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制造

搜索文档
SpaceX拟以4000亿美元估值启动募股
快讯· 2025-07-08 19:01
SpaceX估值与募股计划 - 公司正筹划通过新股发行与内部股份转让交易,目标估值约4000亿美元 [1] - 当前估值较2023年12月股票回购峰值3500亿美元显著提升14% [1] - 若达成目标估值,公司将与家得宝、帕兰提尔等全球顶级上市公司市值相当 [1] 行业地位比较 - 4000亿美元估值将使公司进入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列 [1] - 非上市公司中估值表现突出,接近部分顶级上市公司水平 [1]
马斯克反对无效,美国会拨款近300亿生产传统登月火箭
凤凰网· 2025-07-02 01:10
美国航天政策与拨款 - 美国参议院通过预算调和法案,为NASA"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追加100亿美元拨款 [1] - 追加资金将用于生产更多SLS火箭(41亿美元)和建设"月球门户"空间站(26亿美元) [3] - 法案与特朗普5月提出的逐步淘汰SLS计划相悖,显示政策转向 [3] SLS火箭争议 - SpaceX CEO马斯克批评SLS火箭不可重复使用,称每次发射相当于"炸掉一枚价值十亿美元的火箭" [2] - NASA数据显示SLS每枚火箭重复生产成本接近25亿美元,已累计投入240亿美元 [2] - 主要承包商包括波音、Aerojet Rocketdyne(L3哈里斯旗下)和诺斯罗普·格鲁曼 [2] - 艾萨克曼质疑SLS长期价值,认为不适合频繁月球/火星任务 [2] 其他航天项目拨款 - 7亿美元用于开发火星通信轨道器 [3] - 12.5亿美元用于国际空间站延长运营 [3] - 3.25亿美元拨给SpaceX研发国际空间站脱轨飞船 [3]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航天巨头(波音等)获得政策支持,与SpaceX形成竞争 [1][2] - 特朗普撤回对艾萨克曼的NASA局长提名,显示与马斯克关系恶化 [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产品亮相第55届巴黎航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12:1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参展情况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中国航天科技实力 包括长征六号甲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首次在国际航展展出 [1] - 展品涵盖长征二号丁 长征三号乙 长征六号甲 长征八号 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模型及东方红三号E全电推小型通信卫星模型 [1] - 通过视频和多媒体介绍探空火箭 通信卫星 遥感卫星产品及应用 以及北斗导航 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 深空探测和国际合作等领域发展 [1] 新型运载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为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 是中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 可满足卫星多样化密集发射需求 [3] -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采用单芯级串联构型 具有简单可靠和任务通用性好特点 提升太阳同步轨道入轨能力和低轨多星座组网能力 [3] - 长征十二号将单芯级液体火箭运载能力和大整流罩包络提升至新台阶 完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3]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成果 - 长城公司完成商业发射101次 发射74颗国际商业卫星(含14次通信卫星在轨交付和5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及261颗国内商业卫星 [5] - 提供52次搭载发射服务 将29颗国际载荷(含2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和127颗国内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5] - 公司作为中国航天国际化平台 整合各类资源 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和更先进的产品与服务 [5] 巴黎航展背景 - 巴黎航展创办于1909年 每两年举办一次 是世界规模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国际航空航天展会之一 [5]
五名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05 21:36
产业工人与制造业发展 - 中央企业产业工人队伍涌现出一批大国工匠 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1] - 5名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在记者见面会上分享弘扬工匠精神的实践经验 [1] 航天科技领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数控车工何小虎解决75项火箭发动机研制难题 申请25项技术专利 [1] - 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关键零件喷嘴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头发丝的1/20以内 [1] 高铁制造领域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累计铺设高铁线缆3500万米 紧固螺栓8000万个 生产6122辆高铁 [2] - CR450动车组样车于2024年12月29日发布 标志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 [1][2] 重型装备制造领域 - 中国一重集团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独创53种锻造方法 攻克数十项"卡脖子"技术 [2][3] - 参与世界最大单机容量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及核电机组关键部件制造 [2] 能源行业 - 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5亿吨 占全国同期总产量1/3 实现从"一油独大"到"油气并举"转型 [4] - 国家电网山东公司开发三项无人机巡检技术 实现特高压线路巡视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 [4]
“高职毕业”的火箭工人成25项“专利达人”,高铁女工见证中国高铁领跑……这些央企匠人定义 “工匠精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4:1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何小虎表示,现代化的火箭发动机制造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更高,需要具备产品加工技能、完善知识体系、总结分享能力以及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 [1][3] - 航天科技六院推进"卓越产品行动"后,工作现场应用智能化加工单元、自动化生产线、光学检测等先进制造手段,发动机制造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3] - 何小虎从2013年开始撰写技术论文,到2024年已申请获得25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均来自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攻关和创新总结 [4] 高铁技术创新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铁工人姚智慧参与CR450动车组生产试制,该车型试验速度达每小时450公里,运营时速400公里,具有更高速、更安全、更节能、更智能、更舒适等特点 [5][6] - CR450动车组采用"鹰击长空"流线型方案,通过87个外观方案筛选和100余次模拟仿真分析及风洞试验,最终使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 [7] - 噪声试验团队测试300多种降噪方案,采用分车、分区、分频的降噪方式,定制化开发降噪结构和材料,使整车客室内部噪声降低2个分贝 [7] - 车体焊接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焊接变形量更小、质量更高,转向架侧梁、横梁、构架三大工序机械手焊接全覆盖,自动焊接率上升至90%以上 [7] 产业工人转型 - 何小虎认为,在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产业工人需要全面提升素质,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人,实现从"手艺人"向"智造者"的蜕变 [4] - 姚智慧和团队在CR450动车组线束布局中采用三维电气模型规划和AI技术线号识别,精准高效完成全车线束铺设,确保每根线零隐患、零差错排布 [6]
【航天造锥形套管开始批量供货】5月15日讯,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康本公司电力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22万伏锥形套管向杭州一合资企业批量供货,标志着该公司产品正式进入国际市场。康本公司生产的22万伏锥形套管产品主要用于架空输电线路。
快讯· 2025-05-15 02:54
公司业务突破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康本公司实现22万伏锥形套管向杭州合资企业批量供货 [1] - 该公司电力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 产品正式进入国际市场 [1] 产品应用领域 - 22万伏锥形套管产品主要用于架空输电线路 [1]
一季度434.8亿元合同投资,贵阳贵安招商“秘诀”是啥?
搜狐财经· 2025-05-08 02:05
招商引资成果 - 一季度贵阳贵安新签约项目143个,合同投资额434.8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开门红" [1] - 重大项目包括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天兵科技捆绑式重型火箭总部基地、经开区奇瑞贵阳基地LCV项目、息烽县希诚年产4700吨单壁及寡壁碳纳米管项目 [1] - 3月1日低空经济产业发布会签约20个项目,金额达106亿元 [5] - 3月29日"5+3"重点拟招项目集中签约活动落地四个重大项目 [5] 招商策略与活动 - 市投资促进局制定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4] - 1月20日举办新春茶话会,与15家商协会共商发展 [4] - 1月26日邀请13位黔籍返乡企业家开展招商推介 [4] - 采用产业链招商、算力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聚焦重点产业和区域 [4] 项目进展与投资 - 南明区向黔生态食品研发生产总部项目一期投资0.4亿元,计划6月投产,年内实现工业产值8000万元 [5] - 开阳县"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开工,为贵阳市首个百亿级项目,投产后将提升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竞争力 [6] - 1-3月贵阳贵安50个省级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7.1亿元 [6] 营商环境优化 - 贵阳市政务大厅设置快捷即办专区,74个事项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3-5分钟 [8] - 发布"爽爽办"事项清单,优化办事流程 [9] - 推出"联合云勘验"新模式,助力小微餐饮企业快速落地 [10] - 上线"贵人智办"AI助手,推动政务服务智慧化 [11] - 印发《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实施细则》,实现审批服务效能提升 [11] - 出台二十条政策措施,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服务清单,启动"五帮"专项行动 [11] 企业反馈 - 天兵科技副总裁罗毅称赞贵阳各级政府高效办事效率和良好营商氛围 [12]
一名“90后”航天人的成长记:一路“敲螺丝”,望“玉兔二号”上月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5-03 05:43
航天科技行业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在探月工程中承担重要角色,参与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的总装工作 [2] - 对接机构被称为"太空红娘锁",用于在太空中连接航天器,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4] - 航天产品研发分为预研、初样、正样几个阶段,员工从预研产品开始学习逐步提升能力 [7] 航天器制造技术 - 对接机构由12把对接锁组成,每把对接锁包含100多个零件 [5] - 装配流程已实现数字化,新型号使用电脑比照设计图装配,熟练型号则直接使用"脑中的图纸" [6] - 航天器制造面临装配精度要求高、试验中变形等技术挑战,需要在预研阶段解决 [6] 航天人才培养 - 新一代航天工人需要具备对产品的理解、装备思维和持续学习数字化等新技术的能力 [10] - 航天人培养采用师徒制,新人从学徒做起逐步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7][10] - 航天领域型号迭代快,每个新项目都带来新挑战,要求技术人员持续学习 [10] 航天项目进展 - 嫦娥四号任务中"玉兔二号"月球车于2019年1月3日成功驶抵月背表面,1月10日结束"午休"被唤醒继续探测 [7] - 中国空间站建造期间航天人面临巨大工作压力 [10]
砥砺奋进书写时代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4-29 22:07
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力支撑 [2] - 一重集团桂玉松通过精密深孔加工技术(精度达头发丝粗细)守护中国制造品质 [2] - 中铁大桥局秦环兵从测量学徒成长为首席技师,推动桥梁建设技术突破 [2] - 江丰电子靶材全球出货量占比超40%,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首都航天机械刘争见证航天制造业从"追赶"到"并跑",强调产业工人对转型的关键作用 [3] - 安天科技李柏松聚焦网络安全威胁对抗,支撑数字经济与网络强国建设 [4] 工会与职工发展 - 上海市总工会朱雪芹工作室9年累计接待职工法律咨询超2.5万人次 [6] - 广州铁路局胡双红35年工会工作经验,推动职工权益保障与服务创新 [6] 技术突破与行业标杆 - 江丰电子靶材技术迭代20年,成为全球一流芯片企业首选供应商 [2] - 中铁大桥局测量技术助力擦亮"中国桥梁名片" [2]
大国工匠 | 刘争:把每一个零部件做到极致 一如既往争下去!
央视网· 2025-04-29 03:57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刘争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航天产业融合,解决航天零部件加工难题,带领团队取得诸多成果,体现航天人拼搏精神 [1][7] 刘争个人信息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主任工艺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艺师 [3][7] -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军工人”“数控专家”等称号 [1][9]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受柳百成院士话语指引投身航天制造 [9][11]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情况 - 我国唯一现役载人运载火箭,安全性评估值达0.99996,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是全球最安全载人火箭 [4] - 外表无变化但一直在升级,每个零部件追求极致以确保发射万无一失 [3] 刘争工作成果 - 开发自动测量补偿加工方案,使我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大型整体壳段壁厚百分之百合格,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 [22][24] - 带领团队实现中国首个面对称异型航天器100%五轴数控加工、攻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喷管内壁加工难题等 [28] - 承担国家部委等重大课题37项,获得12项国家专利 [28] 刘争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式 - 火箭薄壁精准加工是制约生产效率和精度的难题,传统加工需人工测量和补偿 [13][16] - 进行十几种装夹方案、上百次实验,失败后通过打篮球解压,最终成功开发自动测量补偿方案 [18][20][22] 刘争的新研发 - 研发新一代加工装备移动加工机器人,将改变航天大型部件加工难题 [26] 刘争代表的航天人精神 - “争”体现工作状态和航天人精神,梦想是星辰大海,要一如既往地拼搏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