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
icon
搜索文档
事关这些贷款!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
金融时报· 2025-08-12 09:13
政策内容 - 财政部门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1]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1] - 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和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1] -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贴息的需扣除已有贴息部分 [1] - 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1] 适用对象 - 贷款需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 [2] - 贷款合同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2] - 贷款资金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3] 政策执行 - 政策到期后可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4] - 严禁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4] - 经办银行需严格审核贴息资金使用,防止套取贴息资金 [4]
九部门:8类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贴息
新华网· 2025-08-12 08:58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申铖)记者12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 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 息。 根据实施方案,同时符合相关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相关条件包括,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 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在《提振消费专项 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 至经营主体;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等。 贴息标准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 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 资金的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 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根据实施方案,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符合条件的服务 业经营主体可向所在地相关经办银行提出贷款 ...
体育板块8月12日跌0.06%,力盛体育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956.5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31
体育板块整体表现 - 体育板块指数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6% [1] - 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 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 [1] 个股价格变动 - 力盛体育(002858)领跌板块 收盘价14.01元 跌幅1.68% [1] - 中体产业(600158)收盘价8.66元 涨幅0.35% [1] 成交情况 - 中体产业成交量18.22万手 成交额1.57亿元 [1] - 力盛体育成交量6.34万手 成交额8935.35万元 [1] 资金流向分布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56.55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720.1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2676.74万元 [1] - 中体产业主力净流入2313.63万元 占比14.69% 游资净流出28.67万元 散户净流出2284.96万元 [1] - 力盛体育主力净流出357.08万元 占比-4.0% 游资净流入748.85万元 占比8.38% 散户净流出391.78万元 [1]
九部门: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央视新闻· 2025-08-12 07:39
政策核心内容 - 政策旨在通过财政贴息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并扩大国内需求 [1] - 政策依据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目标是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1] - 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2] 支持范围与条件 - 贴息政策覆盖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共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 [2] - 贷款合同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且资金已发放至经营主体 [2] - 贷款资金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支持对象为符合规定的营利性经营主体 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可同等享受 [2] 贴息标准与分配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3] - 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3] - 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和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3] 经办银行与贷款流程 - 中央财政贴息的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涵盖主要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 [4] - 经营主体向所在地经办银行申请贷款 银行按市场化原则审批发放 [5] - 银行需与经营主体签订贷款合同 明确贴息条件与资金用途要求 [5] 审核与监督机制 - 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按月汇总贷款发放情况 报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 [5] - 省级行业管理部门按季审核结果 反馈给省级财政和金融管理部门 [5] - 实行地方政府统筹 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监督 财政部门保障贴息需求的"自审自贴"模式 [8] - 金融监管部门督促银行跟踪贷款使用情况 确保资金合规有效 [8] 贴息资金流程 - 政策到期后 经办银行省级分行于2026年1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需求申请 [5] - 省级财政部门于2026年2月底前向财政部提交贴息资金结算申请 [6] -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中央财政资金后10个工作日内向经办银行拨付贴息资金 [6] - 经办银行收到贴息资金后 需向社会公开资金流向情况 [6] 资金使用规范 - 严禁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 投资 理财等套利活动 [9] - 经营主体须确保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 提升服务能力和改善基础设施 [9] - 严禁虚报 冒领 套取 截留 挤占 挪用贷款和贴息资金 [9] 行业细分领域 - 餐饮住宿领域支持提升服务品质 强化食品安全和特色文化培育 [10] - 健康领域支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产品制造和流通等相关能力 [10] - 养老领域支持照护服务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及相关产品制造等 [11] - 文化娱乐旅游领域支持丰富活动供给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12] - 体育领域支持增加消费场所 举办赛事活动及加强品牌建设 [12]
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新浪财经· 2025-08-12 07:25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政策内容 - 支持范围涵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发放资金 [2] - 贷款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具体行业分类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等标准 [2] - 贴息标准为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单户贷款贴息规模上限100万元 [3] - 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4] 贷款流程 - 经营主体向经办银行申请贷款并提供证明材料,银行按市场化原则审批并签订合同,明确贴息条件及资金用途 [5] - 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按月汇总贷款发放情况,报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审核结果按季反馈财政和金融管理部门 [5] 贴息流程 - 政策到期后经办银行省行汇总贴息需求,于2026年1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申请,省级财政部门2月底前向财政部提交结算申请 [6] - 财政部拨付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后,省级财政部门10个工作日内向银行拨付,银行向经营主体返还或抵扣贴息资金 [6] - 经办银行需建立月度台账并公开资金流向,2027年1月15日前完成贴息资金清算申请 [7] 监督管理 - 实行地方政府统筹、行业管理部门审核、财政部门保障的"自审自贴"模式,银行承担审贷主体责任并强化贷后管理 [8] - 严禁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理财套利等违规用途,银行和经营主体不得套取贴息资金 [8] - 违规行为将追回资金并依法处罚,工作人员违法违规将追究责任 [9] 支持行业范围 - 餐饮住宿领域包括正餐、快餐、民宿等细分行业,重点提升服务品质和设施升级 [10] - 健康领域涵盖医疗卫生、健康产品制造等,养老领域包括照护服务、老年用品制造等 [10][11] - 托育家政领域支持服务设施建设及技能培训,文化娱乐旅游领域覆盖景区管理、旅行社服务等 [11][12] - 体育领域支持赛事组织、场地设施管理等,旨在增加消费场所和普及运动 [12]
看!夜间经济热度不一般
新华网· 2025-08-12 06:30
核心观点 - 暑期夜间经济呈现火热态势 各地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和业态融合激发消费潜能 [1] 湖北黄石夜间体育活动 - 福客体育运动中心夜间运动人数达每天300多人 是前几个月的两倍 其中下午5点后客流占全天70% [2] - 中心开设10个夜间训练班 学员续费率75% 场馆夜间使用率100% [3] - 黄石市举办24场体育赛事 带动11.84万当地居民和2.83万外地游客参与 间接拉动关联消费超2500万元 [3] - 推出运动积分兑换机制 实现流量向消费的闭环转化 [3] 湖南长沙新消费业态 - 墨茉点心局民艺馆客流量突破54.1万人次 夜间客流为主力 营业至晚上12点 [5] - 零食很大门店周末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 夜间为重要销售时段 [6] - 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重60% 从业人员超100万人 [6] - 重点培育10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和200个示范门店 [6] 云南芒市特色夜市 - 新玩厂夜市由机械修造厂改造而成 保留工业风格并融合当地文化 [6] - 入选云南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8] - 设有创业街区销售民族饰品等原创商品 节假日举办长街宴等沉浸式体验活动 [8]
这个暑期,新玩法带动新消费
新华网· 2025-08-12 06:24
文旅消费 - 沉浸式旅游成为文旅市场新亮点 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运用96处异形投影面打造沉浸式场景[2] 浙江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还原北宋市井生活并配备300多名古装演员互动[3] - 暑期文旅政策刺激消费 浙江东阳市推出"乘高铁免费游东阳"活动 凭火车票可享三日免费游览[3] 青岛啤酒博物馆旺季日均客流量达1.4万-1.5万人[3] - 年轻游客成为消费主力 美团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博物馆95后游客占比超60% 其中00后达37%[4] 线上预订景区门票用户数和订单总额同比均增50%以上[4] - 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4]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1.5小时延长至2-2.5小时[4] 夜间消费 - 夜间经济业态多元化 江西萍乡安源区形成夜食、夜游、夜演等消费市场[6] 推出"夜购满减"活动并通过"政府补贴+商家让利"模式上半年带动消费超1500万元[6] - 沉浸式夜游提升消费潜力 安源凯光新天地景区灯光秀活动周末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7] 全区开展40余场大型活动和近200场特色活动[7] - 夜间消费时段占比提升 支付平台数据显示6月份18-24时消费金额占比达49.3% 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7] 影视消费 - 线上购票成为主流 中影星美银丰影城95%观众通过线上购票[8] 暑期档观影人次超5000人[8] - 票根经济带动二次消费 万达影城凭票根兑换文创周边活动吸引1.1万观众 实现票房49万元[8] 新开业影院通过"购票送饮品"优惠吸引年轻观众[9] - 跨领域消费联动 四川遂宁整合景区、餐饮、住宿等六大领域推出优惠活动[9] 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达34.12亿元[9] 体育消费 - 户外运动带动关联消费 银川马拉松吸引7万人报名 带动住宿餐饮等消费近亿元[10] 银川去年体育产业总产值21.24亿元 夏季消费占比超70%[10] - 运动装备需求激增 宁夏夏季防晒衣、防滑鞋等产品销量显著上升[11] 城市骑行自行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11] - 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银川规划新增体育用地近百公顷 每年夏季组织体育活动超80项次[10] 今年1-6月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2%[12]
专访亚太棍网球联合会执行主任Chris Jinno:棍网球的综合性很强,在中国有很大成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4:04
赛事与全球发展现状 - 美国队 加拿大队和澳大利亚队分别获得成都世运会女子六人制棍网球比赛金银铜牌[1] - 棍网球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项目 正在全球吸引更多爱好者[1] - 世界棍网球联合会成员国突破80个 全球性社区正在形成[3] - 全球参与规模前五国家为美国 加拿大 英国 日本和澳大利亚 日本是亚洲参与人数最多国家[3] 运动特点与参与情况 - 棍网球融合篮球 手球 曲棍球 橄榄球 冰球等元素 被誉为"世界上最快的运动之一"[2] - 比赛使用长约一米球杆 在100米场地进行 传球速度达每小时160公里[2] - 运动强调身体对抗性 节奏快 兼具速度 力量和技巧[2] - 日本拥有约2万名活跃球员 150所大学和60个俱乐部拥有棍网球队[3] 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 棍网球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早期成立社团[5] - 目前在北京 上海 成都 深圳等城市发展良好 成都青少年参与者最多[5] - 中国队伍实力在亚洲属中等水平 但发展潜力非常大[5] - 成都大学拥有国内唯一专业教练团队 专用场地和经费保障的棍网球队 2022年组建三支男子队和一支女子队 在训运动员60多人[5] 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中国棍网球发展仍处初始阶段 缺乏可参照训练标准 主要通过观看视频学习[8] - 赛事机制 人才队伍和制造业产业链建设仍需时间 球员选拔及教练裁判培训是重中之重[8] - 国内企业已在球杆结构设计和曲棍球龙门网等专项装备取得显著突破[8] - 国产品牌Kaenz现身世运会 2012年开始美式运动OEM业务后创立独立品牌[9] 装备制造业优势 - 中国具备装备低廉生产成本和高水平智能制造发展优势[9] - 降低装备门槛促进运动普及 需要更多厂家参与行业竞争提升水平[9] - 许多外国运动品牌产品为中国制造 显示强大制造实力[9]
新一轮消费券发放 乘数效应点燃暑期经济
消费日报网· 2025-08-12 02:34
消费券发放计划 - 湖北省将于8月下旬发放总规模1亿元消费券 包含线上零售券 汽车后市场券以及线下餐饮券 零售券[1] - 河南省郑州市分三批发放总计2000万元消费券 覆盖本地居民和外地消费者[2] - 海南省8月1日至16日发放百货 餐饮 超市 母婴店 便利店 加油等多领域专属消费券[2] 消费刺激模式创新 - 多地采用高频小额消费券与大额专项补贴结合形成梯度刺激效应[2] - 体育消费纳入补贴范围 覆盖赛事门票 健身培训 体育用品三大领域[2] - 票根经济模式通过电影票 赛事门票串联景点商圈优惠 创造多元消费场景[3] 政策实施效果 - 消费券政策扩大受众范围至外地游客 有效撬动跨区域消费需求[3] - 政企联动推动产业融合与场景创新 企业借助政策拓展跨界合作[3] - 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创造持续消费热点 票根经济提升消费体验并延伸消费路径[3]
专项消费券、手冲咖啡机器人即将亮相,服贸会打造消费新亮点
华夏时报· 2025-08-12 00:10
核心观点 - 服贸会作为开放合作与创新平台 通过科技赋能和场景创新提升服务能级并刺激消费增长 [2][3] 科技赋能智慧办会 - 集中展示近50项智能化产品包括服务机器人 自动驾驶巡逻车 无人接驳车及手冲咖啡机器人 [2] - 智能化产品深度融入会务服务 安防巡检 餐饮供应等多场景以提高服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2] 创新消费场景 - 利用工业遗存与现代时尚交融场景 在滑雪大跳台 湖心岛等11个特色场地策划沉浸式互动活动 [2] - 涵盖音乐会 全国跑酷精英赛 国防教育展演 网球推广 拉力赛车表演及攀岩蹦极等体验项目 [2] - 全市预计举办40余项配套活动 [2] 消费刺激措施 - 联合酒店餐饮商户发放专项消费券 并汇集6大商圈201家优质商户推出票根兑换消费礼包活动 [3] - 凭赛事会展票根可兑换专属消费礼包以形成消费增长新亮点 [3] 交通服务创新 - 特别开通展区至永定河畔的无人驾驶接驳专线 提供科技体验与滨水景观融合服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