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机硅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金银河涨2.01%,成交额1.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5.3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2 02: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上涨2.01%至35.04元/股 成交额1.28亿元 换手率2.55% 总市值60.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5.31万元 特大单卖出219.51万元占比1.71% 大单买入2265.70万元占比17.65% 卖出2281.51万元占比17.77%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89.41% 近5日下跌3.23% 近20日上涨27.46% 近60日上涨24.43%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9月9日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锂电池生产设备50.40% 有机硅产品20.32% 有机硅生产设备18.68% 锂云母全元素高值化综合利用产品9.27% 其他1.33%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亿元 同比减少17.70% 归母净利润-4216.50万元 同比减少224.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94.39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23.04万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1万户 较上期增加92.89% [2] - 人均流通股5631股 较上期减少30.66% [2] 行业分类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 [2] - 概念板块包括:有机硅 固态电池 锂电池 新能源 新能源车 [2] 公司背景 - 成立日期2002年1月29日 上市日期2017年3月1日 [1] -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主营业务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 [1]
时代新材20250907
2025-09-07 16:19
**行业与公司** 风电行业与新材料行业 时代新材作为风电叶片龙头及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参与者[2] **核心观点与论据** **风电业务表现突出** - 全球风电装机预期达110GW 同比增长26.5%[3] - 国内风电招标规模160GW 整机企业态度乐观[3] - 全球叶片产能117GW 大叶片供应紧缺[3] - 公司与中材科技双寡头市占率超50%[2][3] - 上游玻纤涨价15% 推动叶片价格上升5-8%[2][3] - 公司毛利率有望恢复至17%高景气水平[2][3] - 国内外新产线(广西、新疆、越南)今明两年投产[3] - 与维斯塔斯合作受益欧洲高需求 TPI破产助推海外拓展[2][3] - 2025-2027年风电收入预计107亿/108亿/110亿 同比增30%/1%/3%[3] **新材料业务成为新增长动力** - 产品包括聚氨酯、有机硅、高压树脂材料[6] - 应用于汽车悬架、新能源电池壳体、无人机复合机翼(合作小鹏汇天、大疆)[6] - 2025年预计新增收入4亿元 2026年翻倍[7] - 2025-2027年收入预计8.3亿/12亿/16亿 同比增70%/40%/35%[7] - 定增13亿元用于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展[5] **汽车零部件业务扭亏为盈** - 2024年盈利转正 毛利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8] - 关闭欧洲高成本产能 转移至亚太低成本地区(如无锡)[8] - 拓展高价值产品(系统件、电池保护盖)[8] - 2024年利润约2000万元 未来利润弹性可期[8] **轨交与工业工程稳健增长** - 受动车组新增需求、维修市场及海外拓展驱动[9] - 轻量化弹性元件出货规模全球第一[9] - 横向拓展至高压供氢系统、储氢瓶、船舶减震等产品[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所有亏损业务于2024年实现扭亏[10] - 新项目处于产能爬坡阶段[10] - 2025年目标价17.56元 25倍PE估值 评级买入[10]
东岳硅材: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5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3.27亿元,同比下降14.9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19.41万元,同比下降35.30% [1]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同比下降20.00%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5.81% [1]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62.7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5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0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4%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6%,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1] 股东结构 - 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4.40% [2] - 淄博晓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7.76%,为公司和东岳集团管理层员工持股企业 [4][5] - 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持股7.52% [2]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持股2.98% [4] 行业与经营环境 - 有机硅行业面临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价格螺旋式下跌并创近几年历史新低 [5] - 公司通过装置规模化生产能力和精细化管控实现满产满销目标 [5] - 新牌号及中高端应用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5] - 通过深挖内部效益潜力和强化成本管控实现逆势盈利 [5] 公司治理与重要事项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1]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5] - 公司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5]
东岳硅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219.41万元,同比下降35.30%
新浪财经· 2025-08-26 13: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27亿元 同比下降14.98% [1] - 净利润4219.41万元 同比下降35.30% [1] 经营策略 - 公司实现满产满销目标 保障生产高效稳定运行 [1] - 凭借装置规模化生产能力及精细化管理系统优化生产经营体系 [1] 产品结构 - 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并加速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1] - 新牌号及中高端应用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1]
金银河涨2.04%,成交额1.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91.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6: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28.05元/股 上涨2.04% 总市值48.81亿元 成交额1.44亿元 换手率3.6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91.00万元 特大单买入354.31万元(占比2.46%) 卖出588.06万元(占比4.09%) 大单买入1519.70万元(占比10.57%) 卖出2376.95万元(占比16.5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1.62% 近5日涨2.63% 近20日涨2.71% 近60日涨52.89%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10日龙虎榜净买入1.20亿元 买入总额1.68亿元(占总成交额29.71%) 卖出总额4879.89万元(占总成交额8.61%)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 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 [2] - 收入构成:锂电池生产设备50.40% 有机硅产品20.32% 有机硅生产设备18.68% 锂云母综合利用产品9.27% 其他1.33% [2]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气凝胶、有机硅、固态电池、锂电池、新材料 [2] - 成立日期2002年1月29日 上市日期2017年3月1日 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1万户 较上期增加92.89% 人均流通股5631股 较上期减少30.66%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亿元 同比减少17.70% 归母净利润-4216.50万元 同比减少224.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94.39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23.04万元 [3]
金银河涨2.01%,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1.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4: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27.40元/股 上涨2.01% 总市值47.68亿元 成交额1.19亿元 换手率3.0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1.04万元 特大单买入381.36万元占比3.20% 卖出613.29万元占比5.15% 大单买入2347.25万元占比19.73% 卖出2256.36万元占比18.96% [1] - 年内股价涨幅48.11% 近5日涨0.66% 近20日跌1.76% 近60日涨48.98%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6月10日净买入1.20亿元 买入总额1.68亿元占比29.71% 卖出总额4879.89万元占比8.61%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广东佛山 2002年1月29日成立 2017年3月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 涵盖新能源装备与化工新材料装备 [2] - 收入构成:锂电池生产设备50.40% 有机硅产品20.32% 有机硅生产设备18.68% 锂云母综合利用产品9.27% 其他1.33% [2] - 申万行业分类: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 [2] - 概念板块包括气凝胶 有机硅 固态电池 锂电池 新材料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1万户 较上期增加92.89% 人均流通股5631股 较上期减少30.66%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亿元 同比减少17.70% 归母净利润-4216.50万元 同比减少224.23%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94.39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523.04万元 [3]
59.1%增长率!日本化工企业为何重新押注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12
日本对华化工投资增长态势 - 2025年1-6月日本对华投资同比大幅增长59.1%,增速有望扭转2021年以来连年下滑趋势[2] - 中国日本商会调查显示16%日企计划增加对华投资,42.4%维持现状,投资意愿创历史新高[2] - 近1年日本对华化工领域发生超8起投资案例,总金额超30亿元,涉及高端材料、新能源配套及绿色技术领域[3] 重点投资项目案例 - 旭化成在南通投资22亿元建设聚氨酯涂料用固化剂和聚碳酸酯二醇项目[3] - 宇部兴产以4.6亿元收购朗盛聚氨酯系统业务,布局半导体封装和汽车用高性能树脂[3] - 出光兴产增资2.4亿元升级成都电子材料基地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中国总部[3] - 信越化学在平湖建设年产5000吨有机硅生产线,重点生产电子电器用脱模剂和半导体封装材料[3] 投资增长核心驱动因素 - 中国化工产业集群政策吸引:广东佛山、江苏泰兴等地提供定向优惠政策,双碳目标与日本绿色技术形成互补[5] - 需求结构性爆发:新能源革命推动新材料迭代,高端制造业催生功能性材料需求,基建加速释放长期红利[5] - 日本企业战略转型需求:国内市场饱和倒逼技术输出,中国成为氢能/储能等高端技术商业化试验场[5] - 产业链协同效应:日本核心技术(如旭化成碳纤维)与中国规模化优势结合实现深度嵌套[6] 对中国化工产业影响 积极影响 - 技术溢出效应:日企在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树脂等领域填补中国技术空白,提升产业链完整性[7] - 鲶鱼效应激发创新:恒力石化自主研发PTA提纯技术,万华化学借鉴日企园区管理经验降低能耗[7] - 区域经济带动:投资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创造就业并拉动当地经济发展[8] 潜在挑战 - 技术封锁风险:光刻胶感光剂配方等核心技术仍由日方掌控,采用原料进口+高额授权模式[9] - 市场垄断加剧:OLED显示材料等领域日企份额居高不下,压缩本土企业发展空间[9] - 资源消耗加速:高端材料生产可能加剧萤石、磷矿等战略资源开采压力[9] - 供应链可控性风险:六氟磷酸锂提纯等关键环节控制可能威胁产业链安全[10] 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 技术突破路径:通过联合调试学习隐性知识,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逆向工程[11] - 差异化竞争:聚焦生物基化工等日企薄弱领域,提供小批量定制化服务[12] - 政策杠杆运用:申报外资项目时强调技术联合研发,主导国家标准制定压缩日企溢价空间[12]
持续拓展新材料领域 恒星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13.02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23:12
财务表现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同比下降20.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降14.52% [1] - 扣非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58% [1] - 营收和净利润下降主要系疫情导致复工延迟和物流受阻 [1] 业务亮点 - 金属制品业务毛利率为16.21%,表现亮眼 [1] - 预应力钢绞线占营业总收入32.19%,毛利率15.64% [1] - 镀锌钢绞线占营业总收入22.78%,毛利率25.24% [1] - 金属制品业务受益于新基建政策倾斜和投资规模扩大 [1] 战略布局 - 公司坚持"外拓市场、内强管理、营造优势、彰显品牌"的经营思路 [1] - 围绕"质量、成本、市场"三个经营主体开展业务 [1] - 精准把握国家《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意见》政策 [1] 新项目进展 - 全资子公司正在建设"年产12万吨高性能有机硅聚合物项目" [2] - 项目预计总投资21.07亿元 [2] - 建成后预计年均销售额20.31亿元,投资利润率20.28% [2] - 布局有机硅产品板块旨在支持公司发展和开拓下游市场 [2] 行业分析 - 公司在镀锌钢丝、钢绞线等细分行业竞争优势明显 [2] - 内蒙有机硅产线具有成本优势 [2] - 计划实现金属制品为基础、化工新材料为方向的多元化布局 [2]
金银河2025年中报:业绩下滑,现金流改善,需关注债务风险
证券之星· 2025-08-12 22:34
经营业绩概览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6亿元 同比下降17 7% [1] - 归母净利润-4216 5万元 同比下降224 23% [1] - 扣非净利润-4397 54万元 同比下降120 1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 12亿元 同比上升12 68%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392 56万元 同比上升1354 31% [1]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2308 95万元 同比上升674 42% [1] 主要财务指标 - 毛利率17 68% 同比增加1 74个百分点 [4] - 净利率-7 17% 同比减少214 12个百分点 [4] - 三费占营收比16 81% 同比增加23 92个百分点 [4] - 每股净资产8 76元 同比减少28 29% [4] - 每股收益-0 24元 同比减少224 36% [4]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 22元 同比增加92 5% [4]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4 65亿元 同比减少32 16% [4] - 应收账款10 35亿元 同比减少3 87% 占营业总收入比例68 58% [4] - 有息负债17 48亿元 同比增加7 39%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38 98% [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90 25% 主要因收到货款大幅增加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0 27% 主要因支付现金流减少 [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89 06% 受益于收到货款增加 [4] - 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例26 28% [4] 主营收入构成 - 自动化生产设备占主营收入93 15% [3] - 化工产品占主营收入83 54% [3] - 设备制造收入4 4亿元 占主营收入66 62% 毛利率23 02% [4] - 有机硅产品收入1 29亿元 占主营收入19 60% 毛利率6 94% [4] - 锂云母全元素高值化综合利用产品收入5905 17万元 占主营收入8 94% 毛利率9 67% [4]
金银河:2025年半年度计提减值准备合计约123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0:32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计提减值准备约1230万元 减少同期利润总额约1230万元并相应减少所有者权益 [1] - 同期收回或转回减值准备为0元 转销或核销减值准备约1260万元 [1] - 上述财务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业务构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结构:设备制造占比63.68% 有机硅产品制造占比19.66% 锂云母全元素高值化综合利用产品占比10.99% 其他业务占比5.67% [1] 市场估值 - 当前公司市值达47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