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大涨!阿里大消息:联手英伟达 开展Physical AI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8:25
截至记者发稿,阿里巴巴港股扩大涨幅至9%。此外,阿里巴巴美股盘前也涨近10%。 在9月24日举行的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和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人工智能)领域达成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 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据介绍,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将集成NVIDIA Isaac Sim、NVIDIA Isaac Lab、NVIDIA Cosmos和Physical AI 数据集在内的全套 Physical AI 软件栈,结合阿里云大数据AI平台能力,形成覆盖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在内的全链路平台 支撑。 所谓Physical AI,是AI技术向物理世界延伸的分支领域,旨在通过融合多模态感知、空间关系理解和物理规则认知 ,使AI能够与现实世界进行 交互。其典型应用包括人形机器人、高级别自动驾驶等需要与物理环境交互的系统。 在当天的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 ...
阿里云概念股午后异动杭钢股份涨停
新浪科技· 2025-09-24 08:23
阿里云算力投入规划 - 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在2032年提升10倍 对比2022年GenAI元年水平[1] - 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 以迎接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到来[1] 资本市场反应 - 阿里云概念股午后出现局部异动 杭钢股份直线拉升涨停[1] - 宏景科技 浙大网新 数据港 金桥信息等关联个股快速冲高[1] - 阿里巴巴港股短线走高 受算力投入扩大消息刺激[1]
吴泳铭23分钟演讲,让阿里涨了2200亿
虎嗅· 2025-09-24 08:19
在9月24日上午10点许,阿里巴巴CEO、阿里云董事长&CEO吴泳铭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开始明显增长,从9:30开盘的158.5港元/股,到11:11时已经上涨 到了170.7港元/股,相当于在不到两个小时内市值增长了2200亿港元。 显然,对阿里股价而言,这是一场价值连城的演讲。笔者全程在现场听了吴泳铭的分享,我觉得他主要对AI未来的发展路线,以及阿里在这个未来中扮演 什么角色,进行了"定义"和"定位"。而阿里在吴泳铭演讲后股价大涨,可以理解为外界对于吴泳铭给出的"定义"和"定位"给予了"正反馈"。 吴泳铭的"定义"和"定位"其实可以用他演讲中的一段话来很好地总结:"AI 将会替代能源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商品,驱动千行百业每天的工作……Token 就是未来的电……阿里云的定位是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 AI 云计算网络,向全球各地提供开发者生态友好的 AI 服 务。" 简单来说,吴泳铭眼中的蓝图不只是互联网、电商也不只是某个技术,而是成为AI时代的"水、电、石油"。 吴泳铭对这次演讲应该是非常重视的。我了解到,在吴泳铭成为阿里巴巴CEO后,他参与的所有致辞、电话会议都没有使用 ...
大涨!阿里大消息:联手英伟达!
证券时报· 2025-09-24 08:17
在9月24日举行的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和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人工智能)领域达成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 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截至记者发稿,阿里巴巴港股扩大涨幅至9%。此外,阿里巴巴美股盘前也涨近10%。 据介绍,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将集成NVIDIA Isaac Sim、NVIDIA Isaac Lab、NVIDIA Cosmos和Physical AI 数据集在内的全套 Physical AI 软件栈,结合阿里云大数据AI平台能力,形成覆盖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在内的全链路平台 支撑。 所谓Physical AI,是AI技术向物理世界延伸的分支领域,旨在通过融合多模态感知、空间关系理解和物理规则认知 ,使AI能够与现实世界进行 交互。其典型应用包括人形机器人、高级别自动驾驶等需要与物理环境交互的系统。 在当天的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 ...
美股异动丨阿里巴巴盘前大涨近10%,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格隆汇· 2025-09-24 08:14
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美股盘前大涨近10% 报178.9美元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英伟达正式开展Physical AI全面合作 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实践环节 [1] 基础设施投资 - 公司积极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 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1] - 阿里云宣布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 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 [1] - 阿里云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 以更好服务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AI和云计算需求 [1]
大涨!阿里大消息:联手英伟达!
证券时报· 2025-09-24 08:13
在9月24日举行的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和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人工智能)领域达成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 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截至记者发稿,阿里巴巴港股扩大涨幅至9%。此外,阿里巴巴美股盘前也涨近10%。 据介绍,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将集成NVIDIA Isaac Sim、NVIDIA Isaac Lab、NVIDIA Cosmos和Physical AI 数据集在内的全套 Physical AI 软件栈,结合阿里云大数据AI平台能力,形成覆盖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在内的全链路平台 支撑。 所谓Physical AI,是AI技术向物理世界延伸的分支领域,旨在通过融合多模态感知、空间关系理解和物理规则认知 ,使AI能够与现实世界进行交 互。其典型应用包括人形机器人、高级别自动驾驶等需要与物理环境交互的系统。 在当天的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 ...
吴泳铭为阿里AI设定航线:做操作系统 更要做下一代计算机(附全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10
阿里云AI战略定位 - 大模型被视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将取代传统OS成为连接用户 软件与AI计算资源的中间层 [1] - 通义千问选择开放路线 致力于成为AI时代的Android 与全球开发者共建AI应用生态 [1][15] - 开源模型能渗透的场景和创造的价值将远超闭源模型 通义千问开源模型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 衍生出超过17万个模型 [1] 阿里云基础设施投入 - 公司正全力打造AI超级计算机 提供从自研芯片 网络 存储到模型 平台的全栈人工智能服务 [2] - 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 [19] - 预计到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是2022年的10倍 以迎接ASI时代 [2][19] AI技术演进阶段 -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AI通过理解全球知识集合具备泛化智能能力 已逼近人类各学科测试顶级水平 [6] -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具备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 可拆解复杂任务并使用工具 正快速渗透物流 制造 软件 商业等几乎所有行业 [6][8] -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AI需连接真实世界全量原始数据并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超越人类的智能突破 [9][11] 行业发展趋势 - AI Chatbot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用户渗透率最快的功能 行业渗透速度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 [3] - 全球AI行业最近一年投资总额超4000亿美元 未来5年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 [3] - 未来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 任何人可用母语创造Agent 开发者规模将从数千万扩展至数亿 [8][13] 未来应用场景 - 未来每个家庭 工厂 公司都会有众多Agent和机器人24小时服务 每个人可能需要使用100张GPU芯片 [22] - AI将替代能源成为最重要商品 绝大部分AI能力将以Token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上产生和输送 [18] - Agent将成为新软件形态 吞噬传统软件 几乎所有与计算世界打交道的软件都由大模型产生 [13]
半导体板块“霸屏”A股,A500ETF龙头(563800)收涨1.22%,跟踪标的第一大重仓行业为半导体,成分股长川科技连续两日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1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2025年9月24日低开高走 沪指涨0.83% 深证成指涨1.80% 创业板指涨2.28% [1] - 半导体板块全线大涨 涵盖半导体设备、半导体硅片、半导体材料、中芯国际产业链、光刻机等概念板块 [1] - 中证A500指数强势上涨1.39% A500ETF龙头(563800)收涨1.22% [3] - 成分股长川科技连续两日20cm涨停 华海清科上涨13.16% 南大光电上涨12.50% TCL中环和东方明珠跟涨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9.11% 宁德时代上涨3.20% 美的集团和东方财富跟涨 [3] 半导体产业动态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发布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示范名单 包括光刻胶及原材料中试平台 [1] - 光刻机技术突破将带动上游材料、精密机械等配套产业升级 加速光刻胶和光学部件等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1] - 高盛将中芯国际H股12个月目标价从73.1港元上调至83.5港元 [2] - 中国AI芯片长期需求增长前景更加明朗 使中芯国际等领先国内代工厂受益 [2] 人工智能技术进展 - 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模型 为该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和能力最强的模型 [2] - Qwen3-Max-Instruct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 超越GPT-5-Chat [2] - 阿里巴巴集团CEO宣布资本开支将在3800亿元基础上增加更多投入 [2] - 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到2032年将提升10倍 [2] 市场结构与行业权重 - 中证A500指数前三大行业权重为半导体(7.49%)、电池(4.95%)、白酒(4.82%) [3] - 指数覆盖沪深两市多个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行业分布较为均衡 成为量化策略重点布局方向 [3] 市场行情分析 - A股市场自去年"9·24"行情启动以来 市值规模、交投活跃度、投资者信心均明显回暖 两融余额水涨船高 [3] - 市场在政策组合拳推动下迎来强势反弹 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 [3] - 行情由系统性政策发力、盈利基本面修复和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3] - 近期市场虽暂陷整理 但整体风险偏好未实质下降 中期牛市行情仍在酝酿中 [4] - 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产品力 [4] - "反内卷"工作推进逐步验证盈利改善预期 扩内需持续发力 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 [4]
沸腾!“9·24”一周年!暴涨,原因找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08:07
【导读】今天暴涨原因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今天迎来 "9·24" 行情一周年,A股、港股表现非常给力,尤其是以AI、半导体为主的科技板块,更是全线暴涨。一起看 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科技股暴涨 "9·24" 一周年,A股全天低开高走,创业板指午后涨超2%,科创50指数涨逾3%。截至收盘,沪指涨0.83%,深成指涨1.8%, 创业板指涨2.28%。 | | | 光伏、固态电池等新能源板块拉升 ,TCL中环、恩捷股份等涨停。 | 代码 | 名称 | | 涨幅% | 现价 | | --- | --- | --- | --- | --- | | 6881 47 | 微导纳米 | | K 15.54 | 57.40 | | 688603 | 聚和材料 | K | 10.22 | 68.71 | | 002513 | 蓝丰生化 | . | 10.08 | 7.10 | | 002129 | TCL中环 | R | 10.04 | 8.55 | | 688616 | 圆特维 | ાર | 9.09 | 50.40 | | 300751 | 迈为股份 | R | 8.94 | 95.70 | | 601908 | 京 ...
吴泳铭为阿里AI设定航线:做操作系统,更要做下一代计算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04
核心战略方向 - 阿里云将通义千问定位为AI时代的Android 坚定走开放路线 致力于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与全球开发者共建AI应用生态 [1] - 公司判断大模型将取代传统OS 成为连接用户 软件与AI计算资源的中间层 未来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编程语言 Agent将成为新软件形态 [13] 开源生态进展 - 通义千问开源模型矩阵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 衍生出超过17万个模型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模型之一 [1] - 通过开源策略 目标将开发者规模从数千万扩展至数亿 让用户能用自然语言创造满足自身需求的智能体 [1] 基础设施投入 - 公司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 [20] - 为迎接ASI时代 预计到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是2022年的10倍 [2][20] - 正在打造AI超级计算机 提供从自研芯片 网络 存储到模型 平台的全栈人工智能服务 [2][18] 技术演进路径 - AI发展将经历三阶段:智能涌现(学习人) 自主行动(辅助人) 自我迭代(超越人) [6][8][11] - 当前处于自主行动阶段 AI具备Tool Use能力 可连接数字化工具完成真实世界任务 [7] - 未来突破需依赖真实世界全量原始数据获取及Self-learning自主学习能力 [9][11] 市场前景预期 - 全球AI行业最近一年投资总额超4000亿美元 未来5年累计投入将超4万亿美元 [3] - AI Chatbot成为人类史上用户渗透率最快的功能 行业渗透速度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 [3] - Token消耗量每两三个月翻一番 未来AI能力将以Token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上输送 [3][17] 产品服务体系 - 通义千问开源300多款模型 覆盖全模态全尺寸 提供一站式模型服务平台百炼及Agent开发运行环境 [17] - 阿里云运营中国第一 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网络 具备软硬件垂直整合能力 [17] 行业变革影响 - 大模型将"吞噬"传统软件形态 未来几乎所有计算交互将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完成 [13] - 模型部署方式将多样化 运行于所有计算设备并具备持久记忆能力 端云联动 [14] - 计算范式从CPU为核心转向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 需要更稠密算力与更大集群规模 [15] 未来协作模式 - 未来每个人可能需要100张GPU芯片工作 Agent和机器人数量或超过全球人口 [8][22] - 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智力杠杆 使10小时产出产生十倍百倍效益 [22] - AI将成为最重要商品 替代能源地位驱动千行百业工作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