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2500%涨幅、市盈率远超英伟达,Palantir(PLTR.US)会是另一场高估值陷阱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8-10 23:48
公司股价表现与估值 -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 US)股价飙涨至历史新高 自2021年上市以来涨幅接近2500% 今年迄今涨幅近150% [1] - 当前市盈率高达245倍 是标普500指数中估值最高的公司 远高于英伟达(NVDA US)的35倍市盈率 [1] - 分析师预计公司未来12个月需要实现600亿美元营收才能获得与同行相当的估值水平 远超华尔街对其2025财年40亿美元营收的预期 [4] 业绩增长预期 - 预计未来五年需保持每年50%的增长速度 并维持50%的利润率 才能将未来市盈率降至30倍 [5] -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今年增长56% 随后两年分别降至31%和33% [5] - Piper Sandler分析师将目标价从170美元上调至182美元 预计公司在2030年前将保持较高自由现金流比率 [6] 市场观点分歧 - 给予"卖出"或"持有"评级的分析师人数是"买入"评级的两倍多 [5] - 部分投资者认为公司已成为必持有的选择 因其相对表现难以忽视 [5] - 多头投资者认为公司业务表现将长期支撑股价 类似奈飞(NFLX US)从280倍市盈率降至40倍的先例 [5][6] 行业比较与风险 - 特斯拉(TSLA US)因业绩未达预期导致股价下跌20% 其预期市盈率约148倍 [8] - 美国国防支出预计将达到1万亿美元的市场环境 可能为公司提供增长机会 [6] - 分析师指出30%的增长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较为稀缺 [9]
设计软件巨头高调上市,能否终结科技行业IPO“寒冬”?
财富FORTUNE· 2025-08-09 13:03
Figma IPO及科技行业IPO前景 - Figma在IPO首日股价飙升333%,但随后下跌27% [1] - Figma上市可能吸引其他初创公司加入IPO行列,终结科技行业IPO"寒冬" [1] - 潜在IPO候选公司包括Databricks、Klarna、Stripe、SpaceX、OpenAI、Anthropic、xAI等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1] - Canva、Revolut、Midjourney、Motive和安杜里尔工业公司更可能率先上市 [1] 投资者观点与市场动态 - 成功的IPO对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积极信号 [2] - 截至今年6月30日仅有18家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成功上市 [3] - 投资者偏好公司创造至少2亿美元营收、维持高速增长、优先考虑正自由现金流而非盈利能力 [3] - 拥有人工智能相关故事"极为重要",除非公司增长迅猛且利润率极高 [3] Canva的IPO潜力 - Canva与Figma基本面相似,已筹集5.89亿美元,估值达320亿美元 [4] - Canva年营收30亿美元,年同比增长率35% [4] - 在最近一次股票回购中估值达370亿美元 [4] - 多位投资者认为Canva将尽快寻求IPO [4] 市场行为与散户投资 - Figma股价飙升部分由市场高位和散户投资者需求推动 [5] - 散户投资者对新上市企业投资热情高涨,即使不了解公司基本面 [5] - Revolut可能效仿NuBank的IPO路径,NuBank自2025年初上市以来股价上涨13% [5] - 芯片制造商Cerebras是另一潜在IPO候选公司,曾因监管问题推迟IPO [5] 私有化与公开市场 - OpenAI、Stripe、SpaceX等巨头有强烈动机维持私有化状态 [6] - 私有化可避免信息披露义务并获得大量私人资本 [6] - 公开市场初衷是让更广泛民众参与经济共享增长成果 [6] - 安杜里尔工业公司可能成为下一家进行IPO的科技公司,估值305亿美元 [6] 潜在IPO候选公司规模 - 除已知公司外,可能还有约300家其他潜在IPO候选公司 [7]
A股晚间热点 | 北京再推楼市新政!地产新一轮政策开启?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4:34
房地产政策调整 - 北京市五环外购房不再限制套数 自2025年8月9日起施行 通过"核心区严控、郊区松绑"差异化策略释放需求 [2] - 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从60万元提升至100万元 绿色建筑或多子女家庭最高可贷140万元 [2] - 二套房首付比例统一调整为不低于30% 取消五环内外差异 缴存年限对应的可贷额度从10万元/年提高至15万元/年 [2]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将重点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 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及多元股权融资 [3] - 深交所加大对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行业的支持力度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5] - 2024年沪深A股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 同比增长9% 9家公司分红超500亿元 33家超100亿元 [6][7] 新能源汽车与科技 - 7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4%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74.9% 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8] - 快手外卖业务二季度支付用户数环比增长超3倍 通过团购、直播等多入口推动本地生活服务 [14] - 台积电7月营收同比增长26% 反映AI芯片需求强劲 京东计划投入超百亿资源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 [18] 国际动态 - 吉利德科学Q2营收70.8亿美元 超市场预期 股价涨7%创历史新高 [10] - 特朗普政府取消美国最大陆上风电项目 拟限制公共土地新能源开发 风电股股价大幅下跌 [11] - 摩根大通预测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 从9月开始每次25基点 因就业数据疲软显示经济放缓 [12] 公司公告 - 双一科技上半年净利润9987万元 同比增长324.5% 安科生物参股公司创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18] - 世运电路股东拟减持3%股份 硕世生物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6.35% [18]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关税落地引爆华尔街滞胀警报
智通财经· 2025-08-08 11:48
盘前市场动向 - 8月8日美股盘前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道指期货涨0.30%至44,117.10点 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38%至6,365.40点 纳指期货涨0.35%至23,481.80点 [1][2] - 欧洲主要股指涨跌互现 德国DAX30指数涨0.04%至24,212.84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09%至9,092.50点 法国CAC40指数涨0.20%至7,740.89点 [2][3] - 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WTI原油涨0.58%至64.25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65%至66.86美元/桶 [3][4] 市场消息 - 美股财报季市场反应极端 标普500成分股中双指标未达标公司股价单日平均跌幅达7.4% 远超五年均值3.2% [5] - 摩根大通预测美联储9月起或连续降息四次 每次25个基点 此前预测首次降息时间为12月 [5] - 华尔街策略师警告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 新一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持续上升 制约美联储降息空间 [6] -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维持年内降息一次预期 但强调需评估关税对通胀的长期影响 [6] - 特朗普团队考虑美联储理事沃勒作为鲍威尔继任者 沃勒主张基于预测制定政策 [7] - 瑞银预测美国经济将保持3%增速 主要驱动力来自资本支出上半年增长13%-14%及劳动力市场改善 [7] 个股动态 - 特斯拉解散Dojo超算团队 放弃自研芯片战略 转向依赖英伟达AMD等外部合作伙伴 [8][9] - 英特尔CEO陈立武获董事会支持 将澄清特朗普关于利益冲突的指控 [9] - MP Materials Q2营收同比增长84%至5740万美元 镨钕产量猛增120%至597吨 盘前股价涨超9% [10] - Pinterest Q2营收增长17%至9.98亿美元 但北美用户增长停滞 调整后每股收益0.33美元低于预期 盘前股价跌超12% [10] - 丰田本田预计将承受125亿美元关税冲击 美日贸易协议细节未定导致决策困难 [11] - 台积电7月营收同比增长26%至新台币3232亿元 受益于AI芯片需求持续增长 [11] 经济事件预告 - 北京时间22:00 圣路易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将发表讲话 [12]
AI需求持续热捧!台积电7月营收同比大增25.8%
格隆汇· 2025-08-08 08:27
业绩表现 - 2025年7月营收达新台币3231.7亿元,环比增长22.5%,同比增长25.8% [1][2] - 2025年1-7月累计营收新台币20962.1亿元,同比增长37.6% [1][2] - 6月销售额为新台币2637.1亿元,同比增长26.9%,环比下降17.7% [2] - 1-6月累计销售额达新台币1.77万亿元,同比增长40% [2] 股价与市场动态 - 台股股价于周四创历史新高 [3] - 苹果公布三年多以来最快季度营收增长,受益于中国市场强劲需求 [5] - 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呈现渐进复苏趋势,索尼财报印证此趋势 [5]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所有进入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但豁免美国本土生产企业 [3] - 台积电在美国的2000亿美元投资计划有望获得关税豁免 [3] - 台积电和环球晶圆因美国本土投资可能受益,联电和日月光或因本土化不足面临竞争压力 [5]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关税豁免符合基准预期,情况优于市场担忧 [5] 资本支出与机构观点 - 台积电维持2030年前为美国业务投入1650亿美元资本支出的计划 [6] - 摩根士丹利维持台积电"增持"评级,列为首选股,目标价新台币1388元 [6] 业务结构 - 公司在AI芯片领域处于主导地位,需求持续旺盛 [1][5] - 智能手机芯片业务仍占重要份额,市场逐步回暖 [5]
受AI芯片需求推动,台积电7月营收猛增26%
金融界· 2025-08-08 06:24
公司业绩 - 台积电7月份营收达3232亿新台币(约合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6% [1] - 1月至7月累计业绩较2024年同期增长38% [1] - 第三季度营收增长25%符合分析师预期 [1]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支出加速增长推动公司业绩提升 [1] - 芯片制造行业保持迅猛增长势头 [1] 运营状况 - 公司正在努力缩小芯片供需差距 [1] - 新台币走强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但未阻碍增长 [1]
台积电2nm泄密,日企解雇一人
观察者网· 2025-08-08 06:14
8月7日,彭博社报道称,东京电子株式会社宣布解雇其台北分公司的一名员工,这是自台当局逮捕六名 涉嫌窃取台积电商业机密的嫌疑人以来,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表声明。 这家日本芯片设备制造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配合正在进行的调查,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数 据与第三方共享。 8月6日,据智通财经报道称,台积电全力冲刺年底前量产2纳米先进制程之时,却被曝出重大泄密事 件。台积电8月5日证实,因2纳米制程商业秘密泄漏开除多名员工。 台积电指出,近期在常规的监控情况下侦测到违规行为,经内部调查发现涉及商业秘密泄漏情况。由于 公司建立全面及完备的监控机制,得以及早发现,已对涉事违规人员进行严厉惩处,并采取相关法律行 动,此案已进入司法程序。 台积电强调,对任何违反公司保护商业秘密规定,以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秉持零容忍的态度,绝对从 严处理,追究到底。 经调查,此次事件约有10人涉案。其中1人为跳槽至东京电子的台积电前员工,已被收押。他与过去在 台积电工作期间认识的先进制程研发人员取得联系,从而获得台积电商业秘密。 智通财经称,有6人为研发中心人员,因在职期间通过网络传送2纳米相关资料,已被台积电调离原单 位。 另3人为2纳米试 ...
解散Dojo超算团队,马斯克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8-08 05:58
公司战略调整 -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转向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如英伟达、AMD和三星电子[1][4] - 公司将资源集中于AI5、AI6及后续芯片的推理能力开发,放弃同时推进两种芯片设计的策略[1] - 与三星达成165亿美元协议,确保2033年前AI半导体供应,三星得州工厂将生产AI6芯片[5] - 供应链策略调整:Dojo 3系统芯片前端生产交给三星,封装环节由英特尔负责[5] 项目终止影响 - Dojo项目原被摩根士丹利预估可为特斯拉增加5000亿美元价值,解散消息导致股价盘后跌近1%[2] - 约20名Dojo团队成员跳槽至初创公司DensityAI,剩余员工被分配至其他数据中心项目[1][4] - 项目终止与建设延误直接相关,得州数据中心因交付问题、天气和隧道工程未完成而进度滞后[6] 人才流失问题 - 除Dojo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外,Optimus工程主管Milan Kovac和软件工程副总裁David Lau今年相继离开[4] - 马斯克密友Omead Afshar被解雇,核心团队动荡加剧[4] - 人才流失反映公司面临竞争加剧、销售下滑及消费者对马斯克政治活动抵制的多重挑战[4] 技术合作布局 - 三星目前生产AI4芯片,台积电负责AI5芯片制造,形成多元化供应体系[5] - 马斯克暗示未来自研技术可能与合作伙伴技术融合,如Dojo 3与AI6芯片采用相同架构[5] - 公司去年已考虑减少Dojo投入,更多依靠英伟达等外部伙伴,但当时仍视其为高回报长期投资[6]
真相!特朗普为何向英特尔CEO陈立武开刀?
是说芯语· 2025-08-08 03:43
英特尔CEO争议事件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公开指责英特尔CEO陈立武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并要求其立即辞职 但未提供具体证据 [1] - 共和党参议员科顿致信英特尔董事会 质疑陈立武与中国的关系 特别提及其在Cadence公司任职期间向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出售受管制技术的历史 [2] - 英特尔声明强调陈立武及董事会致力于美国国家经济安全 并正在实施符合"美国优先"政策的数十亿美元本土半导体投资 [2] 公司内部动态 - 消息导致英特尔股价单日下跌3 1%至19 77美元 [5] - 董事会虽公开支持CEO 但内部存在战略分歧 包括是否退出制造业及人工智能领域收购等议题 [5] - 陈立武主张保持公司完整性 其筹资与收购计划遭遇部分董事反对 [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英特尔在PC/服务器芯片领域长期领先 但错失移动计算转型 市值已落后英伟达/台积电等竞争对手 [5] - 公司获得《芯片与科学法案》近80亿美元拨款 但推迟俄亥俄州工厂投产至2030年代引发政府不满 [7] - 分析师指出CEO被聘用源于其深厚行业资源 若离职将面临接任者难题 [6] 政治因素影响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政策拨款施压企业增加投资 英特尔工厂延期被视为违背半导体本土化目标 [7] - 俄亥俄州共和党参议员莫雷诺同步呼吁CEO辞职 显示事件已升级至政治层面 [7] - 分析师认为特朗普不满可能源于CEO未建立私人关系及公司削减资本支出的决策 [5]
突发,特斯拉解散Dojo团队
是说芯语· 2025-08-08 00:02
特斯拉Dojo项目终止 - 特斯拉将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剩余约20名员工转投新公司DensityAI,其他成员调往内部数据中心项目[1] - 公司计划转向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包括Nvidia、AMD的计算芯片和三星的芯片制造[2] - 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此前已暗示战略转型,称Dojo可能不会长期推进,未来技术将融合合作伙伴方案[3][4] 战略转型与外部合作 - 公司与三星达成165亿美元协议,确保至2033年的AI半导体供应,计划利用德州工厂生产下一代AI6芯片以多元化供应链[3] - 2024年预计采购Nvidia硬件价值30-40亿美元,占AI总投入的三分之二,同时内部AI推理计算机和传感器研发占另一半预算[24] - 新建超级计算机集群Cortex由约5万块Nvidia H100 GPU组成,加速FSD V13开发,累计AI相关资本支出达50亿美元[31][32] Dojo项目历史回顾 - 2019年首次披露Dojo为训练FSD神经网络的超级计算机,承诺车辆硬件支持未来软件升级[8][9] - 2021年发布D1芯片和3000块芯片组成的AI集群,计划2023年完成7个Exapod集群建设[13][16] - 2023年投入超10亿美元扩大Dojo规模,但马斯克称其为"不太可能的赌注",同时依赖Nvidia补充算力[17][20][21] 技术迭代与算力发展 - 下一代D2训练模块采用单晶片设计,取代多芯片连接方案[22] - 2024年预测算力达100 exaflops,实际部署Cortex集群后训练能力从4万提升至9万H100 GPU等效[19][27] - 当前车辆硬件或无法支持下一代AI模型参数5倍增长,需升级推理计算机[25] 市场竞争与人才流动 - 2025年面临核心人才流失,包括Optimus工程主管、软件副总裁等高管离职[3] - 新创公司DensityAI由前Dojo负责人及特斯拉员工组建,专注AI数据中心芯片研发[2] - 电动汽车销量下滑背景下,投资者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以维持竞争力[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