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

搜索文档
解码东莞经济半年报:向“新”力驱动增长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1:09
东莞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外贸增速达16.5%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外贸依存度从超400%降至113%,仍为全国最高城市之一,仅次于深圳(122.4%) [2] - 进出口货值7492.8亿元,拉动广东省外贸增速2.4个百分点 [3] 外贸韧性分析 - 民营企业进出口4695.4亿元(占比62.7%),同比增长24.4%,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5.5% [8]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3.5%(跃居第一大贸易市场),对印度、中东、中亚五国分别增长21.5%/31.5%/63.6% [6] - 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同比增83.8%,中国-东盟/韩国证书分别增210.37%/203.15% [7] 制造业转型升级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9.2%,电气机械增8.8%,化工制造业增12.4% [10] -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7.5%/9.1%,服务器/集成电路产量增408.8%/89.9% [10][11] - 创新联合体研发投入23.7亿元(同比+25.5%),新型储能联合体营收308.97亿元(+18.46%) [14] 新兴产业发展 - 潮玩出口99.7亿元(+6.3%),占全国85%生产份额及全球25%动漫衍生品制造 [9] -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30.6%/31.8%,OPPO/vivo研发中心加速建设 [13] - 祐富佰盛智能科技项目投产后预计形成45亿元产业集群 [13] 企业案例 - 宝马电线电缆上半年出口7117.6万元,新能源车用线缆技术领先 [2] - 快意电梯海外营收年增30%,预计今年海外占比突破50% [7]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五周年 成都都市圈: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四川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川日报· 2025-07-23 06:45
成都都市圈发展概况 - 成都都市圈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国家级都市圈,2023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1亿元,同比增长6.2%,占四川省48.5% [2] - 成都都市圈九大重点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2万亿元,近7000家企业跨区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 - 四川省自2020年1月起将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同年7月成立省同城化办推动实体化运作 [2] 交通互联建设 - 轨道交通资阳线日均客流量达3.04万人次,成德S11线、成眉S5线预计2027年全部开通,将形成全国首个中心城市至全部副中心城市通市域铁路的都市圈 [5] - 成都都市圈构建"两环三射"轨道交通骨架,打造"1小时通勤圈",目前跨市公交达17条,日均跨市流动人口68万人次 [5][6] - 天府大道仁寿段通车实现成都至眉山"一路敞跑",成乐高速扩容、天眉乐高速等项目加速推进 [6] 产业协同发展 - 2024年1-5月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德眉资三市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7]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聚集企业近3000家、产值3000亿元,新型显示、锂电、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年度投资额分别达103.9亿元、100.21亿元、76.54亿元 [8] - "总部+基地"模式推动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氢能市域列车等创新成果落地,成德眉资联合发布首个都市圈投资指南 [8][9] 科技创新布局 - 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成德眉资协同创新中心已落地,成立成德眉资科创母基金及成眉科创基金 [11][12] - 东方水利等企业通过都市圈平台实现产品跨区域应用,累计举办160场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11][12] - 规划到2025年建成功能互补、产业协作的现代化都市圈,目前正在编制"十五五"同城化发展规划 [12]
上半年全市659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277.37亿元,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长沙晚报· 2025-07-23 02:42
湖南省及长沙经济发展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去年同期、高于今年一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 长沙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领头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效向好、预期增强 [3] - 全市659个重点项目1月至6月共完成投资1277.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60%,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6]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暮坪湘江特大桥跨京广铁路转体桥完成84.9度精准转体对接,采用四大"全国首创"工艺 [4] - 椒花水库枢纽工程取出28.55米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芯样,刷新世界纪录 [5] - 长沙直接负责的4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1月至6月完成投资234.3亿元,投资完成率53.3% [8] - 全市列入202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88个(子项106个),总投资70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1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位列全省前茅 [8] 产业及科技创新项目 - 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自签约后一年内完成拿地、开工、部分封顶,2025年5月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9] - 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项目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投产达效 [10] - 利亚德华中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年税收6000万元以上,计划2025年底投产 [11] - 全市90个"三个高地"建设重点项目1月至6月完成投资227.8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8.73%,其中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项目完成117.98亿元,科技创新高地项目完成30.72亿元,改革开放高地项目完成79.16亿元 [12] 产业发展布局 - 2025年长沙重点项目清单铺排产业发展项目368个,年度计划投资1220亿元,分别占总量的55.84%、49.29%,涉及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 [13] - 上半年产业发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9.72亿元,投资完成率55.73% [14] - "五个十大"项目中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三类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2.38亿元,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综合完成率67.22% [17]
从“稳”到“进”再向“新” 四川亮出半年经济答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22:19
四川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3191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2]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2] - 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支撑有力、动能积聚、活力释放四大特征 [2] 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 - 汽车制造业转型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领跑规模以上工业 [2] - 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4] - 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5%和5.9% [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0.2%,通讯器材类增长50.8%(智能手机类增长51.6%),汽车类增长2.7%(新能源汽车增长23.1%) [5]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9.0%,化妆品类增长8.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6% [6] 新兴产业与新动能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15% [7] - 智能电视、智能手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倍、1倍、63.1% [7] - 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6.5%,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1.0% [8] -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4倍、1.9倍、53.2% [8] 专精特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 规模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00余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5.2%,其中100余户年生产规模超十亿元 [8] - 专精特新企业增加值增长10.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8] - 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75个,较"四经普"增加500余户,上半年增加值增长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8]
粤港澳三地工商界齐聚惠州,共探创新与产业协同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6:21
粤港澳大湾区工商圆桌会议 - 2025年第三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在惠州举行,主题为"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旨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1] - 会议机制由广东省贸促会联手中国贸促会驻香港、澳门代表处发起,2024年起已在广州、东莞、香港、珠海等地举办 [1] - 2024年广东省赋予惠州4个战略定位: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和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 [1] 惠州产业发展现状 - 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形成"南北联动"格局,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领先 [1] - 电子信息产业汇聚TCL、德赛、亿纬锂能、胜宏科技等龙头企业,联动广深莞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1] - 生命健康产业保持蓬勃发展势头 [1] 大湾区协同创新路径 - 需构建"政企学研金用"创新共同体,明确协同发展路径:一体化协同平台、创新协同组织模式、创新金融支持工具、场景驱动实践应用 [3] - 建议推动成立粤港澳创新联盟和产业协同创新圈,构建"两廊两点"科技创新极点协作架构 [3] - 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为牵引,开展跨境协同攻关 [3] 产业协同具体措施 - 纺织服装行业需加强科技创新、落实可持续发展、抓住健康与老龄化消费增量 [4] - 建议广东承担生产制造、香港负责设计品牌运营、澳门落地市场推广及跨境合作 [4] - 推动"港澳研发—广东制造—中国应用—全球销售"新范式,善用香港服务链优势 [6] 科研成果转化 - 澳门推出"产学研线上配对平台",将科研成果和产业应用垂直结合 [8] - 中医药行业需构建专利保护网,推行"科研人员持股+成果收益分成"模式 [9] - 建议建立产业需求驱动的研发模式,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9] 人工智能应用 -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制定《人工智能指引》,规范仲裁中使用AI技术 [11] - 指引旨在平衡AI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服务当事人降本增效需求 [11]
做强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上海金山准备这么干
新浪财经· 2025-07-22 13:20
产业升级 - 金山区将着力做强高端化工和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主导产业 [1] - 加快壮大生物制造、电子信息和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 [1] - 推进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AI改造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AI的深度融合 [1] -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基地建设启动,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 [1] - 立足高端化工和新材料、新型显示、算力服务等优势产业以及氢能、低空经济等特色资源 [1] - 加速驶向千亿级"现代国际新能源汽车城" [1] 科技创新 - 建设平台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优化组合,激活创新生态 [2] - 大力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加速器,催生产业发展的"核爆点" [2] - 聚焦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攻关核心基础零部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 - 上海湾区科创城大楼是上海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 [2] - 上海湾区大厦(数字产业基地)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明年年中投入使用 [2] - 重点招引孵化数字经济领域内的科技创新企业,兼具科研、教育、展示、孵化器等功能 [2] 文旅发展 - 制定《中共金山区委关于进一步强化文旅赋能深化文旅商体展农融合发展促进消费提质增效升级扩容的意见》 [1] - 促进各景点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打响"如画金山"全域文旅品牌 [1] - 以提振消费为核心标准,促进文旅商体展农深度融合 [3] - 深耕"票根经济",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形成跨业态、多场景的"大消费"格局 [3]
副市长段致辉:惠州加速迈向“双万”城市,打造广东新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36
城市经济与产业基础 - 2024年全市GDP突破6000亿元 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 [1] - 实时人口近1000万人 开发强度仅11.93% 每年推出工业用地超1万亩 [1][2] - 打造"3+7"现代产业园区 包括3个国家级园区和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 [1] 重点产业园区发展 - 大亚湾石化区连续6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30强榜首 为国家级绿色园区 已落户项目114宗 总投资超3250亿元 [1] - 仲恺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前列 中韩(惠州)产业园为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 [1] 产业集群布局 - 形成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南北联动"格局 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领先 [2] - 电子信息产业汇聚TCL、德赛、亿纬锂能、胜宏科技等龙头企业 联动广深莞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2] - 生命健康产业保持蓬勃发展势头 围绕"2+1"现代产业集群建设 [2] 区域战略定位 - 惠州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加速迈向万亿经济总量和千万人口特大城市 [1] - 致力于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拥有便捷交通体系和优越营商环境 [1][2]
上半年广东东莞外贸增速达16.5%
广州日报· 2025-07-22 06:14
外贸表现 - 上半年东莞市进出口货值7492 8亿元 同比增长16 5% 增速在广东省主要外贸城市中居首位 拉高同期广东省外贸整体增速2 4个百分点 [1] - 进出口规模站稳7400亿元台阶 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季度进出口规模较一季度环比增长10 3% [1] - 进出口值已连续15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1] 企业结构 - 民营企业进出口4695 4亿元 同比增长24 4% 占东莞市进出口总值的62 7% 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25 5% 出口自主品牌产品占比提升1 5个百分点 [1] 贸易市场 - 对欧盟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合计同比增长10 9% [1] - 对新兴市场东盟 印度 中东 拉美 中亚五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3 5% 21 5% 31 5% 13 1% 63 6% [1] 产品结构 - 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23 4% 其中高端装备同比增长25% 电子信息产品同比增长23 4% [2] - 有进出口实绩的玩具企业数量达940家 同比增加43家 出口玩具99 7亿元 同比增长6 3% 出口市场覆盖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 [2]
GDP增速山河四省第一!户籍人口第一大省起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22 03:57
各省GDP半年报核心数据 - 20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2025上半年GDP数据 广东以68725 4亿元居首 江苏66967 8亿元紧随其后 山东50046亿元位列第三 [1][2] - 江苏省GDP增量2543 8亿元领跑全国 比广东高出458 4亿元 浙江以2450亿元增量排名第二 [3] - 湖北以6 2%的实际增速领跑中部 河南 湖南 江西 安徽增速均跑赢大盘 河南GDP增速位居山河四省第一 [8][9][10][11] 粤苏经济争霸态势 - 2025上半年江苏GDP增速5 7%显著高于广东的4 2% 两者差距缩小至1757 6亿元 [2][4][6][7] - 关键指标对比:江苏规上工业增速7 4%(广东4%) 社消增速5%(广东3 5%) 出口增速9 4%(广东1 1%) [18][19] - 历史数据显示 粤苏差距从1989年59 5亿元扩大至2019年9330亿元峰值 2024年已缩至4625 8亿元 [13][14][16][17][18] 经济质量与结构差异 - 2023年广东税收/GDP达15 95% 江苏仅12 16% 广东个税收入2365 3亿元是江苏的1 87倍 [20][21][22] - 广东资金总量/GDP达259% 江苏189% 2024年广东规上工业营收19 4万亿元 比江苏高10 6% [22][23][24] - 第五次经济普查显示 广东法人单位数量465 9万个 比江苏多60 3% 增量153 2万个居全国首位 [30][31][33][34] 区域经济亮点 - 河南2025上半年GDP增速5 7% 出口增长38 8% 规上工业增速8 4%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4 9% [38][40][42][46] - "7+28+N"产业链战略成效显著:先进计算/新能源汽车/光电产业链增速分别达58 6% 32 1% 27 3% [44][45][47] - 河南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 7%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 9%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3 4% [46]
大成红利优选一年持有混合发起式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65.43万元 净值增长率3.21%
搜狐财经· 2025-07-22 03:34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65.43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384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21% [2] - 截至7月21日,单位净值为1.308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29%,同类排名412/615 [2]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04%,同类排名213/615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3.61%,同类排名37/585 [2]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6223 [7] 基金规模与仓位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181.07万元 [2][14]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为92.61%,高于同类平均83.27% [13] - 2023年末达到最高仓位94.25%,2024年末最低仓位89.58% [13] 基金经理与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李煜目前管理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组合保持较高权益仓位,对持仓结构进行小幅调整 [2] - 对浮盈较大的有色、电子部分持仓获利了结,提高高股息类持仓占比 [2] 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36.26% [10]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一季度,为21.58% [10] 持仓情况 - 持股集中度较高,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新华保险等 [17] 同类基金比较 - 通过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观察该基金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情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