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

搜索文档
润禾材料电子级MM试车成功 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清洗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4-08 02:15
产品突破 - 公司成功研发超高纯电子级MM(六甲基二硅氧烷),主含量高达99.999%,成为国内少数具备该产品制造能力的厂商之一 [1] - 电子级MM应用于半导体清洗领域,包括表面疏水涂层、湿法清洗污染物去除、超临界流体干燥等关键环节 [1] - 该产品具有环境友好特性,不破坏臭氧层,且在美国属于VOC法规免检产品 [1] 产品等级与应用 - MM分为四个等级:电子级(99.999%)、医用级(99.99%)、日化级(99.9%)、普通级(99%) [2] - 医用级MM用于医药工业、高端日化及气相色谱分析试剂 [2] - 日化级MM用于泡泡面膜、防晒喷雾、不沾杯唇釉等化妆品原料,以及印刷行业表面处理剂 [2] - 普通级MM广泛应用于硅油、硅树脂、农药助剂中间体合成及工业防粘隔离剂 [2] 市场与竞争 - 电子级MM国内价格约10万元/吨,海外价格更高,目前竞品较少,附加值较高 [1]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等级MM生产能力的企业,产品覆盖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场 [3] 技术地位 - 电子级MM的成功试车标志着公司在高端有机硅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 [3] - 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公司强化了在半导体清洗、国防、航空等战略新兴领域的竞争力 [1][3]
方正证券:25Q1化工景气底部延续 看好二季度制冷剂涨价确定性
智通财经· 2025-04-02 05:50
文章核心观点 - 制冷剂进入需求旺季涨价确定性强,长景气周期趋势不变,相关生产企业业绩释放确定性增强;25Q1化工景气底部,企业量增价减,春季行情涨价逻辑对板块估值修复力度有限,化工总体仍处产能扩张阶段,供过于求短期压制价格,但子板块离反转或不远 [1] 制冷剂行业情况 - 制冷剂进入需求旺季,企业生产负荷逐步提升,行业产量和库存同比提升,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价格上行,二季度价格有望持续上调 [1] -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主流制冷剂1、2月出口均价同比大幅增长 [1] - 主流制冷剂内外贸报价同频,制冷剂相关生产企业业绩释放确定性增强 [1] 化工行业情况 需求侧 - 2025.2国内制造业PMI位于荣枯线上方 [1] - 国内房地产新建商品房销售显著回暖,核心城市率先回稳 [1] - 新能源车销量维持高增长,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加速需求释放 [1] - 社零增速平稳,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1] 供给侧 - 欧盟化工生产乏力已对下游制造业造成影响,国内维持稳健增长 [1] - 化工总体仍位于产能扩张阶段,供过于求对价格的短期压制因素仍在 [1] 企业表现 - 量增价减表现为企业增收不增利,化工大宗价差短期仍在历史底部,利润向上游转移,对应资源型企业ROE相对高位 [2] 估值修复 - 年后化工在多个板块有涨价逻辑演绎,但子板块整体PB分位修复力度有限 [2] 机构持仓 - 4Q24主动基金降低化工板块配置,偏资源侧炼油化工板块为主要加仓方向 [2] 反转预期 - 当前化工子板块位于底部已有两年时间跨度,离反转或已不远 [2]
专利储备丰富,新兴领域突破显著 润禾材料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35.31%
全景网· 2025-03-31 02:59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28亿元 同比增长16.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23.64万元 同比增长17.06%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并转增3股 现金分红总额4045.52万元 占净利润比例约42% [1] - 有机硅深加工产品收入8.20亿元 占比61.79% 纺织印染助剂产品收入5.06亿元 占比38.11% 双双实现同比增长 [1] 业务结构 - 国内收入占比71.13% 海外收入达3.83亿元 同比增长35.31% [1] - 采取经销+直销双轮驱动模式 经销收入占比46.82% 同比增长20.33% [3]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仅8.55% 客户结构分散 [3] 产能状况 - 现有有机硅深加工产品设计产能9.8万吨 产能利用率达100.32% 接近满负荷运转 [2] - 在建产能4.8万吨 包括35kt/a有机硅新材料项目(一期)和8kt/a有机硅胶黏剂及配套项目 预计2025年陆续投产 [2] - 九江润禾生产基地和德清润禾生产基地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2] 研发创新 - 构建一体两翼研发体系 研发人员107人(含2名博士) 拥有75项专利(发明专利59项) 另有15项在审专利 [4] - 2024年研发投入5890.78万元 研发投入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两项发明专利/应用获中国氟硅行业创新一等奖和专利优秀奖 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4] 行业前景 - 有机硅产品在算力、新能源、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渗透率不断提升 新兴产业有望接力行业需求增长 [2] - 国产化替代趋势兴起 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2] - 十四五规划将有机硅列为新材料重点发展领域 新能源车、算力中心等新兴需求快速增长 [3] 产品优势 - 开发的液冷硅油、低压变硅橡胶等产品有望受益于AI服务器、半导体等行业扩张 [3] - 在有机硅细分领域享有卓越声誉 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等 [1] - 与国际巨头迈图高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建立重要合作关系 [3] 战略规划 - 未来围绕四大战略方向发力:产能释放与产业链协同、绿色智造转型、全球化布局 [5] - 计划向有机硅上游单体领域延伸 通过垂直整合提升关键原料自给率 [5] - 深化欧美成熟市场渗透 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建立区域性销售网络 [5] 发展预期 - 随着新产能释放和高端应用领域突破 公司有望在有机硅深加工细分赛道进一步巩固头部地位 [6] - 宁海生产基地加速推进智能化改造 依托"国家级绿色工厂"资质降低能耗 [5] - 通过完善硅油、硅树脂等高附加值产品线构建成本优势 [5]
【基础化工】有机硅盈利持续改善,行业格局逐步优化——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50317-0323)(赵乃迪/周家诺/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3 12:48
有机硅行业供需格局 - 国内有机硅DMC产能从2019年的151.5万吨/年提升至2024年的344万吨/年,后续新增产能仅内蒙古兴发科技10万吨/年项目(预计2025年6月投产)[2] - 截至2025年2月19日,国内182万吨单体产能进入检修阶段,3月仍有部分企业计划检修,供应端减量明显[2] - 2025年有机硅价格涨幅显著,市场均价达1.45万元/吨(较年初+11.5%),毛利润371.88元/吨(2025年首次由负转正)[2] 生产与库存现状 -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行业开工率分别为82.0%、80.7%、67.5%,多数企业维持降负荷生产状态[3] - 截至2025年3月21日当周,有机硅DMC工厂库存4.65万吨,处于近3年中位水平[3] 下游需求与出口表现 - 2020-2024年国内有机硅DMC表观消费量从121万吨增至182万吨(CAGR 10.7%),建筑(25%)和电子电器(23%)为主要应用领域[4] - 同期出口量CAGR达22.5%,进口量持续下滑,反映中高端产品技术突破[4] - 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高端有机硅材料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4] 重点企业建议 - 生产端关注:合盛硅业、兴发集团、新安股份、三友化工、东岳硅材[4] - 应用端关注:回天新材、硅宝科技[4]
三友化工(600409) - 投资者交流会会议纪要
2025-02-24 11:15
行业产能与开工率 - 国内纯碱行业产能约4080万吨,开工率89%左右[3] - 国内粘胶短纤行业有效产能约480万吨,开工率88%左右[3] - 国内烧碱行业产能约4850万吨,开工率87%-88%[3] - 国内PVC行业产能约2900万吨,开工率79%-80%[4] - 国内有机硅行业产能约685万吨,开工率78%-79%[4] 项目进展 - 2500t/a电子级氯化氢等项目已建成,部分产品试车[5] - 10000吨电子级异丙醇项目土建收尾[5] - 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部分设备调试[5] - 曹妃甸4万吨氯化亚砜项目预计10月建成[5] - 蓝海科技25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一期)开展设计招标[5]
又一IPO终止! 过会逾17个月未能提交注册
梧桐树下V· 2024-12-09 16:33
公司概况 - 浙江科峰有机硅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于2022年6月30日受理,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3年6月21日过会,但最终因撤回申报终止审核,拟募资3.9亿元 [2] - 公司注册地为浙江嘉兴,前身成立于2002年,2021年改制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实控人李云峰直接及间接控制93.89%股份 [3] - 公司定位为国内领先的嵌段硅油企业,拥有纺织印染助剂、纳米液体分散染料等产品线,四项产品获评"国内领先"技术,2019-2021年嵌段硅油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 [4][5]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3.14亿元、5.19亿元、4.40亿元,2022年同比降15.24%;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874万元、7074万元、6103万元,2022年同比降13.73% [6][8] - 2023年上半年营收预计同比变动-1.89%至5.05%,扣非净利润预计增长14.96%-27.65%,但全年业绩或承压 [8]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40.46%降至2022年29.30%,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4%-5%区间 [8] 行业竞争与风险 - 可比公司润禾材料2023年营收/净利润同比降4.03%/12.73%,行业面临有机硅产品价格下行压力 [13] - 5家可比上市公司中4家2023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仅雅运股份微增0.75%/3.53%,推测公司2023年业绩或同步下滑 [12][16] - 创业板新规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公司2022年扣非净利润6103万元接近门槛,若2023年降幅超1.69%将不符标准 [9][16] 监管问询重点 - 上市委关注嵌段硅油收入稳定性(占营收70%)、新产品持续性及2022年业绩下滑原因,要求说明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下游需求影响 [17] - 创新性方面被问及研发费用归集准确性(三年累计研发投入5492万元)及技术竞争优势,核心技术人员仅2人 [17]
江瀚新材:江瀚新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
2023-01-04 16:06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公开发行6,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26,666.6667万股[5][17][4] - 预计2023年1月13日发行,拟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4] - 询价推介2023年1月10日,发行公告1月12日,申购1月13日,缴款1月17日[126] 股份锁定与减持 -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上市36个月内锁定股份,任职年转让不超25%,离职半年内不转让[6][58] - 非董监高股东上市12个月内锁定股份[11][61] - 若上市6个月内股价不佳,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锁定期延长6个月,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7][58][59] 业绩数据 - 2022年1 - 9月营收266,253.77万元,净利润83,063.98万元,扣非后88,810.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8.13%、133.88%和160.31%[78] - 预计2022年营收310,000.00 - 325,000.00万元,净利润92,000.00 - 100,000.00万元,扣非后97,000.00 - 103,000.00万元[80]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81%、33.95%、38.11%和43.87%[23][135] 财务指标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额271,864.47万元,负债总额54,533.27万元,所有者权益217,331.20万元[78]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380.39万元、22,862.24万元、52,937.60万元和53,317.95万元[22][134]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3.84倍,资产负债率23.13%[108] 利润分配 - 公司优先现金分红,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0%[40][44][45] - 成熟期无重大支出,现金分红占比最低80%;有重大支出,占比最低40%;成长期有重大支出,占比最低20%[45] - 股东大会决议利润分配方案后,董事会2个月内完成派发[39]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原材料价格、市场竞争等风险[18][19][21] - 募集资金项目存在按期足额到位、组织管理等风险[28] - 发行后短期内每股收益或下降,股东即期回报有被摊薄风险[62] 公司业务 - 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多种化工产品,开发出100多个品种的硅烷偶联剂和交联剂产品[94][95] - 产品出口欧洲、美洲、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146] - 报告期内外销收入分别为76,819.25万元、65,156.82万元、141,320.21万元和114,496.44万元[35][148] 股东信息 - 实际控制人甘书官和甘俊父子合计持股20.75%[98] - 公司发起人共29人,合计持有2亿股,占比100%[160] - 公司历史上股东间股权代持关系已解除,无股权争议或潜在纠纷[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