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盈峰环境:公司基于战略发展需要设立的子公司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7 11:40
公司战略布局 - 基于战略发展需要设立子公司 围绕主营业务及长远发展规划 [1] - 子公司聚焦环保和智能装备等核心领域 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与拓展 [1] - 通过子公司助力公司在智慧环保方向的创新与升级 [1]
久吾高科钛石膏装备入选江苏“三首两新”名单
新华日报· 2025-08-03 21:47
公司技术入选与认可 - 公司钛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成套装备入选2025年度"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属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1] - 该技术基于"源头治理"理念,采用"膜集成+中和长晶+低温慢烧"耦合创新工艺,构建金属回收—源头减碳—钛石膏高值化完整解决方案 [1] - 技术将钛石膏从固体废物转化为高品质石膏产品,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目标,整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属国内首创 [1] 技术工艺与专利 - 核心技术工艺"膜集成技术+中和长晶技术+低温慢烧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1] - 技术通过组合钛白行业黑泥渣资源化技术和酸性废水酸回收技术,钛收率提升约0.5%,七水硫酸亚铁收率提升约1.5%,减少黑泥中和药剂量 [2] 应用领域与市场推广 - 装备可广泛应用于钛白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产出的高品质石膏产品在建筑建材、陶模、精密铸造等领域有广阔前景 [1] - 公司已在四川、山东、江苏等钛白行业集中地区布局,重点推广至德阳、济南、苏州等10余家硫酸法钛白企业,覆盖20条标准化产线 [2] - 技术形成年消减钛石膏460万吨能力 [2]
德固特“蛇吞象”重组疑点:突击减持藏玄机,实控人退休年龄挑战高风险创业|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7-15 09:02
交易概况 - 德固特拟收购浩鲸科技100%股份 交易价格等详细信息尚未确定[2] - 重组后实控人不变 仍为魏振文[2][3] - 交易属于跨界并购 德固特为环保装备商 浩鲸科技为阿里系旗下云计算公司[2] - 浩鲸科技营收规模为德固特7倍 2024年浩鲸科技营收36.5亿元 德固特营收5亿元[2][5] 交易结构 - 交易将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募集配套资金方式实施[3] - 现金支付部分主要通过募集配套资金实现 具体发行股份数量待标的资产估值确定后公布[8] - 德固特货币资金规模较小 2025年一季度末仅1.93亿元[8] - 交易避开借壳上市监管红线 因控制权未发生变更[10] 股权变动 - 实控人魏振文拟以8折价格向杭州晨启转让德固特5%股份[3] - 杭州晨启为刘晓丹旗下企业 刘晓丹在业内被称为"并购女王"[3] - 转让后魏振文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52.74%[9] - 重组后南京溪软和中兴通讯持股比例可能与魏振文接近[9] 标的公司情况 - 浩鲸科技2003年成立 原为中兴通讯控股子公司 曾在新三板挂牌16个月[4] - 2018年阿里系以12.23亿元收购43.66%股份 并向公司增资1亿元[4] - 公司三大业务体系:电信软件业务、云和AI软件业务、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3] - 国际业务营收占比超过40%[3] - 2024年营收36.5亿元 净利润2亿元[5] - 2023年营收38.61亿元 净利润2.02亿元[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4亿元 净亏损1.33亿元[7] - 目前估值至少46亿元 按南京溪软持股27.83%不亏本退出估算[7] 历史资本运作 - 浩鲸科技2018年启动五年A股主板上市计划[5] - 2021年和2023年两度启动上市辅导 均未成功[5] - 2023-2024年营收徘徊于36-38亿元之间[5] - 若重组交易落地 意味着阿里系可能彻底退出浩鲸科技[5] 股东结构 - 南京溪软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27.8% 持有22,028.23万股[10] - 中兴通讯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27.6% 持有21,864.60万股[10]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79,162.45万股 占比100%[10]
工信部:加快推动完善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标准体系 支撑绿色发展新动能培育
快讯· 2025-06-27 07:23
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 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标准引领 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 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 中低温余热余能高效利用 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制修订 [1] - 加大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 积极推动多种类异质可燃固体废弃物替代燃料 惰性电极 新型催化 绿色合成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等一批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1] - 加快推动完善光伏 新能源汽车 绿色智算 绿色船舶 绿色航空 绿色电力装备 绿色轻工 环保装备等领域标准体系 支撑绿色发展新动能培育 [1]
持续看好广东!比亚迪九元航空等企业负责人分享投资广东心得
搜狐财经· 2025-06-19 09:57
招商会成果 - 2025年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共达成投资项目661个 投资总额3022亿元 涵盖电子信息 新能源 新材料 食品加工 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 [1] 企业投资动态 永道控股集团 - 计划投资20亿在广东建设环保制造基地 将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结合广东农业资源和政策优势发展环保装备领域 [1][4] 浙江亚厦控股有限公司 - 广东文化包容度高 企业从2007年进入广东后逐步成立深圳 广州分公司 2023年成立独立法人公司 已参与深圳 广州 珠海等地标杆项目如横琴会展中心建设 [5][8][9] - 城市更新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企业正积极把握这一机遇 [9] 上海均瑶集团 - 在广州设立九元航空 利用广东作为东南亚桥头堡拓展全球市场 计划建立世界古琴文化交流中心南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12] 宁波高启企业管理咨询 - 在广东有投资额达700亿的重大项目在洽谈中 看好广东在中医药 电子信息 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优势 [13][16] 比亚迪 - 自2009年在粤东西北投资以来解决就业超5万人 将继续加大投资 深汕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一年 比预期缩短30% [17][18] - 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共享 实现产业链 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18]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等主导型项目展示广东在吸引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效 [16] - 广东凭借地理位置 市场潜力和政策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理想选择 [12][16]
实际控制人违规代持股份超7年 凯龙高科信披不准确遭警示
中国经营报· 2025-06-09 03:51
公司治理问题 - 实际控制人臧志成在IPO前替孙巧妹代持150.9334万股股份,价值2659.45万元(按发行价17.62元/股计算),且未在招股书及定期报告中披露,隐瞒时间长达7年 [2][3][4] - 深交所对凯龙高科采取书面警示监管措施,并对臧志成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2][4] - 江苏证监局对臧志成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公司承诺加强合规整改 [5][6] 信息披露违规历史 - 公司高管丁乾坤曾在业绩预告前10日内违规交易股票,被江苏证监局警示并记入诚信档案 [6] - 公司首次预披露招股书(2017年12月21日)前2天签订代持协议(2017年12月19日),但臧志成在招股书中承诺不存在代持行为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44.52%),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3053.67%),扣非净利润-2.80亿元(同比-5257.39%) [7] - 业绩下滑主因:商用车产销量下降、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导致竞争加剧,产品销量及价格双降 [7]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4亿元,因产能利用率下降 [8] - 2025年Q1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2.38%),归母净利润亏损585.97万元(同比+81.83%),扣非净利润亏损1477.22万元(同比+46.89%) [9] 业务结构 - 大气污染治理业务收入占比99.93%(2024年5.78亿元,同比-44.47%),其中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收入5.68亿元(占比98.17%,同比-44.94%) [8] 战略转型 - 布局热管理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产品包括智能热管理机组、高压液流加热模块等,并建设专用生产线及实验室 [9] - 瞄准储能及AI算力需求,计划拓展储能与数据中心热管理领域 [9]
复洁环保亮相2025碳中和博览会,展示绿色能源与高端装备创新成果
证券时报网· 2025-06-08 02:50
公司参展与荣誉 - 复洁环保作为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企业代表参加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展示清洁能源、高端节能装备和双碳综合服务三大赛道创新成果 [2] - 公司荣膺"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的"绿色创新表现奖",彰显其在绿色低碳领域持续创新与核心技术产业化落地方面的突出表现 [2] 绿氢技术展示 - 公司在展会重点展出氢能、热泵和低碳领域最新技术,包括与上海城投水务合作的"城镇污水厂'制氢-储氢-热电联供'全链条中试试验应用研究项目" [3] - 该项目实现全球首个污水厂"绿氢制备—固态储氢—高值利用"全链条应用与循环经济示范 [3] - 公司创新研发的"独立零碳安全电源"产品为展位供电,并设置"氢能手机充电站"供观众使用 [3] 区域协同与绿色燃料布局 - 公司在杨浦区展馆展示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应用成果,推动城镇污水厂、垃圾厂资源化利用 [4] - 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绿色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并在临港新片区建成"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 [4] - 2025年3月联合华东理工与临港管委会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构建绿色燃料研发、生产、加注与应用的国际航运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4] 节能降碳技术 - 公司展示自主研发的"基于高温水源热泵的污泥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相比传统工艺可降低30%运行成本和能耗 [6] - 该技术已在广州、上海等地成功落地应用,并拓展至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场景 [6] - 公司热泵装备入选工信部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创新模式推广实施 [6] 战略转型与发展 - 2025年公司更名为"上海复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凸显由传统环保服务商向高端绿色能源装备商的转型战略 [7] - 围绕"污水污泥能源化+绿色清洁燃料+双碳综合服务"三大战略主线,构建以氢能、绿色甲醇为核心的能源闭环路径 [7] - 公司坚持科技赋能与生态导向双轮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业协同布局,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创新主线 [7]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出资人民币7,507.5万元,通过受让吉泰智能部分原股东股权并增资的方式,取得吉泰智能20%的股份 [4] - 投资目的为拓展电厂核心设备智能运维市场、加快传统环保装备智能化升级及开拓智慧矿山应用场景,培育新增长点 [5] - 2025年5月29日已通过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审议,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 [5] 交易对方情况 - 北京中吉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营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 [6][7] - 控股股东杨媛持股95%,另一交易方冯冰为标的公司创始人,持股7.0995% [8] - 交易前双方无产权、业务、债权债务等关联关系 [8]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浙江吉泰智能成立于2022年12月,注册资本2,112.8196万元,主营智能机器人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及发电技术服务等 [9] - 2024年审计报告显示财务数据(单位:万元),2025年1-3月数据未经审计 [12] - 交易后公司持股20%成为第二大股东,标的公司产权清晰且未被列入失信名单 [11] 交易定价与协议条款 - 交易分两部分:以2,520万元受让10.5%股份,再以4,987.5万元增资获10.6145%股份,合计持股20% [13] - 核心条款包括董事提名权、IPO对赌回购(2029年前未上市按6%年化回购)、反稀释及优先购买权等 [14][15] - 定价基于标的公司品牌影响力、客户资源及市场可比估值,双方协商一致 [13] 对公司影响 - 投资将强化公司在环保新能源产业链的资源协同,加速智能化业务布局 [16] -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不影响正常经营及当期财务状况 [16]
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下滑引监管问询 复洁环保:主业项目收入减少等因素导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00:2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 87亿元 同比下滑67 56% 归母净利润为-0 50亿元 上年同期为1 00亿元 [1] - 业绩下滑主要受环保行业周期下行影响 客户资金面紧张导致需求下滑 重点区域项目进度迟滞 新签订单和在手订单不达预期 [1] - 公司业绩变化与同行业变动趋势一致 [1] 分业务收入情况 - 高端固液分离装备业务收入1 17亿元 运营服务业务收入1272 46万元 废气净化技术装备业务收入961 88万元 均同比下滑 [2] - 备件维修及其他业务收入3721 36万元 同比增长44 49% [2] - 运营服务和废气净化技术装备业务收入同比锐减超九成 [2] - 高端固液分离装备和废气净化技术装备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竹园项目2023年竣工 2024年无类似重大项目完工 [2] - 运营服务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老港项目2023年完成履约 2024年无同等规模项目接续 [2] 管理费用与员工薪酬 - 2024年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为3876 36万元 较上年同期的2689 38万元同比增长44 14% [2] - 薪酬增长因项目实施减少导致管理工时增加 薪酬分摊至管理费用的金额增加 同时2024年初对部分人员调薪 [3]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底应收账款合计1 66亿元 合同资产1 13亿元 二者合计2 81亿元 超过2024年营业收入 [4] - 2022年至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 47 4 25和1 22 2024年同比大幅下滑 [4] - 周转率下滑因项目收入减少和行业环境变化导致回款周期较长 [4] - 下游客户主要为地方国有水务公司和大型总包单位 议价能力强 回款审批速度放缓 部分项目审价审计周期较长 [5] - 剔除竹园和老港项目影响后 2022年至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 05 1 74 1 82 呈上升趋势 [5]
龙净环保:拟以7507.5万元取得吉泰智能20%股份
快讯· 2025-05-29 10:37
投资交易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7507 5万元 通过受让股权并增资的方式取得吉泰智能20%股份 [1] - 交易已通过2025年第二次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审议 授权经营层在投资概算范围内决策后续事项 [1] 战略意义 - 投资有助于公司利用环保及新能源产业链资源优势拓展电厂核心设备智能运维市场 [1] - 将加快传统环保装备智能化升级并开拓智慧矿山应用场景 [1] - 此举旨在培育业务新增长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