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自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海得控制1实控人拟减持 中报预计扭亏去年亏损2.2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05:49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郭孟榕计划减持不超过10,557,250股(占总股本3%)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1] - 郭孟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70,933,039股(占总股本20 16%) 其中郭孟榕个人持有69,948,471股(占19 88%)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及业务发展安排 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1] 公司治理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许泓(董事长)和郭孟榕(总经理) 一致行动人为劳红为 [2]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至1,500万元 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823 46万元) 增幅221 44%-282 16% [2][3] - 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470万元至70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787 13万元收窄74 88%-83 14% [2][3]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0 0284元/股至0 0426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 0234元/股) [3] 2024年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3 5亿元 同比下降33 83% [4][5] - 归母净利润亏损2 23亿元 较上年盈利1 17亿元下降289 88% [4][5] - 扣非净利润亏损2 59亿元 较上年盈利1 01亿元下降356 82%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 92亿元 较上年同期3 65亿元下降207 44% [4][5]
信捷电气20250810
2025-08-11 01:2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工控自动化行业处于底部复苏状态 多家工控企业四五六月份订单环比持续改善 7月份制定订单增速恢复至20%以上[2][6] - 公司:信捷电器是国内PLC业务先行者 通过PLC加伺服搭售策略 伺服产品达到内资第二水平[2] - 公司核心产品:PLC、驱动系统、人机界面和智能装置 其中PLC与驱动系统贡献超80%营收[2][5] 核心产品表现 - **小型PLC** - 2024年营收占比近40% 毛利率稳定在55%以上[2] - 2025年上半年需求恢复正增长 同比增长接近10% 公司小型PLC产品需求同比增长超过20% 预计全年增长超20%[11] - 本土品牌市占率超40% 仍有较大替代空间[11] - **驱动系统(伺服系统)** - 2024年营收占比47% 毛利率24%[2] - 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超200亿 同比增长超5%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接近10%[12] - 公司通过PLC加伺服配套销售策略推动增长[12] - **中大型PLC** - 2024年中型PLC实现收入突破 预计2025年9月推出大型PLC产品[19] - 国内中大型PLC外资品牌占90%以上 国产品牌有望通过政策红利逐步替代[16][17] - **变频器** - 2024年收入接近5000万元 同比增长约40% 预计未来几年维持40%~50%高速增长[20] - 国内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外资占60%以上份额[20]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工控行业复苏:2025年自动化市场整体复苏 三季度末是布局工控板块最佳时间点[7][9] - 下游需求:锂电、包装、工业机器人、物流及食品饮料等行业增长较快[6] - 政策驱动: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拉动需求 清洁能源建设推动增量项目落地[18] 公司发展战略 - **大客户直销**:从传统行业拓展至3C电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 已与新能源汽车、3C电子和半导体领域头部客户合作[14] - **品类扩张**:布局中大型PLC和变频器市场 中大型PLC预计今年开始放量[8][19] - **人形机器人布局** - 聚焦编码器、无框电机和空心杯电机 与六必选、一友科技和乐聚等厂商合作[21] - 与华为合作开发焊接和分拣机器人解决方案 预计年底完成本体产品开发[21] - 编码器上半年出货量1万多套 全年采购量预计2~3万套[21] 财务与激励 - 股权激励:自24年底首次实行 指引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超20%[15] - 定增融资:2025年实控人通过定增筹集约3亿元 用于PLC及机器人领域研发和营销网点建设[15] 风险提示 - 制造业不景气 市场竞争加剧 前沿技术研发落地不确定性[22] - 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22]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20%以上 有望向上30%空间[8] - 给予买入评级 但需注意风险因素[22]
第二届“汇川杯”全国智能自动化创新大赛收官
苏州日报· 2025-08-10 00:23
大赛概况 - 第二届"汇川杯"全国智能自动化创新大赛于8月9日收官,共产生6支金牌团队、12支银牌团队、122支铜牌团队 [1] - 金牌团队获得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的意向录用通知书,银牌团队获得"面试直通卡" [1] - 大赛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吸引全国432所高校的2369支团队报名,参赛总人数超8000人次 [1] 参赛作品技术亮点 - 参赛作品涵盖工业场景下的智能感知与精密控制、复杂流程的智能优化与调度、自动化技术与智慧农业/医疗/能源结合等方向 [1] -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孙彦广评价赛事展现了"技术赋能百业的广阔前景" [1] 人才生态建设 - 赛事期间近30家汇川生态企业向参赛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1] - 汇川技术与生态企业、高校联合发起"下一代智能制造工程师联合培养"倡议 [3] - 公司副总裁周斌提出通过"真实任务、真实环境、真实评价"的育人新模式,将智能制造场景变为实践课堂 [3] 行业论坛 - 同期举办智能自动化技术创新与人才生态高峰论坛,探讨工业智能化技术前沿、创新型人才成长及未来工程师培养等议题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负责人作主题分享 [2]
第二届“汇川杯”全国智能自动化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举行
苏州日报· 2025-08-08 23:39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二届"汇川杯"全国智能自动化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吴中太湖新城举行,共有来自全国155支队伍参与决赛 [1] - 赛事规模较首届大幅提升117%,累计吸引全国100余个城市432所高校的2369支创意团队报名,参赛总人数超8000人次 [1] - 决赛分为三大赛道:"创新开发"赛项64支、"工业自动化"赛项51支、"AI视觉"赛项40支 [1] 创新开发赛项亮点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团队展示"智水云渔"高效箱体式养殖系统,采用高清摄像头和视觉算法实现鱼群动态监测,投料量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 [1] - 该系统可减少人工和饵料成本,并通过智能调控水质适应不同养殖环境,最终获得全国铜牌 [1] - "创新开发"赛项为开放命题,涉及智能产线多机协同、柔性控制、高精度光学方案等前沿应用场景 [2] 工业自动化与AI视觉赛项特点 - "工业自动化"和"AI视觉"赛项侧重实用性,通过优秀工控和视觉产品考查参赛者的实践创造能力 [2] 赛事主办方与产业影响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龙头企业,通过赛事推动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赛事以赛促创、以赛促融,链接百校千企,为产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并提炼人才模型 [2] - 赛事为高校提供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场景,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2]
华自科技:公司专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15:43
公司业务 - 华自科技专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 [1] - 公司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巡检机器人、码垛机器人、AGV等 [1] - 相关产品主要应用在电力、锂电设备等行业 [1]
高盛:下半年工业科技展望 推荐“防御 + AI”杠铃策略(附股票清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3:03
工业自动化市场展望 - 高盛认为"反内卷"运动不会对中国工厂自动化市场构成重大阻力 但2025-2027年将进入持续温和下行阶段 预计2025年增速-1% 2026年-3% 2027年-2% [1][2] - 高盛平均下调行业目标价和每股收益5% 2025-2027年盈利预期较Wind共识中位数低3%-7% [3] - 仅消费电子(折叠屏手机)、电池(固态技术)、AIDC等少数领域会有资本支出扩张 多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和产量不足支撑资本支出上行 [1][3] 终端市场资本支出分析 - 压力测试显示2026年资本支出强度(资本支出/折旧)下行风险有限 工业设备升级政策将提供缓冲 [3] - 各行业资本支出强度若降至1.0x维护水平 将导致制造业总投资下降6.1% 其中化学品(-1.5%)、能源(-1.2%)、医疗(-1.3%)受影响较大 [4] - 数据中心领域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达1480亿元 2024年规模800亿元 [4] 公司增长驱动因素 - 在行业增长放缓背景下 本土份额提升和海外扩张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覆盖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预计从2024年23%升至2027年25% [6][7][11] - 产品高端化(高毛利软件、传感器)和未来产业(AI、机器人)存在机会 但技术壁垒高可能影响商业化进程 [13] - 财报季需重点关注企业对战略规划的评论而非短期业绩表现 [13] 投资策略与标的推荐 防御性标的 - 国电南瑞(600406 SH):2025年营收预计增长12% 毛利率稳定在24% 12个月前瞻市盈率20倍低于历史均值22倍 [13] - 中航光电(002179 SZ):液冷业务2024-2030年CAGR 21% 长期净利润率从16.2%升至18.8% [14] - 中国中车-H(01766):2026年预期股息率4.7% 新兴产业CAGR 8% [14] AI与机器人相关标的 - 三花(H)(02050):人形机器人业务2030年或贡献25%收入 核心HVAC业务CAGR 11% 目标价隐含24%上行空间 [15] - 凌云光(688400 SH):光学动捕业务2025年预计增长4-5倍 2030年贡献18%收入 [15] - 科士达(002518 SZ):2025年净利润预计增长90% 数据中心扩容预期明确 [15] 谨慎看待的FA领域 - Estun(下调至卖出):38%收入依赖疲软领域 2025-30年EPS下调30%-42% 目标价隐含57%下行空间 [16] - Raycus(下调至卖出):主业光纤激光器面临价格年降11% 目标价隐含55%下行空间 [16] 高盛推荐股票清单 - 国电南瑞(600406 SS)目标价31.8元 上行空间45% [17] - 海天国际(1882 HK)目标价27.2港元 上行空间32% [17] - 科士达(002518 SZ)目标价30.9元 上行空间30% [17] - 三花(H)(2050 HK)目标价33.2港元 上行空间24% [17]
高盛:下半年工业科技展望 ,推荐 “防御 + AI” 杠铃策略(附股票清单)
智通财经· 2025-08-08 11:27
工业自动化市场趋势 - 2025-2027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进入温和下行周期,增速预计分别为-1%、-3%、-2% [2] - 高盛平均下调行业目标价和每股收益5%,2025-2027年盈利预期较共识中位数低3%-7% [2] - 消费电子(折叠屏手机)、电池(固态技术)、AIDC等少数领域资本支出扩张,多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不足 [2] 公司增长驱动因素 - 本土企业在DCS、伺服、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品类的份额持续提升 [5] - 2024-2027年覆盖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预计从23%升至25% [9] - 产品高端化(高毛利软件、传感器、售后业务)和未来产业(AI、机器人)存在机会 [11] 投资策略:防御性标的 - 国电南瑞2025年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2%,毛利率稳定在24%,前瞻市盈率20倍低于历史均值22倍 [12] - 中航光电液冷业务2024-2030年预计年复合增长21%,2030年贡献10%收入,长期净利润率从16.2%升至18.8% [13] - 中国中车-H 2026年预期股息率4.7%,新兴产业(如售后零部件)2025-2030年预计年复合增长8% [13] 投资策略:AI与机器人相关标的 - 三花(H)人形机器人执行器业务预计2030年贡献25%收入/18%净利润,HVAC板块2025-2030年预计年复合增长11% [14] - 凌云光人形机器人光学动捕业务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4-5倍,2030年贡献18%收入/17%净利润 [14] - 科士达2025年预计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17%/90%,国内数据中心2025-26年扩容预期明确 [14] 投资策略:谨慎对待FA领域 - Estun人形机器人研发处于早期,38%收入依赖光伏/汽车等需求疲软领域,2025-30年EPS下调30%-42% [15] - Raycus主业光纤激光器面临需求疲软、份额停滞,2025-27年产品价格预计年复合降11% [15] 高盛推荐股票清单 - Nari Tech目标价31.8 CNY,隐含45%上行空间,2026E P/E 25x [16] - Haitian International目标价27.2 HKD,隐含32%上行空间,2026E P/E 12x [16] - Kstar目标价30.9 CNY,隐含30%上行空间,2026E P/E 22x [16]
维宏股份股价微跌0.03% 53万股限制性股票即将上市流通
金融界· 2025-08-07 18:40
股价表现 - 8月7日收盘价为31.5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1元 跌幅0.03% [1] - 当日成交量为33896手 成交金额达1.07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1] 股权变动 - 53万股限制性股票将于8月11日上市流通 占总股本的0.49% [1] - 归属价格为12.273元/股 涉及70名激励对象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中期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 [1] - 净利润2925万元 [1]
智能制造崛起!2025武汉工业自动化展览会揭示行业“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8-07 14:36
行业趋势 - 工业正经历由AI、云端连接、行业标准、虚拟仿真等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2025武汉智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览会将展示这些创新成果[1] - 科技与制造深度融合,推动行业迈向智能新时代,展会为行业提供未来蓝图[11] AI与自主预测 - 边缘AI技术使设备能自主决策,实时分析机械状态并提前预警故障,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利用该技术提前3天检测到关键设备故障,避免突发停产[4] - 主动预测模式将取代传统被动维护,成为智能制造核心[4] 行业标准升级 - OPC UA over TSN标准解决设备互联互通问题,支持高速实时数据交换,例如某德国汽车厂利用该标准在15分钟内完成新设备整合,效率提升近十倍[5] - 该技术实现低成本、快部署的自动化生态闭环,为行业融合奠定基础[5] 数字孪生技术 - 数字孪生技术允许企业在虚拟空间模拟生产流程,预知潜在问题,例如上海超级工厂和波音公司利用该技术节省数百万美元成本并加快研发周期[6] - 化工企业通过数字孪生实时监控反应釜数据,提前4小时预警异常,提升安全性[6] 智能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配备高清3D视觉和自主学习能力,可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自主避障和快速适应[7] - 亚马逊物流使用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提升拣货和搬运效率,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实现复杂装配和自动调度[8] 工业网络安全 - 工业互联网扩展带来安全风险上升,展会展示领先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零信任架构和端到端数据加密[10] - 工业网络安全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防御,企业加快采用先进安全技术保障生产研发安全[10]
金冠股份:公司参股深慧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股比例为6.67%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11:45
公司参股情况 - 公司参股深慧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参股比例为6 67% [1] 被投企业业务方向 - 深慧视公司专注于3D视觉成像等工业自动化产品 [1] - 深慧视公司未涉及人形机器人技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