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盐田区委书记李忠一行参观亚洲国际果蔬展 鼓励百果园走向国际
搜狐网· 2025-09-05 02:39
据了解,百果园成立于2001年,目前总部坐落在深圳盐田区。20多年来,受深圳良好营商环境助力及政 策支持,快速成长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业务深耕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在零售端,百果园在 全国170多个城市开设4300多家门店,为9000多万会员提供水果消费服务,带动20000多人就业,属于盐 田区重点民生企业。 全球果蔬人盛会"第十八届亚洲国际果蔬展"正在香港举行。9月4日,深圳市盐田区委书记李忠一行在香 港出差期间,前往展会关心百果园、茂雄等深圳企业参展情况,并与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朱启东亲切 交谈,鼓励百果园继续创新开拓,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将国产优质水果品牌推向海外。 ...
在舆论风暴中,运用传播的逻辑去思考和生活
新京报· 2025-09-02 04:33
百果园舆情事件分析 - 公司董事长公开表示"不会迎合消费者"并强调"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模式引发舆论热议 [1] - 相关话题"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在社交媒体平台形成广泛传播 对品牌形象造成冲击 [1] - 历史水果品质与食品安全问题被重新提及 股价出现波动 [1] 受众心理与传播机制 - 89%消费者表示消费行为受网络评论影响 但仅6%用户实际撰写评论 形成少数影响多数的传播格局 [3] - 社交媒体时代个体情绪易受群体思维影响 "信息茧房"效应取代传统"议题设置"成为主流引导方式 [3] - 情绪化传播具有低成本、强共鸣和明确归属感特征 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突破口 [3] 营销策略分类 - 感性营销阵营(游戏/鞋服/化妆品/文旅)侧重场景化营销促进即时消费 典型案例包括短视频与直播带货 [5] - 理性营销阵营(健身/培训/书籍/金融)注重价值塑造引导延迟满足 通过包装理性需求实现转化 [5] - 两种策略本质均为企业营销手段 消费者往往难以区分真实需求与营销创造的需求 [5] 品牌叙事体系构建 - 优秀品牌故事需具备宏观愿景与微观构建 包含人物冲突、细节呈现及困境突破的叙事弧线 [10] - 有效传播需建立在不同群体(政府/行业/用户/媒体)的差异化话语体系基础上 [10] - 品牌建设应视为长期投资而非成本支出 重点在于培育与消费者的价值共鸣连接 [10] 舆情管理方法论 - 社会化媒体时代负面舆情控制难度提升 危机处置需从"捂盖子"转向主动应对模式 [10] - 舆情部门最高价值体现在防患未然 次优策略为快速识别危机并抢占处置先机 [10] - 真诚担当的应对态度优于法律手段 技术层面可采用自嘲式公关等柔性化解方式 [10]
“消费刺客”退烧
创业邦· 2025-08-27 15:31
核心观点 - 消费市场风向转变 高溢价品牌面临严峻挑战 百果园因品质信任危机和错误的市场定位导致业绩大幅下滑 反映整个消费升级泡沫正在破裂 [8][12][14] - 供需结构变化驱动行业转型 供给端过度扩张导致同质化竞争 需求端因居民资产负债表衰退和储蓄率上升而趋向理性消费 性价比成为竞争核心 [16][17][21][23] - 消费品行业向两极分化发展 一端是效率驱动的成本竞争型模式 另一端是价值壁垒驱动的体验型模式 中间定位品牌面临双重挤压 [25][27][28] 百果园业绩与问题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3.76亿元 同比下降21.8% 净亏损3.42亿元 门店数量减少27%至4386家 [8] - 品质信任危机频发 2022年曝光腐烂水果制作果切事件 导致品牌溢价基础动摇 [9] - 高成本结构难以为继 核心商圈租金 冷链运输和庞大员工体系推高价格 但品质不稳定加剧消费者流失 [10] - 创始人"教育消费者"言论暴露品牌与客群心理错位 进一步削弱消费者信任 [12] 行业趋势与案例 - 新茶饮赛道头部品牌降价 喜茶基本停售30元以上产品 奈雪推出"轻松喝"系列转向大众化定价 [12] - 咖啡行业价格战激烈 瑞幸和库迪以9.9元咖啡拉低消费者价格预期 行业向日常消费品转型 [14] - 现制饮品行业过度扩张后收缩 过去一年奶茶店净减少3.92万家 咖啡店净增仅1.6万家 超20万家门店消失 [19] 供需结构变化 - 供给端高度拥挤 2021年新消费领域融资超千亿元 催生大量同质化品牌 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压缩 [16][17] - 需求端理性化加剧 北京上海社零增速跑输全国 居民储蓄率高位运行 消费偏好转向性价比 [21] - 2024年社零增速波动 1-6月累计增长5.0% 但6月单月增速回落至4.8% 多数品类增速低于上半年平均 [22] 消费品竞争格局重构 - 效率驱动型模式代表 山姆和Costco通过会员制压降毛利率 瑞幸和蜜雪冰城依托万店规模降低采购成本 [25] - 价值驱动型模式代表 社区烘焙坊依靠产品独特性 精品咖啡馆依靠社群归属感 避开价格战 [27] - 中间市场品牌面临双重压力 百果园在价格战中缺乏成本优势 在高端市场缺乏体验独特性 便利性不足以构成护城河 [28]
“消费刺客”退烧
虎嗅APP· 2025-08-26 13:44
核心观点 - 百果园因品质信任危机和创始人"教育消费者"言论引发舆论争议 导致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1.8%至43.76亿元 净亏损3.42亿元 门店数量下降27%至4386家 [6] - 高溢价消费模式面临结构性挑战 消费升级故事正在被性价比趋势取代 [6][12][17] - 行业供需关系逆转 供给过剩与需求收缩共同挤压中间市场品牌的生存空间 [15][16][19] 百果园模式困境 - 标准化高品质水果模式曾通过"不好吃三无退货"承诺获取品牌溢价 但品控问题曝光后信任基石动摇 [8][9] - 2022年暗访视频曝光腐烂水果制作果切事件 引发持续品控吐槽 [9] - 高成本结构(核心商圈租金 冷链运输 员工体系)推高终端价格 但品质不稳定导致消费者耐心透支 [9] - 创始人"教育消费者"言论凸显品牌与消费者心理错位 加速信任崩塌 [10][11] 行业趋势变化 - 新茶饮赛道头部品牌如喜茶和奈雪于2022年底启动长期降价策略 主力产品降至30元以下 转向性价比竞争 [12] - 咖啡赛道受瑞幸和库迪9.9元价格战影响 行业从高端定位转向日常消费品 [12] - 奶茶行业过去一年净减少3.92万家门店 咖啡行业5.2万家门店关闭 现制饮品行业超20万家门店消失 [16] - PPI连续30多个月同比为负 生产端价格压力传导至消费端 [16] 供需结构逆转 - 供给端:2021年新消费领域融资超千亿元 催生大量同质化品牌 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压缩 [15] - 需求端:居民储蓄率高位运行 "资产负债表衰退"(资产缩水与刚性债务)抑制消费意愿 [19] - 2024年社零增速呈现波动 6月单月同比增速降至4.8% 多数品类增速低于上半年平均水平 [19] - 就业市场追求稳定岗位 反映收入预期不确定性 进一步削弱消费动力 [19] 消费品竞争新格局 - 效率驱动型:山姆 Costco 瑞幸 蜜雪冰城通过供应链规模和极致成本控制取胜(如山姆低毛利率+会员费模型) [23] - 价值驱动型:社区烘焙坊 精品咖啡馆依靠产品独特性 情感连接和社群归属感避开价格战 [24][25] - 中间市场品牌(如百果园)面临双重挤压:便利性不足抵御价格战 标准化模式缺乏情感体验 [26][27] - 行业向两极分化:性价比与稀缺体验成为新护城河 中间定位品牌生存空间收窄 [22][27]
“消费刺客”退烧
虎嗅· 2025-08-26 00:07
百果园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3.76亿元,同比降低21.8% [2] - 归母净亏损3.42亿元,门店数量下降约27%至4386家 [2] - 创始人"教育消费者"言论引发舆论争议 [1][7] 商业模式问题 - 高溢价模式依赖"不好吃三无退货"的品质承诺 [5] - 2022年品控事故曝光(腐烂水果制作果切)导致品牌信任危机 [6] - 高成本结构(核心商圈租金/冷链运输/员工体系)推高终端价格 [6] 行业趋势变化 - 新茶饮头部品牌降价:喜茶停售30元以上产品,奈雪推出"轻松喝"系列 [10] - 咖啡赛道价格战:瑞幸与库迪以9.9元咖啡竞争 [10] - 现制饮品行业收缩:过去一年超20万家门店关闭(奶茶店净减3.92万家/咖啡店净增仅1.6万家) [17][18][19] 供需结构转变 - 供给端:2021年新消费领域融资超千亿元,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 [14][15][16] - 需求端:居民储蓄率高位运行,消费行为转向性价比导向 [24][25][26] - 宏观环境:PPI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价格压力向消费端传导 [20] 市场竞争分化 - 效率驱动型:山姆/Costco通过会员制压降毛利率,瑞幸/蜜雪冰城依托万店规模控制成本 [32] - 价值驱动型:社区烘焙坊/精品咖啡馆通过独特体验避开价格战 [33] - 中间市场品牌面临双重挤压:缺乏价格竞争力与价值独特性 [34][36] 行业转型方向 - 消费市场向两极分化:极致性价比与稀缺体验成为主流 [30][36] - 品牌需选择明确路径:要么建立成本优势,要么形成价值壁垒 [37] - 高溢价模式需重构:需同时保障品质承诺与价格竞争力 [6][8][11]
百果园业绩会:门店网络优化已完成 下半年净开店数有望达到百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05:1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3.76亿元,同比下滑21.8% [1] - 归母净亏损3.42亿元,毛利率跌至4.9% [1] - 单店来客数同比增长12.6%,单店毛利润同比实现个位数增长 [1] 门店网络 - 截至报告期末门店数量为4386家,较上年同期净减少1639家,收缩幅度达27% [1] - 一线至三线门店占比分别为26%、36%、38%,分布更均衡 [1] - 门店网络优化已于上半年完成,预计下半年有望实现100家左右净开店 [1] 运营策略 - 推行"强流量属性大单品"和"极致性价比应季品"产品组合 [2] - 八款应季品门店客流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95.0%,销售总额同比增长约63.8% [2] - 重新升级改造门店门头,突出品牌及IP形象以提升消费者认知度 [2] 线上渠道 - 门店微信群总数增至约3万个,微信粉丝群总粉丝数量约为1800万名 [2] - 微信社群接龙销售额超过5800万元,同比增长12.9% [2] - 微信小程序用户累计达785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3.24% [2] 新兴渠道与海外拓展 - 抖音直播间客户总数约187万,同比增长64.47%,零售销售总额5349万元,同比增长约29.32% [2] - 在印度尼西亚开设七家门店,初步建立区域市场布局 [2]
消费者教育不动!百果园上半年亏惨了……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3.76亿元 同比下滑21.8% [3][4] - 毛利从6.19亿元骤降至2.16亿元 降幅达65.1% [3][4] - 整体毛利率由11.1%降至4.9% [3][4]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3.42亿元 同比转亏(上年同期利润8850.6万元) [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23.43分 同比下滑501.9% [4] 运营数据 - 门店总数从5127间减少至4386间 半年关闭741间 [5][6] - 加盟门店占比99.7% 自营门店仅11间 [6] - 会员总数增加830万至9304.1万 但付费会员同比下降32.9%至71.9万 [5] - 零售总额从67.48亿元降至57.1亿元 降幅15.4% [5] 战略转型 - 主动关闭低效门店并调整产品策略 推出高性价比水果品类 [7] - 通过"好果报恩""天天有惊喜"等促销活动提升客流 [7] - 调整加盟商政策并优化供应链以支持转型 [7] - 公司称战略转型已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 [7] 品牌定位挑战 - 董事长"教育消费者"言论引发公众反感 被简化为"消费者无知" [8] - 高端定位与当前性价比消费趋势出现严重错配 [10] - 高价策略被消费者贴上"水果刺客"标签 [10] - 2024年3·15期间被曝光使用腐烂水果制作果切 动摇品牌信任根基 [11] 市场竞争压力 - 消费理性化趋势直接冲击门店运营效率 [5] - 高质价比战略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 [7] - 门店规模缩减可能丧失规模效应并影响加盟商信心 [7] - 从高端转向性价比可能导致品牌定位模糊 [12]
百果园上半年多项业绩指标承压 公司称计划在2026年实现盈利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2:4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43.76亿元同比下降21.8% [1] - GMV达57.11亿元同比下降15.38% [1] - 毛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65.1% [1]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3.42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8850.6万元 [1] - 毛利率为4.9%较去年同期11.1%下降6.2个百分点 [1]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末门店总数4386家较2024年同期6025家下降27% [1] - 公司经历阶段性门店数量缩减且该情况在预期范围内 [1] - 计划降低政策引导及初始投入并重启门店拓展 [4] 战略调整 - 自2024年下半年起优化毛利率较低的产品阵容 [1] - 推行"高质量与高性价比水果专家与领导者"战略包括门店翻新和市场推广活动 [2] - 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毛利率 [1] - 调改已经完成2025年目标为盈亏平衡2026年实现盈利 [4] 市场定位 - 坚持不走低价路线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2] - 认为便宜水果供大于求而好水果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高 [2] - 消费者追求产品性价比同时也重视情感价值与健康属性 [2] 行业趋势 - 水果消费市场呈现理性消费、情绪消费与健康消费并行的多元趋势 [2] - 水果供应链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2] - 零售市场呈现价格战模式与高品质高服务路线的两极化趋势 [3] - 电商环境下水果价格趋于透明化溢价空间被压缩 [3]
百果园中期业绩发布:亏损额环比收窄 正式迈入“减脂增肌”新周期
北京商报· 2025-08-22 11: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3.76亿元,同比下滑21.8% [1] - 归母净亏损3.42亿元,但亏损额环比收窄1.3亿元,减亏幅度达28% [1] - 毛利率从2024年下半年的3.1%回升至4.9%,环比增长1.8个百分点 [2] 门店网络优化 - 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的6025家减少至2025年6月的4386家,收缩幅度27% [2] - 单店来客数同比增长12.6%,单店毛利额实现个位数增长 [4] - 一线至三线门店占比分别为26%、36%、38%,分布更均衡 [4] - 预计下半年净开店100家,并推出开业补贴、特许权使用费减免等支持政策 [4] 产品与定价策略 - 通过"好果报恩"系列(8款单品)实现销售额提升63.8%,来客数激增95% [5] - "头雁计划"推动高毛利单品销售,例如荔枝王店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585%,毛利额增768% [6] - 自有招牌果51个,销售占比14.9% [8] 数字化与私域运营 - 拥有3万个门店社群和1794万微信粉丝 [7] - 抖音渠道客户数187万,同比增长64.47%,零售销售额5349万元,增29.32% [7] - 微信小程序用户达7858万人次,同比增长13.24% [7] 行业背景与竞争地位 - 中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1.2万亿元,未来5年CAGR 7.6% [8] - 行业CR5不足5%,市场集中度极低 [8] - 公司拥有全球直采团队300+人,合作26国800+基地 [8] 经营模型与估值 - 同店销售额实现小幅增长,加盟商盈利状况改善 [8] - 当前PB 1.1倍,低于行业均值1.5倍,若2026年盈亏平衡,估值修复空间超30% [8]
百果园是如何变成水果刺客的?
虎嗅· 2025-08-22 08:0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品质优先策略 明确表示不会在品质上做让步以追求低价印象[1] - 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模式 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的方式[1] - 公司采取不迎合消费者的独立经营理念 坚持自身发展路径[1] 市场争议与挑战 - 公司面临水果刺客的市场评价 这种负面标签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重大负担[1] - 公司当前发展路径被质疑可能面临与钟薛高类似的市场困境[1] - 公司高价策略被指为偏要勉强的经营选择 引发市场讨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