讨,为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全球突围建言献策。 主办方致辞 国药励展副总经理丁传军 先生 与邦勤资本总经理刘明宇博士的开场致辞,精准锚定了论坛的核心议题。 丁总表示,"DDK 到 DDP" (戴维斯双杀到戴维斯双击)的路径演进,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从产品引 进、技术跟随走向自主创新、智能制造的缩影,这一转型不仅是产业迈向高端化的核心命题,更与 国 家"中国制造 2025" 战略形成深度呼应。在全球医疗科技加速迭代与国内健康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 下,"掌握核心技术是竞争立足之本,实现 ' 中国智造 ' 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 刘明宇博士则从产业和资金的双重视角解读了行业转型的时代意义:"DDK 到 DDP 的跨越,不仅 ...
三诺生物(300298):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业绩符合预期,CGM海外拓展持续推进
华鑫证券· 2025-09-28 08:5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6.12%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8.52% [4] - 市场地位稳固 占据中国50%以上血糖仪零售市场 为全球第四大血糖仪企业 覆盖3800家等级医院和超过40万家药店 全球拥有超过2500万用户 业务遍布187个国家和地区 [4] - CGM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 新增巴西、伊朗、尼泊尔、白俄罗斯、乌拉圭、越南等多个国家获批注册证 CGM二代产品已获得欧盟MDR认证 [5] - 软实力不断提升 组建专业健康管理团队 依托糖尿病门诊和糖尿病逆转中心完善全球服务体系 协同海外子公司PTS和Trividia通过全球经销商体系建立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 [6]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6.12%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8.52% [4]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8.87亿元、55.72亿元、61.29亿元 [7][9]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1元、0.94元、1.15元 对应PE分别为28.3倍、21.4倍、17.6倍 [7][1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9亿元、5.28亿元、6.42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2.2%、32.5%、21.6% [9][12] - 毛利率保持稳定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54.1%、54.2%、55.0% [13] - ROE持续提升 预计从2024年8.7%升至2027年13.4% [12][13] 业务构成 - 血糖仪仍是主要业绩贡献来源 占比超过73% [5] -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产品注册范围扩大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5] - 全球业务发展依托丰富的产品基础和全方面软性服务 通过海外子公司PTS和Trividia的全球经销商体系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 [6]
片仔癀(600436.SH)拟斥2亿元参投中金医疗基金 布局医疗大健康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08:57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认缴出资2亿元参与投资中金医疗基金 [1] - 公司出资额占中金医疗基金目标募集规模的比例为20% [1] 基金投资方向 - 基金主要投资领域为医疗大健康方向 包括中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日化美妆和康养大健康等相关产业 [1] - 投资范围包括片仔癀产业链项目、片仔癀产业园以及招商引资落地漳州的项目 [1]
片仔癀拟斥2亿元参投中金医疗基金 布局医疗大健康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08:57
投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参与投资中金医疗基金 认缴出资2亿元 占基金目标募集规模20% [1] - 基金主要投资领域为医疗大健康方向 包括中医药 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 医疗服务 日化美妆和康养大健康等相关产业 [1] - 投资范围涵盖片仔癀产业链项目 片仔癀产业园及招商引资落地漳州的项目 [1]
全球健康创新融合成果显著前景广阔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8 08:53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代传江说,在探索医保和商保的衔接过程中,我 们上海的互惠保五年来承保总人数已经过了3300万人次,在产品、支付、创新药上有很多的创新,比如 一名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今年上半年住院6次,院外特药费用累计是89.4万元,互惠保赔付了62.57万。 在科技方面,越来越多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为现有医疗注入活力。武田中国与高校合作,借助大语言模 型的算法创新罕见病的诊断方式。迈瑞医疗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误报 警率下降了30%,使东莞市人民医院的不合格样本检出率提高了30%,在提升医疗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 效率。京东则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边界,他们链接了全国的三甲医生,提供 7×24小时的医疗服务,30秒就能响应用户,一小时之内护士可以登门,三个小时之内报告就会出现在 医生和患者的两端,医生可以根据这个报告进行诊断,开药28分钟,药品还可以送上门。 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浩宇说,西医认为,颈动脉斑块在一定比例之下不算病,但 中医里面算未病,因为斑块一旦脱落导致心梗、脑梗的概率达到50%以上,因此能逆转斑块的保健品就 具有 ...
奥精医疗: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获批准
智通财经· 2025-09-28 08:22
公司产品注册进展 - 公司于2024年8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 [1] - 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通知 该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批准 [1] 产品线拓展 - 公司成功获批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 属于骨科修复材料领域 [1] - 该产品为新型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 属于高端医疗器械类别 [1]
奥精医疗(688613.SH):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获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08:18
产品注册进展 - 公司于2024年8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 [1] - 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通知 该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批准 [1] 产品信息 - 获批产品为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 [1]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渤海明珠新“药”方——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9-28 07:59
新华社天津9月28日电 题:渤海明珠新"药"方——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观察 目前,天津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3个,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所专业性大学和11个专业学院。 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基地的检测室进行检测。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华社记者梁姊、杨文、郭方达 走进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大楼,浓郁的科研氛围扑面而来。作为颠覆性科研成果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诞生地,这项关键技术 今年再传喜讯: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条以乙酸为原料的低碳酵母细胞淀粉合成路线,实现了淀粉的低碳微生物高效合成。 这背后是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拥有上千人的研发队伍,承担着来自国家、天津市和中国科学院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多个。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支持产业。"十四五"以来,天津持续 挖掘用好以中科院工生所为代表的优势科教资源,协同临床医疗资源,增强生物医药创新策源与产业化能力。 距离中科院工生所10公里外,是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前沿技术中心。作为实验室于2023年重点打造的三大开放平台之一,前沿技术中心设有 由多位顶尖人才领衔的 ...
奥精医疗: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07:59
产品获批 - 公司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1] - 新产品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引入可吸收聚酯材料 [1] - 产品在保持优良生物相容性及骨愈合促进能力的同时增强材料强度和降解可控性 [1] 技术升级 - 新产品材料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1] - 材料降解可控性获得显著增强 [1] - 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不同条件下骨缺损修复需求 [1]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渤海明珠新“药”方——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9-28 07:49
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现以乙酸为原料的低碳酵母细胞淀粉合成路线 实现淀粉低碳微生物高效合成[1] - 研究所拥有上千人研发队伍 承担1200多个纵向科研项目[1] - 天津生物医药领域拥有3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 -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前沿技术中心设有12个分中心 配备高精尖设备[1] 产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天津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突破900亿元[2] - 产业衍生出制药 医疗器械 生物制造 中成药生产和中药饮片加工5个子链条[2] - 苏州艾捷博雅科技新建工业色谱材料生产基地 年产能近百吨 产值达5亿元[2] 产学研协同发展 - 天津恒瑞医药牵头成立放射性药物创新联合体 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3] - 天津大学药学院与恒瑞医药校企共育硕士研究生开展抗癌靶向药物研究[2] - 创新联合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打通产学研用堵点[3]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天津市印发《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服务体系[3] - 全和诚科技获得邮储银行天津分行"研发贷"首笔200万元支持资金[3] - 政策覆盖技术产业化全流程关键环节资金需求[3] 人才生态建设 - 天津加速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3] - 合源生物在高技术人才支持下实现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准上市[4] - 中国原研疗法获得国际认可 包括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和先进生产工艺[4] 企业创新成果 - 合源生物2023年11月首个自主研发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准上市[4] - 产品为白血病患者提供CAR-T药物治疗新选择[4] - 企业临床研究数据和生产制造工艺得到国际认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