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s

搜索文档
五粮液成立智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出资额10.1亿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10
基金设立 - 宜宾智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出资额为10.1亿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1] 股东结构 - 该企业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合伙人 [1]
五粮液成立智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 出资额10.1亿
新浪财经· 2025-08-29 01:44
基金设立 - 宜宾智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出资额达10.1亿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及资产管理活动 [1] - 企业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与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1] 投资方向 - 基金专注于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的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 [1] - 通过私募基金形式开展投资管理活动 [1]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基金到底什么时候该卖出?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2:12
文章核心观点 - 散户投资者在市场高位阶段容易受情绪驱动盲目入市 但缺乏卖出策略可能导致盈利回吐 需根据投资目标、情绪管理和资产组合来制定赎回策略 而非依赖滞后性或易被操纵的市场指标 [1][2][3][9] 市场情绪与散户行为特征 - 非专业投资者(如医疗行业从业者)在基金接近回本时受周围赚钱效应吸引准备入市 可能成为市场见顶信号 [1] - 散户普遍存在卖出技巧缺失问题 易导致纸面富贵难以兑现 [2] - 投资者倾向于选择性关注利好信息 在贪欲驱使下将理性声音视为噪声 [5][6] - 近因效应使投资者以当前市场状态预判未来 但市场情绪和流动性具有不可预测性 [9] 传统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 宏观政策、行业基本面、市场温度等指标存在三重缺陷:选择性认知偏差、数据披露滞后性、机构信息优势 [4][5][7] - 机构可比散户提前执行交易 公募基金未知价成交机制加剧散户赎回风险 [7] - 部分机构为吸引资金流入可能使用指标营造市场安全假象 [8][9] 投资目标导向的赎回策略 - 功利性诉求(赚小钱)应设定明确止盈止损线 赎回本金保留盈利部分博弈 [10] - 情感性诉求(养老金/教育金)适合长期投资 可止盈盈利部分并在市场下跌时分批补仓 [11][12] - 表达性诉求(验证投资逻辑)需坚持自身投资框架实施操作 [13][14] 情绪管理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 初级投资者应关注睡眠质量指标 若出现焦虑失眠需减仓 [15][17] - 中高级投资者需回顾历史盈亏经验 识别情绪操控行为并实施对抗策略 [18][19] - 仓位规模应与情绪驾驭能力匹配 能驾驭情绪时大仓位投入 反之则小仓位参与 [20] 资产组合管理原则 - 定期检查持仓结构 剔除低效资产并增配低相关性资产以降低波动 [21] - 强调投资纪律和心力强大是A股获胜关键 跟风操作散户普遍亏损严重 [22]
攻守兼备的投资利器!可转债基金皆正收益!南方基金刘文良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28 10:07
可转债基金市场表现 - 可转债基金兼具债券和股票特性 提供固定利息收益并可在股市上涨时转换为股票 具有进可攻退可守优势 [1] - 截至2025年8月25日 沪指站上3800多点创近10年新高 年内涨幅达15.87% 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涨超18% 同样创近10年新高 [1] - 可转换债券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达21.50% 全部实现正收益 跑赢其他债券型基金及部分混合型基金 [1] 大规模基金(10亿以上)业绩 - 10亿以上规模可转债基金共30只 年内收益均值为24.50% [3] - 南方昌元可转债A以40.69%收益位居第一 规模15.33亿元 基金经理刘文良 [4][5] - 博时转债增强A收益30.67%排名第二 规模15.31亿元 基金经理高晖和过钧 [4] - 鹏华可转债D收益30.27%排名第三 规模63.50亿元 基金经理王石千 [4][6] - 中欧可转债A收益27.30%排名第四 规模75.29亿元 基金经理李波 [4] 中规模基金(1-10亿)业绩 - 1-10亿规模可转债基金共22只 年内收益均值为20.08% [7] - 银华可转债A以28.22%收益位居第一 规模6.90亿元 基金经理孙慧 [8][9] - 华富可转债A收益24.53%排名第二 规模3.87亿元 基金经理戴弘毅 [8] - 宝盈融源可转债A收益23.73%排名第三 规模1.30亿元 基金经理王灏 [8] - 长信可转债A收益22.63%排名第五 自2012年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276.22% [8][10] 小规模基金(1000万-1亿)业绩 - 1000万-1亿规模可转债基金共24只 年内收益均值为19.06% [11] - 东方可转债A以28.92%收益位居第一 规模0.92亿元 基金经理杨贵宾和徐奥千 [12][13] - 交银可转债A收益26.64%排名第二 规模0.84亿元 基金经理魏玉敏和王丽婧 [12] - 大成可转债增强A收益23.71%排名第三 规模0.76亿元 基金经理成琦 [12] 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南方昌元可转债A二季度保持中偏高股票和转债仓位 重点布局科技自主可控 新消费 创新药和中小盘转债方向 [5] - 鹏华基金认为可转债市场受益于紧张供给和增加配置需求 银行转债和小微盘转债占比较大 三季度估值易上难下 股性转债表现可能优于债性转债 [6] - 银华基金孙慧预计权益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关注中等价格平衡双低品种 这类品种具有动量特征且估值合理 [9] - 东方基金对2025年下半年股票走势保持乐观 认为宽松货币环境提升股市性价比 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使股市吸引力增强 [13]
华夏基金徐猛:利率下行周期,居民资产配置应向权益资产倾斜
搜狐财经· 2025-08-28 08:45
会议背景与主题 - 华夏基金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和腾讯自选股于8月27日在深圳举办指数策略见面会 主题为"指数投资新时代" [1] - 会议围绕定投策略 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和ETF投资工具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1] 深交所定投策略推广 - 深交所基金管理部指出定投策略能显著改善投资者盈利体验与获得感 投资者对定投认知整体正面且接受程度高 [4] - 深交所基于养老 子女教育 抗通胀和梦想金等场景推出核心宽基ETF产品的单品和组合定投策略 [4] - 深交所打造"大话定投策略"投教品牌和"悟多家族"形象IP 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建立沉浸式投资者服务体系 [4] - 深交所拟联合基金管理人 券商 代销机构和媒体开展"定投中国——ETF定投案例展" 展示ETF定投优势和应用环境 [4] 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 - 无风险利率趋势性下行 货币与财政政策偏向适度宽松 传统存款类资产增值效率减弱 [5] -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利率下行阶段居民资产应向权益类资产倾斜 [5] - 低利率环境成为不可逆转趋势 投资者理财思路需顺应调整 [10] - 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背景下 配置单一资产已难以满足收益目标 资产配置从可选项转变为必选题 [14] 指数化投资优势与建议 - 指数化投资具备风险分散 运作透明 管理成本低和收益弹性高等优势 与当前资产配置需求高度适配 [14] - 普通投资者可借助各类指数产品搭建个性化投资组合 并利用指数化投资工具如"红色火箭"了解指数和尝试组合搭建 [14] - 指数投资是更适合普通投资者的简单投资方式 ETF作为高效率低成本工具已衍生出定投 轮动 波段和套利等多种策略 [9] - 建议投资者在指数投资中搭建投资组合 关注定投和科学止盈 基于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品种和仓位 [9] 中国ETF市场发展现状 - 全市场ETF数量已超1200只 规模突破5万亿元 标志全民指数投资时代正式来临 [15] - 截至2024年底 中国境内有3家基金公司跻身全球TOP25 ETF提供商行列 [15] - 2024年8月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ETF市场 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15] 机构行动与未来规划 - 险资等机构入市节奏明显加快 政策积极培育长期投资环境并鼓励长期资金入市 [9] - AI快速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国产AI超预期进展有望驱动基本面边际改善 [9] - 腾讯自选股正通过技术能力与传统金融机构资产配置能力结合 打造合规易懂易操作的投资服务 [14] - 腾讯自选股未来将依托"工具+内容+陪伴"全链条服务体系 陪伴投资者把握指数时代新机遇 [14] - 华夏基金表示将继续坚持"以投资者为中心" 以创新为驱动 联合ETF生态伙伴释放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管理效能 [15]
绩优基金“二次首发”潮袭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8:38
文章核心观点 - 随着A股市场回暖 基金行业"二次首发"活动显著增加 多家基金公司联合银行渠道对绩优老基金进行集中营销 以吸引增量资金并扩大产品规模 [1][5][9] - "二次首发"本质是持营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过集中资源在限定时间内进行高强度推广 通常选择业绩优秀 渠道认可度高且契合市场风口的基金产品 [3][8][9] - 该模式对投资者 渠道和基金公司均具优势:投资者可获得费率优惠和经过验证的产品 渠道推销难度低于新基金 基金公司能快速提升规模 但需注意资金涌入可能影响投资节奏 [10][13][14] 基金二次首发现状 - 2025年7月以来二次首发明显增多 8月多家基金公司(如华夏基金 西部利得基金 圆信永丰基金)通过招行 工行 交行等渠道开展活动 [1][5] - 具体案例包括: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量化基金 规模2.18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超20%)在交行二次首发 华夏智胜优选混合(成立以来收益超50%)在招行二次首发并提供费率优惠 圆信永丰医药健康混合(近一年净值翻倍)通过工行二次首發规模增长上亿元 [5][6] - 部分公司侧重主动权益和固收+产品 通过二次首发实现规模大幅增长 但也有公司采用常规持营替代 [6] 二次首发运作特点 - 与常规持营的细水长流不同 二次首发在限定时间(如1-2周)内集中资源 配合路演 激励政策和费率优惠进行密集推广 [8][9] - 产品选择标准包括:长期业绩优秀 排名靠前 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 契合市场风口且渠道认可度高 [9] - 募资效率突出 营销周期短且集中度高 能使资金快速入市 但效果依赖市场情绪 渠道执行力和产品吸引力 存在分化现象 [9][1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基金行业营销思路转向"重持营 轻首发" 加大对定制化产品和绩优老产品的重点营销 [1][13] - 持营面临挑战:产品同质化严重 投教不足 投资者信心受挫 混合型基金份额相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而股票型基金份额增加 [12][13] - ETF产品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但主动权益基金此前以净赎回为主 近期刚止住赎回 [12] 未来趋势 - 2025年二次首发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未来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产品将获得更多渠道资源倾斜 [14] - 建议投资者优先选择收益持续优秀的产品而非仅关注短期表现 [14] - 基金公司需严格筛选产品 主动管控规模避免影响业绩 并加强投资者教育与陪伴 [14]
大业信托等新设中科蓝图股权投资基金中心
企查查· 2025-08-28 06:28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北京中科蓝图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成立,经营范围包含:私募股权 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咨 (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原标题:大业信托等新设中科蓝图股权投资基金中心) ...
营收净利双降!东方基金上半年营收3.1亿元同比降2.98%,净利润0.41亿元下滑13.1%
新浪基金· 2025-08-28 05:45
东北证券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31.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225.90% [1] 主要子公司及参股公司财务表现 - 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净利润39,872,315.56元 [2] - 银华基金净利润283,541,106.58元 [2] - 东方基金净利润40,846,757.98元 [2] 东方基金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 总营收3.1亿元,同比下滑2.98% [3] - 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减少13.10% [3] 银华基金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 营收13.46亿元,同比微降0.78% [3] - 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小幅下滑0.34% [3] 东方基金历史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6.73亿元,同比增长4.86% [3][4] - 2024年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7.83% [3][4] - 2024年中报营收3.19亿元,同比下降7.75% [4][5] - 2024年中报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14.63% [4][5] 东方基金产品结构 - 旗下共有68只产品,总规模1234亿元 [8][9] - 债券型基金规模934.89亿元,占比最高 [8][9] - 混合型基金规模164.82亿元 [8][9] - 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127.08亿元 [8][9] - 股票型基金规模5.93亿元 [8][9] - FOF基金规模1.33亿元 [8][9] 东方基金投研团队 - 拥有24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5.66年 [11] - 最大任职年限15.86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1] - 近一年新增2位基金经理,离任1人 [11] - 人均管理资产51.42亿元,管理产品数2.83只 [11] 东方基金新发产品情况 - 2015至2018年间新发产品数量较多 [13] - 近年来新发节奏趋于平稳 [13] - 今年以来新发3只基金,规模合计8.69亿元 [13] 东方基金长期业绩表现 - 自成立以来总回报704.60%,年化回报10.56% [6] - 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同期的338.61%和7.41%的年化回报 [6]
中国股票策略:关于 A 股市场的市场反馈及十大问题
2025-08-28 02:11
ab 27 August 2025 Global Research China Equity Strategy Marketing feedback and the top 10 questions about the A-share market Optimism is spreading as the market rallies Over the past two weeks, we engaged with dozens of investor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regarding the liquidity-driven A-share market rally, including mutual funds (MFs), private hedge funds, insurers, offshore hedge funds, global long-only funds and sovereign wealth funds. Overall, investor interest in the recent A-share market rebound ...
7月香港互认基金月报:债券型产品吸金显著,摩根领跑、汇丰承压
Morningstar晨星· 2025-08-28 01:04
核心观点 - 2025年初至7月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受政策放宽及市场波动影响获大量资金流入 摩根国际债券基金以165.6亿元净流入居首[1] - 基金公司层面摩根以198.76亿元净流入领先 汇丰因亚洲债券基金资金流出成7月净流出最突出机构[6][9] - 摩根与汇丰在香港互认基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7月底规模分别为756亿元和357亿元[12] 资金流向 - 摩根国际债券基金2025年初至7月净现金流入165.6亿元 虽7月有资金流出仍为最受欢迎产品[1] - 汇丰亚洲债券基金同期为第二受欢迎基金 但7月单月净流出超12亿元[1] - 施罗德高息股债基金同期净流出16.37亿元 为现金流出最多基金[1] - 东亚联丰亚洲策略债券基金7月单月净流入超5亿元 成当月首选产品[1] 基金公司表现 - 摩根2025年初至7月净现金流入198.76亿元 较第二名汇丰高出近一倍[9] - 东亚联丰与摩根在2025年7月获最多资金净流入[6] - 惠理因旗下两只股票型基金资金撤离成同期净现金流出最多公司[9] 市场规模 - 摩根香港互认基金规模7月底达756亿元[12] - 汇丰香港互认基金规模7月底达357亿元[12] - 两家公司规模超过其他基金公司总和[12] 政策与市场背景 - 证监会2025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上限从50%放宽至80%[1] - 市场波动下中国投资者偏好固定收益类产品 推动债券型基金资金流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