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德资巨头中国区高管警告:智驾绝不能免费,否则会给全行业带来灾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06:22
商业模式分歧 -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强调智驾功能必须收费,反对免费推广和平权策略[1] - 行业呈现两种商业模式分化:特斯拉FSD定价6.4万元,华为ADS高阶包3.6万元;比亚迪等车企推行10万元以下车型智驾平权[1][6][7] - 收费模式可摊薄研发成本,免费模式则能获取更多数据推动算法迭代[3] 市场渗透现状 - 中国乘用车市场NOA功能标配率从半年前9.5%攀升至24.1%[4] - 比亚迪将高级别智驾系统下探至10万元市场,奇瑞小蚂蚁智驾版下探至6万元级[6] - 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并向已付费用户退款[6] 成本结构分析 - 比亚迪4000人智驾团队每月人力成本达10亿元[11] - 智驾硬件成本持续下降,比亚迪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已低于4000元[13] - 年度履约成本包括通信费、数据费,单辆车需预提数千元费用[10] 行业竞争态势 - 华为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价格从3.6万元降至3.2万元[8] - 除华为与宁德时代外,多数供应商陷入价格竞争[13] - 1-5月汽车行业营收增7%但利润下滑11.9%[13] 技术发展路径 - 整车架构整合成为降本方向,如将多个控制器整合至域控系统[13] - 硬件降本压力传导至供应商侧,涉及域控制器、传感器等环节[11] - 需平衡成本与体验,建立服务付费共识推动行业成熟[13]
东风汽车新公司,传出重磅消息!
长江日报· 2025-08-01 14:55
产品发布与定价 -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正式上市,限时先享价为17.36万元~19.06万元 [1] - 风神L8迎来全球首秀 [1] - 东风奕派科技与华为将联合打造全新智能精品系列,首款车型最快明年登场 [1] 公司战略与转型 - 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三大品牌,打通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 [3] - 公司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展示核心技术领域的前瞻布局 [4] - 公司转型为面向未来的"用户型科技公司" [4] 核心技术布局 - 东风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续航超1000公里,零下30℃续航达成率超过70% [4] - 自研超千伏高压架构搭载"双兆瞬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450公里,首款车型明年发布 [4] - 全球领先的万吨级一体化大压铸技术,首款产品预计明年上市 [4] - 首个"车载智能体"明年推出,集视觉、语音与情绪感知为一体,实现车家互联、陪伴随行 [4] 合作与产品规划 - 东风奕派科技与华为合作打造智能精品系列车,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平台与鸿蒙智能座舱系统 [6] - 首款车型为高端中型智能SUV,预计2026年上市,未来每半年推出一款新产品 [6] - 目标到2028年产品数量达到20款,每款车型每年进化 [8]
博世高管预警智驾免费危机!收费与平权,商业模式该选哪条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1:51
行业商业模式分歧 -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主张所有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必须收费,反对免费推广和"智驾平权"策略[1] - 行业呈现两种商业模式:特斯拉FSD定价6.4万元、华为ADS标准价3.6万元等高收费模式,与比亚迪、零跑等车企的免费策略形成鲜明对比[1][4][5] - 收费模式可帮助主机厂摊薄研发成本,免费模式则能扩大用户使用量以获取更多数据推动算法迭代[3] 智驾市场渗透现状 - 中国乘用车市场NOA功能标配率从半年前的9.5%快速攀升至24.1%[3] - 比亚迪将高级别智驾系统下探至10万元级市场,奇瑞更是将智驾平权极限下探至6万元级[4] - 零跑汽车不仅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还向已付费用户退还辅助驾驶软件费用[4] 收费模式价格体系 - 特斯拉EAP售价3.2万元,FSD定价6.4万元,并提供季付1399元/月付699元选项[5] - 蔚来智驾服务包月价380元,华为ADS高阶功能包标准价3.6万元,基础版5000元[5] - 华为ADS高阶功能包在2025年7-12月促销期间价格降至3.2万元[6] 成本结构分析 - 比亚迪4000人智驾团队每月人力成本高达10亿元[8] - 智驾硬件包括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虽然成本随量产规模下降,但技术迭代需要持续投入[8] - 比亚迪天神之眼C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已降至4000元以内[12] - 智驾系统年度履约成本包括通信费、数据费等,需预提数千元/车[7] 行业盈利压力 - 2025年1-5月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7%、销量增长14%,但行业利润下滑11.9%[12] - 除华为与宁德时代外,包括博世在内的大多数供应商深陷价格竞争[12] - 吴永桥警告若全面免费推广高级别辅助驾驶将给行业带来灾难性后果[12] 技术降本路径 - 通过整车架构整合实现降本,如将多个独立控制器整合到域控系统[12] - 域控制器成本、传感器成本、算力成本是影响智驾收费决策的关键因素[9]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8-01 11:12
行业投资评级 - 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6][12] - 2025年成为具身智能量产元年,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入规模化生产 [16] 核心观点 具身智能发展沿革 - 2020年OpenAI发布ChatGPT3开启智能化周期,具身智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8][11] - 2020-2025年为初级智能化阶段,特斯拉、小米、比亚迪等企业密集入局形成产业链雏形 [11] - ChatGPT3推动具身智能从机械执行升级为具备认知能力的智能体 [11] 供给端进展 - 2025年多家厂商量产计划落地:特斯拉年产5000台、优必选1000台、智元机器人1万台产能 [13][16] - 工业场景为优先攻坚领域,技术成熟度与需求适配性较高 [16] 政策端支持 - 2025年深圳、北京、广东等地出台专项政策,聚焦技术攻关与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17][18] -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差异化布局,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发展 [21] 需求端潜力 - 制造业到2035年替代率预计达59%,机器人需求547.6万只 [23][26] - 住宿餐饮业替代率73%,教育行业机器人需求137.1万只 [26] - 2027-2035年机器人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31.5% [27] 整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结合 布局原因 - 硬件趋同:传感器、芯片、电机等组件复用率达70%以上 [43][49] - 软件趋同:自动驾驶VLA模型与具身智能架构高度一致 [59][64] - 生产场景优势:车企工厂提供天然数据采集环境 [76][82] 企业动态 - 特斯拉Optimus成本有望降至2-3万美元,小鹏IRON已实现工厂实训 [36][78] - 华为、比亚迪等车企研发团队超4000人,云端算力达10EFlops [84][86] 具身智能核心硬件 丝杠技术 - 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效率90%,寿命为滚珠丝杠10倍以上 [90][92] - 2023年中国丝杠市场规模31.2亿,行星滚柱丝杠占比4% [94][98] - 本土产品在精度、承载能力上与国际仍有差距 [99]
小米展示“人车家全生态”布局 多款新品亮相2025 ChinaJoy
凤凰网· 2025-08-01 08:19
参展概况 - 公司于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N5馆参展ChinaJoy 搭建820平方米沉浸式智能生活体验展区 [1] - 参展主题为"以人为中心 构建人车家全生态" 通过澎湃OS实现智能终端无缝连接 [1] 汽车生态展示 - 展区重点展示三款车型:小米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版 小米YU7 Max宝石绿及小米SU7 Max熔岩橙 [1] - 小米YU7作为品牌首款豪华高性能SUV 已于2024年6月底正式发布 [1] 移动设备生态 - 个人移动计算展区陈列Xiaomi 15系列 MIX Flip 2折叠屏手机 MIX Fold 4折叠屏手机 Redmi K80系列及Redmi Turbo系列 [1] - 可穿戴设备包括Xiaomi Watch S4智能手表 小米手环10及Xiaomi开放式耳机Pro 同时展出创新设计的小米AI眼镜 [1] 智能家居生态 - 情景展示区通过四大场景(阅读空间 高智感客厅 创作空间 健身空间)展示多品类AIoT产品 [2] - 产品涵盖空调 冰箱 智能电视 扫拖机器人 投影仪及智能门锁 依托澎湃OS实现跨设备智能互联 [2] 生态整合成果 - 展会设置互动环节 参观者可领取定制饮品及雪糕 通过完成五区域打卡任务获取礼品 [2] - 参展集中呈现公司在智能手机 智能汽车及智能家居三大领域的生态整合成果 [2]
华为怎么和底盘“杠”上了
新财富· 2025-07-31 08:05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成为高频词汇,但华为选择通过技术和价值竞争而非降价来争夺中高端市场话语权 [1] - 新能源汽车发展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智能化下半场的竞争焦点在于消费者教育主导权 [3] - 智能汽车三大领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中,前两者已趋同质化,智能底盘成为差异化竞争新战场 [3] 智能底盘技术解析 - 智能底盘需实现动力域、底盘域、智能驾驶域等多域集成,突破传统电子电气架构分区控制的限制 [4] - 华为途灵智能底盘通过跨域融合实现高效操控:智能驾驶域传感器预判→动力域控制器响应→底盘域机械终端执行 [5] - 华为第二代"途灵龙行数字底盘"实现六大子系统(车身、驱动、热管理、悬架、转向、制动)毫秒级一体化决策 [7] 华为智能底盘应用场景 - **安全性**:防滑稳定控制通过iVSE+ADS融合感知实现主动预防,爆胎稳定控制响应时间<0.2秒(尊界S800测试数据) [10] - **舒适性**:毫秒级道路空间建模与预调节,优化刹车点头、起步抬头、过弯侧倾等传统驾乘痛点 [12] - **灵活性**:5D蟹行和双车道一把掉头功能展现高精度操控能力 [13] 华为布局智能底盘的动因 - ICT技术能力平移:芯片设计、操作系统、大数据等积累支撑智能底盘跨域融合,五大产品线共享计算平台/总线协议/数据格式 [15] - 中高端市场匹配:舒适性和安全性溢价能力与华为目标用户需求高度契合 [15] - 商业模式升级:从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订阅+数据运营"的持续盈利模式 [16] - 差异化竞争需求:智能底盘补齐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形成独特卖点 [17] 华为技术布局历程 - 2018年与奥迪签署智能驾驶合作协议,2021年组建国际化底盘调校团队,吸纳兰博基尼、奔驰、宝马等资深工程师 [19] - 德国研究所成立强化技术整合,长期投入验证智能底盘需时间与实践检验的特性 [19][20]
XBIT最新美股价格累涨20%,香港稳定币牌照明年发放
搜狐财经· 2025-07-31 01:3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东时间周二三大指数同步收跌 道指下跌0.46%至44632.99点 标普500指数微跌0.30%收于6370.86点 纳指下跌0.38%报21098.29点[1] - 自2025年4月以来美股累计涨幅达20% 科技股表现尤为强势[1] - 英伟达股价持续攀升 市值突破3.89万亿美元 距4万亿美元关口仅一步之遥 成为推动大盘上行的核心动力[1] 科技行业动态 - 特斯拉股东将就投资xAI进行投票 SpaceX拟向xAI注资20亿美元 预示科技板块与人工智能领域融合深化[5] - Grok AI正式登陆特斯拉车载系统 自7月12日起美版新车标配该功能 提升智能汽车赛道估值预期[5] - 微软与OpenAI就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使用权进行谈判 为科技股估值扩张打开想象空间[5] 政策与监管影响 - 美国众议院通过"美丽大法案"税收与支出法案 为企业和家庭提供政策红利 能源、工业、金融及消费品等周期性行业直接受益[4]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正式生效 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表示首阶段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数量取决于申请材料质量 牌照预计明年初发放且门槛较高[2] - 香港允许稳定币采用单一法币或一揽子法币挂钩模式 只需在申请时明确币种即可[2] 经济指标与市场预期 - 非农数据等关键经济指标波动持续影响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走向的预期 成为短期美股价格波动的重要扰动因素[4] - 美财长表态释放美联储可能降息信号 直接压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 推动资金向权益市场迁移[6] 跨市场联动效应 - 美股价格波动不仅是美国经济基本面的直接映射 更对全球资本流动产生显著外溢效应[2] - 稳定币监管进展成为跨市场联动新纽带 通过流动性传导间接影响美股等传统金融市场[2] - 美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虽偶有调整但整体韧性凸显 成为加密货币投资者跨市场观察的重要参照[2] 投资策略观察 - 需跟踪宏观经济数据与政策动态 把握周期性行业轮动机会[6] - 关注科技巨头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进展 评估估值合理性[6] - 分散投资策略尤为关键 通过跨行业、跨资产类别配置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6]
被理想i8撞到四轮弹起!乘龙卡车:被摆了一道;前毫末智行产品副总裁蔡娜已加入Momenta;乐道高管:L90顶配不超过32万元
雷峰网· 2025-07-31 00:55
理想汽车 - 理想CEO李想回忆2008年汽车之家财务危机时被小股东联合驱逐,但最终与发起人和解[4][5] - 理想i8发布重卡碰撞测试视频引发乘龙卡车质疑安全性,后者称法务介入处理[11] 自动驾驶与智能驾驶 - 前毫末智行产品副总裁蔡娜加入Momenta,负责乘用车与无人物流小车业务补充[9][10] - 小米汽车推送1000万Clips版本辅助驾驶功能,强调现阶段非自动驾驶[13] - Momenta计划2026年盈利,已投资零一智卡并布局Robotaxi[9][10] 互联网大厂动态 - 阿里调整入职股票归属方式为4年15%/25%/30%/30%,较原政策更早释放激励[14][15] - 字节AI编程工具Trae被曝后台高频上传用户数据,官方回应称已优化新版本[16][17] - 百度搜索首页灰度测试智能体应用入口,整合文心平台与第三方AI工具[22] 新能源汽车 - 乐道L90顶配定价不超32万元,与理想i8形成直接竞争[17][18] - 岚图7.23亿元收购东风武汉工厂,年产能15万辆将投产首款全球车型"知音"[23] - 哪吒汽车欠税44万元,总负债184亿元且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21] 消费电子与家电 - 小米空调Q2线上份额达16.2%,接近格力(17.27%)但落后于美的(22.18%)[20] - 三星Galaxy S26系列将首发2nm工艺Exynos 2600芯片,超前苹果A20[34][35] - 美的年内二次调整运营架构,冰洗厨电业务整合折射零售化转型[27][28] 人工智能与芯片 - 英伟达获准向中国出货H20 AI芯片,美方意图遏制中国自研进程[33] - 中国成立"模芯生态创新联盟",华为昇腾等10家芯片厂商参与以降低对美依赖[29] - Meta开价10亿美元挖角OpenAI系初创团队TML,12人均未接受[33][34] 机器人技术 - 逐际动力发布15.8万元起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8月公开演示[29] - 京东领投具身智能公司RoboScience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26] 国际企业动态 - Stellantis上半年净亏23亿欧元,玛莎拉蒂销量同比下滑72.5%[35][36] - Opera起诉微软利用Windows系统优势打压Edge浏览器竞争对手[42][43] - 三星电子考虑在美追加70亿美元投资建设先进封装产线[44]
小米汽车呼吁理性使用辅助驾驶 全新小鹏P7首秀定档8月6日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3:04
| 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 | NO.3 阿维塔拟于明年推出与华为共创的首款产品 7月30日消息,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透露,目前公司与华为正在顺利有序地推动Hi Plus模式,双方联合 团队已经将近千人入驻在阿维塔重庆总部,第一款联合共创的产品也将会在明年下半年推出。2030年 前,阿维塔计划推出17款新品,覆盖MPV、跑车等细分市场。 点评:阿维塔与华为深化Hi Plus模式合作,联合团队规模近千人,首款共创产品预计明年下半年面世, 长期规划至2030年推出17款新车。此举凸显智能汽车产业强强联合趋势,华为技术赋能将提升阿维塔产 品智能化竞争力,可能重塑高端电动车市场格局。消息对智能驾驶产业链形成利好预期,尤其利好华为 汽车生态链伙伴。 NO.4 全新小鹏P7首秀定档8月6日 7月30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通过微博发文称,8月6日,全新小鹏P7将进行中国首秀。何小鹏表 示,该车定位为时尚的豪华轿跑,由小鹏中外团队原创设计。 NO.1 小米汽车呼吁理性使用辅助驾驶 7月29日,小米汽车宣布,其1000万Clips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已面向小米SU7系列车型推送,覆盖 SU7 Pro、Max及Ultra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