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前十大权重包含三花智控等
金融界· 2025-04-09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4月9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介绍其近期表现、样本选取、持仓等情况及跟踪的公募基金 [1][2] 指数表现 - 4月9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报2889.57点,成交额635.61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7.16%,近三个月下跌2.52%,年至今下跌7.67% [1] 指数样本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多系统、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收购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比亚迪(18.38%)、宁德时代(13.19%)、立讯精密(6.48%)等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1.60%、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7.72%、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68%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可选消费占比36.44%、工业占比34.16%、信息技术占比22.02%、原材料占比6.71%、通信服务占比0.68% [2] 跟踪基金 - 跟踪智能电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等多只基金 [2]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0.54%,前十大权重包含科大讯飞等
金融界· 2025-04-08 15:05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8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0.54%,报2886.91点,成交额673.43亿元,近一个月、近三个月、年至今均呈下跌态势 [1] 指数基本信息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多系统、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反映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表现 - 4月8日下跌0.54%,报2886.91点,成交额673.4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6.71%,近三个月下跌3.08%,年至今下跌7.17% [1]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比亚迪(18.56%)、宁德时代(13.68%)、立讯精密(6.56%)、汇川技术(5.26%)、长城汽车(4.47%)、韦尔股份(4.38%)、科大讯飞(3.1%)、三花智控(2.67%)、亿纬锂能(2.6%)、拓普集团(2.42%)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1.96%、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7.41%、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63%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可选消费占比36.57%、工业占比34.47%、信息技术占比21.66%、原材料占比6.65%、通信服务占比0.65%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样本公司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智能电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C、泰康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易方达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浦银安盛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2]
超高分红,超牛业绩,超强布局!首程控股(00697)“三个坚定”力挺机器人行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4-02 10:02
政府政策与行业前景 - 2025年"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中国将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作为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及全球科技竞争关键领域 [1]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8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138亿美元(CAGR 50.2%),高盛更预测2035年达1540亿美元 [1] - 行业作为国家级战略方向,长期发展动能不受短期资本流动影响 [1] 首程控股战略布局 - 公司发布"三个坚定"公告: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创新潜力、机器人行业长期动能,并承诺陪伴创新企业跨越周期 [1][2] - 秉持长期投资理念,计划加大机器人领域投资力度,专注中国顶尖企业并打造强大投资组合 [2] - 6-7年前已布局"硬科技"赛道,成功投资智能电动汽车(如理想汽车、地平线)和机器人领域,地平线机器人港股股价年内最高涨幅超150% [3] 投资与产业协同 - 2023年底联合北京国管设立100亿元人民币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一年内完成数百项目筛选,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覆盖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前沿企业 [3] - 通过代理销售、租赁服务、供应链整合、技术孵化等全产业链布局,构建"投-产-服"闭环生态,2025年新成立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公司加速商业化落地 [4]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4年收入12.15亿港元(同比+37.5%),毛利5.07亿港元(同比+41.0%),高流动性资产43.6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31.2%远低行业水平 [5][6] - 宣布2024全年+2025特别分红合计10.96亿港元,叠加3亿港元回购计划,总派息回购达13.96亿港元,分红表现超市场预期 [6] 市场评价与未来展望 - 中金及方正证券研报认为公司资产运营与融通板块增长稳健,护城河加固,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7] - 通过投资与全链赋能推动机器人产业商业化,政策红利与加速落地背景下有望成为港股新质生产力标杆标的 [7]
欧阳明高:整车智能化爆发元年,暂不宜提“全民自动驾驶”|直击百人会论坛2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31 03:12
行业技术变革路径 - 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变革路径分为动力电动化 整车智能化 能源低碳化三个阶段 [3] - 动力电动化技术变革引发市场结构性大变局 产品从耐用件转向高频迭代时尚品 传统模式转向自媒体信息大爆炸模式 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3] - 技术爆发需要技术厚积薄发 市场热度 政策支持三要素在时间点重合 类似燃烧爆炸需要燃料 空气 点火源 [4] 整车智能化发展现状 - 2025年是整车智能化技术爆发元年 预计持续五年发展周期 [1][4] - 技术爆发源于DeepSeek大模型普及带动全民热情 公路NOA技术从能用升级到好用 城市NOA即将大规模推广 [1][4] - 当前智能驾驶主要处于L2+级智能导航辅助驾驶(NOA)阶段 暂不宜提全民自动驾驶 [4]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路径 - 多模态大模型作为端到端算法基座可赋能高阶自动驾驶 但需解决安全可靠性问题 [4] - L3自动驾驶需等待相关法律法规出台 L4级自动驾驶需循序渐进 目标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 [4] 能源低碳化战略意义 - 缺乏能源低碳化的纯智能化发展将导致汽车产业萎缩 真正新能源汽车必须包含能源低碳化 [4] - 2030年新能源汽车能源低碳化技术将全面爆发 [4] 新能源产业规模预测 - 未来10-30年将催生五个十万亿级产业:新能源基础产业(光伏/风电/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产业 交通全面电动化 智慧与零碳能源产业 绿色氢能产业 [5] - 2035年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总销量预计接近3000万辆 保有量达2-3亿辆 [5] - 2050-2060年中国绿氢年需求总量1亿-1.7亿吨 产值达2万亿-3.4万亿元 全产业链规模扩大约3倍 [5]
“我极为震撼”!雷军:有3个感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9 13:41
文章核心观点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高层论坛,小米在不到一年交车20万辆,此次小米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募资425亿港元,虽能改善财务状况但引发市场忧虑,资金将投向智能电动汽车、高端手机及AIoT生态等核心领域,小米已走上转型之路,未来3 - 5年将揭晓转型成败 [1][3][6][13][15] 雷军发言要点 - 感谢全国用户支持,很多用户未试驾、未看车就下单;感谢主管部门关心支持;感谢同行支持,去年发布会有5位汽车企业创始人、董事长及好友李斌、何小鹏和李想到来 [3] - 认为小米造车时机刚刚好,行业技术、用户消费习惯和产业供应链都已成熟 [4] - 小米SU7 Ultra发布后2小时锁单量突破10000台,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4] - 过去5年小米大概投了1050亿元,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超300亿元 [5] 小米配售情况 - 3月25日小米宣布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募资425亿港元,成为港股年内继比亚迪后又一起大规模配售案 [6] - 2020年12月小米首次配股,以每股23.7港元配售10亿股,筹资约240亿港元,配售价较前一日收盘价折让9.4%,消息公布后股价当日下跌7.1%,随后三个月内反弹超30% [7] - 此次配售受消息影响,3月25日小米股价下跌超6%,截至3月28日收盘跌1.26%,最新股价51.02港元 [8] - 本次配售完成后,小米总股本从251.16亿股增至259.16亿股,原股东持股比例被稀释约3.1% [10] - 2020年配股时高瓴资本、贝莱德等机构参与认购,此次有市场消息称投资者兴趣是配售规模数倍,引发纯多头投资者和主权财富基金浓厚兴趣 [7][11] 资金投向及业务情况 - 此次配股资金用于业务拓展、技术研发及市场扩张,指向智能电动汽车、高端手机及AIoT生态三大核心领域 [13] - 2024年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启动,实现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达272亿元,同比增长41.3% [13] - 汽车业务方面,小米SU7自2024年3月上市后销量超预期,截至去年年末共交付136854辆小米SU7系列汽车,小米将扩大在建二期工厂至约105公顷 [13] - 2024年小米研发投入高达241亿元,同比增长25.9%,2021 - 2025年预计五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2025年研发投入超300亿元,四分之一资金投入AI相关研发 [14] - 小米目标是以AI技术赋能“人车家全生态”,撬动汽车、手机和大家电三大万亿级市场,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全品类和全球化高端化,在海外建立新零售 [15]
微信上线就近找零工服务;蜜雪冰城利润增加、利润率提高;OpenAI估值奔着3000亿美元而去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28 12:12
微信零工市场服务 - 微信上线"附近的工作"小程序,覆盖广东江门、河北唐山、江西九江、广东深圳、北京朝阳等地,提供超过2万个政府审核发布的零工岗位 [1] - 微信搜一搜推出"附近的工作"专区,覆盖全国超200个地市,通过智能梳理本地中介机构发布的零工招聘信息 [1] - 微信零工市场服务接入"微工卡"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微信零钱及银行卡结算、合同签约、实时定位打卡、日结保险等服务 [1] 蜜雪冰城业绩表现 - 蜜雪冰城2023年营业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39.8% [2] - 全球门店总数达46479家,上市20多天股价涨幅超60% [2] - 商品销售毛利率从28.8%提升至31.6%,主要得益于供应链效率提升和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 [2] OpenAI融资与技术进展 - OpenAI即将完成40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软银将投资75亿美元 [3] - 发布GPT-4o图片生成更新,对Agents SDK进行重大更新,支持MCP服务协议 [3] - 新功能可集成文件处理、数据查询和网络信息收集等工具,提高任务效率 [3] 英伟达收购动态 - 英伟达拟以数亿美元收购AI创业公司Lepton AI,该公司专注于AI基础设施和GPU服务器租赁 [5] - Lepton AI由阿里云前副总裁贾扬清创办,2023年完成11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5] - 收购可能助力英伟达进军云和企业软件市场,与AWS和谷歌竞争 [5] TikTok交易进展 - TikTok美国业务面临"不卖就禁"最后期限,特朗普表示愿意延长期限并以关税作为谈判筹码 [6] - 美国政府考虑让字节最大的非中国投资者收购TikTok美国业务 [6] 科技行业动态 - Google将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未来所有开发工作将仅在内部分支进行 [7] - 理想汽车宣布开源自研整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投入超十亿元研发费用 [12] - 蔚来拟增发1.1879亿股A类普通股,融资约35亿港元,用于智能电动汽车研发 [11] 汽车行业动态 - 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包括整车和关键零部件 [13] - 奇瑞拟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电动车工厂,年产能20万辆 [14] - 比亚迪发布仰望U7,起售价62.8万元,搭载云辇-Z电悬架和L2+智驾系统 [15] 食品饮料行业 - 雀巢水业务或被多家私募竞购,估值约50亿欧元,包括巴黎水、圣培露等品牌 [8] - 国家发布50项食品安全新标准,要求标示糖和饱和脂肪含量,禁止"零添加"等宣传用语 [10]
中金公司王曙光:发挥专业能力和国际化优势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3-28 10:16
文章核心观点 中金公司秉持“植根中国、融通世界”理念,发挥专业与国际化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科技创新,为民营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协助小米、蔚来等民营企业融资体现责任担当,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支持中国经济未来 [1][2] 分组1:公司业务成果 - 3月25日小米集团公告港股配售,发行规模426亿港元(约55亿美元),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科技行业股权融资项目及过去三年香港市场最大科技行业股权融资项目,中金公司担任配售代理等角色 [1] - 3月27日蔚来集团公告港股配售,发行规模约40.3亿港元,募集资金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及新产品研发等,为市场首个美股主要和香港二次上市企业港股配售案例及2022年以来汽车行业融资规模第二大的港股配售,中金公司作为唯一中资投行担任配售代理 [2] 分组2:公司业务能力体现 - 本次小米集团交易是中金公司2018年助力其港股上市后再次协助融资,体现长期服务客户需求、助力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全球资本运作的责任担当,且准确识别核心投资人并高效转化,独家引入中资主权和长线基金,彰显市场洞察力及国际化综合实力 [1] 分组3:民营经济重要性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稳定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 [2] - 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已达42万多家,占比超92% [2] 分组4:政策导向与公司责任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25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要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 中金公司作为国有金融机构,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发挥专业优势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3]
涨到令人麻木!黄金再创历史新高,突破3100美元!高盛:极端情况下,黄金可能涨超4200美元...
雪球· 2025-03-28 07:53
长按即可参与 不是创新高,就是在创新高的路上,近几年黄金的走势太强了。 | 山金国际 | | 18.70 +3.31% | 23.89 | | --- | --- | --- | --- | | SZ000975 | | | | | 山东黄金 | 26.60 | +2.43% | 40.32 | | SH600547 | | | | | 中金黄金 SH600489 | 13.84 | +2.37% | 18.90 | | *ST中润 | 5.47 | +1.86% | | | SZ000506 | | | | | 恒邦股份 | 11.11 | +1.74% | 23.76 | | SZ002237 | | | | 从消息面来看,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27日,特朗普再次发出威胁称,如 果欧盟和加拿大联手"损害"美国经济,美国将对其征收大规模关税。 截至发稿, COMEX黄金期货突破3100美元/盎司,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消息面上, 特朗普加关税的举动,加剧了贸易紧张局势并提振避险需求,资金纷纷涌入黄金市场。 01 黄金突破3100美元 贵金属板块 ...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小米集团-W:2024年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全面落地
剑道电子· 2025-03-26 03:26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总营收3659亿元(YoY +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YoY +41%),均创历史新高 [4] - 4Q24营收1090亿元(YoY +49%,QoQ +18%),经调整净利润83亿元(YoY +69%,QoQ +33%) [4] - 2024年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2%/29%/9%/9% [4] - 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241亿元,同比增长26%,致力于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4] 智能手机业务 - 2024年智能手机业务营收1918亿元(YoY+22%),毛利率12.6% [5] - 2024年智能手机平均单价同比增长5.2%至1138元,出货量1.7亿部(YoY+16%),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14% [5]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2024年智能电动汽车等业务营收328亿元,毛利率18.5%,行业领先 [6] - 4Q24智能电动汽车等业务营收167亿元,毛利率20.4%,环比改善 [6] - 2024年小米SU7系列交付13.7万辆,2025年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辆 [6] - 2025年中旬将推出SUV车型,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 [6] IoT及互联网业务 - 2024年IoT业务营收1041亿元(YoY +30%),毛利率同比提升3.9pct至20.3% [7] - 4Q24 IoT业务营收309亿元(YoY+52%),毛利率同比提升6.6pct至20.5% [7] - 智能大家电高速增长,2024年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50%、30%、45% [7] - 2024年互联网服务业务营收341亿元(YoY+13%),毛利率同比提升2.5pct至76.6% [7] - 4Q24互联网营收93亿元(YoY+19%),毛利率同比提升0.8pct至76.5% [7]
小米集团从未分红,但还要融资400亿,股价暴跌6.32%,成交额高达717.95亿
搜狐财经· 2025-03-25 14:28
融资与股价表现 - 小米集团宣布以每股53.25港元配售8亿股股份,预计筹资净额425亿港元(约39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一般用途 [3] - 配股价格较前一日收盘价57港元折价6.6%,导致股价下跌6.32%,收盘价报53.4港元,接近配售价 [5] - 单日成交额达717.95亿港元,换手率为5.34% [5][6]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融资超1000亿港元,但从未进行分红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65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 [7]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连续18个季度全球前三 [8]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1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首次突破千亿规模 [8] - 智能大家电业务中空调出货量超680万台(增速超50%)、冰箱出货量超270万台(增速超30%)、洗衣机出货量超190万台(增速超45%) [8] 汽车业务进展 - 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总收入328亿元人民币,交付量136854台,超出10万台目标 [9] - 汽车业务平均售价为每辆23.45万元人民币,但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人民币 [9] - 2024年研发支出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 [9] - 公司设定2025年汽车交付目标为35万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