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从 “单一” 到 “变形金刚”:机器人分时变角色|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广州日报· 2025-08-09 14:12
公司创新 - 云迹科技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以"YUNI'S HAPPYLAND"为主题打造全球首个"机器人主题乐园式展区"通过六大沉浸式体验场景展示AI智能体群体协作推动服务机器人行业进入"Next Level"时代 [1] - UP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机多能"通用底盘可适配送物仓、清扫仓、消杀仓等功能仓体实现"分时复用"例如酒店场景中早晨送餐、中午清洁、夜间巡逻大幅提升设备利用率 [1] - UP机器人通过"变形金刚"式能力降低采购多台机器人的成本并通过动态任务分配优化运营效率 [1] 技术突破 - UP机器人实现多机智能调度形成"机器人服务军团"协同作业HDOS系统实时分析任务优先级让多台机器人自主协商分工例如送餐高峰期接力配送或清洁时呼叫协助清理垃圾 [2] - 群体智能技术可拓展至酒店、医院、工厂等复杂环境实现跨楼层跨场景无缝协作 [2] - UP机器人具备"离身智能"大脑依托大模型技术实现需求预判例如客人提及"口渴"时自动送水从执行工具跃升为"运营决策伙伴" [2] 应用场景 - UP机器人在酒店场景中通过角色切换(送餐员、清洁工、巡逻员)提升服务响应速度降低投诉率 [1][2] - 模块化设计和群体协作能力使UP机器人适用于医院、工厂等需要跨场景协作的环境 [2]
上半年营收破百亿!九号公司业绩“狂飙”
大众日报· 2025-08-06 06: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半年净利润超2024年全年 [1] - 毛利率从2021年23.23%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0.39% [6]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6.53亿元,同比增长46.94% [6] -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从2022年9.83%升至2024年19.10%,2025年上半年达18.44% [7][8]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电动两轮车收入68.23亿元(同比+101.7%),占总营收58.1%,毛利率23.71% [3] - 智能电动平衡车及滑板车收入21.8亿元,毛利率30.62% [3] - 全地形车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5.38亿元(2024年全年9.76亿元),毛利率25% [3] - 其他产品板块毛利率达54% [3] - 机器人业务2024年收入8.95亿元,毛利率超51% [10] 市场与运营数据 - 智能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239万台(同比+99.5%),远超行业29.5%增速 [5] - 64天内实现出货量从700万台至800万台突破,刷新行业纪录 [3] - 国内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8700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 [5]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Segway Navimow X3系列亮相CES,成为全球首个服务17万家庭用户的品牌 [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支出8.26亿元(较2023年+34.1%,较2022年+41.7%) [1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22亿元(同比+49.51%),研发人员增至1786人 [13] - 全部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资本化比例为0,研发强度连续三年保持5.7%-6.0% [13] - 机器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8.77亿元(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 [13] - 形成智慧技术、移动技术、在线化+数据化三大核心底层技术体系 [12] 行业前景与战略布局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7亿美元增至2030年4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4.8% [10] - 业务覆盖电动滑板车、智能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和E-bike五大领域 [8] - 通过三电系统等零部件共通性实现规模效应与降本增效 [11] - 在北京、达拉斯、南加州等全球9个地区设立区域总部 [8]
九号公司半年净利12.42亿倍增 智能电动两轮车营收68亿占58%
长江商报· 2025-08-03 23:3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42亿元 同比增长76.14% [1][2] - 净利润12.42亿元 同比增长108.45% 创历史新高 [1][2] - 毛利率提升至30.39% 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53亿元 同比增长46.94% [1] - 归母净利率达10.6% 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电动两轮车收入68.23亿元 同比增长101.7% 占总营收58% [1][2] - 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收入21.80亿元 同比增长37.23% [1][3] - 智能电动两轮车中国区销量达239万台 同比接近翻倍 [3] - 电动两轮车出货量64天内从700万台增至800万台 [3] - 电动滑板车累计出货量超1400万台 [3] 市场地位与渠道建设 - 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8700家 [3] - 头部品牌中销量增速排名第一 行业整体销量增长29.5% [3]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已拥有17万家庭用户 [5] - 第三代滑板车在德国等多国成为畅销车型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22亿元 同比增长49.51% [4] - 研发人员1786人 占比31.55% [5] - 累计获得全球知识产权5982项 参与110余项技术标准 [5] - 自研RideyGO智能车机系统、RideyLONG长续航系统和RideyFUN智驾系统 [5] - 下半年将发布技术品牌凌波OS [5] 新产品布局 - 推出Segway E-bike Xyber与Xafari两款产品 2025年全球发售 [6] - Segway Navimow X3系列无边界割草机器人亮相CES [5]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7亿美元增至2030年40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14.8% [5]
杭州外贸曲线为何稳健上扬?
杭州日报· 2025-07-30 02:21
外贸规模与增长 - 上半年杭州外贸进出口总值4164.9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2980.3亿元,增长12.5% [2] - 出口增速领先全国5.3个百分点,领先全省3.4个百分点,在全国出口十强城市中居第4位 [2] - 出口值占浙江省出口总值14.4%,较前期提升0.5个百分点 [2] 出口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出口1444.9亿元,增长11.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52.8亿元,增长10.4% [2][5]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460.4亿元,增长19.2% [2] - 贸易规模超10亿元伙伴达56个,新增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5国市场 [6] 市场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16782家,同比增长8.5% [2][12] -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69.8%,提升3.2个百分点 [2][12] - 跨境电商企业规模超2000万元达1586家,头部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等扎根杭州 [8] 技术创新驱动 - 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智能化升级,如智能门控系统支持手机远程操控 [3] - 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物流、工业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技术优势支撑更高定价 [5] - 服务机器人领域表现突出,广交会中杭州企业包揽20%展位,居全国首位 [5] 市场多元化拓展 - 企业积极开拓中亚市场,如春风动力向哈萨克斯坦出口增长超两倍 [6] - 空港口岸新开通3条国际航线,在营国际全货机航线达20条 [7] - 组织出境团组406个,参加境外展会643场,达成意向订单超500亿元 [13] 跨境电商发展 - 空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货运量6.86万吨,增长25.63%,占出口货运总量超60% [10] - 跨境电商博览会吸引35家平台、150家服务商及1000家工厂参展,达成外贸采购意向3.3万个 [10] - 全货机航班频次增至每周6班,飞往英国航线满载率维持高位 [9] 政策支持体系 - 构建"1+2+N"外贸服务生态,整合法律、金融、会展、物流等专业服务力量 [13] - 推出十大服务举措,包括提升通关便利化、增强信保保障、加大融资支持等 [5] - 浙江省推出海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推动产业链国际合作 [14]
擎朗智能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首秀 以岗位化为核心推动具身智能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03:52
产品发布与展示 - 擎朗智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球首秀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 该机器人能完成爆米花制作和调制冰镇饮料等拟人化动作 [1] - 公司展台同时展示了"酒馆餐吧 医疗站 剧院"等多场景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的互动体验 [1] 市场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以22.7%的出货量占比位居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第一 在餐饮配送细分领域市场份额达40.4% [3] - 产品已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 [3] 技术路线与创新 - 采用"数据驱动+场景深耕+岗位化落地"的具身智能技术路线 通过场景拆解为标准化岗位单元实现模块化组合与快速部署 [3] - 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与通用大模型协同的技术架构可显著提升群机协作效率 [3] - 模仿学习和高质量数据被公司视为实现通用具身智能的关键路径 [4] 数据优势与规模效应 - 全球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 每日产生数亿条真实场景数据 [4] - 岗位化模式相比传统方法可大幅降低数据需求 加速技能掌握 [4] - 多模态大模型进化与数据积累将强化技术路线的竞争力 [4]
四川提出到2027年将打造20个省级消费品领域“天府名品”
新华财经· 2025-07-16 10:24
政策目标与总体布局 - 到2027年四川省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营业收入目标达到1.2万亿元 [1] - 打造20个省级消费品领域"天府名品"和200家省级"三品"标杆 [1] - 创建15个"中国消费名品"并培育5个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1] - 重点布局创新智能产品、绿色产品、健康产品、数字产品、高端产品、潮锐产品等6大领域 [1] 创新智能产品领域 - 加强计算终端芯片、分布式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攻关 [2] - 重点发展超高清智能电视、激光投影设备、智能音箱等视听终端 [2] - 推进超轻薄折叠笔电、平板、手机及高性能主机研发制造 [2] - 深度融合AIoT技术打造智能家居中枢平台 [2] - 布局智能手表及VR、AR设备等穿戴产品 [2] 数字产品领域 - 加速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生态 [2] - 重点发展大模型应用、AI内容生成工具等创新产品 [2] - 推进电子竞技、网络游戏、数字电影IP的研发与商业化 [2] - 提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沉浸式技术成熟度 [2] - 靶向发力智能头显、交互设备等高性能数字设备产品 [2] 高端产品领域 - 推动整车企业持续迭代新能源汽车产品与服务 [3] - 开发特种作业、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康养护理等服务机器人产品 [3] - 提升显示面板、智能传感器、电子部件、光电设备、PCB主板等关键组件供给能力 [3] - 打造脑机接口、卷曲屏手机等高端电子产品 [3] - 加快推进eVTOL适航认证并探索多场景应用 [3] 政策支持措施 - 建立消费领域创新产品研发"绿色通道" [3] - 建立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机制 [3] - 将"四川造"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产品纳入补贴目录 [3]
VC/PE周报丨多家顶级PE竞购星巴克中国;广东发文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3:37
星巴克中国业务竞购 - 近30家顶级PE参与竞购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区间50亿~100亿美元,可能逼近上限100亿美元 [2] - 竞购方包括凯雷、KKR、高瓴资本等国际PE巨头,以及瑞幸大股东大钲资本 [2] - 星巴克可能保留30%股权,其余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股低于30% [2] - 交易若达成将成为中国消费领域最受瞩目的私募股权交易之一 [1][2] 能源转型基金设立 - 阿曼投资局未来基金与香港善水资本共同成立阿曼首个能源转型基金,规模2亿美元,双方各出资1亿美元 [3] - 基金聚焦阿曼"2040愿景",重点投资可再生能源、绿氢、电子燃料、智能出行及绿色数据中心 [3] - 阿曼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及政策稳定性为项目落地提供支撑 [3] 私募信贷募资动态 - 科勒资本完成"科勒资本信贷机遇第二期基金"关账,信贷投资平台总募资额达68亿美元 [4] - 基金将专注LP主导型与GP主导型二级市场交易,投资优先直接贷款和优质信贷资产 [4] - 私募信贷二级市场因流动性解决方案和多元化配置需求显著增长 [4] 智谱IPO筹备 - 智谱同时推进A股和港股IPO,A股上市概率较高 [5] - 公司近期获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10亿元战略融资,并已完成首笔交割 [6] - 此前已获北京、成都、杭州、珠海等地国资投资,2025年4月开启IPO辅导备案 [6] AR眼镜融资 - 影目科技完成超1.5亿元B2轮融资,由普华资本、梁溪产发集团、神骐资本联合投资 [7] - 公司计划在成都市成华区设立总部,此前B轮融资近亿元 [7] - 资本看好智能眼镜作为AI时代随身智能终端的潜力 [7] 扫雪机器人投资 - 汉阳科技Yarbo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国科投资、中金资本和九阳创投参投 [8] - 公司从扫雪场景切入,解决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技术难题,总部位于深圳 [8] - 计划在欧洲主要雪区市场建立运营体系,瞄准北美、欧洲高净值市场 [8] 广东创业支持政策 - 广东省发布18条措施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构建"四创联动"体系 [9] - 政策鼓励重点群体创业,落实税收优惠和一次性创业资助等 [9] - 推动设立港澳青年创业基金,建立创业投资与项目对接机制 [9]
量化大势研判202507:继续推荐成长类策略
民生证券· 2025-07-04 14:37
报告核心观点 - 为解决风格系统化轮动难题,开启自下而上的量化大势研判探究,通过特定优先级考察和比较判断优势资产,聚焦优势细分板块 [3] - 预期成长与实际成长类资产优势差继续扩大,7月继续保持成长风格推荐,不建议抄底质量类资产和配置红利类资产 [3][4] 量化大势研判框架简介 - 风格是资产内在属性,存在外延成长、质量成长、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五种风格阶段,可自下而上量化研判,通过特定优先级考察和比较判断优势资产 [8] - 不同风格下优选策略及其周期范围有区别,如预期成长看分析师预期,实际成长看业绩动量等 [9] - 资产比较分为主流资产和次级资产,主流资产有机会时市场配置主流资产,无机会时切向次级资产,次级资产优先级由拥挤度确定 [12] 当下市场大势研判分析 月度综合判断观点 - 7月综合判断占优风格为预期成长和实际成长,预期增速资产优势差回升,实际增速资产优势差回升,ROE优势差下行,高股息类资产拥挤度高,成长萌芽趋势继续 [17] 框架历史表现跟踪 - 框架自2009年以来年化收益26.45%,对A股风格轮动有较好解释能力,2017年以来各年有持续正超额收益,部分年份效果有限 [19] 当下资产选择分析 - 预期增速资产优势差回升,分析师预期类、主题类策略或继续表现,高预期增速板块或有机会 [24] - 实际增速资产优势差回升,实际成长类、景气类策略可保持配置 [28] - ROE优势差下行,盈利能力策略在基本面未见底前胜率不高 [31] - 高股息类资产拥挤度保持高位,不建议配置纯红利类资产 [34] 当下各类策略推荐 - 预期成长策略选取分析师预期增速最高行业配置,2025年7月推荐无烟煤、电力电子及自动化等行业 [38] - 实际成长策略选取超预期/△g最高行业配置,2025年7月推荐农商行、PCB等行业 [40] - 盈利能力策略选取高ROE中PB - ROE框架下估值较低行业配置,2025年7月推荐客车、啤酒等行业 [43] - 质量红利策略选取DP + ROE打分最高行业配置,2025年7月推荐公交、其他家电等行业 [44] - 价值红利策略选取DP + BP打分最高行业配置,2025年7月推荐网络接配及塔设、安防等行业 [47] - 破产价值策略选取PB + SIZE打分最低行业配置,2025年7月推荐贸易Ⅲ、印染等行业 [51]
欧圣电气(301187):空气动力设备龙头,拓品类打开新空间
招商证券· 2025-06-13 1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5][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美国市场多年,业务涵盖空气动力设备、清洁设备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2024 年营收增长 45% 达到 18 亿人民币 盈利能力提升 预计 25 - 27 年营收保持较快增长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6、5.9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0 倍 考虑业绩增速 估值处于低位 [4][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欧圣电气:空气动力设备代工龙头 - 发展阶段包括业务初步拓展(2009 - 2012 年)、掌握核心技术业务快速发展(2013 - 2017 年)、业务跨越发展产品多元构建价值链生态(2018 年至今) 2024 年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获得多项专利 [14][15][17] - 主营产品有小型空压机、干湿两用吸尘器、配件及其他、工业风扇等 2024 年营收分别为 6.5 亿、8.8 亿、占比近 10%、未提及具体营收 [20] - 采用 ODM、OEM、品牌授权及 OBM 四种销售模式 以 ODM 和品牌授权为主 合计占比超 90% [21] - 营收整体高增长但有阶段性波动 2024 年增长 45% 干湿两用吸尘器占比上升 新业务起量值得重视 2019 - 2021 年毛利率下降 2022 - 2024 年回升 净利率从 2021 年的 8.8% 提升至 2024 年的 14% [27][30] 空压机:行业扩容,公司绑定龙头客户合作加深 - 气动工具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2024 年全球动力工具市场规模达 488 亿美元 其它动力工具(气动为主)市场空间 122 亿美元 预计 2030 年全球气动工具市场规模达 1256 亿元人民币 CAGR 为 9.7% [33] - 空压机为气动工具核心零部件 下游应用广 公司空压机在北美区域销售有优势 2024 年营收 7 亿人民币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销售和研发优势 [37][51] - 公司气动工具新品已研发成功 2024 年 Q3 开始贡献营收 预计 2025 年营收增长贡献大 美国气动工具(不含空压机)市场规模 60 亿美元左右 公司增长潜力大 [56] 干湿两用吸尘器获得品牌授权,快速增长 - 2024 年全球吸尘器市场规模突破 300 亿美元 10 年复合增速 6% 左右 美国为最大单一市场 中国在吸尘器领域年产量占比超 80% [59] - 干湿两用吸尘器与普通家用吸尘器有差异 能吸水 应用广泛 均价高 毛利率达 40% 左右 [62] - 北美市场干湿两用吸尘器品牌稀缺 公司与史丹利百得深度绑定 吸尘器业务快速增长 2024 年收入 9 亿元 占比过半 5 年收入 CAGR 为 30% 毛利率稳步提升 [64][68] 服务机器人:受益老龄化行业方兴未艾,公司多年布局进入收获期 - 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约 79 亿元 未来五年将以 15% 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护理机器人是重要组成部分 [72] - 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格局未定 公司子公司苏州伊利诺深耕护理机器人超 10 年 2024 年推出第五代产品 已取得多个国家和地区认证 进入批量化生产销售阶段 [73][75] - 预计 2025 年护理机器人新签订单突破千台 有望明显上量 [4][79] 看点催化:员工持股计划落地,海外产能加码 - 4 月 18 日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涉及 72 人 对收入增长提出要求 100% 解锁对应 25/26/27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20%/28%/28% [4][80] - 马来西亚工厂 5 月量产 满产后预计年产值达 20 亿人民币左右 有望完全覆盖美国敞口 [4][8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同比 +41%、+27%、+2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6、5.9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0/15/12 倍 考虑业绩增速 估值处于低位 [4][89]
优化生态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
经济日报· 2025-06-12 22:06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展 - 一季度杭州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2 7% 宁波增长63 2% 苏州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5%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74 9% 芜湖增长114 2% 上海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3 2% [1] - 长三角地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占全国近1/2 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近1/3 "双一流"高校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占全国约1/4 [1] - 已启动实施三批共计72项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 组建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落地"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等重大创新成果 [1] 政策支持体系 - 2020年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创新共同体 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科技创新共同体 [2] - 2022年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并陆续发布行动方案和实施办法 [2] - 上海市聚焦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江苏省推行"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 浙江省实施"双倍增""全链条"措施 安徽省依托合肥科学中心推进两大工程 [3] 体制机制创新方向 - 将出台《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 探索跨省域财税分配与利益共享协商平台 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技术转让分成原则 [4] - 构建"企业出题—政府选题—市场答题"协同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4] - 推动创新要素"标准互认 资质互认 检测互认 信用互认 数据互通" 落实专业技术职称互认制度 [4] 重点产业布局 - 聚焦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 完善"链主企业+产业基金+研发机构"创新资源融合机制 [4] - 强化上海张江 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作用 支撑G60科创走廊 沪宁合产业创新带 [5] - 支持南京 杭州—宁波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科技中介服务组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