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金帝股份(603270.SH):拟投建新能源装备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等
格隆汇APP· 2025-08-28 08:14
投资布局 - 公司子公司博源精密拟投资53,000万元建设新能源装备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 [1] - 公司子公司蔚水蓝天拟投资30,000万元建设新能源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 [1] - 两项目合计总投资额达83,000万元 均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 [1] 产能建设 - 博源精密项目占地175亩 建设4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 总建筑面积68,915平方米 [1] - 蔚水蓝天项目占地162.56亩 分期建设3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 建筑面积67,454平方米 [1][2] - 两项目总占地面积达337.56亩 总建筑面积达136,369平方米 [1][2] 产品规划 - 主要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定转子及风力装备零部件 [1][2] - 布局电解制氢装备零部件与氢能金属双极板领域 [1][2] - 拓展新型储能装备零部件与具身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1][2] - 涉足低空飞行器电机及结构件等前沿领域 [1][2] 战略方向 - 项目定位新能源高端装备精密零部件制造 [1][2] - 产品线横向覆盖风电、氢能、储能及机器人等多领域 [1][2] - 通过子公司协同推进新能源装备核心零部件产能扩张 [1]
陈超凡:建好零碳园区破解绿色壁垒
经济日报· 2025-08-27 00:14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背景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 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零碳园区并部署8个方面重点任务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国际绿色壁垒的战略举措 [1] 国际绿色贸易形势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2026年正式实施 可能扩展至下游制成品 我国是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 2024年欧盟自我国进口5178亿欧元 占非欧盟国家进口总额21.3% [2] - 碳关税将冲击钢铁、铝等原材料行业 若覆盖下游产品将使汽车、机械、家电等行业碳成本显著上升 [2] - 环境技术标准、绿色包装要求、碳足迹等绿色壁垒持续趋严 [2] 零碳园区建设现存短板 - 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体系不健全 能源与产业结构错位 [2] - 绿电绿证认证缺乏国际衔接与互认 绿色金融支撑不足 [2] 碳数据管理体系建设 - 建立园区统一能碳数据管理平台 覆盖碳排放采集、核算、验证、报告全流程 [3] - 推动与国际主流碳核算规则兼容 构建出口产品能耗与碳足迹可追溯系统 [3] - 加强碳数据标准与绿色贸易标准协同 加快制定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产品分类统一规范 [3] 企业碳管理实施路径 - 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 推动龙头企业建立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3] - 带动上下游企业采集、披露与优化碳数据 塑造协同减排产业链生态 [3] - 强化碳数据在绿色金融、碳资产管理和低碳产品认证等领域应用 [3] 绿色认证国际互认 - 以零碳园区为试点 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开展绿色认证合作 [4] - 引入国际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 提供绿色认证和碳足迹审核服务 [4] - 加快园区绿电消费标准与国际核算认证体系对接 [4] 绿色供应链建设 - 推动龙头企业、国际采购商与物流服务商组建绿色供应链联盟 [4] - 制定统一减排目标和认证标准 推动碳标签和绿电标准的国际协同互认 [4] 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 探索"以绿制绿"模式 确保能源端与产品端的低碳属性 [5] - 能源优势地区发展绿电制氢、储能和新能源装备制造 [5] - 资源密集型地区加快传统产业低碳改造与绿色升级 [5] - 沿海外向型地区聚焦绿色航运、绿色物流和出口导向型低碳制造 [5] 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 构建多层次差异化金融支持体系 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专属产品 [5] - 将能源转型、工艺改造和碳管理能力建设纳入绿色融资范围 [5] - 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设立零碳园区专项贷款或贴息机制 [5]
射阳松泰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29
公司设立与股权结构 - 射阳松泰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全资持股[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黄启银[1] - 股东结构显示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100%[1] 经营范围与业务布局 - 经营范围涵盖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储能技术服务等新能源核心领域[1] - 包括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电业务等电力设施安装维修试验许可项目[1] - 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可再生能源综合服务[1] 行业属性与区域布局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电力 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注册地址位于射阳县射阳港经济开发区[1] - 业务覆盖机械电气设备制造 智能输配电设备销售等电力装备产业链环节[1] - 营业期限为2025年8月22日起无固定期限 登记机关为射阳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1]
天顺风能(00253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08月22日)
2025-08-22 13:1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集团营收2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1%),扣非归母净利润5183万人民币(同比下降77.8%)[1] - 海工收入2.1亿人民币,塔筒收入8.1亿人民币,叶片板块收入3.6亿人民币,发电板块收入6.9亿人民币[1] 产能与交付 - 海工名义产能与实际产能关系:50万吨名义产能对应年最大交付量约30-35万吨(名义产能的70%-80%)[2] - 三季度将完成三峡青州五、七及中广核帆石一等广东项目交付[2] - 下半年主要交付项目包括国电投海洋牧场、华润苍南升压站、华电丹东大单桩等[2] 风电项目开发 - 累计获取1180MW风电项目指标,其中已核准860MW,已开工700MW[1] - 预计2025年四季度并网200MW,其余项目2026年一季度陆续并网[1] - 与大唐合作的100MW风电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1][3] 海工业务布局 - 国内海工订单以江苏、广东为重点市场,其他沿海省份为辅[2] - 欧洲市场主流产品为单管桩和导管架,未来深远海项目将推动漂浮式基础发展[2] - 射阳基地定位以大单桩为主(面向江苏、山东市场),船舶分段为辅[2] 战略与业务调整 - 陆上塔架业务毛利率下降主因产能利用率不足及固定成本较高[2] - 2024年起主动收缩陆上装备业务,2025年二季度已完成战略调整[2] - 零碳业务聚焦绿电交易、碳资产管理和绿证交易,已组建专业团队并取得实质性成果[3] 区域与市场拓展 - 新获取电站项目指标集中在湖北、河南、广西等中南部省份[3] - 通过德国基地拓展欧洲单管桩市场,依托国内基地(通州湾、揭阳、阳江)开拓海外导管架市场[2] - 风电场开发形成"开发-建设-运营-售电"全产业链布局,试点合作开发模式[3]
东兴证券晨报-20250820
东兴证券· 2025-08-20 10:26
经济要闻 - 工信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要求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推动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和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3] - 中国人民银行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受灾地区经营主体恢复生产经营 [5] - 美国商务部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钢铁和铝关税清单,适用税率为50%,涵盖风力涡轮机、移动起重机等产品 [8] 行业动态 - 航空机场7月运营数据显示,国内航线客座率环比下降1.0pct,需求端弱于预期,国际航线客座率维持稳定 [15][17] -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发布,旨在规范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环境,遏制"内卷式"竞争 [18] - 光伏行业面临政策调控,工信部要求强化项目投资管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公司研究 大业股份(603278.SH)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扭亏,毛利率由5.71%提升至7.74% [21] - 胎圈钢丝产品毛利率提升6.7pct至12.24%,主要得益于高性能产品占比提升及原材料成本优化 [22] - 摩洛哥生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一期项目预计2026年12月建成,将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 [24] - 公司计划2026年实现光伏、风电和生物质一体化供能,预计每年电费节约可达1.6亿元 [25] 越秀交通基建(01052.HK) - 2025H1实现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长14.9%,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14.9% [27] - 平临高速并表带来收入增加2.56亿元,汉鄂高速收入同比增长56.6% [28] - 折旧摊销同比增长26.3%,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3.3pct至46.8% [31] 金银河(300619.SZ) - 公司为锂电池连续化制浆装备龙头,产品涵盖干法电极、固态电池等领域 [34] - 锂电设备前段一体化程度国内领先,拥有"浆料连续化→涂布→辊压→分切"一站式前段整线能力 [36] - 干法电极技术有望成为锂电工艺迭代方向,公司"黄金龙"干法电极制造机组为行业首创 [38] 市场策略 - 东兴策略认为A股将步入中长期慢牛行情,短期目标4000点,建议配置以大科技为主的板块 [9][10][11] - 市场成交显著活跃,场外增量资金加快入场,结构性特点明显,围绕大科技、高端制造等主线切换 [9] 金股推荐 - 东兴证券研究所推荐的金股包括美格智能、泡泡玛特、江丰电子、海螺水泥、伊利股份等11只个股 [3]
吉林省松原市延伸新能源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8-18 01:11
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 松原市构建"源网荷储+装备制造+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1] - 2024年新能源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1亿元 [1] - "十四五"末累计拉动相关产业投资超千亿元 [1] 装备制造产业规模 - 引进中车、正泰等10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链主企业 [1] - 2024年装备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4亿元 [1] - 已建成5个储能项目 [1] 绿电消纳与储能项目 - 吉林松原中卉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年消纳新能源电量3亿千瓦时 [1] - 通过电源端、电网端、负荷端推动绿电对外输送和本地消纳 [1] 氢能产业布局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总投资296亿元 [2] - 项目涵盖制氢、储氢、氢基化工、氢能装备全产业链 [2] - 全球最大体量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2] 氢能项目规划 - 谋划建设10个氢能相关项目 [2] - 项目覆盖绿电制氢、氢基化工、绿氢冶金等环节 [2] - 全部建成后年产绿氢50万吨、绿氨130万吨、绿色甲醇180万吨、纯氢冶金高纯铁100万吨以上 [2]
吉林松原延伸新能源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8-17 00:05
产业发展战略 - 松原市将新能源确立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并构建"源网荷储+装备制造+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1] - 当地引进中车、正泰等10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链主企业 [1] 投资与产值数据 - 2024年新能源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1亿元 [1] - 预计"十四五"末累计拉动相关产业投资超千亿元 [1] - 2024年装备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4亿元 [1] 资源禀赋 - 松原市清洁能源资源富集且开发潜力巨大 [1] - 当地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 [1]
引企业 抓项目 促消纳 吉林松原延伸新能源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47
新能源产业发展 - 吉林省松原市将新能源确立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构建"源网荷储+装备制造+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1] - 2024年松原市新能源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1亿元,预计"十四五"末累计拉动相关产业投资超千亿元 [1] - 松原市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已引进中车、正泰等10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链主企业 [1] - 2024年松原市装备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4亿元 [1] 储能与电网建设 - 松原市在电源端、电网端、负荷端推动新能源绿电对外输送和本地就近消纳 [1] - 吉林松原中卉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每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约3亿千瓦时 [1] - 松原市已建成5个储能项目 [1] 氢能产业布局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总投资296亿元,一期项目预计下半年投产,是全球最大体量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2] - 项目涵盖制氢、储氢、氢基化工、氢能装备和科技研发全产业链条 [2] - 松原市谋划建设氢能相关项目10个,涉及绿电制氢、氢基化工、绿氢冶金等关键环节 [2] - 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绿氢50万吨、绿氨130万吨、绿色甲醇180万吨、纯氢冶金高纯铁100万吨以上 [2]
从持续增长看发展韧性——甘肃经济增速连续十四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观察
新华网· 2025-08-12 05:37
持续锻造坚实"底盘"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作为西北地区重工业基地,甘肃省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10.2%,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连续23个月保持全国前列。 甘肃省统计局副局长顾克勇表示,这一数据显示了甘肃省工业经济挑大梁作用不断凸显,使全省经 济发展的"底盘"更牢,也让"6.3%"的成色更足。 全年过半,甘肃再度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在一季度6.2%的增速基础上,上半 年实现了6.3%的增长,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二,连续14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 续12个季度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甘肃有关部门介绍,目前,甘肃经济效速兼优、量质齐升,"稳"的底盘更牢,"进"的势头更 足,"新"的动能更强,高质量发展的"韧劲"日益增强。 这是3月9日在玉门市境内拍摄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新华社记者 张睿 摄 这是3月20日摄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发大厅拍摄的T3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沙盘模型。 当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甘肃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和风能、太阳能开发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国 家"一五"计划和"三线" ...
东方电气(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加速推进
经济日报· 2025-08-12 04:34
项目进展 - 东方电气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二期年产300套风机叶片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冲刺阶段 [1] - 项目施工内容包括建设33962平方米主厂房、3825平方米配套用房及1089平方米附属用房 [1] - 二期项目总投资1.4亿元 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 [3] 产能规划 - 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年产300套风机叶片 [1] - 基地一期项目具备年产200套风机叶片产能 [3] - 整个制造基地总投资3亿元 分三期建设 [3] 产业布局 - 若羌县拥有7万平方公里可开发新能源区域和超2亿千瓦风光资源储量 [1] - 当地正构建"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格局 加速新能源产业集聚 [1] - 基地建成后将拥有至少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3]