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服贸会:“中国涉外第一区”描绘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10:32
朝阳区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620.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1% [3] - 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持续位居北京市前列 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市首位 [3]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3.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完成1295亿元 占全市比重约20% [7] 产业结构特征 - 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合计GDP占比达23.7% 对增长贡献率超30% [6] -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GDP增加值贡献率达32.3% [6] - 2025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比25.8% 较"十三五"末提升7.2个百分点 [6] 国际化资源集聚 - 汇聚全市90%外国驻京新闻媒体 80%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 7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65%外资金融机构 [3] - 设立国际融商服务中心与外资综合服务站 实现外籍工作许可等70个事项一站办理 [3] - 建成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实体平台 吸引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落地 [4] 科技创新布局 - 打造北部科技创新发展带 东部北理工朝阳科技园 南部山河湾谷创新区 [6] - 落成互联网3.0产业园 数字医疗特色园 工业AI产业园 数字人基地 [6] - 建设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DBD) 以数据要素驱动新型商务生态体系 [6] 消费能级提升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 规划万象城/INS新乐园/太古坊等消费地标 [7] - 打造国际灯光节/茶香文化节/亮马河醒春启航等标志性活动 [1] - 建设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发布英文版《北京朝阳外国人手册》 [3] 服贸会合作机遇 - 北京市向全球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 释放政策红利 [7] - 朝阳区通过"商务+科技"双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3]
2025服贸会|科技服务业营收、拉动力“双第一” 科技创新成朝阳区新动力
北京商报· 2025-09-12 10:41
经济表现与规模 - 2024年上半年GDP实现4620.1亿元 同比增长5.1% 占全市18.5% [1] - 实际使用外资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市首位 [1]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53.8亿元 2024年上半年完成1295亿元 占全市比重约20% [5] 国际化资源集聚 - 汇聚近100%外国驻华使馆 90%外国驻京新闻媒体 80%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 7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65%外资金融机构 [3] - 设立国际融商服务中心和外资综合服务站 建立北京市首个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 70个事项一站办理 [3] - 打造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发布英文版《北京朝阳外国人手册》 [3]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推行"商务+科技"双轮驱动 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产业互联网领域 [4] - 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 建立新型商务生态体系 [4] - 2024年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合计GDP占比达23.7% 信息服务业成为第二大支柱行业 增加值贡献率32.3% [4] - 上半年两行业合计GDP占比25.8% 较"十三五"末提升7.2个百分点 增长贡献率超30% [4] -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和拉动力实现全市双第一 [4] 消费生态建设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地铁14号线商业带/亮马河文化经济带/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5] - "十四五"以来31个商业设施新亮相 包括京东MALL/太古里西区 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太古坊 [6]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占全市近一半 [6] - 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分别占全市30%/50%/60%/70% [6] - 首店和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均占全市50% 四大潮玩品牌形成文化出海新范式 [6] 文商旅体融合 - 依托近百家影院/演艺新空间/13处奥运和大型体育场馆 实施"文旅+百业"八项政策 [6] - 打造国际灯光节/茶香文化节/亮马河醒春启航/金盏速度节等标志性活动 [6] - 演艺/票根/水岸/假日经济发展提速 贡献提升 [6] 人才与创新生态 - 连续十三年举办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 打造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 [4] - 人才资源总量达156万人 占全市20% [4] - 五年来形成87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其中15项全国复制推广/9项全市复制推广 [3] - 未来五年预计新增17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 [3]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涉嫌违规失信被空军暂停采购资格
齐鲁晚报· 2025-09-12 00:58
公司违规处罚 -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违规失信行为被军队采购网暂停处理 [1] - 公司自2025年09月11日起被暂停参加空军范围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资格 [1] - 违规行为发生在项目编号为无采购的活动中 [1] 公司背景信息 -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1月10日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志华 [1] - 公司股东为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信服务 00552.HK) [1]
Clarivate (NYSE:CLVT)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1 16:52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Clarivate(科睿唯安)[1] * 行业涉及学术与政府(A&G)、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知识产权(IP)[3][30][36] 核心观点与论据 价值创造计划(Value Creation Plan)执行进展 * 公司正按计划从交易型销售转向订阅模式 计划在2026年6月前逐步淘汰印刷书籍和交易型电子书 并停止一次性数字馆藏销售[4] * 已推出两款新的订阅制产品:ProQuest电子书和数字馆藏 并在上市6个月内签约了70个新客户[4][5] * 在生命科学领域 计划在2026年底前退出真实世界数据经纪业务 并推出DRG Fusion等新的订阅制产品[5] * 公司订阅业务占比从计划开始时的80%提升至88%(剔除已处置业务) 目标是将此比例提高至90%[6] * 销售执行力的改善措施包括引入外部人才、进行内部重组、优化客户互动及调整销售激励政策 这些措施已推动订阅业务增长并改善了客户留存率[7][8][9][10] * 产品创新聚焦人工智能 成立了AI卓越中心 并正对全线产品进行AI功能赋能 具体形式分为三类:作为现有订阅的一部分免费提供、作为付费功能扩展、以及推出纯AI原生新产品[11][12][13][14][15][16] * 纯AI原生新产品的例子包括IP领域的MacRisk和A&G领域的Web of Science Research Intelligence 后者已有15-20个付费开发合作伙伴 预计2026年5月全面上市[15][16][27] * 使用AI的内部成本可控 且比使用第三方供应商更经济[17] * 资产组合优化(资产剥离)的战略评估正在进行 首要目标是创造股东价值 最终决定预计在2026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布[18][19][20] * 价值创造计划的最终目标是推动有机收入增长达到市场增长率 各细分市场的增长率预计为:A&G 3%-4% IP 4%-5% 生命科学更高[21] 各业务部门动态与产品创新 * 学术与政府(A&G)部门由三个业务单元组成:软件(Alma, Polaris)、内容(传统ProQuest业务)和Web of Science分析部门[24] * A&G部门的软件创新包括Vega平台(约100个客户)和Alma Spectre数字馆藏管理产品[24][25] * Web of Science被强调为公司的核心产品 拥有10,000名客户 新推出的Web of Science Research Intelligence是其AI原生扩展[16][27] * 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部门被看好有更快增长潜力 因市场对数字化研究和高级数据分析有强劲需求 且公司通过AI赋能产品(如Cortellis中的研究助手)改善了续订率[30][31][32] * 该部门上半年的续订率改善(公司整体提升约1%)主要来自生命科学领域[33] * 公司正通过DRG Fusion平台 从销售大量数据转向提供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和证据的深度分析与洞察[34] * 知识产权(IP)部门 AI正在改变竞争格局 公司推出了AI原生商标解决方案MacRisk 并在Derwent产品中引入了AI驱动的搜索功能 推动了搜索活动实现两位数增长[36][37] * 新的Derwent专利监控产品也将具备AI原生功能 以帮助客户处理潜在的侵权调查工作流[37] * 整体专利活动市场需求出现复苏迹象[38] 财务表现与资本配置 * 当前定价策略:对全新功能(如Research Intelligence)采用独立定价 对嵌入现有产品的增强功能则通过改善续订率和潜在提价来变现[39] * 过去几年定价基本与通胀率保持一致 未来随着投资带来更多能力 存在进一步提价的机会[39] * 2024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指引为收缩约50个基点至41% 主要受资产剥离和为推出新功能而持续投资的影响[41] * 剔除处置业务的影响后 利润率实际上会得到改善[41] * 一旦有机增长恢复至2%-3% 利润率将有机会扩张 公司历史利润率水平在42.5%左右[45] * 生产效率提升举措包括利用AI工具进行软件开发(更多代码由AI生成)和改进内容摄入流程[44] * 当前总杠杆率为4.3倍 净杠杆率在第二季度末为4倍[46] * 资本配置计划包括继续偿还债务和进行股票回购(上半年已回购1亿美元) 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将杠杆率降至3倍以下[4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拥有10,000名Web of Science客户 并正不断向低层级机构销售更多[16][27] * 新推出的Web of Science Research Intelligence产品已签约15-20个付费开发合作伙伴[16][27] * 在生命科学领域 商业环境(DRG)面临更多挑战 但公司继续推出新产品 预计当商业环境回暖时会取得回报[31] * 公司在上半年回购了约1亿美元的股票[46]
【西街观察】科技赋能 智“会”未来
北京商报· 2025-09-11 15:29
展会科技化转型 - 2025年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及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等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1] - 首次大规模引入AIGC互动与XR沉浸式体验,使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例如通过"剧目实景复原+影院级裸眼3D"技术复原热门剧集场景[1] - 采用数字人解说、向导机器人、自动驾驶巡逻车、无人接驳车及AI翻译等科技手段,深度融入会务服务、安防巡检及餐饮供应场景[2] 科技赋能展会模式创新 - 科技应用从展示品升级为实际服务者,大幅提升展会服务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构建可感知、可交互、可验证的沉浸式实践模式[2][3] - 通过科技降低服务贸易认知门槛,加速技术服务从概念到市场合同的转化进程,推动展会成为科技应用体验场与服务创新试验田[2][3] - 国际展会竞争力未来取决于"如何展",即能否为参与者提供深度、自由及创造性的介入空间,科技是实现该目标的核心动能[2][3] 展会范式革命 - 科技办会不仅是手段升级,更是深刻的范式革命,使服贸会既展示服务标杆,自身也成为服务标杆[3] - 通过构建高度韧性、可复制的智慧会展模式,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多维度的参与感与获得感[3]
聚焦“两区”建设 北京朝阳区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 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中国经济网· 2025-09-11 05:09
北京朝阳区"两区"建设五周年总体成就 - 五年来朝阳区作为北京"两区"建设主承载区 聚焦国际金融 数字经济 商务服务 文化影视等重点领域 深化自主开放试点 探索多个全国领先及北京首创开放模式 [1] - 推动15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实施 落地109个全国及全市首创性突破性项目和试点 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15项原创性改革举措全国复制推广 数量居全市首位 9项改革举措全市复制推广 [1] - "两区"入库项目4473个 已落地2644个 其中预计投入外资总额居全市首位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 占全市28.4% [1] - 2024年1至7月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7239.3亿元 占全市总量39.8% 实际使用外资13.0亿美元 占全市43.7% 居各区首位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173家 占全市70% [1] 金融领域发展成果 - 朝阳区金融机构数量突破1800家 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 占全市总量约65% [2] - 自贸试验区朝阳组团落地16家自贸专营银行 全市首家自贸试验区专营证券和专营保险机构 数量全市第一 落地全国首单券商代客结售汇业务等12个全国全市首批首个试点政策 [2] - 2024年1至6月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7.1亿元 同比增长14.1% [2]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进展 - 朝阳区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近700家 元宇宙(互联网3.0)集聚产业链企业超1400家 [2] - 2024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25.8%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1至8月对区级收入增收贡献率达49.4% 科技服务业拉动力全市第一 [2] 文化领域开放与国际化 - 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打造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建成全市首个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 落成正大宝库等工艺品保税库 发展经验全国推广 [3] - 区内泡泡玛特 掌阅科技 环球视通 中阿卫视 快看漫画 蓝海集团等文化走出去示范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 [3] 未来发展规划 - 朝阳区将持续推动制度型开放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深度参与全球经贸合作 [3] -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重点园区示范引领 推动朝阳组团 中关村朝阳园等功能区特色化 差异化 协同化发展 [3]
朝阳“两区”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北京青年报· 2025-09-10 17:51
服贸会朝阳区"两区"建设成果 - 五年来推动15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实施 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15项原创性改革举措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9项改革举措向全市复制推广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 占全市28.4% [1] - 金融业机构数量突破1800家 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 占全市总量约65% 自贸试验区朝阳组团落地16家自贸专营银行 全市首家自贸试验区专营证券和专营保险机构 数量全市第一 [1] - 落地全国首单券商代客结售汇业务等全国全市首批首个试点政策12个 2024年1至6月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7.1亿元 同比增长14.1% [1] 商务服务业发展 - 区域内集聚商业服务业机构5万多家 202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 总量占全市四成左右 稳居各区第一 [2] - 通过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出口联盟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国际化 建设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核心承载区 组建朝阳区服务"两区"建设法律人才库提升区域国际化法律服务能力 [2] - 北京CBD推进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建设 着力引进巡回审判、仲裁、调解等高端泛法务资源 加快建设法商融合示范区综合服务中心 [2]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 - 朝阳区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近700家 元宇宙(互联网3.0)集聚产业链企业超1400家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科技服务业拉动力全市第一 [2] - 中关村朝阳园构建"一产业一园区一平台一基金一团队"产业生态格局 围绕细分产业领域推进建设20余个特色园区 [3] - 自贸区朝阳组团在全市21个重点园区(组团)提升行动评价中排名第一 中关村朝阳园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街区核心区 成为国际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集聚高地 [3] 现代化产业体系 - 朝阳区基本形成以国际化为特征 以金融、商务服务、高新技术、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五年来聚焦产业迭代升级 金融机构数量突破1800家 商务服务业机构超5万家 人工智能及元宇宙产业链企业超2100家 [1][2]
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进海淀,民企代表很“解渴”
搜狐财经· 2025-09-10 13:04
北京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截至一季度北京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250万户 其中私营企业204.68万户 个体户45.58万户[1] - 民营经济吸纳六成左右就业 贡献超30%地区生产总值[1] 政策支持与企业服务 - "益企京彩"政策宣讲活动通过精准解读与企业家案例分享打通政策落地最后环节[1][3] -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详解专精特新专板融资奖励政策 指导企业申报资金支持与资本市场运用[3] - 市经信局解析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重点说明政策考量与核心措施[3] -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分类介绍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0-1/1-10/10-100)的创新驱动政策[3] - 现场设置企业互动答疑环节 涉及专板费用/创赢未来大赛参与/政策出台时间等实际问题[3] 民营企业实践案例 - 星河动力航天成为国内火箭发射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4] - 企业强调政策响应与市场逻辑并重 将创新能力比作发动机 市场逻辑比作结构系统 政策水平比作导航系统[4][5] - 用友网络作为发展37年的民营企业 分享其成为全球领先企业数智化软件与服务提供商的经验[5] 政策实施机制 - 政策宣讲服务旨在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 形成"政策解读-诉求反馈-措施优化"链式服务机制[5]
地方经济增长动力从何而来?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03 09:22
新时期经济增长目标设定 - 经济步入新一轮平稳增长期 需科学分析发展环境和增长条件 向产业新增长点 需求扩容消费提质 企业效率提升要动力[4][5] - 内需成为核心驱动力 消费占GDP比重从50%升至57% 投资占比从47%降至41%[7] - 政策工具储备丰富 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能力增强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建立[7] - 法人单位数量大幅增长52.7% 企业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提供法治保障[7] -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升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京津冀协同创新 中西部和东北承接新产业能力增强[7]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7% 较"十一五"末期上升11.6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5%提升至60%[10] - 工业增加值占比降至30% 较"十一五"末期下降9.3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占比降至25%[10] - 传统消费品行业营收占比降至33.1% 高端制造业资产和营收占比分别上升至37%和39.1%[11] - 能源资源型产业资产比重降至16.6% 但营收占比稳定在19%[11] - 功能型服务业占比回落至28.5% 专业服务业占比从8.4%升至10.1% 社会服务业占比达7%[12][13] 区域发展差异与策略 - 中部地区服务业5年营收增长73% 工业增长22% 差距达51个百分点[14] - 东部 西部 东北地区服务业与工业营收增速差值分别为41 33和16个百分点[14] - 海南 福建 山东 江西 安徽 山西 广西 四川 甘肃 陕西等地服务业增长迅速[15] - 青海工业营收五年增速达84.3% 服务业增速为51.2%[15] 消费结构变化与带动效应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18]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18] - 商品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近48% 但存在地域分离问题[17] - 服务消费具有更强本地带动效应 就业收入和产出就地转化[17] 新兴消费趋势 - 年轻群体催生单身经济 宠物经济 盲盒经济等新业态[20] - 青少年偏好动漫 电竞 虚拟偶像 国潮服饰等领域消费[20] - 3亿中老年人形成银发消费市场 老年大学 老年旅游 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扩容[20] 企业创新与区域差异 - 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64.9% 5年增速56.5%[25] - 中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20.9% 5年增速77.5% 安徽湖南江西增速超80%[25] - 西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11.3% 支出增速73.2% 外部支出增速达118%[26] - 东北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仅2.9% 内外支出增速均偏低[26] - 41个工业细分行业中 前15行业研发投入占比高达86.6%[24]
洛阳出台服务业发展方案!设立总规模1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9-02 02:52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高质高效运转,力争2025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100%""一高一提一 降"。 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适度降低担保费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缓解企业融资缺少抵押担保的局面。 持续推进"基金入洛""险资入洛",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洛阳市天使投资基金,引进培育长期资本、耐心 资本,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 用好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资金工具,发挥 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资本加大服务业领域项目投入。 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服务业企业贷款抵押、质押品范围,积极推广"信易贷"等新型融资模式。 落实私募基金综合会商研判工作机制,支持社会资本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种子 期、初创期服务业企业和新业态服务业项目的投资力度。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2日消息,洛阳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洛阳市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 案》。其中明确,2025年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50家,年度网络零售额增长10%,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 试点工作完成,新兴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超过60%;到2027年,服务业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大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