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睢宁综合发力让更多农民种出高产田
新华日报· 2025-06-25 23:34
小麦高产表现 - 睢宁县凌城镇胜利村种粮大户陈宏尚的小麦亩产达806.2公斤,刷新江苏稻茬小麦亩产纪录 [1] - 其他种植大户的稻茬小麦亩产分别为774.31公斤、771.18公斤和725.05公斤 [1] - 全县111万亩小麦总产预计达51.3万吨,较去年增加1.11万吨 [1] - 田河村种植的徐麦2100品种实测亩产672.01公斤 [2] 高产驱动因素 - 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全县153.44万亩耕地中已建成130.22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83.5% [1] - 2024年计划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46万亩,同步推进灌区续建改造 [1] - 高产田主要种植"徐麦185"和"徐麦2100"等品种,亩产量潜力在600公斤以上 [2] - 全县小麦主体品种覆盖率达98.5%以上 [2] 农业技术推广 - 睢宁佳禾农业公司已有多品种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 [2] - 每年从周边引进新品种进行种植筛选,推荐高产高抗优质品种给农民 [2] - 推广成熟高效的种植方法,如拔节肥施用提升抗倒伏能力 [2] - 建立专家指导机制,通过微信群和农技耘平台提供实时技术咨询 [3] - 每个镇有示范片,每个村有责任农技员,组织专家团队解决生产问题 [3] 农业机械应用 - "布谷鸟"耕播机实现精准排种,播种深浅一致,出苗整齐 [3] - 使用该机械每亩比其他地块多收100多斤,综合增收150元/亩 [3] - 该机械可一次性完成翻地、灭茬、开沟、施肥、播种等数道工序 [4] 未来发展重点 - 农业农村部筹划在睢宁建设黄淮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 [5] - 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的集成创新与熟化 [5] - 农民散田是接下来单产提升的重点领域 [5]
省沿海集团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区小麦亩产达989.1斤
新华日报· 2025-06-25 21:46
盐碱地改良技术突破 - 公司通过自有集成技术改良2200亩盐碱地,小麦平均亩产达989.1斤,刷新省内滨海新复垦盐碱地单产纪录 [1] - 联合科研团队开发"组合拳"技术,包括高精度整平土地、高效淋盐洗碱、盐碱地专用生物有机肥等,使土壤有机质从不足6‰升至12‰,pH值降至8,盐分含量控制在2‰以下 [2] - 改良后土地实现"吨粮田"转变,水稻亩产1144斤(增产6%),油菜亩产421.9斤(增长30%),在恶劣天气下仍保持高产,水稻亩产1012斤(增产27.5%),小麦亩产989.1斤(增产13.8%) [3] 技术体系与行业应用 - 公司构建滨海盐碱耕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分级障碍消减+精准培肥"技术模式,针对不同盐碱程度定制改良方案 [4] - 该技术模式已在5个盐碱地项目中应用,预计平均增产15%以上,未来将整理输出为地方标准 [4] - 技术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持,将更多滨海盐碱地转变为"高产田" [4]
全国土地日丨从闲置地到丰收田 城市耕地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央视网· 2025-06-25 08:20
全国土地日主题与广州实践 - 2025年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强调在城市化进程中平衡农业生态与城市发展 [1] - 广州作为"穗城"面临有限空间内兼顾耕地保护与城市扩张的挑战 [1] 城市耕地创新管理模式 - 黄埔区试点"下楼种菜"模式 200户居民共享不足5亩的社区菜园实现耕地活化 [3] - 番禺区通过土地整理新增3000亩耕地 2025年夏季将迎来首季水稻丰收 [7] - 从化区鳌头镇实施全域整治 近7000亩水稻田通过功能优化提升空间利用率 [9]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应用 - 广州市建立耕地数字化管理系统 实现271个百亩以上耕地整治区精准定位与质量监控 [5][9] - 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同步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 明确耕地与城市要素的空间关系 [5] 政企合作提升耕地价值 - 从化区整治后耕地采用"政府+企业"联合运营模式 直接带动农田附加值和农民收入增长 [11]
农业银行青岛分行:金融赋能网红番茄 智慧农业结出硕果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5 07:18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青岛莱西市智慧玻璃温室采用智能支架、恒温恒湿系统及精准营养液配比技术种植"一颗大™"樱桃番茄,糖度达9.5比普通品种高30% [1][2] - 温室配备每10分钟采集数据的智能气候控制系统,可自动调节通风/灌溉/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并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实现3秒糖度检测 [2] - 智能分拣系统将精品果送入高端商超,异形果加工为NFC果汁原料,使损耗率降至2.3%仅为行业均值一半 [2] 企业运营与市场表现 - 凯盛浩丰农业集团自有基地年产优质番茄超6万吨,100%NFC果汁生产线年产值突破4亿元 [2] - 旗下番茄产品包揽抖音天猫销量双冠军,"一颗大™"樱桃番茄及番茄汁获2025年FBIF沙利文行业第一认证 [2] - 618促销期间线上单月销量同比激增210%,产品通过全国1.2万家商超/水果店/电商渠道销售 [1][3] 金融支持与产业协同 - 农业银行12年累计提供9.5亿元贷款,其中76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0天到账助力销售旺季备货 [3] - 推出"惠农e贷"等产品为5000农户提供最高50万元信用贷款,用于大棚改造/滴灌升级/智能温控安装 [3] - 涉农贷款余额达414亿元,累计支持2000家企业及2.67万农户,配套"订单即融资"服务产业链延伸 [4]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金融科技协同推动莱西市形成万亩"高品质番茄产业带",合作农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 [3] - 智慧温室技术输出带动农户统一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丰富农副产品线提升产值 [3][4]
我们为什么对土地粤爱粤深沉?|全国土地日·观察
南方农村报· 2025-06-25 01:00
广东省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 - 珠海市金湾区通过耕地连片恢复和盐碱地改良,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少有的"万亩方"耕地集聚区,实现"小田"变"大田",并逐步转向农文旅结合的发展模式 [4][5][6][7] - 广东省以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全国8.9%人口和10.9%经济总量,创新通过"田长制"、"小田变大田"、"林耕置换"等方式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质量 [10][11][12] - 茂名高州镇江镇流转土地收入超过370万元,东莞洪梅镇金色水乡稻田公园成为亲子游热门目的地,中山市南朗街道的千亩富硒稻谷示范基地年接待游客超600万 [17][18] 田长制实施成效 - 广东省全面推行田长制,划定耕地网格76753个,覆盖全省耕地,平均每个网格约374亩,各级田长12.01万名,已累计巡田约417万公里 [47][48] - 茂名高州市设立田长3000多名,对全市58.13万亩耕地划定成2602个网格,实现所有耕地"人田对应",村级田长每月需对责任田"巡一遍" [29][30][31] - 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桂元村村级田长郑松滔累计巡田95公里,实现近3年全村违法占用耕地"零发生",利用巡田系统实现对全村耕地的动态监管 [43][44][45] 土地整治创新模式 - 韶关南雄市以"多田套合"为主线,统筹补充耕地约5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约14.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内已建高标准农田套合率从73.97%提升至81.7% [70][71][72] - 梅州蕉岭县开展"小田并大田"行动,成功实现100亩以上连片流转面积超过2万亩,明确新增耕地面积不低于整治区域20%的硬性指标 [88][90][91] - 全省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用地整理,动工实施31个耕地集中整治区,整治面积1.3万亩,为补充耕地提前谋划空间 [93][94] 耕地占补平衡成果 - 广东省顺利完成45万亩的垦造水田任务,连续2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四年实现耕地净流入,剩余补充耕地指标38.92万亩,水田指标10.91万亩 [104][116] - 湛江雷州市林西村将甘蔗地改为水稻田,通过稻菜轮作将种植收益从每亩不足1000元提高到近4000元,土地租金收益从600元左右提高到1200元左右 [106][107][109] - 广州全市实施建设16个垦造水田项目,计划新增水田5000多亩,累计购买耕地指标40多万亩、水田指标1万多亩,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99][100][101]
中国中亚合筑生态治理“绿堤”(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22:44
中国与中亚国家生态治理合作 -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开展"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区,通过棉花覆膜滴灌技术、光伏发电和智能水肥一体机,实现棉田智能滴灌和施肥,使棉花产量提高两倍以上,成本和用水量显著下降 [4][6] - 示范区棉田的籽棉平均亩产量达到307公斤,远高于当地120公斤的平均亩产量,且用水量仅约为当地的70%,滴灌和施肥所需能源主要来自于光伏发电 [6] -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目前面积仅相当于原始面积的10%左右,干涸的湖床上形成了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 [4] 技术应用与成果 - 新疆生地所与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合作制定了咸海治理方案,通过联合科考、盐碱地治理、沙漠化治理、节水农业等技术合作,探索咸海生态治理新模式 [7] - 中国科研人员在咸海周边推进光伏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集成、试验与示范项目 [7] - 中国与中亚国家已合作搭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亚农业研究中心等平台,深化双边农业科技合作 [8]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 中国同中亚五国发布阿斯塔纳宣言,推动在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等领域开展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 [8] - 新疆生地所对参与合作项目的乌方人员进行遥感技术、实验室化验分析技术等科研能力的集中系统培训,并在具体治理项目中及时回应乌方技术人员遇到的问题 [8] - 中国开拓"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中亚、非洲等地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 [9] 行业影响与评价 -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观察家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生态治理合作已见实效,是改善民生、增强信任的务实体现 [7] - 咸海国际创新中心主任认为中国在沙漠化防治、节水农业等领域积累了先进技术和丰硕成果,希望未来加强合作 [8] -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局局长评价中国治沙模式对解决荒漠化问题的国家而言是"希望的灯塔",提供了通往成功的"路线图" [9]
护好用好我们的土地资源(美丽中国·全国土地日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 2025-06-24 22:01
黑土地侵蚀沟治理 - 黑龙江省桦川县投入1.36亿元资金治理370条侵蚀沟,采用石笼锁沟头、柳编防护网减缓水流、削坡整形栽种灌木柳等措施[8][9] - 治理后耕地"失而复得",张有家玉米种植面积扩大5亩,年增收6000元,机械化作业成本降低[10] - 桦川县创新生态产品交易,将治理成果转化为"绿色资产",以188万元出让木质林产品经营权和碳汇产品[10] - 浩宇柳编制品公司拍得经营权后建"柳编工坊",已帮助40多户村民增收12.6万元,未来可带动300多户就业[10] - 桦川县水土保持率达91.95%,创新"企业主导+村民参与"管护模式解决治理后维护难题[11] 荒地科学复垦 - 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1100亩江畔荒地通过平整土地增加300亩播种面积,深耕30厘米清理草根,施用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从1.2%提升至2.1%[13] - 专业检测显示土壤疏松养分充足,建议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最终选择鲜食玉米种植[14] - 江西宝锋农业科技公司投入210万元建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单季亩产达2500斤,总产量270万斤[12][14] - 村民获得每亩400元流转费和112元耕地补贴,务工日收入100元[14] 盐碱地改良 -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林村80%土地为盐碱地,通过耐盐作物良种良法配套、改土培肥等综合方案改良[15] - 创新"集体+村民"共同出资入股模式,3年后入股村民收回成本并获得分红[16] - 采用"数智融合"技术实时监测土壤盐分水分数据指导精准种植[16] - 试种耐盐碱小麦新品种"济麦60"在盐碱度3.3‰土地上亩产突破千斤[17]
焦点访谈|严守红线 优化布局!各地探索“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路径
央视网· 2025-06-24 13:36
耕地保护现状与挑战 -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强调必须保护好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 [1] - 湖北咸宁市咸安区存在耕地快速流失问题 星星村耕地面积从3600多亩降至1200多亩 主要因梯田难以机械化操作且不成片 [3] - 农村劳动力流失和碎片化耕地投入产出比低导致撂荒严重 山下平缓地区同样面临耕地被经济林和次生林分隔的问题 [3][5] 耕地与林地空间优化措施 - 提出"耕地下山 林地上山"策略 将山上碎片化耕地调整到山下连片开发 同时将山下林地调整到山上集中保护 [5] - 需在政策法律框架内实现等量置换 难点在于需上级部门落地上图以避免违法图斑 [5] - 两年内完成10783亩林地等量置换耕地 优先划定18126亩林地管理空间 显著改善资源错配问题 [7] 耕地质量提升实践 - 云南楚雄市通过74个土地整治项目将旱地占比从69%降至更低水平 增加15度坡以下耕地面积 旱地改水田10090亩 [9][11] - 提质改造使粮食增产148万公斤 新增耕地1220亩 为占补平衡提供更大空间 [11] - 组建平台公司进行规模化经营 串联农业种植各环节提升整体种植成效 [11] 占补平衡政策实施 - 楚雄市下力么村民小组搬迁占用耕地14亩 通过腾退老宅基地复垦产生18.7亩耕地 实现数量占补平衡 [13] - 需在质量上实现占优补优 复垦宅基地需通过土地整治逐步提高地力至优质标准 [13][15] - 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有效遏制非农建设无序占用耕地 推动数量质量双提升 [15] 系统性保护策略 - 自然资源部提出"认定 恢复 置换"三批分类处置方式 优化耕地资源空间布局 [7][9] - 构建数量 质量 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 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优进劣出"机制 [15][17] -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以系统思维实现田美粮安村兴的和美景象 [17]
新泰税务:税费服务助力农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齐鲁晚报网· 2025-06-24 09:22
公司业务与技术应用 - 长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果蔬育苗、种植、采摘、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技术研发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建成了现代农业、加工仓储、休闲体验、智慧服务等功能区,构建了上下游环节一体化、综合配套集群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可实现年产值上亿元 [1] - 公司推行数字化管理,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着力提高葡萄品质,园区有阳光玫瑰、碧香无核等9个葡萄品种 [1] - 公司利用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农产品从育苗、种植、检测和销售等全流程的智慧化决策、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全面提升园区的智慧化生产管理水平 [1] 政策支持与资金利用 - 公司享受了税费优惠30余万元,这笔资金助力公司引入广电5G+光纤网络传输至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 [1] - 新泰市税务部门推行"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模式,派出"小税滴"税费服务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梳理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业设施设备购置税收优惠等政策辅导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规划 - 新泰市将面向更多条件成熟、有需求的农业园区,依托广电覆盖广、信号稳的优势,以5G、物联网为纽带,搭建"广电+农业"数字化监测平台 [2] - 通过电视端、移动端推送精准种植方案、市场行情、灾害预警信息,实现农田墒情、作物生长、农机作业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调控,打通农技知识"最后一公里" [2] - 新泰市税务部门将继续把服务涉农企业和农户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助力农业发展在智能化的道路上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新,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2]
日度策略参考-20250624
国贸期货· 2025-06-24 0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多:铝、LPG [1] - 看空:多晶硅、碳酸锂、焦炭、棕榈油、豆油、菜油 [1] - 震荡:股指、国债、黄金、白银、铜、氧化铝、锌、镍、不锈钢、螺纹钢、热卷、铁矿石、玻璃、纯碱、焦煤、棉价、玉米、豆粕、纸浆、生猪、汽油、燃料油、沥青、BR橡胶、苯乙烯、PVC、烧碱、集运欧线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各品种受宏观情绪、中东局势、关税进展、经济数据、供需关系、库存水平等多因素影响,价格走势各异,投资者需关注相关因素变化并采取相应操作策略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金融 - 短期股指预计偏弱震荡,向上突破承压,下跌空间有限;资产荒和弱经济利好债期,但短期央行提示利率风险压制上涨空间 [1] 有色金属 - 黄金短期或维持高位震荡;银价短期震荡;铜价短期维持高位震荡;铝价维持偏强运行;氧化铝期货维持贴水,下方空间受限,但产量提升施压盘面价格;锌价上方压力大,关注中东局势变化;镍价短期弱势震荡,中长期一级镍过剩压制仍存,建议短线偏空操作;不锈钢期货短期弱势震荡,中长期供给压力仍存,建议短线偏空操作 [1] 黑色金属 - 螺纹钢、热卷处于旺季向淡季切换窗口期,成本松动、供需宽松,暂无向上驱动;铁矿石铁水见顶预期,6月供给或增量;焦炭、焦煤价格走弱,焦煤可继续做空配 [1] 农产品 - 国内棉价预计震荡偏弱;巴西2025/26年度甘蔗产量下滑,但糖产量料创纪录,关注原油对制糖比影响;玉米盘面预期震荡,中期C09震荡偏强;豆粕MO9走势偏震荡,M11、M01震荡偏强 [1] 能源化工 - 原油滞涨或下跌后,油脂预计补跌;PX装置检修延后、PTA仓单注销等因素影响下,PTA现货基差维持强势;乙二醇延续去库,到港量减少;短纤成本跟随紧密,月差走强;苯乙烯价格小幅回升,基差走弱;PVC供应压力上升,盘面震荡偏强;LPG预计持续震荡偏强运行 [1] 其他 - 原木主力合约资金博弈激烈,建议观望;生猪期货整体稳定;汽油、燃料油受地缘局势和夏季消费影响震荡;沥青成本拖累、库存回归常态,需求缓慢回暖;BR橡胶成本端利多支撑,短期内偏强震荡;集运欧线强预期弱现实,可关注套利操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