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curities
icon
搜索文档
居民存款“搬家入市”?机构:潜在入市规模超5万亿
天天基金网· 2025-08-20 11:27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A股近期加速上涨 沪指突破3731点创十年新高 成交量升至2万亿元上方 [5] - 截至7月末沪深京股票总市值达94.91万亿元 较上月增加4.1万亿元 [5] 居民存款与股市关联性 - 7月末居民存款余额160.91万亿元 较上月减少1.11万亿元 [5]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比值当前为1.7 处于历史区间1.1-2.0的高位水平 [5] - 居民存款与A股市值存在显著负相关性 存款搬家入市成为行情重要驱动因素 [5] 资金迁移动因与规模测算 - 6-7月存款向股市迁移迹象初步显现 动力包括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资产荒缓解/海外资金回流/实体投资偏弱 [5] - 从超额储蓄/定期存款到期/存款活化视角测算 潜在入市资金规模约5-7万亿元 [5] - 潜在规模可能高于2016-2017年及2020-2021年两轮行情 实际入市受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 [5]
撤回潮!6家券商撤回基金托管申请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05:53
基金托管资格申请撤回情况 - 7家券商中有6家撤回基金托管申请 目前仅剩东吴证券1家券商在排队申请 [1][2] - 撤回申请的券商包括西部证券 东兴证券 湘财证券 东北证券等 [2] 托管新规提高准入门槛 - 证券公司基金托管净资产要求从200亿元提升至300亿元 商业银行提升至500亿元 [4] - 去年申请托管的7家券商中仅东吴证券达标(429亿元) 其余6家均低于300亿元 [4] - 新增"持营保牌"要求 连续36个月月均托管规模低于50亿元可能被取消资格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行业66家具备托管资格的金融机构中券商占30家 [5] - 私募证券基金托管前5名券商(招商 国泰海通 中信 华泰 兴业)合计市占率达65.71% [5] - 头部券商在技术 服务 代销等方面形成综合优势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5] 头部机构业务动向 - 中信证券推出ARGOS平台基金分析工具 优化结算支付功能 提升智能化水平 [6] - 国泰海通拓展托管服务至备案辅导 产品设计 绩效分析等全链条环节 [6] - 行业向"托管+"模式发展 结合绩效评估 合规监控等增值服务形成闭环 [5][6]
中信建投证券获易方达基金增持23.35万股
格隆汇· 2025-08-20 00:22
股权变动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以每股均价13.70港元增持中信建投证券H股23.35万股,涉及资金约319.9万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8828.05万股,持股比例由6.98%提升至7.00% [1] - 此次权益变动记录于联交所披露表格CS20250818E00281,变动期间为2025年7月20日至8月20日 [2] 持股详情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1101(L)账户持有中信建投证券H股,最新持股数量为8828.05万股 [2] - 持股性质为长仓(Long Position),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比例精确至7.00% [2] - 每股交易价格13.70港元对应增持股份23.35万股(表格数据为233.500千股) [2]
双2万亿元 本轮股市行情有何不同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19:25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A股上涨行情由多路资金共同主导,资金性质从"机构抱团"转向"多元共生",市场 生态趋向成熟。展望后市,券商首席们的共识是,随着市场持续回暖,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叠 加机构优势逐步显现,本轮上涨行情有望形成正循环。 交易数据方面,本轮A股行情的一大特点是"双2万亿元行情",即单日沪深成交额超2万亿元叠加市场融 资余额超2万亿元。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A股融资余额攀升至20881.05亿元,为连续第六个交易日 站在2万亿元上方。 沪深北三市融资余额连续六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数据来源:Wind 沪深两市连续五个交易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 来源:Choice 范雨露 制图 8月19日,A股在连续上攻后短暂休整,但资金交投活跃度持续处于高位,沪深两市全天成交25884亿 元,为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
基金托管牌照热度骤降:券商申请潮退,市场格局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19
基金托管牌照申请趋势变化 - 基金托管牌照申请热度显著减退,目前排队申请机构仅剩3家,其中券商仅东吴证券1家 [1][2] - 截至2024年底排队券商曾达7家,但不到1年时间内6家券商撤回申请 [1][3] 监管环境变化 - 2025年实施的基金托管新规大幅提高准入门槛,要求商业银行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净资产不低于300亿元 [4] - 新规要求申请人最近三年监管评级在2级或A类以上,现行办法共六章43条,修订后增至七章61条 [4] 行业格局影响 - 目前具备托管资格的机构共66家,其中30家为券商 [6] - 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机构集聚,中小券商因无法满足新规要求被迫退出申请 [3][4] 业务模式转型 - 托管业务从通道服务向高附加值综合服务转变,科技赋能和风险管理成为竞争关键 [7] - 头部券商将形成机构服务闭环,中小券商可能退回零售经纪市场或成为托管服务外包提供商 [6][7] 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资本实力雄厚的头部券商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7] - 行业分化加剧,分化不仅体现在资本规模上,更在于综合服务链整合能力 [1][6]
价值创造,资本市场(广州)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2:10
资本市场政策与改革 - 国务院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 [1] - 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与转让收入对地方财政稳定贡献显著 [1] 广州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广州国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40家 覆盖电力、汽车、交通、医药、港口、城市建设、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2] - 市属国企按"12218"工作思路向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转型 [2] - 广州基金管理机构数量及管理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国有股权投资基金实力快速提升 [3] 资本市场功能与展望 - 金融不仅是实体经济服务工具 更是居民创富领域和财产性收入提升渠道 [2] - A股市场慢牛趋势下 ETF等权益类产品将爆发式增长 成为居民财富增长重要选择 [3] - 资本市场发展是落实"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政策 促进国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 [2] 行业活动与生态建设 - 广州召开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汇聚上市公司、银行、券商、期货、基金等逾200名代表 [1][3] - 会议首次聚集40余家广州本土国资、民营及在地央企上市公司 与机构投资者、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同台研讨 [3] - 广发资管、易方达基金、国泰海通证券等行业机构参与专业板块演讲与讨论 [2]
多家券商撤销基金托管资格申请,目前仅东吴证券仍在排队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0:32
基金托管资格申请现状 - 全国性商业银行及少数证券公司托管约80-90%公募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2] - 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仅剩东吴证券一家 较2024年锐减6家 [2][3] - 2025年成功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仅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一家 无证券公司 [5] 历史资格获批情况 - 2020年为券商获得基金托管资格高潮期 当年10家券商获得资格 [5] - 2022年第一创业证券 东方财富证券 南京证券成功获得资格 [6] - 2024年汇丰银行(中国)及法国巴黎银行(中国)获资格批复 [7] 新规门槛提升具体内容 - 商业银行申请门槛提升至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 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升至300亿元 原标准为200亿元 [8] - 以2024年末上市券商数据统计 符合200亿元门槛券商33家 符合300亿元门槛券商仅23家 [8] - 新增监管评级要求 券商需最近三年监管评级在A类以上 [9] - 新增取消资格情形:取得许可证满2年后连续36个月月均托管规模低于50亿元 [9] 新规对行业结构影响 - 西部证券与东兴证券净资产介于200-300亿元之间 东北证券净资产191亿元 均无法满足新门槛要求 [8] - 基金托管业务将进一步向头部券商集中 中小机构面临托管规模维持挑战 [9] - 部分机构开展非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 存在风险隐患 新规要求厘清业务边界 [10]
机构称居民资金未大量通过炒股入市
第一财经· 2025-08-19 09:15
居民资金入市情况 - 居民资金未明显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入市或直接炒股入市 主要流入银行理财产品 [1] - 散户参与度不及去年"924"行情 距离前期牛市有较大差距 小单净买入金额显示资金流入有限 [1] - 高净值投资者正在加速入场 但整体居民资金倾向通过固收+基金等渠道间接进入权益市场 [1] 存款迁移与潜在资金规模 - 居民2022年至2024年累积约5万亿元超额储蓄 潜在入市资金规模约5万亿至7万亿元 [1] - 5月以来存款向股市迁移迹象体现在M1增速回升至5.6% 股票基金热度提升 券商保证金账户资金快速增长 [2] - 8月A股单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市场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2] 开户与散户参与度 - 7月上交所开户数量较5月增长26% 但仍未达到去年10月高点水平 [2] - 当前散户未出现大规模入市迹象 与牛市行情存在明显差距 [1][2]
资金面边际收敛,隔夜利率3天飙升约20BP至1.50%,央行今日净投放4657亿“解渴”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24
资金面变化 - DR001从8月初的1.30%下方升至1.50%上方,三个交易日飙升约20BP [1] - DR007在8月初接近1.40%,随后资金利率从低位攀升 [1] - 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在8月18日达到57.2,接近季末紧张水平,中小银行指数达64 [2][4] 央行操作 - 8月15日央行净投放1160亿元,8月18日净投放1545亿元,8月19日单日净投放4657亿元 [1][2] - 央行开展580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6个月5000亿买断式逆回购于税期首日落地 [1][4] - 相较于6月、7月,8月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规模有所加量 [5] 税期影响 - 8月18日为税期走款首日,缴税走款对银行间流动性带来挑战 [1] - 8月缴税规模有限,预计后续资金面紧张会逐渐缓解 [4] - 税期结束后资金利率有望重回8月中上旬的稳定宽松水平 [2] 机构观点 - 长江证券认为月初信贷投放压力小、政府债发行规模不大导致资金面季节性宽松 [1] - 华西证券指出央行呵护态度重要,若净投放维持3000-4000亿元水平可能使债市收益率持稳或回落 [5] - 中信证券认为央行维持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模式释放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信号 [5]
浙商固收:10年国债利率中枢或现10-15BP系统性上行
新华财经· 2025-08-19 05:47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短期投资与信贷收缩或为正常现象,价格已出现边际企稳迹象 [1] - 政策反映出短期稳增长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权衡,旨在破除地方政府无序竞争问题 [1] - 10年国债利率中枢可能在政策影响下系统性上行约10-15BP [1][2] 需求提振与财富收入 - 需求提振政策仍可期待,供给侧改革期间房地产涨价曾有效承接供给收缩的涨价效应 [1] - 资本市场或接棒房地产成为增厚居民财富收入的重要抓手 [1] 经济与通胀展望 - 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斜率或放缓,通胀有望回暖修复,两者走势或由同频共振变为反向对冲 [2] - 通胀影响或略占上风,叠加反内卷政策的双重效应,可能导致10年国债利率中枢上行约10-15B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