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 | 千年渔港
南方农村报· 2025-08-11 01:33
基孔肯雅热疫情 - 广东省8月3日至9日新增1387例本地基孔肯雅热病例 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3][4] - 病例分布以佛山1212例为主 广州103例 湛江39例 其他城市零星分布[4][5] - 全省病例数量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 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 -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在四川合江县召开"十四五"聘期考评会[6][7] - 体系首席科学家胡桂兵及全体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汇报聘期工作成效[8] - 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热作处处长郑红裕主持首席科学家考评工作[9] 清远鸡品牌推广 - 首届"清远吃鸡榜"活动于8月5日开启线上投票通道[13] - 清远市餐饮企业携招牌清远鸡及相关加工产品参与评选[14][15] - 活动通过菜品展示清远鸡鲜香嫩滑特点及地方美食文化[15][16] 麻竹笋产业发展 - 媒体+清远西牛麻竹笋融合发展工作室8月10日在英德成立[20][21] - 工作室整合中央及地方媒体资源 从创意、渠道、品牌等五大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2][24] - 清远首个西牛麻竹笋产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同期成立 提供全产业链条服务支撑[34][36][37] 现代农业项目进展 - 广州市举行都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引智活动 15个涉农重点项目集中签约[42][43] - 项目预计总投资超15亿元 涵盖黄唇鱼人工繁育、精准营养研究等前沿领域[41][43] - 麦康森院士工作站揭牌暨全国首个黄唇鱼保护中心签约同步进行[40] 陈皮产业与文化研学 - 侨宝陈皮千吨级仓储区首次向公众开放 接待澳门亲子研学团[29][31] - 澳门研学团沉浸式体验新会陈皮国家非遗文化 参与参观学习活动[30] 天气与台风动态 - 10-13日广东天气炎热 部分市县有雷阵雨[45][46] - 第11号台风"杨柳"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中心最大风力11级[47][49] - 台风未来5天对广东陆地和海洋无直接影响[51]
海南金融助力科技企业向“新”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8-11 01:04
邮储银行三亚市分行在了解到蓝粮科技的资金难题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精准匹配金融资源,推 出"政银保贷款+信用贷款"的组合方案——300万元政银保贷款联动政策红利降低融资成本,200万元信 用贷款则以企业自身信用为依托,打破担保壁垒。 有了资金保障,蓝粮科技不仅能稳定维持现有30多种海水鱼类亲鱼的保种工作,保障年产受精卵2 万公斤、鱼苗1.5亿尾、成品鱼5000多吨的产能,还能更专注于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种苗 培育技术,扩大养殖规模。 海南金融助力科技企业向"新"发展 1594亿元金融活水涌向科创产业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琳 通讯员 李方 "300万元政银保贷款到账那天,我们连夜给鱼苗准备加餐。"近日,站在三亚崖州湾的深海养殖海 湾里,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粮科技)相关负责人手指网箱里翻腾的金鲳鱼说道,"金融 及时雨"让公司产能已经跃升到年产1.5亿尾鱼苗的规模。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获悉,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594亿元, 同比增长14.9%;2581家企业受惠,同比增长12.2%。数字背后,是一套精准滴灌科创企业的"组合 拳"。 蓝粮科技是一家位于三亚市 ...
舌尖狂欢!开渔在即,茂名都有哪些海鲜值得吃?
南方农村报· 2025-08-09 11:06
茂名开渔节及海鲜特色 - 2025年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将于8月16日启动,标志着三个半月伏季休渔期结束,捕捞高峰即将到来[2][3][4] - 茂名海岸线长达182公里,拥有博贺渔港这一广东省特大型天然良港,海洋资源丰富[6][7] - 开渔节将带动海鲜采购、餐饮消费等产业兴旺,渔民已做好出海准备确保首批海产快速上市[79][80][81] 博贺青龙虾 - 体长20-40厘米,重0.5-1.5公斤,是博贺渔港标志性海产,休渔后膏腴体壮[13][14] - 甲壳青中透亮,虾肉饱满莹润,口感紧致弹牙,海洋甘甜浓郁无腥味[16][17] - 适合焗烤、蒜蓉蒸、刺身等多种烹饪方式,开渔季为性价比最高赏味期[18][19] 茂名墨鱼 - 体长15-25厘米,重100-200克,栖息于放鸡岛周边及博贺湾浅海区域[21][22] - 灯光诱捕作业时通体晶莹剔透,体表有青紫色荧光斑点[23][24] - 肉质脆嫩清甜,可制作墨鱼片、墨鱼圈、墨鱼饼等,白灼最能体现鲜度[26][27][28] 电白金鲳鱼 - 鱼体侧扁如圆盘,鳞片银白或金黄,野生与养殖品种均有稳定供应[33][34][35] - 经典清蒸做法可激发油脂香气与细嫩肉质,入口即化[37][38] - 香煎金鲳外皮焦香酥脆,鱼头豆腐汤鲜甜醇厚[39] 博贺马鲛鱼 - 体长可达半米以上,躯干流线型,银亮细鳞带深蓝条纹[41][42][43] - 肉质紧实富含油脂,香煎后外酥里嫩,咸鲜味十足[46][47] - 特色马鲛鱼丸爽口弹牙,适合滚汤或火锅[48] 博贺沙尖鱼 - 体长10-15厘米,重50-100克,通体银白透亮,栖息于近岸浅滩[51][52][53] - 香煎后鱼皮金黄酥脆,鱼肉水润鲜甜,连骨可嚼[55][56] - 适合熬制奶白鱼汤,汤汁清甜醇厚[57] 博贺黄花鱼 - 体长20-30厘米,身披金黄色鳞片,鳃盖有橘黄斑点[60][61][62] - 肉质细嫩如豆腐,清蒸最显本味,入口即化[64] - 香炸做法外酥里嫩,是追剧小酌佳品[65] 博贺海虾 - 常见斑节虾、白虾等,体长10-18厘米,栖息于河口及浅海区域[70][71][72] - 白灼最能体现本味,虾肉Q弹多汁,虾黄浓郁[75][76] - 蒜蓉粉丝蒸、椒盐、油焖等做法可释放多层次鲜美[77]
卖爆了!一年狂揽近760亿元!火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央视新闻· 2025-08-09 00:39
螺蛳养殖与加工 - 柳州柳江区里高镇采用流动水养殖技术提升螺蛳品质和产量,一年可养两季,螺蛳苗4个月成熟,带动100多位村民参与养殖和加工 [1] - 柳州海吉星农贸市场有30家螺蛳加工店,日均鲜螺销量达1000斤/店,日均加工交易总量高达50000斤 [3] - 螺蛳加工产品包括鲜螺和去壳晒干的螺肉,后者可整袋销售 [3] 螺蛳粉产业链 - 螺蛳在螺蛳粉制作中用于熬制汤底和作为配菜,提升口感 [5] - 2024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 [5] - 全国螺蛳粉实体店达4.9万家,预包装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小龙虾价格像坐“过山车”,餐饮品牌如何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09
小龙虾价格波动 - 2025年6月6~8钱青虾、炮头青虾均价跌至历年最低值17元/斤、29元/斤,较1月分别下降66.7%、65.1% [3] - 6月下旬价格反转,7月6~8钱青虾、炮头青虾均价上涨至35元/斤、55元/斤 [3] - 价格波动对小龙虾门店营收造成冲击,行业面临赛道成熟与价格波动双重挑战 [3] 产业链发展 - 小龙虾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养殖端与餐饮端协同发力推动全产业链延伸 [4][6] - 产业呈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特征,产值比重约2:1:7,第二产业(加工、饲料等)竞争激烈 [6] - 预制菜赛道升温,国联水产(小霸龙)、安井食品(洪湖诱惑)、颐海国际(筷手小厨)等布局C端电商 [7] - 调味料市场受追捧,美鑫食品、海天味业、仟味高汤等企业入局 [7] 餐饮端特征 - 全国超80%小龙虾品牌门店规模在10家及以下,规模化程度低 [8] - 区域化特征显著,湖北(肥肥虾庄)、安徽(边虾王)、广东(松哥油焖大虾)等地品牌深耕本地市场 [10][11] - 部分品牌如肥肥虾庄向全国扩张,已在合肥、深圳、西安等地开设直营店,覆盖社区、商圈等多类型选址 [11] 产品与模式创新 - 口味创新涌现酒醉、糖醋、芝士等地域特色产品,"小龙虾+"策略(如结合烧烤、火锅)打破季节性限制 [12][13] - 品质化路线兴起,肥肥虾庄采购8钱以上活虾(高于市场5钱标准),强化供应链时效 [13] - 场景创新如肥肥虾庄打造黄鹤楼联名店、樱花主题店,形成武汉地标IP [14] - 渠道转向线上线下结合,品牌通过直播、跨界联名、自有小程序实现年轻化 [14] - 自助模式在上海、广州等地试点,但连锁化程度低且人均消费较高,可持续性待验证 [15] 历史发展阶段 - 养殖端:从20世纪30年代引入自然繁衍,到70年代人工养殖试验,90年代稻田模式推广,2010年后进入技术多样化与产业链完善阶段 [6] - 餐饮端:60年代前作为饲料,80年代后消费兴起,2010-2018年品类爆发,2018年至今品牌化深耕跨区域与供应链建设 [6]
40分钟钓出26尾虾!新会钓虾比赛热闹开竿!
南方农村报· 2025-08-08 06:03
活动概况 - 新会区于8月8日举办虾产业主题文化系列活动钓虾比赛 地点为三江镇常盛陈皮庄园·听枫钓虾场 活动以虾为媒介、以钓会友 是践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体现 [2][3][6] - 活动通过钓虾比赛促进产业与文旅融合 专业组选手伍家辉在40分钟内钓获26尾南美白对虾 获得冠军 [43][44][45] - 活动有效提升新会虾产业品牌影响力 推动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场景建设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49][50][51] 陈皮产业规模 -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新会柑种植户超7000户 新会陈皮商事主体超1500家 2024年产值达261亿元 [7][8][9] - 新会区提出陈皮庄园新业态 涵盖综合发展、研发加工、科技种植、文化窖藏、生态文旅五大类型 18家陈皮庄园获官方授牌 [18][19][22][23][25] 对虾产业规模 - 南美白对虾产业为新会区重点产业 是广东省重要产区及珠三角加工贸易基地 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超55亿元 [10][11][12][13] - 对虾产业园聚焦种苗培育、智能化养殖、深加工、预制菜研发及文博展示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11][12] 产业融合战略 - 新会区深化陈皮+对虾双产业战略 三江镇凭借水陆双廊区位优势 成为两大产业园战略交汇点 [15][16][17] - 常盛陈皮庄园作为产业融合样本 种植80亩新会柑 配套文化展示厅及钓虾、露营等休闲项目 实现农业与旅游深度结合 [33][35][37][38][39][40] 区域农业地位 - 新会区凭借两江汇聚地理优势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菜篮子基地 现场为2家水产企业颁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牌匾 [26][27][28][29][31]
小龙虾价格一路坐“过山车”,餐饮品牌如何突围?
新浪财经· 2025-08-08 03:56
文 | 红餐网 在2025年上半年的4—5月,消费者还沉浸在几十块钱就能凑齐一桌小龙虾的"小龙虾自由"的快乐之中,到了6月下旬, 小龙虾的价格开始由低走高。 每年春夏之交,总会掀起一股小龙虾的消费风潮,但小龙虾今年的价格起伏却格外扎眼,仿佛坐上了过山车。 湖北省虾谷360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6月6~8钱(1钱=5克)青虾、炮头青虾的均价跌至历年最低值,分别为17元/斤、 29元/斤,较2025年1月均价分别下降了66.7%、65.1%。但从6月下旬开始,小龙虾行情陡然反转,价格节节攀升。截至 小龙虾市场价格的波动,也给小龙虾门店的营收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在小龙虾赛道逐渐成熟,小龙虾菜品已经成为各类 型餐厅"必备菜品"的现状下,小龙虾产业又将何去何从?未来哪些方向将成为赛道的增长突破口?品牌如何在价格波动 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为了让餐饮从业者更全面深刻地洞察小龙虾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5》以专门章节对小龙虾赛 道进行了深度解析。 1.小龙虾养殖转型激活全链条,预制菜赛道持续升温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小龙虾产业不断升级进化,在历经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后,当前已经进入转型 升 ...
虾业遭关税冲击,印尼瞄准中国市场
环球时报· 2025-08-07 22:50
美国关税影响 - 美国对印尼所有输美产品征收关税从32%降至19%但仍造成严重冲击 [1] - 美国订单锐减导致印尼虾农扩建计划搁置 从业者急切寻找新市场减少对美依赖 [1] - 美国市场占印尼虾类出口额60% 去年对美出口额达16.8亿美元 [1] 产业数据影响 - 19%关税可能导致印尼虾类出口总量下降30% 威胁约100万从业者生计 [1] - 美国去年进口印尼渔业产品总额19亿美元 占印尼渔业出口总额32% [1] - 美国年消费水产品超50万吨 对虾类等水产品需求呈上升趋势 [1] 市场竞争格局 - 厄瓜多尔作为全球最大养殖虾生产国 凭借15%对美出口关税占据明显价格优势 [1] - 在关税冲击前中国仅占印尼虾类出口的2% [2] - 美国买家在关税政策宣布后大规模取消订单并推迟采购 [2] 市场转向策略 - 印尼虾业选择将目光转向中国、中东、韩国以及欧盟等市场 [2] - 印尼虾农协会代表团赴广州与中国进口商、餐饮企业及电商平台洽谈 [2] - 中国年进口虾类约100万吨 若获得20%份额就能重塑行业格局 [2]
价格大降!网友:爱了爱了
搜狐财经· 2025-08-07 03:38
虾类产品价格动态 - 上海市场8月迎来竹节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虾类产品大量上市,价格处于全年低谷 [1] - 基围虾当前价格每斤22元,较冬季每斤35元下降约37% [3] - 草虾当前价格每斤35元,较冬季每斤80多元下降超56% [3] - 大头虾当前价格每斤28元,较冬季每斤50多元下降约44% [3] 价格下降驱动因素 - 夏季水温适宜虾类生长,养殖过程无需额外加温导致成本降低 [3] - 本地虾近期集中上市,运输距离缩短使运费相应减少 [3] 市场销售特征 - 农贸市场水产摊位将虾类产品陈列于显眼位置以促进销售 [1] - 当前虾类价格较冬季普遍便宜约50% [1]
镜观·回响丨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共同富裕
新华网· 2025-08-07 02:01
共同富裕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1] - "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1] -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1] 乡村产业发展 - 宁夏固原市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建成130余个种植基地,面积达50万亩,年产量200万吨 [7] - 山东涛雒镇发展海洋经济,形成水产养殖、加工、种业和海洋牧场产业链 [9] - 海南扩大大叶茶种植规模,将其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11] - 云南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67.9万亩,2023-2024年产季产量5.8万吨 [13] 区域协调发展 - 汕汕高铁贯通后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15个城市 [15] - 京投装备河北京车基地采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模式,拉动当地就业和经济 [15] - 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形成,覆盖周边省会城市2.5小时经济圈和主要城市群4-6小时经济圈 [18] 边疆特色产业 - 西藏江孜县发展藏毯产业,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 新疆乌苏市引进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鼓励农民种桑养蚕 [21] - 广西靖西市绣球产业向市场化转型,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 [24] 医疗资源共享 - 江苏海安市建立医共体,与长三角高校医院合作提升医疗水平 [17] - 横琴口岸设立便捷通道,澳门居民可携带300余种动植物产品进入合作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