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知行科技与地平线达成重要合作意向,正式进军具身智能
巨潮资讯· 2025-07-21 10:18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地平线附属公司深圳地瓜机器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共同打造基于地瓜机器人RDK S100P智能计算平台的机器人控制器艾摩星iRC100 [2] - 合作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是公司与地平线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2] - 艾摩星iRC100将由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艾摩星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落地推进 专注于机器人研发与商业化 [2] 产品与技术 - 艾摩星iRC100为软硬件一体化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涵盖硬件设计制造、底层软件、中间件及人工智能模型部署的全栈解决方案 [2] - 产品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展现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2] - 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技术研发与创新 致力于通过先进技术解决方案推动智能汽车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 [3] 战略布局 - 通过此次合作将业务拓展至具身智能主控制器领域 快速构建核心部件和应用端双线并进的具身智能产品战略布局 [2] - 战略布局有助于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快速占据市场地位 提升在智能科技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 - 合作意向达成是公司在智能科技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 展现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强大实力 [3]
威海税务:政策“补给”产业勇闯智造“无人区”
齐鲁晚报网· 2025-07-18 10:36
公司研发与技术突破 - 港通信息科技研发的国际客滚船舱内机器人融合目标识别、UWB超宽带定位与无人驾驶技术,可实现船舱内流程智能化、无人化运转 [1] - 机器人通过调度系统、导航系统、箱位识别和整车控制系统的协调作用,可完成不同规格集装箱空箱的自动搬运、堆拆垛工作,精度达毫米级 [1] - 机器人配备机械臂,可完成集装箱托盘支腿的自动升降,改变传统人工摇支腿的作业模式 [1] - 公司与高校联合研发的机器人具备密闭空间多维度感知定位能力,并能在大作业空间下自主移动作业 [1] 政策支持与税务红利 - 2024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300万元,直接增强企业现金流,加速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 [2]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被公司比喻为"无人区"突破创新的补给站 [2] - 国家税务总局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实施"一企一员、一事一策"服务机制,精准辅导研发费用归集及加计扣除政策 [2] - 税务部门通过"产链税务"专家团队,在企业技术研发、调试投产等关键期提供全链条辅导,助力"智造渗透+产业破局"双轨升级 [2] 行业智能化转型 - 港通信息科技的案例是税务部门助推产业智能化突围的缩影 [2] - 税务政策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通过精细化服务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竞争优势提升 [2]
科大智能(300222) - 300222科大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7 11:4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深耕电力能源领域超20年,是数字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数字能源”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为业务载体布局核心技术研发,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 [2] - 围绕新型电力、工商业用户、新能源等行业客户场景,提供智能配用电设备、储能系统产品、智能机器人、整体综合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273,852.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3.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79%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4,824.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3.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55% [4] - 预计2025年全年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半年度经营业绩情况关注8月26日披露的半年度报告 [4] 数字能源业务 - 2024年数字能源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达76.73% [5] - 未来将依托优势,加大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研发、市场投入与布局,预计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占比进一步增加 [5] 机器人业务 - 公司是国内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领先企业,深耕非标定制化智能产品与服务、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为多领域客户提供非标定制化智能机器人产品及整体综合解决方案,产品矩阵丰富 [6] - 巡检机器人配备先进供电智能运维平台,性能卓越;机械手系列产品为多领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应用覆盖全国近100个城市800多个项目现场及全球十多个国家,是国内标杆企业;仓储机器人年生产能力可达千台以上,在新能源行业出货量占据行业头部地位 [7] 股权激励计划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营业收入增长率为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 - 2028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6.50%、45.48%、67.30% [7] - 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等的重要标志,经过合理预测并兼顾激励作用,通过阶梯考核模式实现权益归属比例动态调整,有利于调动激励对象积极性,促使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7] 其他业务 - 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参股子公司,主营充电桩,产品包括随车配交流桩、快充直流桩、超充桩等,下游客户包括小米、比亚迪等主流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商及运营商 [8] 利润弥补 - 公司将按相关要求尽快开展使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事项 [9]
割草机器人,四大流派的巅峰之战
雷峰网· 2025-07-17 06:32
核心观点 - 全球割草机市场正经历从传统埋线技术向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的技术跃迁,2024年约30万台无边界机型首次大规模进入私人花园,但传统机型仍占主导(100万台/130万台总出货量),智能设备渗透率不足2% [4][5] - 行业呈现四类玩家竞争格局:技术驱动的初创品牌、跨界入局的机器人大厂、传统园林工具巨头、转型品牌的供应链厂商,各方在技术路线、渠道布局和商业模式上展开多维较量 [6][7][35][47] - 市场处于早期高增长阶段但面临多重挑战:技术本地化适配(如美国圣奥古斯汀草切割难题)、量产交付能力、供应链成本控制,初创公司淘汰率极高(如来飞智能因研发成本失控倒闭) [14][16][17][20] 初创品牌生态 - 2022年涌现河森堡、长曜创新等算法导向的初创公司,创始人多来自大疆/云鲸等机器人企业,主攻纯视觉/激光雷达等差异化技术方案,但普遍面临商业化困境 [8][9][12] - 初创公司生存率极低,典型失败案例:来飞智能投入图像标注成本达竞品30-50倍(数百万元),最终因资金链断裂退出;仅松灵机器人旗下库犸动力通过差异化市场策略(同时布局欧美)实现突围 [14][21] - 核心瓶颈在于产品本地化能力(如刀具适配不同草种)、量产交付规模和供应链管理,行业共识"目前尚无纯粹初创公司跑通商业模式" [16][18][20] 跨界机器人大厂动态 - 九号公司率先打开无边界市场(2021年推出EFLS融合定位系统),虽经历首批2万台召回挫折,但通过三代产品迭代确立技术领先优势(单目视觉方案降低30% BOM成本) [23][25][27] - 科沃斯/追觅/石头等扫地机企业集体跨界,利用导航算法积累和供应链优势转型,但户外场景复杂度呈指数级提升(工作面积达扫地机10-20倍) [28][30][32] - 各厂商形成差异化路径:追觅押注激光雷达方案在欧洲量产、科沃斯推进多传感器融合(RTK+视觉+激光)、石头未发布已获业内高期待 [32][33] 传统园林巨头应对 - 富世华/宝时得等传统品牌受冲击明显:富世华2024年割草机器人收入下滑11%至51亿元,Gardena业务利润率从15%降至7%;宝时得欧洲市场份额被蚕食 [40][41] - 传统厂商依托渠道网络(富世华欧洲5公里设服务点)和产品生态(欧美用户品牌忠诚度)构建护城河,正加速智能化转型:宝时得投入10亿欧元布局RTK基站,2024年无边界产品占比达40% [43][45] - 反应速度差异显著:白马山科通过原相科技方案快速切入商超渠道,被视作传统厂商转型标杆 [45][46] 供应链厂商转型 - 拓邦/乐动/目心智能等供应链企业从代工转向品牌运营,利用原有技术积累(如拓邦的电机控制、目心的视觉算法)降低成本20-30%,但面临与客户竞争的战略困境 [50][52][53] - 转型成效参差不齐:乐动机器人因产品稳定性问题遭遇退货潮(2万台销量后骤降至数千台),目心智能通过与安克合作优化整机成本 [55][56] - 行业呈现"2016年扫地机"特征:渗透率低(<2%)、技术刚突破,供应链厂商试图避免重蹈扫地机ODM利润仅剩一两百元的覆辙 [48][49]
广东“粤链”引领全球供应链变革,大湾区如何破浪前行?
搜狐财经· 2025-07-17 00:03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 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广东作为主宾省携64家行业领军企业参展,展区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1] - 广东依托九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展示"粤链粤强,链领全球"的产业实力[1][10] - 广东省贸促会指出广东供应链形成"产业公地"式生态网络,数字科技链为其他链条注入智能基因[10] 先进制造与智能汽车 -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C完成大阪世博会导览任务后亮相先进制造链展区[1] - 小鹏汽车展出图灵AI芯片,每秒信息处理量提升300%[1] - 洲明科技展示全球首款熄屏即艺术的纹理屏[1] 数字科技创新 - 杰创智能首次展出"哮天犬"陆空一体具身智能机器人,专为应急救援设计[5] - 公司同时展示AI超融合一体机和电磁网捕巡防机器狗等创新产品[5] - 开幕首日接待近十个国家的观展商和采购商[5] 农业与大健康产业 - 新宝堂陈皮展示创新加工产品,产业布局涵盖种植、批发、仓储、生物科技和大健康领域[10] - 稳健医疗展示"全球生产"互动屏,呈现棉花原料到医疗用品的全产业链[15] - 公司实践"全球产业链本地化,本地产业链全球化"理念,在东南亚布局生产基地[15] 供应链服务创新 - 广州卓志集团首发"数贸通"跨境供应链管理平台,能动态调整物流路径和库存策略[15] - 平台推动供应链各环节高效协同,打破国际贸易信息壁垒[15] - 广东省与泰国进行多项合作签约,织密全球产业协作网络[12]
南京不断推动产业强市全面起势︑积厚成势︐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
南京日报· 2025-07-16 23:38
产业强市战略推进 - 南京建立"1+4+6"产业攻坚体系 其中"1"指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 "4"指人工智能 机器人 生物医药 新一代信息通信4个产业攻坚办公室 "6"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6个产业专班 [4] - 市工信局围绕12个产业方向27个细分领域出台行动方案 系统梳理产业链图谱和招引目标企业 [5] - 市科技局为4个产业专班提供330条成果和需求信息 成立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培育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 [5] 重点产业发展成果 - 机器人产业上半年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20% 埃斯顿发布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器打破进口依赖 形成超1000万元意向订单 [6] - 人工智能(软件)产业收入5200亿元增速16.5%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260亿元增速26% [6] - 生物医药产业营收1185亿元增长11.5% 奥赛康药业和先声生物分别获批1类创新药 [7] - 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营收742亿元增长12.1% 智能制造装备 新材料 集成电路 航空航天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重大项目与投资 - 中科超精"麒麟刀"技术创新产业园区占地116亩 为亚洲最大光电子放疗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4] - 白云电气投资近百亿元建设智慧电气科技园 将引进300家企业形成500亿元营收规模 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 [9] - 二季度全市投促系统获取项目线索310条 筛选104个重点项目联合推进 上半年创投集团研判项目149个 [5] 技术创新突破 - 获批国家级3D动漫制作工具链研发技术创新中心 研发全国首个智慧楼宇操作系统 发布AGIROS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 [7] - 16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 8件产品入围工信部算力强基揭榜 发布全国首款光子专用大模型和钢铁大模型 [7] - 埃斯顿酷卓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 实现力量与精度的动态平衡 [5]
光谷“瞪羚精选”榜发布,七成处于赛道第一梯队
第一财经· 2025-07-16 10:43
光谷科技企业融资与培育成果 - 今年上半年光谷54家科技型企业获得股权投资,融资金额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50% [1][4] - 28家瞪羚企业获得融资,带动科技型企业融资同比增长30% [4] - 光谷瞪羚企业培育体系累计认定1862家,培育出26家上市企业和8家独角兽企业 [2] 瞪羚精选企业特征 - 2025"瞪羚精选"企业榜从6000多家企业中甄选100家,入选比例不到2% [2] - 入选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超50%,近三年平均股权融资超6000万元 [2] - 70%企业处于赛道第一梯队,80%企业布局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 [2] - 100家瞪羚精选企业中83家在近三年获得股权融资,其中武汉敏声最新轮融资近10亿元 [4] 代表性企业案例 - 武汉芯力科技术成立一年即入选瞪羚精选,自主研发设备使光芯片焊接速度提升30倍 [4] - 芯力科已实现营收4000万元,6月获得3000万元融资 [4] - 清控银杏投资的路德环境、新创元等瞪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5] 光谷支持政策与服务体系 - 光谷瞪羚塬是国内首个瞪羚企业服务平台,将开展赛道恳谈、融资双路演等活动 [6] - 光谷金控发布20家"光谷潜力之星"榜单,覆盖生物制药、半导体等未来产业 [5] - 光谷科创金融协会打造全周期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提供研发到市场全方位支持 [5] 资本市场与创新生态 - 资本市场改革打造"研发-孵化-产业化-资本循环"的创新生态闭环 [5] - 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核心技术研发领域 [5] - 资本市场有望成为硬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与"稳定器" [5]
武汉市光谷发布100家“瞪羚精选”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7-16 07:54
活动概况 - 中国光谷2025"瞪羚精选"企业发布会暨"光谷潜力之星"企业榜单发布活动在武汉举行,30余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及100余家科技企业代表参与 [1] - 活动包括榜单发布、企业签约、融资路演、企业培训等环节,10家上榜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达成融资合作意向,5家上榜企业现场进行融资路演 [2] 光谷企业培育体系 - 东湖高新区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梯次培育路径,累计认定培育光谷瞪羚企业1862家,从中走出上市企业26家、独角兽企业8家 [1][3] - 光谷"瞪羚精选"企业呈现"5678"特点: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超50%,近三年平均每家企业股权融资超6000万元,70%企业处于赛道第一梯队,80%企业集中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前沿领域 [2] - 东湖高新区将依托"瞪羚精选"体系整合政策、资金与服务资源,瞄准企业成长痛点难点,推动企业加速跃升 [3] 资本市场与创新生态 - 资本市场改革通过疏通并购渠道打造"研发-孵化-产业化-资本循环"的创新生态闭环,为硬科技企业提供成长空间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核心技术研发 [2] - 光谷金控旗下光谷科创金融协会发布20家"光谷潜力之星"企业榜单,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100家"瞪羚精选"企业榜单并解读培育体系 [1] 企业特征与发展方向 - 瞪羚企业以技术突破为根基、市场开拓为驱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被喻为创新沃土上的"潜力之星" [1] - 行业专家分享创投机遇、企业变革应对策略及资本市场并购新趋势,强调政策深化下资本市场对硬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 [1][2]
7.15犀牛财经晚报:多只QDII暂停大额申购 警方曝光“抖音会议”系诈骗软件
犀牛财经· 2025-07-15 10:25
QDII基金动态 - 多只QDII基金暂停大额申购 包括中银亚太精选债券(QDII)下属分级基金限制申购金额100元 中银美元债债券(QDII)下属分级基金限制申购金额100元 华安纳斯达克100ETF联接(QDII)限制申购金额1000元 [1] 银行业务发展 - 浙江多家农商行增资获批复 莲都农村商业银行增加注册资本1682.37万元至5.78亿元 青田农村商业银行增加注册资本1680.85万元至5.77亿元 遂昌农村商业银行增加注册资本860.67万元至2.24亿元 [2] 科技行业预测 - 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445亿美元 2025-2035年复合增长率96% [2]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 连续六个季度首次下跌 [2] 平台经济与网络安全 - 外卖平台促销致商家超负荷运营 奶茶店日利润仅400元 [3] - 银泰证券和财达证券App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 [4] - 抖音会议App被确认为诈骗软件 通过远程操控盗取存款 [3] 房地产行业动态 - 两家房企恶意逃欠税被查处 天台茂龙房地产欠税10067.21万元 大连吉城房地产欠税3616.66万元 [3] - 旭辉集团三笔境内债重组方案获通过 债券存续规模30.9亿元 H20旭辉2同意率69.92% H20旭辉3同意率65.78% H21旭辉01同意率85.73% [6] 企业投资与战略 - 智元机器人获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 将拓展生命科技和新零售等领域 [6] - 张春远卸任广州万达体育发展和北京万达文旅产业法定代表人职务 两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亿元 [4][5] 上市公司中标公告 - 长高电新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4.45亿元项目 占2024年营收25.27% [6] - 中国核建累计新签合同871.49亿元 累计营业收入531.84亿元 [7]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 - 美力科技上半年净利润预增66.85%-92.52% 达7800-9000万元 [8] - 蓝海华腾上半年净利润预增152.76%-190.68% 达4000-4600万元 [9] - 金沃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增90.43%-120.90% 达2500-2900万元 [10] - 卫星化学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1.32%-53.20% 达27-31.5亿元 [11] 证券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大涨1.73% 沪深两市成交额1.61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1533亿元 AI概念股集体爆发 CPO和液冷服务器板块涨幅居前 超4000只个股下跌 [12][13]
净利暴增近两倍,东阳光交出历史最强业绩答卷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06:29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5.83亿元至6.63亿元,同比增长157.48%—192.81%,创历史新高 [1]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化工制冷剂和电子元器件等传统优势板块的持续发力,以及液冷业务和智能机器人业务等战略转型板块的快速崛起 [1] 化工制冷剂业务 - 在环保政策收紧与消费需求反弹的双重驱动下,制冷剂业务成为上半年业绩飙升的核心引擎 [2] - 第三代制冷剂(HFCs)进入配额管控时代,市场供给从无序扩张转向刚性约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2] - 公司2025年获得的三代制冷剂配额约6万吨,配额情况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2] - 公司已着手第四代制冷剂产品布局,通过一代主导、一代储备的完整技术梯队,为未来产业迭代埋下伏笔 [3] 电子元器件业务 - 通过构建"电子光箔-腐蚀箔、积层箔-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一体化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4] - 积层箔作为新一代电极箔产品,具有高比容、体积小、环保等突出优势,乌兰察布积层箔生产线已于2024年8月投产 [4] - 积层箔已与超过50家目标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送样规格超过200个,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引擎 [4] - 新一代铝电解电容器和积层箔电容器目标客户已突破100家,送样规格累积超过280个 [4] 液冷科技业务 - 自主研发的氟化冷却液核心配方在热传导效率与材料稳定性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 - 冷板式液冷方案的散热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 [5] - 与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光模块与液冷材料领域优势,形成"芯片-模块-整机"的散热解决方案能力 [5] - 参股双相浸没液冷技术企业芯寒科技,补足浸没式液冷技术布局 [6] - 2025年6月投资国内VCSEL芯片头部企业纵慧芯光,通过光芯片与液冷技术的协同研发解决数据中心复合需求 [6] - 与韶关市政府战略合作,计划入驻华南唯一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液冷设备制造与超级电容研发基地 [6] 智能机器人业务 - 2025年2月联合智元机器人、北武院以及灵初智能成立光谷东智,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 [7] - 针对电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发智能巡检与重复作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 [7] - 针对氟氯化工、矿区等危险作业场景开发特种机器人 [7] - 计划开创中国首家人工智能养老院,推出健康疗养机器人、陪护机器人等 [7] - 2025年3月已签订7000万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协议 [7] - 计划在5年内实现具身智能产品年产能超万台、数十亿元的总营收规模 [7] 战略规划 - 高度重视人才,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设定明确的业绩考核指标 [8] - 东阳光集团旗下东阳光药正推进换股吸收合并港股上市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 [8] - 将继续聚焦液冷科技、具身智能、电子元器件、氟化工等关键赛道 [8] - 坚持国际化视野,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8] - 深化产业链整合,向高附加值的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领域拓展 [9] - 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变频储能等相关领域的关键材料与生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