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全天候策略再思考:多资产及权益内部的应用实践——数说资产配置系列之十二
申万宏源金工· 2025-08-27 08:01
桥水全天候策略ETF产品分析 - 桥水与道富于2025年3月合作发行全天候策略ETF 将原对冲基金策略以透明ETF形式提供 截至5月末规模达2.04亿美元 杠杆水平为1.8倍[1] - 资产配置结构显示名义政府债券占76%(其中美国33% 欧洲18% 英国9% 澳大利亚9% 加拿大7%) 股票占42%(其中美国11% 英国4% 欧元区7% 澳大利亚3% 日本5% 中国4% 新兴市场8%) 商品占39%(其中大宗商品25% 黄金14%) 通胀挂钩债券占30%[1] - 持仓披露中除黄金外未显示具体商品头寸 可能通过跨境收益互换(TRS)实现[2] 产品在成立后3个月内经历大幅波动 4月8日出现最大回撤8.78% 但至5月末净值已修复至初始值以上[2] 风险平价策略表现对比 - 全天候ETF与同类风险平价产品对比显示:杠杆1.2倍的RPAR最大回撤8% 杠杆1.7倍的UPAR最大回撤11% 全天候ETF回撤介于两者之间 与两者收益相关性均超0.9[4] - 全天候ETF实际配置比例为股票25% 商品20% 债券55% 与风险平价产品RPAR目标配置接近[4] - 国内风险平价策略测试显示:纯风险平价组合年化收益率4.00% 波动率1.62% 最大回撤2.01% 夏普比率2.47;加入动量筛选后年化收益率升至4.60% 但波动率增至2.91% 最大回撤扩大至4.30% 夏普比率降至1.58[7][9] 场景平价策略创新实践 - 桥水全天候策略核心思想是基于增长与通胀维度划分四大宏观场景(经济上行/下行、通胀上升/温和或通缩) 并构建各场景下受益资产组合[11] - 国内场景平价测试采用经济、流动性、CPI三大宏观变量 通过一元线性回归计算资产暴露度 静态测算显示:经济暴露最高为沪深300和标普500 最低为黄金和1-3年国债;流动性暴露最高为1-3年国债和7-10年政金债 最低为标普500;CPI暴露最高为黄金和1-3年国债 最低为沪深300和中证500[13] - 动态场景平价组合表现优异:二资产组合年化收益率5.49% 波动率3.93% 最大回撤5.78% 夏普比率1.40;三资产组合年化收益率6.57% 波动率4.86% 最大回撤8.21% 夏普比率1.35[18] 宏观敏感性方法应用 - 采用非回归的宏观敏感性测算方法 通过经济上行/下行时期收益率差异、上涨频率、下跌频率三项指标排序 静态结果显示:经济敏感度最高为沪深300和中证500 最低为7-10年政金债和1-3年国债;流动性敏感度最高为7-10年政金债和中证1000 最低为豆粕和标普500[22][23] - 敏感性组合在2013-2021年期间表现稳定 除2017-2018及2022年外均优于风险平价组合[24][27] - 行业ETF场景平价测试中 敏感性组合显著降低波动与回撤:静态经济流动性组合年化收益率9.36% 波动率20.74% 最大回撤36.26% 夏普比率0.45;动态组合年化收益率8.71% 波动率21.78% 最大回撤36.28% 夏普比率0.40[38] 权益资产内部全天候实践 - 行业ETF场景平价组合显著战胜基准:回归法组合年化收益率6.96% 夏普比率0.32;敏感性静态组合年化收益率9.36% 夏普比率0.45;而传统风险平价组合年化收益率仅3.84% 等权组合为4.84%[35][38] - 个股层面构建沪深300成分股全天候组合:回归法组合年化收益率12.65% 波动率21.53% 最大回撤34.63% 夏普比率0.59;敏感性组合年化收益率14.13% 波动率19.63% 最大回撤22.83% 夏普比率0.72 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3.74% 最大回撤45.60%)和个股风险平价组合(年化收益率8.28%)[44] - 2021年后宏观波动加剧环境中 股票全天候组合回撤控制能力突出:敏感性组合2022年回撤仅12.48% 2023年回撤3.94% 均远低于沪深300指数同期回撤21.63%和11.38%[45]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启动 政策亮点揭秘
政策核心内容 - 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自贸港内金融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 包括投资主体资格 产品范围 账户安排及资金流动机制 [1] - 试点面向全球境外机构及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投资者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 - 投资产品范围涵盖风险等级R1-R4的资管产品 包括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 公募基金及保险资管产品 [1] - 允许境外投资者在海南自贸港内银行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及自由贸易账户 鼓励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1] - 初始试点设定境外投资者资金净流入规模上限为100亿元人民币 后续将动态调整规模 [1] 市场影响分析 - 为境外投资者开辟投资中国金融产品的新通道 丰富人民币资产配置选择 [2] - 帮助境内资管机构扩大客户来源 扩展业务增长空间 [2]
被“忽视”的日股上涨,外资正在涌入
华尔街见闻· 2025-08-27 06:54
由于避险资金撤出美国,日美关税协议好于预期,以及市场对"公司治理改革"的信心显著增强,日股迎 来"忍者式"反弹。 截止周二收盘,日本东证指数尽管本周回调了约1%,但自4月7日后低点以来,该指数累计大涨超 34%,并于8月8日首次突破3000点,成为全球表现最亮眼的主要股指之一,且明显跑赢欧洲Stoxx 600指 数19.5%的涨幅和美国标普500指数33%的涨幅。 行情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今年4月初,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 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 税。 特朗普再掀关税风波,引发全球市场恐慌,但随后因为美日快速达成贸易协议,大大缓解了日本出口导 向型企业的压力,为市场注入信心,最终推动东证指数一路上扬,在8月成功站上3000点关口。 外资大举回流,家庭资金也开始觉醒 从资金层面看,日股这波上涨并非由某一类资金推动,而是多方参与。 Astris Advisory Japan的日本策略师Neil Newman表示,日股这波上涨和2024年那一波"出口股主导的短期 拉升"有本质不同。此次外资、日本本土机构和散户三 ...
累计实施70多项突破性政策,北京“两区”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新京报· 2025-08-27 05:50
制度创新成果 -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累计实施400多项创新任务 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1] - 构建梯度式制度创新体系 包括全国率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 发布首个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推出首个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 [1] - 五年累计实施70多项突破性政策 超80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1] 开放平台建设 - 形成"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园区"多元开放格局 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从不足10%跃升至30% [1] - 天竺综保区建设全国首个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 2024年罕见病药品进口规模占全国四成以上 [2] - 新增大兴机场综保区 中关村综保区 亦庄综保区三个特色综合保税区 [2] 产业发展成效 - 北京金融街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昌平三年新增百亿级美丽健康产业集群 [2] - "两区"重点园区以占全市不到2%的面积 聚集近10%经营主体 创造超过20%收入 [2] - 北京服务贸易规模2021年以来年均增速达9.4% 进出口连续三年站上3.6万亿元台阶 [2] 市场活力提升 - 实施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等首创政策 开展"全球服务伙伴计划" 举办百余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 [2] - 北京在国际仲裁调查最受欢迎仲裁地排名中首次跻身全球第四 [2] - 五年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8000家 阿斯利康研发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落地 [2]
江远投资获香港证监会核准资管牌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5:17
据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披露,江远投资(LongRiver Investments)近日成功获批第4类(就 证券提供意见)及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国际化资产管理与投研能力进一步升级。 根据相关规定,第4类牌照持有人可以为客户提供有关证券的投资建议;第9类牌照则允许为客户提供资 产管理服务。 江远投资是一家专注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机构,2024年,江远投资完成近4亿美元首期基金募 集,跻身近年来同类基金规模最大之列。其创始团队深耕股权投资行业10余年,已投资全球范围内60多 家医疗及科技领域的领先企业。 此次获批香港资管牌照,将助力江远投资进一步提升基金管理与运营的国际化能力。依托香港作为国际 化金融市场的区位优势,团队能够更好地连接国际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科技创业创新生态,在全球市场中 把握新兴机遇。(齐和宁) ...
美联储遭特朗普“砸招牌”,黄金或成最大赢家
金十数据· 2025-08-27 01:55
美联储独立性挑战 - 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行动欲解雇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库克 此举可能削弱人们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信心[1] - 解雇理事的举动是对美联储不受政治动机干扰制定货币政策能力的直接攻击[1] - 对美联储独立性的信任丧失将对美国债券和美元构成长期风险[1] 市场即时反应 -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上升 美元指数微幅下跌[2] - 市场对解雇库克的反应因法律程序而暂时缓和 预计过程将持续数月[2] - 市场焦点集中在即将公布的就业和通胀数据以及9月FOMC会议[2] 通胀与政策影响 - 政府干预降息推动顺周期政策的担忧是通胀超过2%的驱动因素[2] - 高于2%的通胀表现为固定收益久期持仓减少 限制长期商业投资[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如预期在9月恢复降息可能使独立性问题变得无关紧要[3] 替代资产配置 - 投资者通过实物资产包括黄金石油和工业金属对冲高通胀[3] - 全球央行今年有望购买约1000公吨黄金 连续第四年大规模增持[4] - 对增长稳定通胀低的国家进行国际投资有助于对冲美国高通胀[5] 资产类别表现 - 黄金没有交易对手风险 在政治或货币不确定性时期是最受信任的保值资产[4] - 大宗商品和国际投资是当前投资者的明确替代选择[5] - 美国股市估值已接近历史高位 是获利了结并关注其他避险资产的时机[5]
机构风向标 | 申科股份(002633)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2.78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7 01:27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6日,3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申科股份A股3674.6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达24.50%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北京华创易盛资产管理中心、山东易城易购科技有限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基金(LOF)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2.78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变动 - 本期新增1只公募基金披露持股,为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A [1] 外资机构变动 - 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本期未再披露持股 [1]
机构风向标 | 科思科技(688788)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1.42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7 01:15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6日,7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科思科技A股股份641.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4.08%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前海人寿保险分红产品华泰组合、建行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基金、华泰证券、朴易至尚证券投资基金、青骊汇川3号私募基金、嘉合锦元回报混合A及中庚小盘价值股票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1.42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变动 - 本期新披露2只公募基金持仓,分别为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和中庚小盘价值股票 [1] - 本期有12只公募基金未再披露持仓,包括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A、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兴全绿色投资混合(LOF)及鹏华创新动力混合(LOF)等 [1] 险资及养老金变动 - 前海人寿保险分红产品华泰组合持股增加0.7%,为唯一持股增加的险资机构 [2] - 前海人寿保险分红产品未再披露持仓,为唯一未披露的养老金相关产品 [2]
借道易方达,泰国资管加码中国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23:07
产品发行与合作 - 泰国盘谷资管于8月26日推出投资中国的FOF产品Bualuang China Next Economy Fund(代码B-CNNEXT)通过QFII配置易方达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 [1] - 盘谷资管为泰国最大商业银行盘谷银行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2年3月是泰国领先的多元化投资管理平台 [1] - 2024年3月盘谷资管与易方达基金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为泰国及全球投资者提供更高效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通道 [1] 市场动态与投资策略 - 泰国投资者境外投资需求持续升温对中国资产配置展现强烈热情 [1] - 盘谷资管旗下FOF产品Bualuang China Equity Fund于2024年12月投资易方达瑞恒混合 [1] - 中国相关投资策略在泰国离岸产品中占据相当大比重境内外管理人回报差异显著 [2] 行业机遇与布局 - 未来投资机遇集中在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机器人及医疗健康等领域 [2] - 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易方达基金通过设立境外子公司或与海外领先资管机构合作拓展国际业务 [2] - 易方达基金通过跨境ETF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包括7月22日日本日兴资管在新加坡交易所推出挂钩创业板ETF的产品及同月巴西伊塔乌资管在巴西交易所推出挂钩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的产品 [3]
万亿资管巨头 高管变动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5:45
公司高管变动 - 联博任命Michael Thompson为亚太首席执行官 任命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 - 中国台湾首席执行官Derek Yung升任亚太副首席执行官[1] - 现任亚太首席执行官Ajai Kaul将于2024年底退休 其在联博工作32年并兼任联博基金董事长[1] 公司业务规模 - 联博资产管理规模达8290亿美元(约59355亿元人民币)[2] - 联博基金为中国第五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 于2024年1月2日获证监会业务许可[2] - 联博基金目前管理三只公募产品(两只偏股混合型、一只固定收益型) 规模11.1亿元人民币[3] 区域战略布局 - 新任亚太首席执行官将负责亚太区增长、客户分销和战略 其拥有30年金融服务经验并将从伦敦迁至新加坡[2] - 联博强调新任领导团队具备全球客户经验和运营成功记录 将推动亚太地区业务版图扩张[2] - 公司同步宣布印度市场负责人任命 显示亚太区域布局深化[3] 人才梯队建设 - 升任亚太副首席执行官的Derek Yung在联博任职27年 将支持亚太市场持续增长[2] - 联博基金总经理职务由具外资及内地公募背景的罗登攀接任 原总经理钱峰已离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