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信息

搜索文档
东莞低空经济的“四大区域支点”,雏形已现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02:25
东莞低空经济发展战略 - 东莞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引擎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四大区域差异化布局五大应用场景[1][3] - 南城聚焦"低空+物流配送",结合数字经济优势构建"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产业生态"体系,并推动"湾区数谷"项目[4] - 松山湖主打"低空+文旅应用",整合无人机产业链企业与景区资源开发低空观光、航拍等特色项目[4] 区域差异化布局 - 水乡经济区定位"低空+跨城运输",利用地理优势打造大湾区"1小时低空通勤圈"关键节点[4][5] - 洪梅发展"低空+产业制造",覆盖无人机研发设计至整机组装全环节,推动与智能制造等产业融合[6] - 谢岗专注"低空+高空作业",以无人机替代传统高空清洁模式,渗透幕墙、光伏等工业领域[6] 产业协同与城市竞争力 - 低空经济联动东莞传统产业升级,如装备制造企业研发高空作业平台、软件企业提供管理系统[9] - 东莞凭借"制造+科创+物流"综合优势,有望在大湾区低空经济版图中占据枢纽地位[9] - 四大区域形成"应用—研发—制造—服务"生态,避免同质化竞争发挥各自不可替代性[7][8]
ST金一摘帽启新程:转型价值获机构认可,金融科技释放增长潜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4:36
公司转型 - 公司股票简称由"ST金一"恢复为"金一文化",标志着风险出清工作圆满完成并实现"摘帽" [1] - 公司从传统黄金珠宝零售业务向软件信息领域战略转型,2025年4月成功收购金融软件企业开科唯识控制权 [1] - 开科唯识是金融软件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国内近300家金融机构,对18家大型国有及股份制银行覆盖率达83%,城商行覆盖率达70% [1] 技术优势 - 开科唯识自主研发"开基客群经营AI中台"与"识务AI军师"系统,实现从客户洞察到精准营销的全链路闭环 [2] - 公司作为金融信创国家队成员,技术优势将随央行数字货币场景建设推进进一步凸显 [2] - 背靠海淀区产业生态资源,公司有望在金融科技与实体产业融合领域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 [2] 行业认可 - 13家金融央国企在"科技金融大文章"主题座谈会上热议公司转型实践 [2] - 公司转型为金融央国企赋能企业发展提供了鲜活经验和经典案例 [2] 未来发展 - 公司摘帽后品牌价值修复与金融机构协同效应释放,将在金融科技新赛道开启高质量发展 [3] -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开科唯识在智能营销、数据治理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将为公司开辟新业绩增长点 [1]
【财经分析】10块钱门票,万亿级家底!数据揭秘“苏超”刷屏真相
新华财经· 2025-06-09 05:15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现象 - "苏超"赛事热度超越欧冠决赛 国内社交网络玩梗文化推动其成为新顶流 [1] - 赛事上座率达2.2-2.6万人/场 票价仅10-20元 主要由企业赞助和城市补贴支撑 年费用约千万元 [4] - 516名参赛球员中仅29名职业球员 其余来自学生、教师、程序员等职业群体 [1] 江苏省经济基础 - 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 增量全国第一 13个地级市GDP均超4500亿元 实现"城均破万亿" [5][8] - 经济均衡发展消解城市强弱对立 形成"江苏自信"的竞争氛围 [8] - 南通打造"616"产业体系 培育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11][12][13] 重点城市产业格局 南通市 - 家纺产业链评分92分全国第一 拥有1.5万家企业 63家高新技术企业 罗莱家纺等上市公司 [15] - 船舶制造规模占全国1/10 海工制造占1/4 产业链评分90分 聚集中远海运川崎等龙头企业 [20] 南京市 - 电力自动化设备产业链评分90分 6个细分节点全国第一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值1932.58亿元(+10.6%) [20][24] - 软件信息产业评分90.66分全国第6 拥有12万家企业 近三年年均专利申请超1.6万件 [27][29][33] 盐城市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9倍 悦达起亚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 [37][40] 镇江市 - 眼镜片年产量4亿副 占全国75% 全球50% 眼镜片模具等细分领域全国第一 [42][47] 宿迁市 - 白酒产业评分84.51分全国第13 产值占江苏近80% 拥有洋河股份等数十家酒企 [48][49][52] - 候车亭产业全国第一 聚集500多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53] 徐州市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年产值超2000亿元 全国市场占比超20% 相关企业超1万家 [56] 泰州市 - 船舶制造产业评分87.92分全国第4 造船完工量超千万载重吨 [61][63] 淮安市 - 岩盐储量1300亿吨世界第一 盐矿产业评分全国第一 [67] 连云港市 - 非金属矿产评分88.6分全国第一 水晶产业全国领先 5个石英细分领域第一 [68][71] 扬州市 - 杭集镇年产牙刷75亿支 全球市占率1/3 形成4000家企业集群 年销售300亿元 [78] 苏南三市产业优势 苏州市 - 2024年GDP达26726.98亿元 电子制造服务产业评分93.11分全国第一 产值1.43万亿元(+9.2%) [81][84][86] - "1030"产业体系覆盖10大集群30条产业链 生物医药等领域评分均超85分 [81][89] 无锡市 - 装备制造业十余个细分节点全国第一 2024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占全省50% [92][95]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望2025年破万亿 [95][100] 常州市 - 绿色能源产业评分88.36分全国第10 2024年产值7200亿元 聚集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 [100][102] - 碳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先 蜂巢能源等本土企业走向全球 [100]
深圳推出20条举措力促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2030年数字贸易比重提高至50%
深圳商报· 2025-06-03 22:43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深圳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比重提高至50%以上 [1] - 到2035年该比重进一步提高至55%以上 [1] 重点发展领域 - 促进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创新发展 包括数字技术贸易 数字产品贸易 数字订购贸易 [2] - 巩固提升数字技术贸易 数字产品贸易 数字订购贸易优势 [2] - 加快在国际运输 短缺专业服务 国际金融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2] - 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 高端制造业 离岸贸易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2] 具体措施 - 在前海 河套等区域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 [1] - 编制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研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指引 [1] - 探索为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数据跨境传输"绿色通道" [1] - 吸引外资企业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 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2] - 以南山科兴科学园 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为载体打造数字创意产业园区 [2] - 拓展文博会平台功能 增设数字创意产业展区 [2] 产业基础 - 深圳服务贸易2024年进出口总额超1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3] - 培育了华为 中兴 腾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 - 已搭建完善的服务营销网络和服务供给体系 [3]
南京服务业一季度稳健开局前景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10
南京服务业一季度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南京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至3254.06亿元,为全市经济回升提供强劲动能 [2] - 软件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国际物流枢纽能级跃升、文旅消费市场全面升温构成现代服务业体系三大支柱 [2] 软件信息产业 - 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3.8%,互联网相关服务业增速达25.7% [3] - 南京拥有85万从业人员和3600余家重点涉软企业,覆盖基础软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3] - 软件谷及6个省级以上重点软件园区构成产业版图,拥有超500个创新载体 [3] - 3月12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提出重塑竞争新优势等六大举措 [4] 交通物流枢纽 - 一季度推进南京北站、龙潭港自动化码头、禄口机场T3航站楼等重大项目 [5] - 全市集聚221家交通规上企业,占全省30%货运代理企业和26%高端航运服务企业 [6] - 玉湖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华东一级冷链物流枢纽,将形成长三角冷链配送网络 [6] - 实施7个港口航运项目,推动龙潭等港区深水化,形成7万吨级为龙头的泊位结构 [6] - 优化国际班列布局,1-2月入境过夜游客达7.7万人次同比增长48.7% [7][9] 消费市场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1亿元同比增长7.5% [8] - 引入80余家品牌首店,京东MALL南京首店提供3万平米商业空间和6大主题体验区 [8] - 1-2月接待游客3590万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总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0% [9] - 拥有3家国家级、5家省级和27家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数量居全国前列 [9]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5000多所院校及社会机构提供数智化产品
海南日报· 2025-05-26 01:09
公司概况 - 新道科技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三亚,专注教育科技和教学服务,面向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提供数智化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2] - 公司已在新三板挂牌,入选海南上市企业后备库一级库,是软件信息行业龙头企业 [3] - 拥有各类专利及著作权超过180项 [3] 业务范围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沙盘实验室、大模型训推一体化平台、"Econ-MGT"经济学学科大模型、"精智"工业互联网数智工厂实训平台等 [2] - 产品主要用于教学支撑,帮助教师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3] - 业务分为工科业务、商科业务和企培社培业务三大方向 [4] 市场覆盖 - 与全国超过5900所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及社会机构合作 [3] - 合作院校包括国内超84%的本科院校和89%的高职院校 [4] - 联合培养学员超过780万人 [3] - 在海南累计产值超30亿元 [3] 发展战略 - 倡导产教融合,已与近500所院校联合开设产业学院 [3] - 2020年开始推进数智化人才培养,扩展至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和供应链管理等学科 [4] - 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满足中资出海企业人才需求 [5] - 参与国家主导的教育项目,如与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 [5] 经营成果 - 成立14年来营收保持稳定增长 [4] - 金融EPR沙盘课程占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相关课程的70% [2] - 与湖南科技大学连续合作19年,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5] 区域布局 - 在全国设有29家分公司 [4] - 选择三亚作为总部,受益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优惠政策 [4] - 通过海南省级数智财经商贸现代产业学院为海南产教融合注入新力量 [3][4]
高淳发布百万元揽才政策
新华日报· 2025-05-25 20:11
人才政策升级 - 高淳区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重点支持应用型人才的若干措施(试行)》,形成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的"2 0版本"政策矩阵 [1] - 新措施从优化支持范围、校地合作、引育机制、服务质效四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将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软件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4+2"主导产业纳入支持范围 [1] - 人才来淳创办企业可享受最高100万元项目资助和150万元贷款贴息 [1] 校地合作与产业融合 - 高淳区人民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签订服务乡村振兴合作协议,覆盖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等领域 [2] - 高淳经济开发区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 - 全区坚持"政策引才、平台聚才、生态留才",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2] 人才引进成效 - 截至今年4月,全区集聚国家级人才1人,引进培育省、市、区级人才403人,应用型人才总量突破6万人 [2] - 依托"紫金山英才 高淳计划",累计资助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人才165人次,人才企业总营收超20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 [2]
ST金一全面战略转型 依托开科唯识聚焦AI和大模型技术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1:1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74.03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3.97万元 [1] - 公司实现了重整后的稳定过渡 [1] 公司战略与未来发展 - 公司将通过分条线管理推进业务板块稳健运营 [1] - 提高软件信息服务业务的综合服务能力 聚焦AI和大模型技术发展 [1] - 优化黄金珠宝业务管理 零售业务板块深度整合 [1] - 规范公司治理 持续提高治理水平 重视投资者关系建设 加强市值管理 [1] - 在组织架构、业务条线、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调整 明确未来发展路径 [1] 收购与战略转型 - 2024年启动收购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兑现向科技技术方向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 [1] - 2025年4月完成收购交割 开科唯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 [1] - 借助国资背景和海淀区资源优势 开启从黄金珠宝行业向软件信息领域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 [2] 行业与收购标的 -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 开科唯识成为推动金融领域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2] - 开科唯识以大模型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 围绕金融场景构建多种智能化解决方案 [2]
以“创新之核”为引擎 赋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4-28 21:49
通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2024年全年招引落地科创项目27个,其中10亿元项目1个,实现创新成果与 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厚植人才沃土 作为淮安市"创新之核"建设的核心引擎承载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产业发展办公室紧扣《江苏省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以党建引领、产业布局、创新生态、人 才强基"四轮驱动",系统推进科技服务、软件信息等领域突破升级,为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 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锻造红色引擎 激活创新内生动力 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以组织力赋能创新力。淮安市经开区通过成立软件园党群服务中心,实 现35家企业党组织覆盖约505名党员,构建"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到一线"的立体化党建网络。 淮安经开区推动易云科技创新打造"易云E红"等党建品牌,依托"科创大讲堂""送学进企业"等活动强化 思想引领,推动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交叉任职",将党建目标与产业发展目标同频共振。其中,江苏捷 达交通工程集团等企业以"支部建在项目上"为抓手,实现党建与业务齐头并进,形成"红色动能"驱动高 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构筑创新矩阵 释放产业聚变效应 瞄准新型材料、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