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铝
icon
搜索文档
一觉想来,特朗普要对印度加50%关税!莫迪决定访华,7年来首次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47
美印贸易冲突 - 美国对印度加征总计50%关税 包括原有25%关税及新增25%关税 主因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3] - 关税涉及汽车零部件和钢铝产业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受到重大冲击[13] - 农业市场开放是核心分歧 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市场以替代部分中国市场 但印度担心低价美国农产品冲击本土农业[13] 印度经济应对策略 - 印度通过转口贸易从俄罗斯低价能源中获利丰厚 俄罗斯提供显著价格优势[16] - 莫迪计划于2025年8月31日访华并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系七年来首次访华[8] - 印度寻求通过上合组织和金砖组织扩大贸易合作 缓解美国关税压力[28]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印反目导致"美日澳印"军事合作体系难以推进 减轻中国地缘压力[31] - 印度存在战略误判 自恃14亿人口市场优势 但实际谈判筹码有限[21] - 中国可扩大对印度出口合作 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空间有限[28] 行业影响分析 - 钢铝产业面临美国关税直接冲击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受影响显著[13] - 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低价石油并开展转口贸易[16] - 农产品贸易存在潜在风险 若开放市场将面临美国低价农产品竞争[13]
财经观察:多国对美投资承诺为何纷纷“缩水”?
环球时报· 2025-08-06 22:51
投资承诺规模与结构 - 日本宣布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 其中直接投资仅占1%至2% 其余为贷款或担保性质 [2] - 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 绝大部分以贷款和贷款担保形式提供 [4] - 欧盟宣布对美追加投资6000亿美元 但澄清该数字为企业投资意向而非政府承诺 [6] 利润分配争议 - 美国宣称将获得日本5500亿美元投资中90%的利润 日本方面未确认该分配比例 [2] - 美国同样声称将获得韩国3500亿美元投资中90%的利润 韩方表示该表述未达成明确共识 [4] 投资领域覆盖 - 日本投资涵盖汽车 造船 能源 半导体 关键矿产 医药品 钢铁等9个产业 [2] - 韩国投资可能重点涉及汽车和半导体行业 以换取相关关税下调 [4][5] - 欧盟投资可能主要推动汽车制造商 制药商以及钢铝行业在美国的布局 [7] 投资执行机制 - 日本5500亿美元为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可提供的出资 贷款和担保上限额度 [2] - 欧盟6000亿美元投资完全依赖私营企业意愿 欧盟委员会无法强制企业执行 [6] - 韩国投资项目的选定由美方主导 韩企或仅作为执行方参与 [5] 经济影响评估 - 日本5500亿美元投资相当于其GDP的13.7% 若过度对美投资可能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 [3][5] - 韩国3500亿美元投资相当于其GDP的18.7% 明显高于日本的投资占比 [5] - 欧盟对美直接投资需从2024年的622亿欧元增加近两倍才能达成年度投资目标 [7] 协议执行不确定性 - 日美谈判内容尚未公开 双方发布信息不完全一致 缺乏书面协议 [3] - 欧盟投资协议尚未具有法律约束力 需获得欧洲理事会及欧洲议会批准 [8] - 美国威胁若欧盟不履行投资承诺将对其征收35%的关税 [10]
特朗普CNBC访谈说了啥
2025-08-06 14:4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美国宏观经济、半导体、制药、汽车、钢铝、木材、铜等传统重工业及关键产业[1][4][5]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名称,但政策直接影响跨国企业如TikTok及美债相关金融机构[7][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经济表现** - 美国二季度GDP环比增长3%,季调同比增长2%,与一季度持平,显示经济边际韧性但整体走弱[1][3] - 硬数据(如GDP)表现优于软数据(如调查指标),反映经济基本面未完全恶化[1][3]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特朗普可能任命凯文·哈塞特为下任美联储主席,其兼具政策执行力(支持特朗普意志)与专业性[1][3] - 潜在候选人还包括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贝森特已退出竞争[3] **关税政策与产业影响** - 232关税覆盖汽车、钢铝、制药、半导体,以国家安全为名,英国获10万辆汽车豁免[1][4] - 半导体和制药行业关税目标:解决进口依赖(药品前体依赖度高,库销比历史最低),推动产业回流[5] - 关税逐步提高策略:初始影响小则加码,最高可达250%[5] - 关税功能扩展至国家安全、财政收入(如对俄100%关税)、外交博弈(如美墨加协议豁免)[6][13] **中美关系风险点** - 关键矛盾:俄罗斯石油关税(中国为俄最大能源消费国)、TikTok出售、农产品采购、美债购买[7][9] - 特朗普访华意图:10月底至11月初窗口期,展示强硬姿态(强调“中国邀请”),谈判结果决定关系波动[8][10][11] - 短期稳定性:稀土和TikTok谈判存空间,8月12日对等关税或延期[9] **地缘政治与市场影响** - 俄乌冲突夏秋攻势决定战局,特朗普加速行动[17] - 美欧关系修复:冯德莱恩与特朗普签署经贸协定,欧美加大对乌援助,孤立主义逻辑受挑战[14][15] - 市场不确定性:9月中旬后需关注美欧关系、国内政策支持及中美关系持续性[17][18][19] 其他重要内容 **供应链与产业回流** - 制药业回流阻力较小(高科技附加值),半导体因技术密集性优先回流[5] - 关税政策精准打击:钢铁、铝、铜、木材等传统优势产业[6] **时间节点与事件** - 关键日程:9月中下旬中美谈判、10月东盟/APEC峰会、特朗普访华窗口期[10][12] - 国内重要活动:9月3日阅兵、新疆工作会议、10月四中全会[12] **数据引用** - 美国二季度GDP环比3%,同比2%[1][3] - 英国汽车豁免量:10万辆/年[4] - 对俄石油关税:100%[7][13] **策略局限性** - 稀土牌风险:若联合欧盟/日本反制,效果受限[16] - 多边施压:美国拉拢盟友共同对华施压,但执行难度高[13]
中国王牌果然有效,美欧爆发四大争吵,欧洲女王这回不好当了
搜狐财经· 2025-08-05 08:16
稀土资源战略影响 - 中国掌握稀土资源在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 促使美国给予90天关税缓和期 [2][12] - 稀土在高科技领域如新能源汽车 智能手机和航空航天中不可或缺 中国在开采和加工方面占据举足轻重地位 [9] - 美国产业基本依赖中国稀土资源 中国展现稀土"王牌"使美国在谈判中保持谨慎 [9][12] 美欧贸易分歧 - 美国要求欧洲解除猪肉和乳制品贸易壁垒 欧洲因经济重要性和食品标准严格要求坚决不让步 [5] - 美国希望欧洲废除《数字服务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 欧盟强烈反对并指出协议未包含相关内容 [7] - 美国要求欧盟投资6000亿美元并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 欧盟国家面临巨大负担和利益分配问题 [7] - 美国拟对欧洲钢铝产品保持50%关税 欧洲因产业经济重要性竭力反对 [7] 谈判策略对比 - 中国在关税谈判中保持强硬态度 取得显著效果 [1][2] - 欧盟最初对美国采取妥协姿态 结果牺牲大量商业利益并陷入被动局面 [1][4] - 欧盟内部反思强硬态度更有效 多国指责冯德莱恩出卖欧洲利益 [4] 地缘政治经济影响 - 美国试图通过不平等协议将欧洲绑定在其利益战车上 要求采购军火与能源支持乌克兰战争 [9] - 欧盟内部因利益分配缺乏凝聚力 各国为自身利益争吵不可避免 [7] - 国际局势因稀土资源和大国博弈变得复杂 实力强大与态度坚定才能保护自身利益 [12]
一觉醒来,韩国“跪”了!GDP前9中,除中国,只剩2国未向美妥协
搜狐财经· 2025-07-31 10:28
而欧盟27国也集体妥协,德国、法国、意大利的车企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明白:继续扛下去,只会被边缘化。 韩国的汽车出口是经济命脉之一,眼看对手拿到了"优惠券",自己再犹豫下去,市场份额就得拱手让人。更别提韩国对美出口占比超过10%(韩国海关数 据),这不是谁家的小生意,这是"饭碗"。 这个协议的签署,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仍在观望的全球市场。而这场"妥协",不仅是经济账,更是一场地缘政治的"投名状":在全球GDP前九的大国中, 除了中国,现在只剩印度和加拿大还在硬扛。 韩国的姿态,表面上是一笔账,实则是一种"归队"的宣示。面对美国15%的惩罚性关税,韩国没怎么挣扎,直接签下了这份几乎单方面让利的协议。 这不是韩国第一次让步,却是最彻底的一次。从零关税到巨额能源采购,这份协议几乎写满了"我服了"。 但真相是,韩国的这一步,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早在7月,日本率先与美国签署关税协议,锁定了15%的税率优势,等于在汽车出口上抢占了先机。 2025年7月30日,韩国政府深夜宣布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核心内容是:美国对韩产品加征15%关税正式生效,韩国则对美产品实行零关税,并承诺未来10年投资3500亿美元、购买100 ...
美国贸易代表施压印度:还得聊聊,印度保护市场的政策得变
观察者网· 2025-07-29 13:02
美印贸易谈判进展 - 8月1日关税开征最后期限逼近但双方仍未达成协议 谈判在汽车、钢铁和农业领域存在分歧[1][3] - 美国贸易代表称需进行更多谈判以评估印度开放市场的雄心 强调印度需转变贸易政策并降低贸易壁垒[1] - 美国谈判团队将于8月访问印度进行下一轮双边贸易协议谈判[3] 贸易数据与关税现状 - 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额约1290亿美元 美国对印度商品出口418亿美元 进口874亿美元 贸易逆差457亿美元[3] - 印度6月对美国商品出口增长23.53%至83亿美元 进口下降10.61%至约40亿美元[3] - 印度对美国大豆征收56%关税且仅允许进口粉碎后大豆 对家禽产品关税近100%[4] - 印度寻求取消美国对其钢铝产品50%关税和汽车行业25%关税[5] 双方核心诉求与分歧 - 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乳制品和家禽市场准入[4] - 印度反对扩大农产品准入 因农民占人口42%且乳制品进口受文化和宗教规定限制[5] - 印度要求美国在纺织、珠宝、皮革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关税减让[5] - 印度希望获得竞争性关税水平 目标接近美日协议中日本享有的15%税率(原25%)[5] 谈判前景评估 - 三名知情人士称8月1日前达成协议可能性低 其中一人形容谈判状态为"一团糟"[4] - 美国智库专家认为尽管印度官员言辞乐观 但8月1日前达成协议几乎不可能[4]
冯德莱恩称15%关税是“最好结果”,法国总理叹“黑暗一天”
搜狐财经· 2025-07-28 15:31
欧美贸易协议 - 美国将对大部分欧盟进口商品征收15%关税,低于此前提出的30%关税 [1] - 欧盟将增加对美6000亿美元投资,并采购美国能源和军备 [1] - 欧盟将在三年内向美国采购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3] - 欧盟钢铝产品仍将维持50%的关税 [3] - 美欧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额达9753亿美元 [6] 欧盟内部反应 - 法国总理贝鲁称协议是"黑暗的一天",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认为协议将削弱欧盟经济发展 [3] - 德国总理默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荷兰首相斯霍夫等领导人表示欢迎,认为协议带来稳定预期 [3] - 法国希望主导欧洲防务一体化,但德国愿意购买美国武器,导致对协议的分歧 [4]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额超过7800亿美元 [6] - 中欧发布《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建立"升级版"稀土出口管制对话机制 [8] - 欧盟表示无意同中国"脱钩",欢迎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 [8] - 欧洲对华依赖度上升,特别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 [8] - 中欧产业链相互依存深刻,在全球出口市场萎缩情况下欧洲对中国经贸依赖度仍很高 [8][9] 地缘政治影响 - 中国因素成为欧洲争取美国支持的一个杠杆 [6] - 欧洲清楚在大国竞争中地位,当美国以安全保护要价时欧洲会偏向美国 [7] - 中欧关系具有韧性,双方产供链相互依存基于经济规律 [9] - 欧洲与美国在对华战略利益上存在差异 [9]
冯德莱恩和特朗普在两大关键问题上表述矛盾,落实仍有变数
观察者网· 2025-07-28 07:59
美欧新贸易协定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大部分欧盟进口商品征收15%关税 较此前威胁的30%降低一半 [1] - 协议涵盖范围不包括药品 双方表述存在分歧 美国称药品可能被征收更高关税 欧盟则称已纳入15%协议范围 [1] - 美国启动针对进口药品的"232条款"调查 可能限制被认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产品进口 [1] - 钢铝关税仍存争议 特朗普称50%税率"保持不变" 冯德莱恩表示将下调并实施配额制度 [4] - 航空航天产品关税暂维持0% 芯片和烈酒领域关税协议仍待定 [4] 行业影响分析 - 汽车行业将面临15%进口关税 较此前预期30%有所降低 [1] - 药品行业面临不确定性 美国可能通过"232调查"实施更高关税 [1] - 钢铁和铝行业仍受50%高关税影响 配额制度可能缓解部分压力 [4] - 航空航天行业暂免关税 但未来可能受"232调查"结果影响 [2][4] - 半导体行业被列入"232调查"范围 可能面临单独加征关税风险 [2] 协议执行与争议 - 欧洲内部对协议存在不满 认为带有偏见且可能对欧洲造成长期伤害 [5] - 协议细节仍显匮乏 与欧美通常达成的数千页贸易协定形成对比 [5] - 协议执行面临政治和技术问题 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持续存在 [5] 其他相关贸易协议 - 英国获得最低10%关税税率 钢铝关税等细节仍待敲定 [6] - 美国近期与菲律宾、日本、印尼达成协议 但细节公布不完整 [5]
美国半导体关税要来了?芯片进口调查结果将在两周内公布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00:37
半导体进口国家安全调查 - 特朗普政府将在两周内公布对半导体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结果 可能导致新一轮芯片关税出台 [1] - 调查基于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 可能为芯片进口新关税奠定基础 [1] - 巴克莱研报预测美国232条款半导体关税征收时间窗口为8月中旬之后 最迟不超过9月 [1] 欧盟与美国贸易协议 - 特朗普表示欧盟通过"更好的方式"避开芯片关税 许多公司将在美国投资半导体制造以避免关税冲击 [2] - 美国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 欧盟将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和军事装备 [2] - 钢铝关税保持现状 美国将在芯片领域投入大量精力 [2] 半导体行业动态 - 特朗普政府4月启动调查 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供应链对外国依赖是否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1][2] - 特朗普政府已运用232条款调查对钢铁 铝业和汽车行业实施25%关税 [2] - 欧盟寻求谈判更广泛贸易协议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半导体关税调查是推动因素之一 [2]
加拿大反华省长: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现在美国是敌人,中国是朋友
搜狐财经· 2025-07-27 11:40
加拿大地方政府对华合作诉求 - 萨斯喀彻温省和安大略省省长罕见联合发声,表达与中国加强合作的迫切需求[1] - 莫伊省长主张以国家对国家方式恢复中加信任,直言"减少对美依赖必须与中国打交道"[3][11] - 福特省长引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策略,暗示美国政策正将加拿大推向对立面[13] 美加贸易战冲击 - 美国自2025年3月起对加拿大钢铝加征25%关税,8月1日起全面关税升至35%,钢铁产品叠加至50%[3] - 萨斯喀彻温省64%的菜籽油依赖中国市场,但受中国反制关税影响,2025年上半年中加贸易额同比暴跌31%[5] - 安大略省对华年贸易逆差达370亿加元(进口400亿/出口30亿),汽车产业因美国关税濒临停产[7][9] 地方经济受损现状 - 萨斯喀彻温省农产品出口2024年增长30%,2025年因关税战锐减超50%[15] - 该省农场主被迫销毁滞销作物,安大略省三大钢厂面临停工危机[5][9] - 地方政府与联邦政策分歧加剧,多个省份要求优先推动中方取消关税[17] 地方主导的产业突围 - 安大略省2025年3月与中国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签约开发全固态电池技术[17] - 加拿大加速扩建跨山输油管道,计划将对华原油日输送量从15万桶提升至35万桶,预计年收益70亿加元[22] - 萨斯喀彻温省正与中国洽谈钾肥长期供应协议,试图通过资源绑定中国市场[22] 战略转型矛盾 - 地方政府推进对华合作项目,与联邦政府的反华基调形成鲜明对比[15][17] - 省长们曾在访美时打"中国牌"换取让步,策略存在前后矛盾[26] - 特朗普威胁进一步加征关税并要求加拿大"选边站队",施压持续升级[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