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沪指突破3800点,牛市旗手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8-22 06:01
主要股指表现 - 深证成指上涨超过1.5% [2] - 创业板指数大幅上涨超过2.5% [2] - 科创50指数拉升接近7% [2] - 恒生指数上涨超过0.2% [5]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过1.6% [5] - 富时中国A50指数直线拉升超过0.8% [7] 券商板块表现 - 券商股全线飘红 [3] - 信达证券涨停 [3] - 光大证券上涨超过7% [3] 半导体板块表现 - 华虹半导体上涨超过12% [7] - 中芯国际上涨超过6% [7] - 海光信息涨停 [9] - 盛美上海涨停 [9] - 寒武纪股价突破1200元且上涨超过15% [9] - 寒武纪市值超过5000亿元 [9] - 芯源微和杰华特大涨 [9] 汽车及科技板块表现 - 小鹏汽车上涨超过10% [7] - 蔚来上涨超过7% [7] - 中兴通讯上涨超过10% [7] 医药板块表现 - 中国生物制药上涨超过5% [7] 市场资金分析 - 住户存款偏离趋势线约50万亿元人民币 [10] - A股总市值与居民存款比率处于历史低位 [10] - A股流通市值与居民存款比率处于历史低位 [10] - 居民存款向股市转移处于早期阶段 [10]
铜互连的终结?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2 01:17
铜互连技术面临的挑战 - 铜在10纳米以下关键尺寸不再是最佳金属化选择 线宽小于10纳米时电阻增加约10倍 [2] - 铜需要至少3-4纳米扩散阻挡层 导致10纳米铜线实际厚度仅2-4纳米 [2] - 铜缺乏可制造的蚀刻工艺 需通过电介质蚀刻/阻挡层沉积/铜填充的复杂流程 [2] - 更小线宽导致电流密度和电阻升高 增加电迁移风险 [3] 钌作为替代导体的优势 - 钌在17纳米以下线宽导电性优于铜 且具备优异抗电迁移性能 [5] - 钌能有效阻挡铜扩散 同时可作为低电阻衬层替代氮化钽 [5] - 钌与铜兼容性关键 因铜仍是20纳米以上线宽首选金属 [5] - 钌相对铜更易蚀刻 支持更灵活的工艺集成方案 [5] 钌-铜界面研究进展 - 使用自组装单分子层防止通孔底部阻挡层沉积 降低线路电阻 [6] - 薄钴钌双层或钴层作为侧壁阻挡层 电迁移性能保持稳定 [6] - 铜与钌在通孔底部无混合现象 界面稳定性良好 [6] 钌通孔技术突破 - 钌通孔(21纳米间距)与铜线(24纳米间距)组合 电阻低于全钌结构 [8] - 采用1.5纳米TiN衬垫钝化电介质并促进钌粘附 [8] - 钌的易蚀刻性支持半镶嵌结构 结合加成与减成金属化工艺 [8] - 金属图案化简化气隙电介质方案实施 [8] 钌沉积工艺挑战与解决方案 - PVD钌与SiO2粘附性差 但降低薄膜厚度可改善粘附性 [9] - 降低沉积压力可获更致密低电阻薄膜 但会牺牲粘附性 [9] - 氮气氛围溅射形成非晶态结构 有效阻止铜扩散 [9] - 钌与钨或钴合金化可提升阻挡层性能 [9] - 化学镀在低于100°C温度下可行 琥珀酸络合剂配合成型气体退火效果最佳 [9] 钌材料特性研究 - 钌为各向异性导体 沿六边形[001]轴电阻率低约25% [10] - 硅基外延薄膜电流通常沿高电阻率方向流动 [10] - 蓝宝石衬底测试显示改变薄膜取向可改善电阻率 [10] - 层转移技术可能实现外延钌与CMOS工艺集成 [10] 行业技术转型展望 - 钌作为通孔或线路材料将引发阶跃式技术变革 [10] - 变革需待现有铜技术潜力完全耗尽后发生 [10] - 行业正在为钌基互连技术奠定基础 [10]
新加坡上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测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08
新加坡2025年GDP增长预测上调 - 新加坡贸工部将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测从0.0%-2.0%上调至1.5%-2.5% [1] 2025年二季度经济表现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4% 高于一季度的4.1% [1] - 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1.4% 扭转一季度0.5%的萎缩态势 [1] 行业表现分析 - 批发贸易、制造业、金融保险及交通与仓储等外向型行业推动增长 [1] - 外向型行业因应对美国加征关税措施而提前开展贸易活动 [1] - 本地餐饮服务行业出现萎缩 主要因居民出境旅游增加 [1]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美国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90天 推迟负面经济影响 [2] - 提前贸易活动为生产和出口起到临时提振作用 [2] - 美国与欧元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部分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 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2] 下半年经济展望 - 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预计放缓 [2] - 提前贸易活动提振效应逐渐消退 [2] - 美国关税措施开始生效 [2] - 制造业增长预计减弱 因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全球终端市场需求 [3] 行业亮点领域 - 航空工程领域航空维修、大修和翻新工作有望持续增长 [3] - 精密工程领域半导体制造商在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投资增加 [3] 风险因素 - 全球经济面临美国贸易政策不可预测性 [2] - 全球金融市场潜在冲击 [2]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能源供应的潜在干扰 [2]
韩拟引进百万海外高端人才提振经济
商务部网站· 2025-08-21 17:19
人口与劳动力影响 - 韩国低出生率与人口老龄化加剧引发劳动力短缺担忧 [1] - 在韩长期居留海外高端人才增加100万人可带来约145万亿韩元经济效益 相当于GDP总量6% [1] - 外籍人才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 人均GDP增长约0.11% [1] 经济效益分析 - 当前在韩登记外籍人口为135万人 若扩大至500万人 经济效益累计达361万亿韩元 [1] - 经济增长效应源于海外人才专业能力 技术优势和消费升级带动的产业增值 [1] - 海外人才引进有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 增强产业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 [1] 战略方向与措施 - 建设面向外国人的宜居型特色城市 包括改善基础设施 引入跨国企业 实施签证与税收优惠 完善教育医疗服务 [1] - 引进全球半导体制造产业 [1] - 实施先培养后引进的海外人才培养计划 针对越南 印尼等国顶尖高校实施人才培养 就业对接和长期居留一站式项目 [1]
普冉股份: 普冉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计提2025年半年度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6:47
核心观点 - 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2025年半年度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65.70万元及存货跌价准备7,009.43万元 同时转回减值准备2,377.16万元并转销2,005.26万元 最终减少利润总额2,792.71万元 [1][2][5] 减值准备概况 - 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65.70万元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60.60万元 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05.10万元 [2] - 存货跌价准备本期计提7,009.43万元 转回2,377.16万元 转销2,005.26万元 [2] - 减值准备合计影响利润总额减少2,792.71万元 [2][5] 信用减值损失计量方法 - 应收账款按组合基础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 [3] - 存在客观信用减值证据的应收账款采用单项计提方式 [3] - 其他应收款按未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量 [3]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依据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对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部分计提跌价准备 [3] - 可变现净值基于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4] - 计提考虑因素包括存货持有目的、库龄、保管状态、历史消耗数据及未来使用情况 [5] 减值准备对公司影响 - 本次减值准备计提及转回操作减少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2,792.71万元 [5] - 操作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 未涉及会计计提方法变更 [5] 内部审议程序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认为减值准备计提符合会计准则 能真实反映资产状况 [5] - 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5年8月21日审议通过该议案 认为决策程序规范且符合公司章程 [6]
东兴基金调整旗下持有华虹公司相关基金估值方法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08:17
估值调整 - 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5年8月20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停牌股票华虹公司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 [1] - 估值调整涉及股票代码688347的华虹公司 [1][2] - 估值所用指数为中基协基金行业股票估值指数(AMAC行业指数) [1] 估值恢复条件 - 待华虹公司股票复牌且体现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将恢复采用当日收盘价格估值 [1] - 恢复估值时不再另行公告 [1] - 估值调整与恢复需综合参考各项相关影响因素并与基金托管人协商 [1]
汽车早餐 | 一汽回应收购零跑股权;软银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福特与SK On合资电池工厂投产 张冬梅 中国汽车报 2025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1 01:24
国内乘用车市场表现 - 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零售86.6万辆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8% [2] - 今年累计零售1361.1万辆 同比增长10%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扩张 - 河南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21万辆 同比激增389.53% [3] - 河南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9.3%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8% [3] - 太蓝新能源在湖北签约全固态电池生产基地 形成全国多点制造网络 [15] 汽车产业技术升级与合作 - 深蓝汽车与斯达半导体合资公司投产 布局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及SiC功率模块 [12] - 广东省推动卫星应用助力网联汽车等商业领域发展 [4] - 中国汽研与长春汽车检测中心签署深化技术合作协议 [13] 国际汽车产业动态 - 福特与SK On合资电池工厂在肯塔基州投产 初期供应F-150闪电 [5] - 日本7月对美汽车出口额下降28.4% 汽车零部件出口下降17.4% [7] - 美国将电动汽车零部件用钢铁铝制品关税提高至50% [8] 企业战略与资本运作 - 一汽集团被传拟收购零跑汽车10%股份 双方未予证实 [10] - 软银以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成为第五大股东 [6] - 比亚迪与芬兰Veho集团战略合作 扩大在芬兰销售服务网点 [11] 机构观点与行业预期 - 国金证券维持小鹏汽车买入评级 预计2025年营收946.2亿元 [14]
这个国家要卷成熟节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1 01:12
印度半导体战略定位 - 印度避开尖端技术竞争,专注28纳米至65纳米成熟节点制造[1] - 政府启动"半导体印度"计划,预算87亿美元扩展至183亿美元,覆盖6个邦10个项目[1] - 塔塔电子、富士康、美光科技等企业参与建设,目标2025年底实现商业化生产[1] 市场机会与行业需求 - 成熟节点芯片在汽车、工业和高性能计算领域需求增长,电动汽车普及推动微控制器/传感器需求[2] - 印度半导体市场预计2026年达3000亿美元,受移动设备、可穿戴、电动汽车需求驱动[5] - 成熟节点工厂建设成本低且回报快,适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2] 竞争挑战与供应链策略 - 中国晶圆代工厂成本优势明显,价格压力比印度低10%以上[2] - 需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动态调整以避免供应过剩[2] - 成熟节点制造可增强供应链韧性,吸引全球产业转移[5] 地缘政治与产业定位 - 印度通过成熟节点生产证明可靠性,降低全球对中国供应链依赖[3] - 地缘政治紧张下,印度定位为供应链替代中心提升吸引力[5]
天岳先进股价微跌0.91% 港股上市首日表现亮眼
金融界· 2025-08-20 15:07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0日收盘价66.26元 较前日下跌0.61元[1] - 当日开盘价66.88元 最高价66.88元 最低价63.55元[1] - 成交量122756手 成交额8亿元[1] 港股上市表现 - 8月20日港交所挂牌上市 发行价42.80港元[1] - 港股收盘价45.54港元 较发行价上涨6.4%[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17.68亿元 净利润1.79亿元[1] - 海外收入占比57.03%[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597.78万元 占流通市值0.37%[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6927.95万元 占流通市值0.59%[1] 公司业务 - 专注于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衬底材料研发生产[1] - 全球碳化硅衬底制造商排名前三 市场份额16.7%[1] - 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 AI数据中心 光伏系统等领域[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0年[1] - 所属半导体板块[1]
新洁能H1实现营收9.3亿元,SGT-MOSFET产品销售收入占比45.21%
巨潮资讯· 2025-08-20 07: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亿元 同比增长6.44%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8.03%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下降3.22%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亿元 同比增长72.2%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81亿元 环比增长7.04%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1.27亿元 环比增长17.16% [1] 产品进展 - SGT第三代产品全系列成功推向市场 [2] - SGT-MOSFET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4.19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45.21% [2] - 第七代IGBT产品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4] - IGBT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14.26% [4] 市场动态 - 汽车电子、储能、无人机、电动工具、AI算力服务器等下游领域需求持续释放 [2] - 订单保持增长态势 [2] - 光伏储能市场持续回暖 [4] - 第七代IGBT产品在更多客户处完成验证并实现量产 [4] 公司战略 - 通过市场调研强化销售前端与研发、运营部门高效协同 [2] - 动态优化产品及市场策略 [2] - 适时扩充产能保障产品供应 [2] - IGBT产品销售预计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