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磁兼容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佳驰科技9月26日获融资买入1144.98万元,融资余额1.2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1:44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公司股价上涨0.24% 成交额6173.30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144.98万元 融资偿还860.33万元 融资净买入284.65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4.81%[1][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193户 较上期减少29.96%[3] - 人均流通股4178股 较上期增加53.56%[3]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重大调整 五家基金新进前十大股东[4] 机构持仓变动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新进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106.79万股[4] - 嘉实竞争力优选混合A新进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105.74万股[4] - 富国成长领航混合新进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104.36万股[4]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79亿元 同比减少24.33%[3] -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减少46.47%[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0亿元[4]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电磁功能结构件(71.46%) 电磁功能涂层材料(25.71%) 电磁兼容材料(2.58%)[2] - 公司专注于EMMS产业 产品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 隐身功能结构件和电磁兼容材料[2] - 成立于2008年7月18日 于2024年12月5日上市[2]
佳驰科技9月10日获融资买入228.01万元,融资余额1.1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0日股价下跌1.19% 成交额5166.98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28.01万元 融资偿还776.52万元 融资净卖出548.52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1.1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4.34%[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1.19亿元 融券余额0元[1] - 融券卖出0股 融券偿还0股[1] - 融券余量0股[1]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成立日期2008年7月18日[1] - 上市日期2024年12月5日[1] - 主营业务为EMMS产业 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 隐身功能结构件 电磁兼容材料[1] 收入结构 - 电磁功能结构件收入占比71.46%[1] - 电磁功能涂层材料收入占比25.71%[1] - 电磁兼容材料收入占比2.58% 技术服务收入占比0.24% 其他收入占比0.02%[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193户 较上期减少29.96%[2] - 人均流通股4178股 较上期增加53.56%[2]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新进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106.79万股[3] 机构持仓变动 - 嘉实竞争力优选混合A新进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105.74万股[3] - 富国成长领航混合新进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104.36万股[3] - 富国低碳新经济混合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2.70万股[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79亿元 同比减少24.33%[2] -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减少46.47%[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0亿元[3] 股东变动情况 - 富国中小盘精选混合 易方达科讯混合 富国军工主题混合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3] - 嘉实智能汽车股票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46.15万股[3]
佳驰科技9月4日获融资买入1140.03万元,融资余额1.3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2:14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4日公司股价上涨1.03% 成交额达1.95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140.03万元 融资偿还1571.82万元 融资净流出431.80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30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30亿元占流通市值4.53%[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193户 较上期减少29.96%[2] - 人均流通股4178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53.56%[2]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新进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106.79万股[3] - 嘉实竞争力优选混合A新进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5.74万股[3] - 富国成长领航混合新进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04.36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9亿元 同比下降24.33%[2] -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6.47%[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60亿元[3] 业务构成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EMMS产业 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和结构件[1] - 收入构成:隐身功能涂层材料61.66% 隐身功能结构件35.81% 电磁兼容材料1.51%[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18日 于2024年12月5日上市[1]
佳驰科技股价跌5.02%,国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80股浮亏损失3120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3:43
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5.02%至75.70元/股 成交额8789.59万元 换手率2.93% 总市值302.81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2008年7月18日成立 2024年12月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围绕EMMS产业 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61.66%) 隐身功能结构件(35.81%) 电磁兼容材料(1.51%) 技术服务(0.98%)和其他(0.04%) [1] - 坚持自主创新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销售和服务全流程自主可控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泰基金旗下国泰金福三个月定期开放混合(010446)一季度持有78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04% 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1月7日 最新规模1.1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3.64%(同类排名846/8247) 近一年收益25.46%(同类排名760/7907) 成立以来亏损18.1% [2] - 9月3日持仓浮亏约3120元 [2]
佳驰科技9月2日获融资买入1169.82万元,融资余额1.3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1:4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4.67% 成交额达1.80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169.82万元 融资净买入68.7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33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4.34%[1][2]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1.33亿元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2]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8年7月18日 2024年12月5日上市[2] - 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 - 主营业务为EMMS产业 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61.66%) 隐身功能结构件(35.81%)和电磁兼容材料(1.51%)[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9193户 较上期减少29.96%[3] - 人均流通股4178股 较上期增加53.56%[3]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新进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106.79万股[4] - 五家机构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四家机构退出[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9亿元 同比下降24.33%[3] -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下降46.47%[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0亿元[4] 业务与技术定位 - 专注于EMMS产业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2] - 产品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 隐身功能结构件及电磁兼容材料[2] - 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2]
佳驰科技股价跌5.03%,国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80股浮亏损失3174.6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3:15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7日股价下跌5.03%至76.88元/股 成交额达1.03亿元 换手率3.39% 总市值307.53亿元 [1] - 国泰基金旗下产品持有780股 当日浮亏约3174.6元 [2] 主营业务结构 - 隐身功能涂层材料占比61.66% 隐身功能结构件占比35.81% 构成主要收入来源 [1] - 电磁兼容材料占比1.51% 技术服务占比0.98% 其他业务占比0.04% [1] 公司背景与业务定位 - 成立于2008年7月18日 2024年12月5日上市 总部位于成都郫都区 [1] - 专注EMMS产业 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隐身功能结构件及电磁兼容材料的设计制造测试销售服务 [1] - 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1] 机构持仓情况 - 国泰金福三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基金(010446)持有78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04%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1.1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3.64% 近一年收益25.46% 成立以来亏损18.1% [2]
佳驰科技(688708):电磁功能材料领军者 新形态隐身结构件有望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7-23 04:3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主要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EMMS)提供商,在新一代电波暗室方面具有低频性能、使用寿命和运维成本优势,吸波材料阻燃性能优异[1] - 公司在隐身维护领域持续研发产品,开展多维度合作,打造"战机隐身4S店"[1] - 2024年隐身功能涂层、结构件等批产产品进入平稳阶段,同时布局新形态隐身功能结构件、电波暗室总体设计集成及关键吸波材料、隐身维护产品三大新产品方向[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57亿元(-2.45%),归母净利润5.17亿元(-8.23%),扣非归母净利润4.98亿元(-4.79%)[1] - 隐身功能涂层材料毛利率75.40%(-1.18pct),收入减少4.49%;隐身功能结构件毛利率81.14%(-1.15pct),收入增长9.94%[2] - 电磁兼容材料营业收入大幅下降48.94%,成本减少58%;技术服务收入减少59.40%,成本下降52.21%,毛利率下滑至65.94%(-5.13pcts)[2] - 销售毛利率76.84%(-0.07pct),销售净利率54.1%(-3.4pct)[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0.87亿元(+0.85%),新增研发人员13位[3] - 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3] - 研发费用率9.15%,销售费用率0.91%,管理费用率4.33%[3] 应收账款与资金管理 -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账面余额12亿元,占期末总资产32.04%,其中1年以内账龄占比89.05%[4] - 财务费用减少0.04亿元,主要因货币资金利息收入增加[3] 股权激励 - 拟授予148.37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371%),首次授予118.70万股(0.297%),授予价格27.96元/股[4] - 激励对象62人(占员工总数13.90%),包括高管、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4] 募投项目进展 - "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6.18亿元,已累计投入近3亿元,进入调试和收尾阶段[5] - "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0.85亿元[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2、8.23、10.59亿元[7] - 对应EPS分别为1.56、2.06、2.65元,PE为43.91、33.19、25.79倍[7]
佳驰科技总经理陈良:建立持续稳定激励机制 推动“军民两翼”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18 16:07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坚持"军民两翼"协同发展战略 规划了"夯实基础""快速爬坡""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目前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2] - 2024年公司在A股科创板上市 标志着战略发展进入新阶段 [2] - 近期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旨在绑定核心骨干人才 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2][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占比超三分之一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3] - 坚持技术自主可控 打破国外封锁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第四代、第五代战机等重大工程 [3] - 在低频超宽带、多频谱兼容、薄型轻量化等领域具有显著技术优势 从"根技术研究"建立壁垒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EMMS)产品 包括隐身功能涂层、结构件等 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6] - 布局三大新产品方向 包括"电波暗室总体设计集成及关键吸波材料" 进展顺利 [6] - 2024年建成国内最大隐身功能涂层材料生产基地 募投项目"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进入调试收尾阶段 [4] 财务与业绩目标 - 2024年营业收入9.57亿元 归母净利润5.17亿元 [4] - 股权激励计划设定2025-2027年营收目标分别为11亿元、13.7亿元和16亿元 [6]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27.86元/股 激励对象62人 含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 [6] 行业前景与布局 - 全球电磁兼容材料市场规模2020年68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82亿美元 [7] - 电波暗室在军用装备和民用电子产品测试中需求增长 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潜力巨大 [7] - 公司军用与民用技术交互融合 未来将持续推动EMMS技术创新 [7]
佳驰科技:军工隐身材料供应商,产品已批量应用于第四代隐身战机
梧桐树下V· 2024-12-03 08:29
行业背景与核心观点 - 隐身材料已成为现代国防装备的刚需产品,尤其在第五代战斗机中隐身性是最显著特征,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时代[1] - 现代探测手段覆盖雷达、红外等多频谱,隐身材料需解决多频段兼容技术瓶颈,技术门槛极高[2] - 2024年中国国防预算达16655.4亿元,同比增长7.2%,政策推动装备升级换代,隐身材料作为新质生产力需求刚性[7] - 全球军机升级聚焦隐身性能,中国老旧机型替换及隐身导弹/无人机等发展将带动隐身材料市场扩张[8] 公司技术实力 - 佳驰科技是国内主要EMMS提供商,突破薄型化、轻量化及超宽带兼容隐身材料技术,打破国外垄断[2] - 公司由邓龙江院士创立,研发团队来自电子科大等高校,拥有63项专利(含23项发明专利)[2][9] - 建立大型仿真平台实现电磁散射计算,缩短研发周期,四大吸收剂体系解决多频段隐身问题[9] -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2] 财务表现与订单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速36.02%,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速32.34%,2024年预计营收10.2-11.5亿元(同比+3.99%-17.25%)[4][6] - 综合毛利率持续高于75%(2024H1为78.29%),远超行业平均45%水平[9][10] - 截至2024年1月在手订单4.82亿元(不含税),产能紧张导致部分订单削减[12] 募投与产能规划 - 拟募资12.45亿元,用于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11] - 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5.18亿元,净利润1.61亿元[12] - 研发中心将扩大团队规模,提升高端设备投入以强化技术优势[11] 市场前景 - 隐身材料在战机渗透率快速提升,未来6代机及隐身导弹/舰艇等将驱动需求[8] - 民用电磁兼容材料全球市场规模2020年68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82亿美元[8] - 军工产品定型后供应商粘性高,公司已批量供应三代/四代战机材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