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2025年第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31 10:48
整体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GDP预计增长3.4% [1][10][12] - 区域内城市经济增速分化明显 惠州以6.6%增速领跑 中山和东莞分别增长5.5%和5.0% 深圳达到4.6% 佛山增速相对偏低为1.5% [2][12] - 香港以港币计价GDP增长2.6% 折合人民币增长4.2% 澳门以澳门币计价增长3.5% 折合人民币增长3.7% [2][12] 工业生产 - 深圳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2.6% 较去年各月9%以上增速明显放缓 [3][13] - 全国手机出口同比下降11.7% 产量下降6.1% 深圳华为 荣耀和东莞vivo OPPO合计占据全国手机市场64.6%份额 [3][13] - 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 比亚迪1-2月产量增速高达109.5% [3][15] - 惠州工业增加值逆势增长12% 电子产业和石化产业分别增长11.6%和16.2% [3][16] - 佛山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1.9% 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5.7% 肇庆相应行业增长13.4%和36% [16] 投资状况 - 除广州保持1%增长外 大湾区固定资产投资均为负增长 [4][17] - 二产投资急转直下 东莞从去年底6.9%降至-18.1% 珠海从-27.8%降至-48.9% 江门从0.5%降至-33.2% [4][18] - 三产投资出现低位反弹 佛山房地产投资结束28个月负增长 1-2月增速达1.1% 惠州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7.1个百分点 [4][20] - 广东总体投资降幅由去年底-4.5%扩大至-8.4% [20] 消费市场 - 1-2月广州 深圳 珠海社消增速分别为1.2% 1.7% 3.4% 广东省社消增长1% [5][22] - 香港1-2月访客量达841万人次 同比增长7.4% 但零售业销货价值同比下降7.8% [5][24] - 澳门1-2月访客量679万人次 增长10.4% 但1-3月博彩业收入仅增长0.6% [5][24] - 广东出生率达8.89‰ 常住人口增加74万人 均居全国首位 [35] 对外贸易 - 1-2月广东出口增速下滑12.7个百分点至-4.3% [6] - 城市出口表现分化 深圳出口增速-16.6% 惠州-0.5% 而广州 东莞 肇庆分别增长27.8% 12.6% 8.0% [6] - 香港和澳门出口分别增长15.4%和29.7% [6] - 大湾区进口保持6.1%正增长 高于全国-7.3%水平 贸易顺差占出口比例从48%降至43% [6] 产业亮点 - AI大模型与各行业结合 人形机器人推出将催生新服务业态 [7][11] - 2024年广东文旅产业收入达1.1万亿元 [7] - 广东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全国第二 深圳居全国城市第一 [7][11] - 大湾区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66.4% 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 [5][11]
“老空间”变身“新地标”燃动经济新热力 年轻人来了、消费拉动了、赛事办了……
央视网· 2025-08-31 07:55
核心观点 - 老空间通过改造转型为新型消费场景 实现人气与消费双增长 体现城市更新与文化消费融合趋势 [1][17] 邮局转型案例 - 青岛海洋研学主题邮局暑期游客超10万人次 文创产品日销售额达上万元 [5] - 成都熊猫邮局年营业额超千万元 通过AI定制冰箱贴和民俗活动吸引游客 [8] - 全国838家主题邮局2024年总收入达3.55亿元 转型为文化IP与互动体验融合的年轻化空间 [8] 老厂区改造案例 - 保定D19街区由村办企业聚集区改造为潮人聚集地 旧厂房变身篮球馆举办超1700场赛事 [11] - 暑期日均客流5000人 商铺销售额增长30% [11] - 政府通过5000份问卷确定"文体+潮玩+美食"核心业态 2025年体育赛事带动直接消费约27亿元 [14] 全国项目成效 - 上海老水泥厂改造为西岸梦中心 废料仓库转为展览空间 [16] - 长沙老油脂厂聚集咖啡厅与艺术空间 吸引年轻人扎根 [16] - 城市更新改造后商业项目平均带动消费增长超50% 显著拉动就业 [16] 转型模式特征 - 外立面统一规划与市场化运营结合 通过文化赋能空间创新消费场景 [14][17] - 功能从传统服务转向体验式消费 强调文化IP与互动体验融合 [5][8][17]
南京位居“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榜首
南京日报· 2025-08-31 02:21
暑期旅游市场消费趋势 - 自然景观 人文古迹 主题乐园 展览馆及水上项目成为暑期景区预订热门品类Top5 [3] - 夜游经济表现亮眼 "夜游"搜索环比增长83% 水上夜游项目成为夜间消费核心选择 [3] - 境内传统文化游 清凉避暑游及"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特色主题游备受游客追捧 [6] 南京旅游市场表现 - 南京位居美团旅行"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榜首 [1] - "南京3日游"位居途牛平台"境内跟团游热门产品"榜首 [1] - 南京位居途牛平台"境内亲子游热门目的地"TOP3 "境内游热门目的地"TOP4 "境内自由行热门目的地"TOP4 "境内自驾游热门目的地"TOP6 [6] - 南京位居途牛"七夕热门目的地"TOP4 [8] - 南京位居携程"国内热门周边游目的地"TOP4 "亲子游热门目的地"TOP10 [10]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苏超"赛事助推南京成为暑期热门旅游城市榜首 [3] - 8月17日南京队主场期间 南京文旅整体订单支付量同比增长11% [3] - 奥体中心周边珍宝假日饭店周末订单量同比暴涨333% 单均消费额同比增长40% [3] 南京旅游细分数据 - 暑期南京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7% [10] - 热门景区包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红山森林动物园 大报恩寺遗址景区 钟山风景名胜区 美龄宫 [10] - 主要客源地为上海 北京 苏州 无锡 杭州等城市 [10]
财经聚焦|“电影+”点燃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8-30 18:04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突破114亿元 总观影人次破3亿 [1] 文化供给与影院业态创新 - 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推出抗战主题影片专题放映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1] - 多家影城突破传统局限 链接图书文创汉服潮饮等多元业态 例如北京吉祥大戏院组织《戏台》观影团 贵阳越界影城推出小型音乐会和非遗技艺展演 [3] - 影院从单一放映载体发展为综合文化体验场所 从电影终端发展成文化入口 有利于提升观众黏性和长期竞争力 [3] 动画电影与衍生品市场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授权衍生单品及自研文创产品超过800款 上映首日上海联和院线周边衍生品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3] - 知名IP电影《罗小黑战记2》在全国千家主题影城设置快闪小店 推出116款周边衍生品 累计销量近14万件 [6] - 高品质动画电影充分撬动规模庞大的衍生品市场 有颜值有内涵的文创衍生品能产生情感认同并带动文化故事传播 [6] 影旅融合发展 - 各地推行票根经济 例如重庆凭票根享景区门票或酒店优惠 贵阳让票根成为全城优惠一卡通 [7] - 上海影视乐园同步开放《南京照相馆》拍摄地 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实现从观影到实景游览的沉浸式体验 [7] - 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主题展览 南方多省推出荔枝游 青岛崂山景区凭借电影热度推出实景短剧 [8] - 国家电影局指导的光影绽放中国行活动走进云南吉林 通过推荐取景地和发布旅游线路打造电影+文旅跨界新业态 [8] - 影旅互动将电影流量转化为旅游留量 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 影视IP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8]
财经聚焦丨“电影+”点燃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新华网· 2025-08-30 16:38
行业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突破114亿元 总观影人次破3亿 [1] - 动画电影数量多、口碑好、热度高 带动周边衍生品热销 [7] 文化供给创新 - 影院提供多元文化产品和服务 如观影团活动、音乐会、非遗展演 突破传统影院局限 [4] - 影院从单一放映载体发展为综合文化体验场所 提升观众黏性和长期竞争力 [4] - 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推出抗战主题专题放映 通过经典作品让观众重温历史 [2] 衍生品市场 - 《浪浪山小妖怪》授权衍生单品及自研文创产品超过800款 上映首日周边衍生品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5] - 《罗小黑战记2》推出116款周边衍生品 累计销量近14万件 [7] - 高品质动画电影撬动规模庞大的衍生品市场 文创衍生品使大众产生情感认同 [7] 影旅融合发展 - 各地开展"电影+旅游""电影+美食"等活动 推动电影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 [8] - 上海影视乐园影片拍摄地同步开放 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8] - "光影绽放中国行"活动通过推荐影视取景地、发布旅游线路等方式打造"电影+文旅"新业态 [10] - 影旅互动模式将电影流量转化为旅游"留量" 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 [10]
“电影+”点燃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新华网· 2025-08-30 10:5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突破114亿元 总观影人次破3亿 [1] - 动画电影数量多 口碑好 热度高 带动周边衍生品热销 [4] 文化供给创新 - 影院突破传统局限 链接图书 文创 汉服 潮饮等多元业态 [2] - 提供多元文化产品和服务 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新场景 [2] - 影院从单一放映载体发展为综合文化体验场所 形成长期竞争力 [2] 衍生品市场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授权衍生单品及自研文创产品超800款 [3] - 影片上映首日上海联和电影院线周边衍生品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3] - 《罗小黑战记2》推出116款周边衍生品 累计销量近14万件 [4] - 高品质动画电影撬动规模庞大的衍生品市场 [4] 影旅融合发展 - 各地开展"电影+旅游""电影+美食"活动 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5] - 上海影视乐园拍摄地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6] - 通过电影人推荐取景地 发布旅游线路 打造跨界消费新业态 [6] - 电影流量转化为旅游"留量" 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 [6]
暑期文旅扫描:入境游现磁吸力,文体“热能”火力全开|纳凉记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6:52
暑期旅游需求强劲 - 暑期旅游需求强劲 机票 酒店 租车 海外当地玩乐等旅游订单量持续增长[1] - 出入境双向升温 上海 深圳 广州 北京 成都继续稳居入境目的地前五[1] - 出入境旅客人数和出入境客运交通工具创近五年来历史新高[1] 入境游市场表现 - 入境游订单保持高速增长 240小时免签持续拉动入境游数据增长[4] - 韩国 美国 日本 泰国 俄罗斯为主要客源地[4] - 广东成为许多外国游客入境游的第一站[5] - 暑期珠海边检总站查验出入境外国人数量达24.9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28% 其中免签入境达4.3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69%[6] - 广州边检总站下辖口岸出入境旅客超277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12.8% 查验出入境客运交通工具1.6万余架(艘)次 同比增长约3.6%[6] - 7月以来广州边检查验入境外籍旅客超38万人次 同比增长32% 其中以来华旅游为目的的外籍旅客占比超43%[6] 出境游市场趋势 - 出境游增长强劲 热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日本 泰国 韩国 中国香港 马来西亚等3小时航行圈内[3] - 旅客偏好集中于传统热门旅游区域 新马泰及越南 日本 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占比达60%[6] - 中马互免签证政策实施后 马来西亚籍入境旅客数量同比提升26.4% 带动新加坡 泰国等东南亚周边国家来华客流同步增长[6] 避暑旅游热点 - 威海 黔东南 秦皇岛 大连 青岛 烟台 安吉 桂林 大理白族自治州 贵阳等平均气温不超过30℃的目的地成为暑期十大玩水避暑目的地[8] - 出境游表现亮眼的目的地同样具有清凉属性 日本 泰国 韩国 中国香港 马来西亚位列前五出境游热门目的地[3] 文体旅游新趋势 - 跟着IP 演唱会和体育赛事出游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新趋势[1] - 苏超 时代少年演唱会 秦皇岛国际烟花艺术节等极大拉动了文旅消费[1] - 美团报告显示跟着赛事/演唱会去旅行的热门玩法带动多场景消费 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10] - 7月以来美团首页搜索演唱会关键词同比增长134% 时代少年团演唱会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000%[10] - 江苏省暑期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11% 7月20日赛事主场城市住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7%[10] - 在美团上线苏超主题套餐的江苏商家较比赛初期增长856% 夜间休闲玩乐消费同比增长43%[10] 政府促消费措施 - 文化和旅游部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 期间各地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11] - 云南推出景区门票系列优惠措施 广东持续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海南出台补贴政策支持各类大型演唱会 音乐节[2]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计划自9月12日起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 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发放文旅消费券[11]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白云机场今年截至8月出入境人员突破1000万人次 新增和恢复定期国际客运航线18条 新增驻场国际航空公司5家 新增国际通航点2个[3] - 约75条国际客运航线 46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运营[3] - 贵广高铁成为连接西南与华南的黄金通道 日均20余趟列车 857公里路程最快3个半小时到达贵阳[10] 免税市场新动态 - 广州 深圳两地的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进一步激活旅客消费潜力[7] - 广州市内免税店位于广州市区核心商圈的大型商场内 经营商品涵盖进口免税化妆品 酒水 3C数码 箱包等 还有本土国潮好物[7]
文旅“热”力四射 消费场景焕新——2025年暑期消费盘点
新华网· 2025-08-30 06:27
文旅市场热度 - 暑期文旅市场繁荣活跃 各大景区游人如织 消费场景持续焕新[1][3] -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7月下旬以来抗战相关纪念场馆热度上升[5] - 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长70% 上海乐高乐园等热度居高不下[6] 乐园经济与文旅新趋势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后客流高峰 当日门票售罄[6] - 演唱会带动旅行趋势 成都/上海/广州等城市场馆周边酒店及景点搜索热度大幅攀升[6] - 文旅产业注重情绪价值 满足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需求[6] 暑期档电影表现 - 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16亿元 观影人次超3亿[7] - 100余部影片上映 涵盖历史/动画/喜剧等多种题材[8] -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历史剧情片广受关注 国产动画电影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8] 影院体验升级 - 多部影片发布IMAX/CINITY版本 《F1:狂飙飞车》IMAX GT影厅上座人数突破1.5万人次[10] - 影院发展为综合文化体验场所 链接图书/文创/汉服等多元业态[10] - 北京吉祥大戏院组织《戏台》观影团 广州青宫电影城推出"荔枝古道游园会"[10] 电子产品消费 - 暑期3C数码产品销售增长迅速 苏宁易购818期间长焦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销售同比增长超100%[4] - 京东推出"3C数码放暑价"促销 拼多多百亿补贴推出"开学焕新"活动[4] - AI学习机暑期销售额达去年同期两倍多[4] 新业态与消费场景 - 京东MALL推出特色体验区 暑期累计接待体验顾客超10万人次[11] - 长沙小剧场话剧/脱口秀人气火爆 重庆无人机表演带火夜间消费 杭州快闪首店扎堆亮相[12] -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 鼓励各地举办促消费活动[12]
首届中国国际糖果季即将甜蜜启航!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14:21
活动概况 - 中国国际糖果季于2025年9月5日至11月16日在首钢园举行 覆盖服贸会 WTT中国大满贯赛及国庆黄金周等重要时段 [2] - 活动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 包括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及其糖果专业委员会 首钢建设投资 中国财富传媒集团等 [1] - 首创"会展+赛事+文旅+消费"融合模式 打造跨区域糖果嘉年华 [2][8] 空间布局与体验设计 - 主会场设于首钢滑雪大跳台及冷却塔区域 分会场位于798·751园区包豪斯广场 实现东西城区双向引流 [8][15] - 设置主题功能空间包括品牌展示区 非遗糖艺工坊 互动体验区 文创市集及主题餐咖 [4][6] - 配备超过数十种娱乐设施 包含Disco转盘 海盗船 VR体验 真人娃娃机及糖画制作等沉浸式项目 [4][6] 特色活动机制 - 推出"甜蜜护照"打卡系统 覆盖首钢园 798·751园区 香格里拉与欢乐谷四大区域 集满3张地图可兑换限定礼品 [6] - 原创IP"Dream Sweets"四大精灵(麦麦蜜 爆爆仔 比比糯 冰冰叮)首次亮相 并参与花车巡游 [8][10] - 首创多维联票机制:服贸会持证者享门票八折 WTT赛事持票者可免费进入糖果季专区 [12] 文化内涵与行业影响 - 活动融合四千年制糖文明传承 涵盖非遗糖艺 现代文创及数字互动技术 [14] - 通过主题论坛等形式打造全球糖果产业风向标 构建文化 科技 消费一体化行业盛会 [14] - 联动体育赛事(WTT)与大型展会(服贸会) 探索"票根经济"新范式 [12]
华侨城A2025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190.22%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1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3.2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8.7亿元 [1] - 经营性净现金流25.6亿元 同比增长190.22% [1]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8% [1] 债务结构 - 有息负债总额1288.3亿元 [1] - 中长期借款占比68.3% [1] - 平均融资成本3.5% 较年初下降11个基点 [1] 旅游业务 - 上半年接待游客3771万人次 同比增长3.77% [1] - 新增浙江衢州和安徽祁门2个轻资产服务项目 [1] - 深圳创意文化园嘉途酒店试营业 [1] - 主题公园通过"国潮文化节"IP联动获得市场热烈反响 [1] 房地产业务 - 签约销售面积60.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4.12% [1] - 签约销售金额94.9亿元 [1] - 新增重庆沙坪坝小龙坎土地储备项目 计容建筑面积5.28万平方米 [1]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将通过存量产品提升和增量项目拓展双轮驱动增强旅游业务竞争力 [2] - 以资源优化和产品提升协同发力推动房地产业务稳健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