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设

搜索文档
“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4:07
面对极端天气与复杂环境,这些超级工程如何迎击超级风王? 超级工程"科技密码"显神通 珠江口是超强台风多发区,因此该区域的桥梁设计一直将抗风能力作为核心考量。工程师们综合运用多 种先进技术和方案,确保工程项目在极端风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超级工程的背后,写满了"科技密 码"。 譬如,黄茅海跨海通道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正式通车。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黄茅 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与江门台山,主线全长约31公里,跨海段长约14公里。其地处珠江西部入海口,是 繁忙的航运通道,历史最大风力达到17级。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曾经被伶仃洋隔断的珠江口两岸城 市群,正被一道道卧波长虹串联成网,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 融合。 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横空出世,"大桥经济"应势而起。不过,这些工程项目位处珠江口台风多发海域, 如何解决强台风下桥梁颤振稳定性问题是桥梁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 据"@广东天气"消息,9月24日13时,"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位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 95公里的广东省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 ...
“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3:49
记者丨 伍素文 实习生钟宸 编辑丨蒋韵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曾经被伶仃洋隔断的珠江 口两岸城市群,正被一道道卧波长虹串联成网,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见证着粤 港澳大湾区的加速融合。 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横空出世,"大桥经济"应势而起。不过,这些工程项目位处珠江口台风多 发海域, 如何解决强台风下桥梁颤振稳定性问题是桥梁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 难题。 据"@广东天气"消息,9月24日13时,"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位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偏 南方向约95公里的广东省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达到52米每秒的风速,中心最 低气压935百帕,八级大风范围半径约330公里,十级大风范围半径约150公里。截至24日下午 15:50,广东省共发布104个台风预警信号,分别是28红、19橙、18黄、39蓝。 面对极端天气与复杂环境,这些超级工程如何迎击超级风王? 超级工程"科技密码"显神通 珠江口是超强台风多发区,因此该区域的桥梁设计一直将抗风能力作为核心考量。工程师们综 合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和方案,确保工程项目在极端风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超级工程的背 ...
风王“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9:21
(原标题:风王"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南方财经记者伍素文 实习生钟宸 广州报道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曾经被伶仃洋隔断的珠江口两岸城 市群,正被一道道卧波长虹串联成网,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 融合。 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横空出世,"大桥经济"应势而起。不过,这些工程项目位处珠江口台风多发海域, 如何解决强台风下桥梁颤振稳定性问题是桥梁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 黄茅海跨海通道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开展全桥涡振风洞试验,推算出实桥运营风速范围内桥梁涡振性能 优于国际最严格的舒适度标准,使海上主桥可抵抗17级台风。 2024年6月30日的通车运营深中通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也是世界首例 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跨海集群工程方案。深中大桥(原称"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全线关 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2826米,大桥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等在《深中通道工程关键技术及挑战》一文中指 出,深中通 ...
平陆运河钦北线铁路桥控制性工程推进过半
齐鲁晚报· 2025-09-23 09:19
(通讯员 刘强 蒲红远) 2025年9月15日,中交一公局集团钦北线铁路桥改建工程跨平陆运河185米刚构连续梁拱桥——70号主墩 9号块顺利浇筑完成。钦北线铁路桥改建工程项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沿线跨河设施改 造工程之一,由于既有钦北线钦江桥通航净宽、净空不满足运河提级改造要求,而引起既有线改建。线 路位于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全线长4.138公里,是横跨平陆运河最大的涉铁桥梁工程,含3.293公里特大 桥1座,跨平陆运河185米刚构连续梁拱桥为项目控制性工程,全桥共18个节段,目前推进过半。 为保证9号块顺利的浇筑,项目建设团队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案,针对挂篮施工跨平陆运河部分采取车载 泵泵送混凝土,边跨采取天泵泵送混凝土,同步均匀浇筑,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与标准化流 程培训,严控关键工序,多措并举克服施工交叉多,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大等难题,为后续桥梁的合龙 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全线建成后对提升平陆运河运载能力,加快广西及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一 东盟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
答卷“十四五” 央企惠民生 | 筑路织网百业兴 央企锻造现代化交通体系新动脉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2 23:25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和若铁路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全长535公里 穿越460公里无水无电无路无人烟无信号沙漠地段 彻底结束塔里木盆地周边五县不通火车历史[1] - 采用"以桥代路"方案建成5座总长近50公里过沙桥 大幅缩短运输里程1000多公里 日均最高架梁7片 铺轨2公里[2] - 天山胜利隧道作为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通车后驾车穿越天山仅需20分钟 采用"三洞+四竖井"施工法实现52个月打通天山[2][4]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数据 - 2021年至2024年央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 年均增速达6.3%[5] - 北京东六环隧道通车不到五个月累计通行车辆近300万辆 采用国产首台最大直径盾构机掘进[8] - 央企牵头或参与2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承担制造业重点产业链60%标志性产品研发[13] 技术创新突破 - "京华号"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07米 创造单月进尺542米纪录 同步双液注浆技术填补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技术空白[9] - 时速400公里高速车轮搭载CR450动车组 制动性能提升20% 牵引效率提升3% 实现运营时速350公里到400公里跨越[9][11] - 国机集团8万吨模锻压力机为C919锻造起落架 中国中化突破民用航空子午线轮胎技术 中国建研院研发国产BIM基础平台[11]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和若铁路开通后和田特产运输成本降低20%以上 "环塔之旅"旅游专列开行超50班[15] - 常泰长江大桥使两地通行时间从1小时2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货运司机每月可节省油费2200多元[4][15] - 秘鲁钱凯港使中秘单程海运时间从33天缩短至25天 物流成本节约20%以上 促进牛油果等进口水果价格下降[15][17] 未来发展方向 - 央企投资将聚焦优化水陆空多元交通结构 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融入低空经济与海洋经济等新兴领域[7] - 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3]
筑路织网百业兴 央企锻造现代化交通体系新动脉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0:15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李嫒嫒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和田,站在和田站的月台上,恰逢一列从若 羌驶来的列车徐徐进站。三年前,沙丘连绵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今,由中国 铁建参建的和若铁路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南疆大地注入蓬勃生机,让塔里木盆地周边五县彻底 告别不通火车的历史,成为沿线经济发展的新动脉。 "十四五"以来,纵横交错的路网不断加密,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共同构筑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骨 架,描绘出百姓美好生活的崭新图景,也充分彰显了中央企业在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硬核实力与责任 担当。业内人士认为,面向未来,随着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技术迭代加速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动 脉"将更加通畅,迈向交通强国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 打造交通强国新标杆 "十四五"期间,作为交通建设主力军,央企攻坚克难,建成和若铁路等一系列超级工程,令天堑变通 途。 在流动的沙漠上修铁路,难度超乎想象。"这就像在面粉上盖房子。"中铁十四局和若铁路项目部高级工 程师姜大伟向记者说。中铁十四局承担和若铁路全线535公里的铺轨任务,线路穿越460公里无水、无 电、无路、无人烟、无信号的沙漠地 ...
山东首例!高支模监测系统护航邹济上跨京沪铁路立交桥成功转体
齐鲁晚报· 2025-09-22 12:2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李文慧 通讯员 吕康 赵晨星 "以前靠人工携带仪器巡检,一天跑十几趟现场不说,数据汇总还得等2-3小时,很容易错过风险处置最佳时机。现在 打开手机APP,支架沉降量、高程高差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哪怕不在现场也能实时掌握情况。"现场监测员向记者展 示移动端操作界面,"转体全程,高程高差始终控制在-0.022m至-0.053m之间,远低于-0.300m的安全预警值,这背后 是我们每小时一次的设备校准、每半小时一次的数据复核,确保每个监测数据都精准可靠。" 针对大吨位梁体转体的同步性难题,项目团队专项搭建了双转同步智能监控系统。"此次转体梁体总重量极大,哪怕 极小的同步偏差,都可能导致支架受力失衡,影响铁路运营安全。我们通过系统实时监控两侧转体的角速度、线速 度,每5分钟与人工测量数据交叉复核,最终实现转体精度误差小于2cm,远超行业标准。"负责转体控制的工程师说 道,"试转阶段我们连续熬了两个通宵,反复调试牵引设备参数、模拟不同风力工况下的转体状态,把所有可能出现 的问题都提前解决在正式施工前。" 如果说高支模安全监测系统是工程的"智慧神经中枢",那么智慧工地云端平台则显著 ...
武汉都市圈发展提速 燕矶长江大桥主跨成功架设首梁
长江日报· 2025-09-21 00:31
9月20日,黄冈与鄂州之间的长江江面上,随着一节钢梁由缆载吊机缓缓提升至设计位 置,燕矶长江大桥主跨首节钢梁吊装完成,标志着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中铁大桥局、中交 二航局施工的我国首座大跨度四主缆悬索桥建设迈入钢梁架设阶段。 据了解,燕矶长江大桥连接湖北鄂州和黄冈,上层设计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市快速 路,是鄂东空铁、空陆联运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过江通道,预计今年年底完成钢梁架 设。 燕矶长江大桥建成后,黄冈到花湖国际机场的车程将缩短至15分钟,极大便利两岸居民 出行,提升区域交通效率,为鄂东地区打造"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关键支 撑,助力武汉都市圈加快发展。 编辑:李智恒 大桥钢梁共计69个节段,本次架设的首节段钢梁采用900吨缆载吊机进行吊装。由于燕 矶长江大桥跨越长江干流,又紧邻花湖国际机场,考虑塔高受限、航道需求、生态红线以及 桥位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大桥设计四根主缆、一跨过江,主跨达1860米,是我国首座大跨 度四主缆悬索桥,同时也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悬索桥。 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副总工程师张昭贤介绍,和普通的悬索桥相比,燕矶长江 大桥架设钢梁时,得同时和大桥上内外四根主缆的6 ...
国内首座大跨度四主缆悬索桥建设迈入钢梁架设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22:27
"由于内缆承受缆载吊机和钢梁的重量,会出现内缆吊索安好后,外缆吊索到指定位置还有一定高度 差,此次首节段钢梁吊装外缆吊索高差达两米,所以施工过程中需将内缆的荷载转移一部分到外缆 上。"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副总工程师张昭贤说,"如何转移荷载,精准转移多少荷载从而达到 内外缆平衡,内缆上的缆载吊机如何精准布置,这些都没有成熟经验可循。" 为克服难题,实现不同垂度四主缆悬索桥结构体系建设,湖北交投牵头联合中铁大桥局等建设单位,在 大桥建设前期进行大量的数据论证和可行性实验,通过研究优化施工方案,最终精准确认了各个安装点 位,同时确定采用在外缆上安装液压提升装置并与钢梁底部吊点相连的施工方法;通过实时测算不同位 置钢梁受力情况,随时调整和校正,以达到内外缆受力平衡。 据了解,作为鄂州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综合配套工程,燕矶长江大桥连接湖北鄂州和黄冈,上层设计为 高速公路,下层为城市快速路,是鄂东空铁、空陆联运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过江通道,预计今年年 底完成钢梁架设。大桥建成后,黄冈到鄂州花湖机场车程仅需15分钟,对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和过江 通道布局,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中新网武汉9月20 ...
专访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中马共建“一带一路”聚焦长期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3:30
陆兆福表示,"有了中马'两国双园'模式,双方将会在政策法规层面深度融合。因此,在这方面,它极 大增进了相互理解。" 他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对先进制造、半导体、电子电气等领域都颇感兴趣,马来西亚方面正在考虑如何 确保对稀土投资,稀土副产品制造以及汽车或航空航天产业的投资。 "对中国企业而言,他们可以将马来西亚作为进军全球市场的跳板。"他说。 《21世纪》: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ECRL)作为中马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合作的旗舰项目,全长约 665公里,横跨马来西亚4个州属。你如何看待该项目对马来西亚经济、民生等方面的影响?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香港报道 "马来西亚的经验表明,首先我们必须确保大型合作项目,必须对两国都具有长期影响。为了促使项目 取得成功,我们不能只关注短期合作,而必须是长期合作。"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说。 9月10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香港参加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 者的专访。他表示,着眼于更长远合作,是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跟外界分享的经验。 马来西亚是最早支持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成功的样板。经过10多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