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贸易

搜索文档
交易已清零,中方不肯掏钱买了!特朗普毫无办法,叫嚣要拉上27国对中国加税100%
搜狐财经· 2025-09-13 03:34
中国对美国能源进口变化 - 中国对美国能源进口量降至近零水平 包括原油 液化天然气和煤炭 创五年新低[1] - 自3月起停止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 6月起美国原油订单归零 煤炭进口从百万吨级降至每月不足一吨[3] - 此次清零不同于2019年贸易战时期 属于结构性转变而非短期波动[1][3] 能源贸易格局重构 - 中国能源进口体系进行全景重构 沙特 俄罗斯 卡塔尔 澳大利亚和非洲成为新主力供应国[3] - 俄罗斯能源价格因俄乌冲突大幅下降 中国顺势扩大采购规模[3] - 国内天然气产量持续提升 管道气从俄罗斯和中亚进口飞速增长[5] 关税政策影响 - 中国自2月起对美国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关税 导致美国能源产品竞争力下降[3] - 尽管8月中美会谈承诺暂停24%关税 中国买家继续下调美国产品采购[5] - 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并拉拢27国联合制裁 但未能改变中国进口格局[1][5] 美国能源行业影响 - 美国能源出口企业面临无法弥补的市场空白 新开发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原油出口计划接连延期[5] - 美国能源公司转向日本 韩国和东南亚市场 但这些市场体量远小于中国[5] - 若中国长期不下订单 美国企业可能面临减产甚至关门风险[7] 战略调整与应对 - 中国对非法单边制裁持强硬态度 强调能源安全依靠多元布局和全球合作[7] - 中国对稀土产品实施全流程追踪管理 美国自给自足计划难以弥补产能缺口[5] - 欧洲和亚洲国家不愿为美国火中取栗 拒绝完全配合对中国的能源制裁[7]
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新华网· 2025-09-02 04:02
能源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 - 促进能源领域联合项目实施 包括新建和升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 根据各方优先发展方向促进投资合作 [1][3] - 按照互利条件开展务实合作 扩大能源领域投资合作 [1][3] 科技创新合作重点 - 开发和运用先进能源技术 吸引科研机构开展能源研究 [1][4] - 具体合作涵盖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维护 能源贸易 项目投资建设运营 设备供应和技术交流 [1][4] 专业能力建设举措 - 加强能源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合作 创造经验知识交流有利条件 [1][4] - 中方倡议2030年前实施高水平联合研究项目 举办研讨会和培训计划 [4] 合作战略目标 - 维护能源安全与市场稳定 推进公正能源转型 提升人民福祉和生态环境保护 [3] - 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7 确保可负担可靠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供应 [3]
135万吨降到1吨!中美谈了三次白谈,特朗普手里的牌反而越来越少
搜狐财经· 2025-09-01 07:43
中美能源贸易现状 - 中国自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自3月起降至零[1] - 中国自美国进口原油自6月起降至零[1] - 中国自美国进口煤炭从1月135万吨暴跌至5月后每月不足1吨[1] 关税政策影响 - 中国对美国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原油10% 煤炭和液化天然气15%[1] - 关税政策直接消除美国能源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1] 能源供应格局变化 - 中国通过增加俄罗斯原油进口实现能源替代[1] - 俄罗斯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保障中国天然气供应[1] - 中国国内能源产量持续增长[1] 市场结构分析 - 美国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1] - 中国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1] - 日韩市场稳定但增长有限[2] - 东南亚市场以煤炭为主且价格敏感[2] 贸易僵局持续原因 - 中美双方谈判立场存在根本分歧:美方追求短期政治筹码 中方注重长期能源安全[1] - 美国难以找到替代中国规模的能源进口市场[2] - 取消关税涉及政治面子问题[2] 行业影响 - 美国能源企业失去重要收入来源[2] - 中美能源贸易归零局面可能长期持续[2]
美国彻底被印度逼疯,输得很彻底,没想到这些国家真成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8-30 05:33
美印关税摩擦与印度强硬回应 - 印度外长苏杰生强硬回应美国关税措施 称美国可停止购买印度石油制品 强调贸易谈判中不牺牲农民和小生产者利益[1]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自8月27日起对印度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 叠加后整体税负达50% 理由为印度加工转售俄罗斯原油间接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1] - 印度反击美国"双重标准" 指出美国曾鼓励印度进口俄油稳定市场 且欧美仍在采购俄能源 强调对俄能源采购基于自身战略利益[1] 印度国内经济政策调整 - 印度削减商品与服务税种类降低民众负担 对纺织珠宝等出口行业提供退税和融资支持[2] - "印度制造2025"战略加速推进 鼓励跨国公司设厂 电子产业本土化率提升至近40% 苹果三星等巨头积极响应[2] 印度国际贸易多元化战略 - 印度与俄罗斯能源合作深化 推动卢比国际化 与阿联酋签本币互换协议 在南亚试点卢比结算减少美元依赖[4] - 加快与欧盟自贸协定谈判 扩大纺织医药出口 推动与东盟降低关税壁垒 开拓非洲拉美矿产农产品市场[4] - 印中关系回暖 在上合组织框架下达成能源科技等领域多项共识[4]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推高国内生产和生活成本 汽车家电等行业负担加重 引发通胀压力[8] - 外资撤离印度股市 部分制造业企业陷入困境[6] 全球格局变化 - 澳大利亚批评美国违背友谊 巴西与中国加强合作 欧盟加拿大采取报复性关税[8] - 美国印太战略受挫 印度转向多边合作削弱美国区域影响力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强化经济联系[8] - 印度坚持独立立场赢得战略空间 可能推动全球格局向多极化演变[8]
中国从美国能源进口几乎归零
36氪· 2025-08-27 04:13
中国能源进口结构变化 -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三大能源资源(原油、液化天然气、煤炭)总量在7月降至不足1吨 为2019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1] - 液化天然气自3月起进口量为零 原油自6月起进口量为零 煤炭从1月约135万吨骤减至5月后不足1吨 [1] - 此次进口量归零与中美贸易摩擦直接相关 中国将能源采购转向俄罗斯等其他来源国 [1] 能源去美国化动因分析 - 中美贸易谈判持续僵局 美国对华24%对等关税暂停期限延长至11月 但20%芬太尼关税仍维持 中国报复性能源关税同步延续 [2][4] - 俄乌战争推动中国强化能源安全保障战略 通过增强国内产能和采购多元化降低风险 [4] - 国内天然气产量达216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7.6% 管道进口天然气520万吨 同比增长4.8% 主要受益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增量 [5] 能源贸易流向重构 - 中国7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同比增长16.8% 因西方禁运导致俄罗斯原油价格优势显著 [5] - 美国暂未对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加征关税 未构成采购限制因素 [5] - 管道天然气进口增长主要由俄罗斯及中亚供应推动 中国自2022年起停止公布分国别管道数据 [5] 国际市场供需影响 - 亚洲LNG现货价格跌至每百万BTU11美元中段 较6月下旬高点下跌约20% [6] - 中国对高价LNG采购意愿下降 转向低价俄罗斯原油和管道天然气 抑制亚洲LNG价格上涨 [6] - 美国LNG新项目开发可能延迟 因收益预期恶化 或影响2033年后供应前景 [6] - 美国需开拓东南亚新买家市场 但高价格可能阻碍买家聚集 [6]
中国从美国能源进口几乎归零
日经中文网· 2025-08-27 03:20
中国能源进口结构变化 - 7月从美国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总量不足1吨 为2019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自3月起液化天然气进口为零 自6月起原油进口为零 煤炭进口从1月135万吨骤减至5月后不足1吨 [4] - 进口转向俄罗斯资源 7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同比增长16.8% 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520万吨同比增长4.8% [7] 中美贸易政策影响 - 中国维持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煤炭和原油征收报复性关税 对应美国20%芬太尼关税 [5][7] - 中美贸易谈判持续僵持 特朗普政府第二次延长对华24%对等关税暂停期限至11月 [5] - 类似2019年底能源进口归零情况 2020年1月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后进口迅速恢复 [4] 能源安全保障战略 - 推进采购来源多元化 国内7月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 [7] - 俄乌战争后重视能源安全 增加低价俄罗斯原油和管道天然气进口 [7][8] -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推动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增长 2022年后停止公布各国管道进口数据 [7] 全球能源市场影响 - 亚洲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跌至每百万BTU11美元中段 较6月高点下跌约20% [8] - 中国对高价液化天然气采购意愿下降 抑制亚洲市场价格上涨 [8] - 美国液化天然气新项目收益预期恶化 可能延迟最终投资决定 影响2033年后供应前景 [8] - 美国需要确保东南亚新买家 但价格过高难以聚集需求 [9]
前7个月我国对阿盟进出口保持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2:34
贸易规模 - 前7个月进出口总额1.7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3.2% [1] - 7月单月进出口额2453.1亿元 同比增长6.9% [1] - 出口额1355.4亿元连续21个月保持增长 进口额1097.7亿元连续9个月维持在千亿元以上 [1] 能源资源贸易 - 自阿盟进口原油占同类商品进口总量超4成 [1] - 天然气 成品油 金属矿砂进口量均实现增长 [1] - 能源资源进口为供应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1] 机电产品出口 - 对阿盟出口机电产品5576.6亿元 同比增长22% [1] - 占对阿盟出口总值比例近6成 [1] - 机床出口增长50.1% 船舶出口增长49.7% 工程机械出口增长42.1% [1] 农产品贸易 - 农业机械出口增长10.5% 农作物种子出口增长10.4% [2] - 阿曼食用水产品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埃及冷冻草莓进口增长54.7% 黎巴嫩巧克力进口增长38.2% 阿尔及利亚羊毛进口增长12.8% [2] 经贸合作特征 - 连续多年保持阿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 - 双边经济互补性强 贸易结构呈现双向互惠特征 [1] - 贸易合作支持阿盟相关产业发展及现代农业建设 [1][2]
中美谈判前,又有27国向美国“跪了”,特朗普不来看阅兵,先逼中国掏钱做一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8-26 14:31
美欧贸易协定框架 - 欧盟取消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并承诺三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和核能 [1] - 美国将欧盟商品关税上限设定为15% 涵盖汽车和半导体等敏感品类 [1] - 协议包含防止技术流向特定目的地的条款 欧盟承诺购买400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并强调服务于欧洲经济 [1] - 重启经济安全合作机制 包括双向投资审查和出口管制措施 [1] 欧盟内部反应与利益分配 - 比利时首相批评协议不值得庆祝 德国选择党指责欧盟被坑害 [3] - 法国媒体测算显示美国能源商和军火商成为赢家 欧洲消费者和企业承担不利条款 [3] - 欧盟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目标远超美国去年全年1660亿美元出口额 需包揽美国海外全部能源出口 [3] 美国农产品贸易动态 - 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量增加三倍 美国大豆协会称上半年对华出口同比下降39% [3] - 2023-2024年度中国采购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54% 金额达132亿美元 [3] - 美国农民面临化肥农机价格上涨与大跌价双重压力 呼吁取消对华关税 [5] 地缘经济战略布局 - 美国通过美欧协议实施技术围堵 同时以农产品为筹码向中国施压 [5] - 荷兰国际集团评价美欧协议为欧盟的损失控制文件 在欧洲明知不划算情况下被迫签署 [5] - 中国转向巴西采购大豆系市场选择 美国大豆协会承认关税削弱其竞争力 [5] 产业与市场影响 - 德国汽车制造商与法国葡萄酒商对协议不满 担忧失去中国全球最大市场 [5] - 欧盟若跟随美国技术封锁将面临中国市场损失风险 [5] - 美国单边制裁策略面临反噬 农产品作为武器可能优先伤害美国农民 [7]
天海防务: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4:1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8.43亿元,同比增长22.00%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106.69%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88.43%,从-3.01亿元提升至-3485.71万元 [4] - 基本每股收益0.0726元/股,同比增长106.84% [4] 业务板块分析 - 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32.33%,毛利率19.85% [27][31] - 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收入2179.24万元,同比下降66.73% [27][31] - 能源业务收入3320.10万元,同比增长6.85% [27][31] - 国外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233.71% [31] 订单情况 - 船海工程设计业务在手订单金额1.31亿元 [8] - 监理业务在手订单金额4712.41万元 [8] - 建造业务在手订单总额141.43亿元,其中已生效人民币合同26.19亿元,美元合同8308.20万美元 [8] - 报告期内交付海工类船舶22艘,运输船17艘 [8]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2409.78万元 [31] - 与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7][12] - 推进甲醇混合动力江海直达船型、浮式风电安装船舶等新船型研发 [2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49.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3% [4] - 货币资金8.07亿元,占总资产16.29% [33] - 短期借款9.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9个百分点 [33] - 合同资产8.82亿元,占总资产17.80% [33] 子公司表现 - 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 [36] - 上海沃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能源业务收入3321.81万元 [36] - 江苏金海运科技有限公司防务装备业务收入2179.24万元 [36] - 上海佳豪船海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业务收入3629.77万元 [36] 行业与市场 - 公司是工信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 - 具备新船型开发、设计、工程支持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 [21] - 在风电安装平台、起重船等海洋工程船舶研发设计方面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21] - 紧密契合国家"绿色发展"、"一带一路"等宏观战略 [25]
欧盟如何兑现对美的天价承诺?专家:能源采购、投资和国防支出上都有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8-24 09:46
美欧贸易协议框架核心内容 - 欧盟承诺在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 [1] - 欧盟承诺同期向美国战略性行业投资6000亿美元 [1] - 欧盟计划增加自美军事装备采购以促进北约防务合作 [1] 能源采购目标实施挑战 - 液化天然气采购目标面临物理性限制:美国LNG出口终端已满负荷运转,获批项目到2030年才能使出口能力翻倍 [4] - 采购规模要求不切实际:欧盟自美能源年进口额需从2024年785亿美元增长两倍以上 [3] - 基础设施存在瓶颈:原油和天然气液体采购受炼油厂配置和物流限制 [3] - 需求支撑不足:欧盟LNG需求预计2025年达1580亿立方米,2030年降至1270亿立方米 [3] - 采购渠道依赖长期合同:2024年欧盟能源进口中挪威占管道气45.6%,美国仅占LNG进口45.3% [4] 投资承诺执行机制问题 - 欧盟委员会缺乏强制力:投资决策权完全在于私营公司,无法强迫企业投资美国 [6] - 法律权限不明确:协议涵盖投资承诺等超贸易范畴议题,如何整合为具约束力法律文书待观察 [6] - 承诺缺乏具体框架:6000亿美元投资未明确时间部署安排,现有欧盟已是美国证券最大外国持有者 [6] 国防采购承诺矛盾点 - 与欧盟自主防务目标冲突:欧盟计划2028-2034年动用2万亿欧元提升防务能力,防务支出将提高五倍至1310亿欧元 [7] - 采购决策权属成员国:防务采购仍是成员国特权,欧盟无法律授权强制调整各国武器采购计划 [8] - 存在法律采购限制:多项欧盟项目附有"购买欧洲产品"条款,限制使用欧盟资金购买美国武器 [8] - 增量采购规模存疑:2022-2023年欧盟防务支出750亿欧元中63%已流向美国,新增采购必要性待验证 [6] 协议执行风险因素 - 价格波动影响实现:协议以价值为基础,能源价格大涨有助于目标实现,价格下跌则增加困难 [5] - 运输成本计入总额:7500亿美元包含运输成本,运价保持高位将推动接近目标 [5] - 时间框架紧迫:三年协议期无法满足LNG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